❶ 軟體測試的步驟有哪些
軟體測試的方法和步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越重視軟體的質量,而軟體測試則是檢驗軟體質量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公司中測試人員和研發人員一樣重要。今天我們看下有哪些測試方法和步驟
1
測試的方法一般按照是否查看程序內部分為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黑盒測試不知道程序的內部結構只有輸入數據和相應的輸出數據。白盒測試能看的到程序按照代碼的邏輯設計輸入和應該輸出的結果。
測試的步驟則有以下
2
編寫測試計劃:仔細閱讀項目規格說明、設計文檔、使用說明書等,充分掌握軟體的性能、特點、使用方法、業務流程等,保證產品測試工作的計劃性與規范性。
軟體測試的步驟_面授+VIP在線,教學模式多樣化!
3
編寫測試用例:按照測試流程、計劃以及對產品特性的把握,溝通確認測試的范圍、重點,考慮邏輯、數據完整性等要求,詳細規定測試的要求,策劃、編寫測試用例,設計測試用數據及預期結果,做好測試前的准備工作,確保測試目的的達成
4
搭建測試環境,保證測試環境的獨立和維護測試環境的更新,做好測試前的准備工作,確保測試環境的穩定和版本的正確
解題神器一掃就出答案,拍照片就能出答案的手機app下載
5
執行測試,根據測試計劃及測試案例,執行測試,並根據產品特點及測試要求,實施集成測試、系統測試等,及時發現軟體缺陷,評估軟體的特性與缺陷,確保測試目的的達成。
6
進行BUG驗證根據測試結果,與開發部門反復溝通測試情況,督促開發部門解決問題,修正測試中發現的缺陷,完善軟體功能
7
編寫測試報告和對測試結果分析,通過測試,掌握軟體具有的能力、缺陷、局限等,對軟體質量給出評價性的結論與意見,整理測試文檔,填寫軟體測試報告,編寫測試總結,為軟體開發成果提供總結性意見
❷ 大型軟體系統的測試過程有哪幾個步驟
做開發和測試都必須要有了解的 WEB應用和桌面應用的理論大多是通用的 系統測試的任務是近可能徹底的檢查出程序中的錯誤,提高軟體系統的可靠性,其目的是檢驗系統"做得怎樣?"。這階段又可分為三個步驟:模塊測試,測試每個模塊的程序是否有錯誤;組裝測試,測試模塊之間的介面是否正確;確認測試,測試整個軟體系統是否滿足用戶功能和性能的要求。該階段結束應交付測試報告,說明測試數據的選擇,測試用例以及測試結果是否符合預期結果。測試發現問題之後要經過調試找出錯誤原因和位置,然後進行改正。 白盒測試也稱結構測試或邏輯驅動測試,它是按照程序內部的結構測試程序,通過測試來檢測產品內部動作是否按照設計規格說明書的規定正常進行,檢驗程序中的每條通路是否都能按預定要求正確工作。 黑盒測試也稱功能測試,它是通過測試來檢測每個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測試地,把程序看作一個不能打開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慮程序內部結構和內部特性的情況下,在程序介面進行測試,它只檢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規格說明書的規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適當地接收輸入數據而產生正確的輸出信息。
❸ 軟體測試的方法有哪些
選擇培訓機構時就一定考慮到以下幾點:
1、課程選擇,不要只是簡單的學習功能測試,而是會涵蓋有現在流行的自動化測試、GUI測試,介面測試和性能測試開發等內容;
2、培訓機構的教學不僅僅是教會你做標準的軟體測試,而是要教你一些測試邏輯,教會你使用工具但又不依賴於這些工具也可以完成自動化測試,也就是其背後的底層的工作原理,這些東西才是真正能夠內化成屬於你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3、現在的移動互聯網企業對自動化測試的需求非常大,也會要求學員掌握程序設計的原理,所以測試開發性綜合性人才才是未來IT行業的需求方向。
4、一定要去參加試學,因為很多人目標不明確,甚至是迷茫的,所以去試學一周,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做技術,或者適合做技術。
5、授課方式,有些是面授,有些是視頻授課,各有優點,就看自己喜歡哪種了。當然,線下面授的學費應該更高,畢竟成本在那裡,學習時有老師盯著,有同學陪著,能夠更快的進入學習的狀態,有更充足的鬥志。
❹ 簡述一套完整的軟體測試過程
一套完整的軟體測試應該由五個階段組成:
1、測試計劃
首先,根據用戶需求報告中關於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標的規格說明書,定義相應的測試需求報告,即制訂黑盒測試的最高標准,以後所有的測試工作都將圍繞著測試需求來進行,符合測試需求的應用程序即是合格的,反之即是不合格的;同時,還要適當選擇測試內容,合理安排測試人員、測試時間及測試資源等。
2、測試設計
將測試計劃階段制訂的測試需求分解、細化為若干個可執行的測試過程,並為每個測試過程選擇適當的測試用例(測試用例選擇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測試結果的有效性)。
3、測試開發
建立可重復使用的自動測試過程。
4、測試執行
執行測試開發階段建立的自動測試過程,並對所發現的缺陷進行跟蹤管理。測試執行一般由單元測試、組合測試、集成測試、系統聯調及回歸測試等步驟組成,測試人員應本著科學負責的態度,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測試。
5、測試評估
結合量化的測試覆蓋域及缺陷跟蹤報告,對於應用軟體的質量和開發團隊的工作進度及工作效率進行綜合評價。
顯然,軟體測試只有嚴格按照步驟進行,才可能對應用程序的質量進行把關。然而,如果沒有一種優秀的測試工具的幫助,單純憑藉手工測試,不但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有很多測試工作是難以實現甚至是無法實現的。
❺ 軟體測試流程是什麼
1、需求分析、需求評審
分析客戶的需求可不可行,需要怎麼進行測試。
2、編寫測試計劃
通俗講就是什麼人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最後產出什麼東西。那也就是測試人員要測試哪些模塊、在什麼期限內,提交哪些文檔。
3、編寫測試用例、用例評審
測試用例就是指導測試的文檔,比如要測試商城登錄、買東西等功能,通過測試方法和策略設計測試用例。評審就是評價審查,比如密碼輸錯時怎麼辦?會不會有相應的報錯等等?
4、執行測試、提交bug、回歸測試
Bug就是缺陷,發現bug之後,要提交給開發人員讓他們去修改,然後進行回歸測試,驗證開發人員有沒有改好。
5、編寫測試總結報告
Bug都改好了之後,要編寫測試總結報告,這款軟體的質量如何。
軟體測試的重要性
軟體測試的目的就是確保軟體的質量、確認軟體以正確的方式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所以他的工作主要是發現軟體的錯誤、有效定義和實現軟體成分由低層到高層的組裝過程、驗證軟體是否滿足任務書和系統定義文檔所規定的技術要求、為軟體質量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據。
軟體的測試不僅是要確保軟體的質量,還要給開發人員提供信息,以方便其為風險評估做相應的准備,重要的是他要貫穿在整個軟體開發的過程中,保證整個軟體開發的過程是高質量的。
軟體測試時在軟體設計及程序編碼之後,在軟體運行之前進行最為合適。考慮到測試人員在軟體開發過程中的尋找Bug、避免軟體開發過程中的缺陷、關注用戶的需求等任務。
所以作為軟體開發人員,軟體測試要嵌入在整個軟體開發的過程中,比如在軟體的設計和程序的編碼等階段都得嵌入軟體測試的部分,要時時檢查軟體的可行性,但是作為專業的軟體測試工作,還是在程序編碼之後,軟體運行之前最為合適。
❻ 一個完整的測試流程,軟體測試的流程是什麼
提起一個完整的測試流程,大家都知道,有人問軟體測試的流程是什麼?另外,還有人想問一個的工作流程,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怎麼寫出一整套的測試流程規范,下面就一起來看看軟體測試的流程是什麼?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軟體測試流程:
在測試前拿到產品需求文檔,進行需求分析及需求評審前先對需求文檔進行詳細的閱讀,對有疑問的地方進行標注。測試過程最深刻的BUG。
具體可從以下進行:
a.分析產品功能點完整的測試流程包括。
b.產品核心競爭力什麼叫做整機測試。
c.Kano模型、馬斯洛需求分析、多問幾個為什麼、上下文分析法手機整機測試流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測試而言,測例就是器,做好了才能把好關
a.使用思維導圖列舉測試大綱,盡量發散,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先放後收,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和歸納,標記重點測試模塊,刪除冗餘及重復測試點。SdV測試流程。
b.可使用邊界值法、等價類劃分法、錯誤推測法、圖法等設計案例
c.根據測試大綱制定測例,需包含模塊名、測試優先順序、操作步驟、期望結果、測試結果、備注
a.測試作為主導,聯合、項目經理、PM進行測例評審
b.可先講解測試大綱,讓、項目經理、PM心中對測例有個大概;後再進行詳細測例講解一個軟體的測試過程。
a.根據測例執行測試一個完整的測試流程包括。
b.發現問題保留現場,記錄測試方法,通知解決問題DRS測試流程。
c.覆蓋測例之外若有時間可進行探索性測試
a.在Bug管理工具上提交Bug,詳細記錄測試步驟
b.根據Bug嚴重程度劃分Bug等級:致命、嚴重、一般、提示一個項目測試流程。
c.推動解決問題,記錄問題進展,一般聊天溝通,若問題嚴重則需通過郵件推動解決
a.對已修復的Bug進行驗證
b.對Bug所在模塊進行基本功能測試;整體進行冒煙測試,確保不會因為修改Bug而引起其他功能出現問題項目測試流程八個階段。
可使用金字塔原理設計測試報告,先總後分,上級統領下級,下級推導出上級,環環相扣
a.對Bug進行匯總,篩選出各個等級的Bug存活情況
b.制訂Bug發現及解決曲線圖,一般版本正常應是前期多,後期收斂,存活的是級別較低的Bug一個項目的系統測試流程。
c.總結歸納版本情況,評估發布與否
一般測試流程:你測試模塊的測試流程。
1.需求分析階段:只要就是對業務的學習,分析需求點。
2.測試計劃階段:測試組長就要根據SOW開始編寫《測試計劃》,其中包括人員,軟體硬體,測試點,集成順序,進度安排和風險識別等內容。
3.測試設計階段:測試方案一般由對需求很熟的高的測試工程師設計,測試方案要求根據《SRS》上的每個需求點設計出包括需求點簡介,測試思路和詳細測試方法三部分的方案。《測試方案》編寫完成後也需要進行評審。
4.測試方案階段:主要是對測例和規程的設計。測例是根據《測試方案》來編寫的,通過《測試方案》階段,對整個系統需求有了詳細的理解。這時開始編寫用例才能保證用例的可執行和對需求的覆蓋。測例需要包括測試項,用例級別,預置條件,操作步驟和預期結果。其中操作步驟和預期結果需要編寫詳細和明確。測例應該覆蓋測試方案,而測試方案又覆蓋了測試需求點,這樣才能保證客戶需求不遺漏。同樣,測例也需要評審。
5.測試執行階段:執行測例,及時提交有質量的Bug和測試日報,測試報告等相關文檔。
以上就是與軟體測試的流程是什麼?相關內容,是關於軟體測試的流程是什麼?的分享。看完一個完整的測試流程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❼ 軟體測試的流程是什麼
軟體測試的流程:
1、根據軟體設計需求制定測試計劃,測試數據和測試用例。
2、搭建測試環境、執行測試用例。
3、提交測試報告。
4、跟蹤Bug修改情況,不斷測試完善產品。
5、產品的其他方面測試。
❽ 軟體測試的流程是什麼
需求分析與架構設計:
我們做的是某一移動公司內部使用的項目,需求分析與架構全部由項目經理完成,之後由項目經理給具體某個開發人員分配任務,具體對某個功能模塊的實現。這個對項目經理的經驗與技術要求很高,他既然擔任了需求分析師,又擔任架構師的角色。
程序員編碼:
因為我們開發語言用的是JAVA 語言,IDE用MyEclipse中自帶的CVS版本管理工具,開發人員完成代碼後,提交到版本庫中。
測試:
我入職後的第一個任務是搭建缺陷管理工具,禪道項目管理,通過推廣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跟蹤。後來正明效果並不好,因為對於一個六七人的開發團隊項目,開發人員更喜歡測試人員能當面反饋,這樣更能提高效率。對一個小 bug 通過當面交流的方式就可以將問題修復。
對於當時的環境,並沒有測試環境。開發人員在本機上將項目進行部署運行。測試人員通過區域網訪問開發人員的機子進行測試。或在測試人員本機上進行部署測試。這也是一個致命的缺點。因為開發人員測試人員使用的電腦存在太多不穩定因素,這些都會造成問題的出現,有時候難以判定是系統問題還是環境問題。
上線:
經過測試人員測試通過後,開發人員部署上線。
A程序員流程
你會發現在流程圖中,A程序員是先發上線之後,再進行測試。這是我們一個面向大眾用戶的網站,上面給與測試人員的定位是測試兼用戶體驗,測試將發現的bug和體驗問題提交到缺陷管理系統,由經理對問題進行分析,指派開發人員解決。定期對系統進行更新。
流程分析:
這個流程唯一的優點,就是能快速的發現並修復問題。
缺點就非常多了,相信許多小軟體公司也有類似的流程。
這個流程中,項目經理是核心,項目經理也確實是有多年開發與項目經驗的牛人,他喜歡不定期分享上些前沿的技術。
對於測試來說,需求很不明確,測試文檔與用例也是可有可無的產物,沒有需求文檔,或非常簡陋,根據需求文檔根本無法編寫用例。我只能收集一些通用的測試用例,如登錄、文件上傳下載、列表翻頁、日期選擇、輸入框驗證、搜索等有一些「通用型」用例,以便在測試過程中做參考。功能測試的多了,拿到一個功能,測試思路也就出來了。
❾ 軟體測試的工作內容包括哪些
軟體測試的工作內容包括:
1、修改測試案例;
2、用自動測試工具進行測試,盡早找到軟體缺陷,並確保其得以關閉;
3、項目可行性、可靠性分析,風險分析;
4、制定測試計劃;
5、測試自動化開發。
職責:
1、為高層提供服務:即測試部門將產品的測試報告提供給高層,由高層作出有關決策。測試報告應包含高層希望了解的產品情況:錯誤發現率、錯誤改正率、問題收斂趨勢,等等。
2、為項目經理提供服務:向項目經理提供的測試報告應滿足項目經理關注的需求,這些需求包括:產品的功能有哪些未滿足、性能方面有哪些問題、哪些問題已與程序員溝通,但未達成一致意見,需要提交高層仲裁,等等。
3、為QA提供服務:測試人員參與質量管理活動應該是服務性質的,即他不是去主導質量管理活動,而是為質量管理活動提供服務支持。測試人員通過測試報告,利用事實和數據來反映產品的質量情況,為QA的工作提供依據。
4、為程序員提供服務:測試員要同程序員交朋友,向程序員及時反饋具體的程序問題,並與程序員共同探討。一方面,測試員通常比程序員更了解業務領域,因此,他能從業務員的視角來檢測產品的功能;另一方面,測試員通過測試用例能發現程序員不易想到的問題。
❿ 軟體測試的流程
1、測試需求分析階段:閱讀需求,理解需求,主要就是對業務的學習,分析需求點,參與需求評審會議。
2、測試計劃階段:主要任務就是編寫測試計劃,參考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項目總體計劃,內容包括測試范圍(來自需求文檔),進度安排,人力物力的分配,整體測試策略的制定。風險評估與規避措施有一個制定。
3、測試設計階段:主要是編寫測試用例,會參考需求文檔(原型圖),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等文檔,用例編寫完成之後會進行評審。
4、測試執行階段:搭建環境,執行冒煙測試(預測試)-然後進入正式測試,bug管理直到測試結束。
5、測試評估階段:出測試報告,確認是否可以上線。
(10)檢查軟體產品有什麼測試過程擴展閱讀:
件測試是伴隨著軟體的產生而產生的。早期的軟體開發過程中軟體規模都很小、復雜程度低,軟體開發的過程混亂無序、相當隨意,測試的含義比較狹窄,開發人員將測試等同於「調試」,目的是糾正軟體中已經知道的故障,常常由開發人員自己完成這部分的工作。
對測試的投入極少,測試介入也晚,常常是等到形成代碼,產品已經基本完成時才進行測試。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期,軟體和IT行業進入了大發展,軟體趨向大型化、高復雜度,軟體的質量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