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直通率
直通率是對產品從第一道工序開始一次性合格到最後一道工序的參數,能夠了解產品生產過程中在所有工序下產品直達到成品的能力,是反應企業質量控制能力的一個參數,體現企業在滿足顧客產品要求的一種能力,直通率越高,能力越強。
中文名
直通率
外文名
First Pass Yield
縮 寫
FPY
衡 量
生產線出產品質水準
簡介
定義
直通率(First Pass Yield, FPY)是衡量 生產線出產品質水準的一項指標,用以描述生產質量、工作質量或測試質量的某種狀況。具體含義是指,在生產線投入100套材料中,製程第一次就通過了所有 測試的良品數量。因此,經過生產線的 返工(Rework)或 修復才通過測試的產品,將不被列入直通率的計算中。
計算式
有以下幾種形式(依生產取樣不同而異):
1.產品直通率=(進入過程件數-(返工+返修數+退貨數))/過程件數*100%;
2.直通率=(直通合格數/投入總數)*100% 。
實際操作
上述的定義,在實務的計算上有其困難,因為投入批量的大小不一,批量完成的日期不定,所以實際的計算採用下面的計算式:
FPY= p1 x p2 xp3 ... 其中 p1,p2,p3等為產線上的每一個測試站的首次良率。
透過這個計算式,我們可以知道及時的產線直通率。有時這個直通率比良率更能代表生產線真正的品質水準。
其他含義
除上述列出的含義之外,直通率還可引申到諸如對考試或測試結果的一次性完成情況等等的描述。
計算
想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必須提高過程質量。為此,必須測量過程,了解過程。
六西格瑪對過程的產出常常採用以下三個指標: 通過率Throughput yield, 直通率 Rolled throughput yield和 名義通過率 Normalized yield。
直通率是測量全過程產出率的指標
過程是利用資源把輸入轉化為輸出的活動或者一組活動。如果把活動也界定它的輸入和輸出,那麼,這樣的活動我們叫「作業」,它也是一個小過程。整個大的過程,也有叫流程,可以看成是幾個作業,小過程組成的。
通過率Throughput yield是測量過程產出的指標,它表明產品可以無缺損通過某一個作業的概率值。而直通率Rolled Throughput Yield (RTY)是測量產品可以無缺損通過整個流程的概率值。它也是產出率的指標之一。還讓我們舉例來說明。
假定,整個流程有5道作業組成。它們的 通過率分別是0.95、0.93、0.98、0.98、0.94。那麼,整個流程的直通率Rolled Throughput Yield 就是5個通過率的乘積。
RTY = 0.98X0.93X0.95X0.98X0.94= 0.7976
它的意思是,大約是80%的產品可以無缺損通過這5個作業組成的整個流程。
直通率和傳統的測量方法有什麼不同
1、傳統用最終階段檢驗時候的一次合格率來測量整個流程的產出率。兩者的差別在於:
A、類似於通過率和一次合格率一樣,直通率比最終一次合格率更加反映過程的質量。參閱博客文章《通過率——過程產出指標之一》。
B、最終階段檢驗時候的一次合格率不能反映前面作業的質量情況,而直通率可以。
C、直通率率能向領導提供更加正確的信息。
2、 通過率可以反映出產品的復雜性。直通率除了可以反映產品的復雜性以外,還可以反映過程的復雜性。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如果減少過程中的作業數量,可以提高直通率。而傳統測量方法是沒有辦法反映的。
3、六西格瑪管理的 通過率、DPU、DPO、DPMO和西格瑪值等指標,既適用於計量型也適用於計數型數據。因為,六西格瑪管理的缺損是直接根據顧客要求來衡量的,不同於傳統的測量方法,先確定過程能力,再計算過程能力指數CP,Cpk,來反映過程能力滿足顧客要求。對計數型數據不適用。
4、傳統測量方法只是測量過程的結果,是測量過去;而 通過率、西格瑪值能夠測出過程的能力,它給出一個概率統計值。如果未來過程的條件沒有實質性變化,就能用這些數據來預測過程未來的結果。請見下沒一節介紹。還有其他不同,將結合介紹其他測量指標時再進一步討論。
直通率的幾種實際應用
1、確定名義通過率。當我們知道整個流程有多少作業,以及要求整個流程的直通率RTY是多少以後,就可以求出每個作業的「名義通過率」。它的意思是要達到直通率的目標,每個作業的 通過率應當不低於名義通過率。這個名義通過率NTY的計算方法很簡單,就是RTY的k次方。舉例說明。
譬如有一個流程,由10個作業(叫工序也可以)組成。根據以往的數據知道,該流程的直通率應當達到36.8%。把36.8開10次方得到的結果是0.9510。就是說,平均每個作業的通過率應當不低於0.905,才能達到RTY = 0.368的目標。這樣,可以要求各個作業負責人計算一下自己作業的 通過率,知道哪個作業應當改進。
2、確定投料數量N。當我們知道了整個流程的RTY以後,就可以根據以下的公式來確定開始應當投多少料:
如果所有的缺損都是可以返工的,那麼,
Nr = 1 + (1-RTY)
如果所有的缺損都不能返工,只能報廢的,那麼,
Ns = 1 / RTY。
舉例如下:已經知道直通率是0.70,那麼,缺損可以返工的話,投料數量應當是1+(1-.70)=1.30。如果,缺損不能返工的,要投 1/0.70 = 1.43。意思是,您想得到100件產品,如果缺損可以返工的,應當投130件,如果不能返工的,應當投143件的材料。有的可以返工和的不可以的話,就介於這兩個數據之間。
3、確定工時預算。當我們利用作業成本法來控製作業成本的時候,或者要求開展計劃進度的時候,可以利用RTY來預算和控製作業的時間。譬如,我們把作業的標准作業時間用Tb來表示,預計實際時間用 Ts來表示。那麼,上面例子,一個流程有10個作業。RTY是0.70。假如,每個作業的Tb = 10分鍾。從平均的觀點來看,計劃應當安排13分鍾。相應可以確定庫存材料和流水線上的數量了。根據這些可以跟蹤確定作業和流程的成本和時間安排了。利用傳統的測量方法是得不到這些參考數據的。
4、利用單位產品缺損數DPU的負數作為以自然數為底的 指數函數可以很容易計算通過率和直通率,請參考有關文章,不在這里進一步說明了。
為什麼通過率和直通率得不到推廣
1、人們不知道有這樣好的方法,當然不會去應用。
2、傳統方法簡單,實用。問題是,人們往往會用方便來代替正確。他們寧肯做了以後返工,也不願意花一點時間,把事情一下子做好它。六西格瑪教人瀟灑工作,不必要苦幹。六西格瑪教人正確工作,不只圖方便。
3、習慣問題。領導的習慣,關鍵是在這里。有些領導,不去研究事物內在的客觀規律性,單憑直覺和主觀願望在指揮。只要過得去,還要去學習什麼新的東西?不做正確測量,也就不知道事物的本來面目,更不知道如何去改進。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國家,同樣國民生產總值的能耗好大大超過先進國家的根本原因所在。
B. 產品直通率怎麼製作
所謂直達率就是你由這兒到達另外一個地點的最短時間或者是最高效率,也就是最佳的方法。就是用最少的時間或者最少的錢,辦成事情! 例如坐車 從一個建築到另外一個建築的 下車後 5分鍾內 能到另外一個建築 時間越短 直達率就越高 要想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必須提高過程的質量。為此,必須測量過程,了解過程。 六西格瑪對過程的產出常常採用以下三個指標:通過率 Throughput yield,直通率 Rolled throughput yield和名義通過率 Normalized yield。 本文只介紹直通率和名義通過率。如有不當,歡迎指正。 一、直通率是測量全過程產出率的指標 過程是利用資源把輸入轉化為輸出的活動或者一組活動。如果把活動也界定它的輸入和輸出,那麼,這樣的活動我們叫「作業」,它也是一個小過程。整個大的過程,也有叫流程,可以看成是幾個作業,小過程組成的。 通過率Throughput yield是測量過程產出的指標,它表明產品可以無缺損通過某一個作業的概率值。而直通率Rolled Throughput Yield (RTY)是測量產品可以無缺損通過整個流程的概率值。它也是產出率的指標之一。還讓我們舉例來說明。 假定,整個流程有5道作業組成。它們的通過率分別是0.95、0.93、0.98、0.98、0.94。那麼,整個流程的直通率Rolled Throughput Yield 就是5個通過率的乘積。 RTY = 0.98X0.93X0.95X0.98X0.94= 0.7976 它的意思是,大約是80%的產品可以無缺損通過這5個作業組成的整個流程。 二、直通率和傳統的測量方法有什麼不同? 1、傳統用最終階段檢驗時候的一次合格率來測量整個流程的產出率。兩者的差別在於, A、類似於通過率和一次合格率一樣,直通率比最終一次合格率更加反映過程的質量。參閱博客文章《通過率——過程產出指標之一》。 B、最終階段檢驗時候的一次合格率不能反映前面作業的質量情況,而直通率可以。 C、直通率率能向領導提供更加正確的信息。 2、通過率可以反映出產品的復雜性。直通率除了可以反映產品的復雜性以外,還可以反映過程的復雜性。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如果減少過程中的作業數量,可以提高直通率。而傳統測量方法是沒有辦法反映的。 3、六西格瑪管理的通過率、DPU、DPO、DPMO和西格瑪值等指標,既適用於計量型也適用於計數型數據。因為,六西格瑪管理的缺損是直接根據顧客要求來衡量的,不同於傳統的測量方法,先確定過程能力,再計算過程能力指數CP,Cpk,來反映過程能力滿足顧客要求。對計數型數據不適用。 4、傳統測量方法只是測量過程的結果,是測量過去;而通過率、西格瑪值能夠測出過程的能力,它給出一個概率統計值。如果未來過程的條件沒有實質性變化,就能用這些數據來預測過程未來的結果。請見下沒一節介紹。 還有其他不同,將結合介紹其他測量指標時再進一步討論。 三、直通率的幾種實際應用 1、確定名義通過率。當我們知道整個流程有多少作業,以及要求整個流程的直通率RTY是多少以後,就可以求出每個作業的「名義通過率」。它的意思是要達到直通率的目標,每個作業的通過率應當不低於名義通過率。這個名義通過率NTY的計算方法很簡單,就是RTY的k次方。舉例說明。 譬如有一個流程,由10個作業(叫工序也可以)組成。根據以往的數據知道,該流程的直通率應當達到36.8%。把36.8開10次方得到的結果是0.9510。就是說,平均每個作業的通過率應當不低於0.905,才能達到RTY = 0.368的目標。這樣,可以要求各個作業負責人計算一下自己作業的通過率,知道哪個作業應當改進。 2、確定投料數量N。當我們知道了整個流程的RTY以後,就可以根據以下的公式來確定開始應當投多少料: 如果所有的缺損都是可以返工的,那麼, Nr = 1 + (1-RTY) 如果所有的缺損都不能返工,只能報廢的,那麼, Ns = 1 / RTY。 舉例如下:已經知道直通率是0.70,那麼,缺損可以返工的話,投料數量應當是1+(1-.70)=1.30。如果,缺損不能返工的,要投 1/0.70 = 1.43。意思是,您想得到100件產品,如果缺損可以返工的,應當投130件,如果不能返工的,應當投143件的材料。有的可以返工和的不可以的話,就介於這兩個數據之間。 3、確定工時預算。當我們利用作業成本法來控製作業成本的時候,或者要求開展計劃進度的時候,可以利用RTY來預算和控製作業的時間。譬如,我們把作業的標准作業時間用Tb來表示,預計實際時間用 Ts來表示。那麼,上面的例子,一個流程有10個作業。RTY是0.70。加入,每個作業的Tb = 10分鍾。從平均的觀點來看,計劃應當安排13分鍾。相應可以確定庫存材料和流水線上的數量了。根據這些可以跟蹤確定作業和流程的成本和時間安排了。利用傳統的測量方法是得不到這些參考數據的。 4、利用單位產品缺損數DPU的負數作為以自然數為底的指數函數可以很容易計算通過率和直通率,請參考有關文章,不在這里進一步說明了。
C. 提升產品直通率辦法
方法如下:
(1)減少REWORK;
(2)強化全員品管,落實「AAA」活動計劃;
(3)源頭管控,首件確認把關,SQC運用,解決問題能力;
(4)產品知識教導,考核,製程巡檢制度建立;
(5)QC稽核問題的改善,工作紀律/工程紀律的要求;
(6)產品技術資料/製造規格/契約內容的准確性;
(7)逐步推動生產標准化,製程治具化,儀器儀表精確化,作業改善省力化,設備運行正常化;
(8)異常處理的時效性,製程事件預防能力提高。
D. 怎麼提高生產效率
轉載
提高生產效率之要點
總體理念
1、 提高生產,制度先行。首先,企業必須建立完善的生產制度,以確保生產有章可循。 2、 生產狀況,定期反饋於相關部門,由相關部門及時了解並快速調整生產計劃。可以通過工作結果定期反饋機制進行保證落實。 3、 對人對事,獎罰分明。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生產效率高的員工理應獲得應有的獎勵。在一些公司存在這樣的現象,業績好的員工要承擔更多的工作,而業績差的員工反而承擔較少工作或較容易的工作,這樣肯定會打擊優秀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4、 工具與技術,雙重優化。為員工提高生產效率提供客觀條件:工裝夾具。即便是一流的員工,面對必要的工裝夾具,也難以達到高效率。 5、 激發員工干勁員工是公司最寶貴的人力資源。只有這個資源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應充分挖掘它、利用它,使之發揮最大的效用。身為主管,如果你了解了員工的本性,也就知道如何有效激勵他們。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你更快走入他們的心靈,領導他們,開發他們。 6、 增強團隊凝聚力團隊的凝聚力對於團隊行為、團隊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有的團隊關系融洽,凝聚力強,能順利完成任務;有的團隊成員相互摩擦,關系緊張,凝聚力弱,不利於群體任務的完成。同時要增強團隊成員之間的交往和意見溝通,增進相互了解與友誼,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提高團隊的戰鬥力。 7、建立一支專業化的IE隊伍,進行工作研究和方法研究,能提高效率40%左右.
計算公式
1.1標准工時:指在正常情況下,從零件到成品直接影響成品完成的有效動作時間,其包含直接工時與間接工時。即加工每件(套)產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業時間的總和。制定方法:對現有各個工位(熟練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時間進行測定,把所有組成產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時,考慮車間生產的均衡程度、環境對工人的影響、以及工人的疲勞生產信息等因素後,計算得到標准工時。 備註: 直接工時:指直接作業的人員作業工時; 間接工時:指對現場直接作業工人進行必需的管理和輔助作業的人員,根據現車間管理組織的特點,車間除主任和直接作業人員外產生的工時; 1.2 標准人力:指在設定的產量目標前提下,根據標准工時和實際生產狀況,生產單位所配置的合理的人力數量。 1.3 生產效率: (實際產量×標准工時)/(實際人力×(8.00小時-擋產工時+加班工時)) 備註: 實際產量:生產部、財務計算生產效率/生產力時以實際入庫量計算; 擋產工時:因外部門或受客觀條件影響造成停線或返工工時; 加班工時:為增加產量而延長的工作時間; 生產效率=(實際產量×標准工時)/(實際人力×8.00小時-擋產工時+加班工時) 生產效率講的是快慢,是速度,它是實際產出與標准產出的比率;生產力講的是效益,它講的是產出與投入之比。效率可低於100%,效益低於100%時,你就等著關門破產吧。 生產效率=(當天實際產量×標准工時)/(當天出勤工時-除外時間-人力支援時間
編輯本段提高生產效率之方法:
提高士氣
員工是每台機器的直接創造者,是直接影響單位產出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做為 管理者如何尊重員工、用好員工,從而達到提升效率之目的,是非常重要 早會……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個融洽的早會,適當的激勵,能使每個人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 ·員工參與管理……員工是直接作業者,全員品管、全員齊心合力,共同進步 ……管理的公開化(資金、管理計劃、工作重點、績效考核)鼓勵員工參與 ……產量的時段管理,並以「傳話筒」方式,讓每位員工知道每個時段他們的努力的成績¸鼓勵員工……與員工融洽的關系,能使員工積極主動;潑婦罵街,會讓人反感與對抗¹活動……工作與生活要結合,既要投入的工作,也要投入玩
減少現場管理的浪費
俗話說『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管理的不當,管理的經驗不足,就如一艘船,缺少航標員無方向,直接造成了現場效率的損失 現場的應變……現場主管的應變能力,直接影響問題解決的時效性,如何在異常發生後,在最短的時間採取臨時對策,使損失減少(之後由IE、PE採取長期對策。·團隊精神……一個沒有團隊精神的隊伍不是好隊伍。前、中、後段,配合協調、主動協助;上工程.下工程,解決瓶頸;這條線才會發揮得最好。就如拔河,1/3人拔1;1/3人拔2;1/3人拔3,則該隊只用了1/3的力氣。¸合理的計劃……合理的安排使事情事半功倍¹用好『人』……沒有最壞的員工,只是怎樣將每個人用在最適合、恰當的位置,而發揮最大的效用
提升直通率
提升直通率,使單位產出量提升(舉例) 品質改善活動……舉辦QCC等活動,解決前三大不良 ·標准統一……統一作業標准與檢驗判斷標准 ¸成本意識……越前工程擋下品質不良,損失越少;越後工程擋下,則成本越高
瓶頸解決
所謂的瓶頸就是一條線由於其中一站的原因,造成其他人的等待的浪費 線平衡……積極回映及配合IE,減少線平衡損失(通過動作分解、站別的調動、作業的減化及改善·人員調動……同管理之用人
強化培訓
通過培訓,增強作業技能及作業經驗,增加員工舉一反三的能力,以減少效率浪費針對性培訓……針對突出不良及特殊事項進行培訓,同樣的錯誤不重犯 ·持續培訓……有計劃的培訓,提高全體員工素質 6、提高自動化 自動化的提升,直接體現工廠的企業層次,直接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效率 自插率的提升……提升自插率,不僅提升品質,也減少插件人員 ·設備制動化……信號線自動插拔,減少搬運的浪費(如成品及基座自動輸送),提升作業標准化 ¸合理之建議……員工積極參與改善及提出建議,是帶動公司成長的關鍵
減少失敗成本
要做就要做好,要麼不做,否則造成無謂的浪費 OQA的退貨……降低OQA不良率,減少退貨,減少REW的損失 ·提升直通率……減少重工浪費,提高一次性通過率 ¸工程問題……做好首件檢測,異常的危機意識,增強免疫能力 材料問題……做好材料CHECK LIST,嚴格核對指導書、FN等相關文件,不良品不上線º加強預防能力……現場管理者具備AUDIT能力,對問題預防能力(對不良項目產生原因進行AUDIT,對可能造成不良之動作進行制定) 8、相應的決心 成敗論英雄,要培訓收獲的成就感,而不是由於什麼原因,所以造成我做不好;而是在現有的條件下,經過你的努力達到目標,這樣才會脫穎而出
E. 我公司要求的直通率為99.6%,請問AQL應設為多少為什麼
這取決於你公司的產品合格率。如果你公司的產品合格率在99.9%以上,則AQL=1.0可能容易達到99.6%的直通率(接收概率)。如果合格率只有99%,則AQL=5.0才可能達到99.6%的直通率(接收概率)。除了與合格率有關,還與抽樣比例有一定關系。抽樣比例高有利於減少誤判,則產品合格率高於AQL值的直通率會更高一些,而產品合格率低於AQL值的直通率會更低。OC曲線即接收概率曲線會表述這些關系。
F. 產品直通率怎麼計算
產品直通率=(進入過程件數-(返工+返修數+退貨數))/過程件數*100%;G. 直通率怎麼計算方法
直通率=(直通合格數/投入總數)*100%。
產品直通率=進入過程件數-(返工+返修數+退貨數)/過程件數*100%。
直通率是對產品從第一道工序開始一次性合格到最後一道工序的參數,能夠了解產品生產過程中在所有工序下產品直達到成品的能力,是反映企業質量控制能力的一個參數,體現企業在滿足顧客產品要求的一種能力,直通率越高,能力越強。
直通率是衡量生產線出產品質水準的一項指標,用以描述生產質量、工作質量或測試質量的某種狀況。具體含義是指,在生產線投入100套材料中,製程第一次就通過了所有測試的良品數量。因此,經過生產線的返工或修復才通過測試的產品,將不被列入直通率的計算中。
拓展資料:
直通率和傳統的測量方法有什麼不同?
1、傳統用最終階段檢驗時候的一次合格率來測量整個流程的產出率。兩者的差別在於:
A、類似於通過率和一次合格率一樣,直通率比最終一次合格率更加反映過程的質量。
B、最終階段檢驗時候的一次合格率不能反映前面作業的質量情況,而直通率可以。
C、直通率率能向領導提供更加正確的信息。
2、通過率可以反映出產品的復雜性。直通率除了可以反映產品的復雜性以外,還可以反映過程的復雜性。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如果減少過程中的作業數量,可以提高直通率。而傳統測量方法是沒有辦法反映的。
3、六西格瑪管理的通過率、DPU、DPO、DPMO和西格瑪值等指標,既適用於計量型也適用於計數型數據。因為,六西格瑪管理的缺損是直接根據顧客要求來衡量的,不同於傳統的測量方法,先確定過程能力,再計算過程能力指數CP,Cpk,來反映過程能力滿足顧客要求。對計數型數據不適用。
4、傳統測量方法只是測量過程的結果,是測量過去;而通過率、西格瑪值能夠測出過程的能力,它給出一個概率統計值。如果未來過程的條件沒有實質性變化,就能用這些數據來預測過程未來的結果。
H. 如何提高生產效率與良率
1、 提高生產,制度先行。首先,企業必須建立完善的生產制度,以確保生產有章可循。 2、 生產狀況,定期反饋於相關部門,由相關部門及時了解並快速調整生產計劃。可以通過工作結果定期反饋機制進行保證落實。 3、 對人對事,獎罰分明。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生產效率高的員工理應獲得應有的獎勵。在一些公司存在這樣的現象,業績好的員工要承擔更多的工作,而業績差的員工反而承擔較少工作或較容易的工作,這樣肯定會打擊優秀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4、 工具與技術,雙重優化。為員工提高生產效率提供客觀條件:工裝夾具。即便是一流的員工,面對必要的工裝夾具,也難以達到高效率。 5、 激發員工干勁員工是公司最寶貴的人力資源。只有這個資源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應充分挖掘它、利用它,使之發揮最大的效用。身為主管,如果你了解了員工的本性,也就知道如何有效激勵他們。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你更快走入他們的心靈,領導他們,開發他們。 6、 增強團隊凝聚力團隊的凝聚力對於團隊行為、團隊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有的團隊關系融洽,凝聚力強,能順利完成任務;有的團隊成員相互摩擦,關系緊張,凝聚力弱,不利於群體任務的完成。同時要增強團隊成員之間的交往和意見溝通,增進相互了解與友誼,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提高團隊的戰鬥力。 7、建立一支專業化的IE隊伍,進行工作研究和方法研究,能提高效率40%左右.
計算公式
1.1標准工時:指在正常情況下,從零件到成品直接影響成品完成的有效動作時間,其包含直接工時與間接工時。即加工每件(套)產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業時間的總和。制定方法:對現有各個工位(熟練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時間進行測定,把所有組成產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時,考慮車間生產的均衡程度、環境對工人的影響、以及工人的疲勞生產信息等因素後,計算得到標准工時。 備註: 直接工時:指直接作業的人員作業工時; 間接工時:指對現場直接作業工人進行必需的管理和輔助作業的人員,根據現車間管理組織的特點,車間除主任和直接作業人員外產生的工時; 1.2 標准人力:指在設定的產量目標前提下,根據標准工時和實際生產狀況,生產單位所配置的合理的人力數量。 1.3 生產效率: (實際產量×標准工時)/(實際人力×(8.00小時-擋產工時+加班工時)) 備註: 實際產量:生產部、財務計算生產效率/生產力時以實際入庫量計算; 擋產工時:因外部門或受客觀條件影響造成停線或返工工時; 加班工時:為增加產量而延長的工作時間; 生產效率=(實際產量×標准工時)/(實際人力×8.00小時-擋產工時+加班工時) 生產效率講的是快慢,是速度,它是實際產出與標准產出的比率;生產力講的是效益,它講的是產出與投入之比。效率可低於100%,效益低於100%時,你就等著關門破產吧。 生產效率=(當天實際產量×標准工時)/(當天出勤工時-除外時間-人力支援時間
編輯本段提高生產效率之方法:
提高士氣
員工是每台機器的直接創造者,是直接影響單位產出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做為 管理者如何尊重員工、用好員工,從而達到提升效率之目的,是非常重要 早會……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個融洽的早會,適當的激勵,能使每個人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 ·員工參與管理……員工是直接作業者,全員品管、全員齊心合力,共同進步 ……管理的公開化(資金、管理計劃、工作重點、績效考核)鼓勵員工參與 ……產量的時段管理,並以「傳話筒」方式,讓每位員工知道每個時段他們的努力的成績¸鼓勵員工……與員工融洽的關系,能使員工積極主動;潑婦罵街,會讓人反感與對抗¹活動……工作與生活要結合,既要投入的工作,也要投入玩
減少現場管理的浪費
俗話說『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管理的不當,管理的經驗不足,就如一艘船,缺少航標員無方向,直接造成了現場效率的損失 現場的應變……現場主管的應變能力,直接影響問題解決的時效性,如何在異常發生後,在最短的時間採取臨時對策,使損失減少(之後由IE、PE採取長期對策。·團隊精神……一個沒有團隊精神的隊伍不是好隊伍。前、中、後段,配合協調、主動協助;上工程.下工程,解決瓶頸;這條線才會發揮得最好。就如拔河,1/3人拔1;1/3人拔2;1/3人拔3,則該隊只用了1/3的力氣。¸合理的計劃……合理的安排使事情事半功倍¹用好『人』……沒有最壞的員工,只是怎樣將每個人用在最適合、恰當的位置,而發揮最大的效用
提升直通率
提升直通率,使單位產出量提升(舉例) 品質改善活動……舉辦QCC等活動,解決前三大不良 ·標准統一……統一作業標准與檢驗判斷標准 ¸成本意識……越前工程擋下品質不良,損失越少;越後工程擋下,則成本越高
瓶頸解決
所謂的瓶頸就是一條線由於其中一站的原因,造成其他人的等待的浪費 線平衡……積極回映及配合IE,減少線平衡損失(通過動作分解、站別的調動、作業的減化及改善·人員調動……同管理之用人
強化培訓
通過培訓,增強作業技能及作業經驗,增加員工舉一反三的能力,以減少效率浪費針對性培訓……針對突出不良及特殊事項進行培訓,同樣的錯誤不重犯 ·持續培訓……有計劃的培訓,提高全體員工素質 6、提高自動化 自動化的提升,直接體現工廠的企業層次,直接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效率 自插率的提升……提升自插率,不僅提升品質,也減少插件人員 ·設備制動化……信號線自動插拔,減少搬運的浪費(如成品及基座自動輸送),提升作業標准化 ¸合理之建議……員工積極參與改善及提出建議,是帶動公司成長的關鍵
減少失敗成本
要做就要做好,要麼不做,否則造成無謂的浪費 OQA的退貨……降低OQA不良率,減少退貨,減少REW的損失 ·提升直通率……減少重工浪費,提高一次性通過率 ¸工程問題……做好首件檢測,異常的危機意識,增強免疫能力 材料問題……做好材料CHECK LIST,嚴格核對指導書、FN等相關文件,不良品不上線º加強預防能力……現場管理者具備AUDIT能力,對問題預防能力(對不良項目產生原因進行AUDIT,對可能造成不良之動作進行制定) 8、相應的決心 成敗論英雄,要培訓收獲的成就感,而不是由於什麼原因,所以造成我做不好;而是在現有的條件下,經過你的努力達到目標,這樣才會脫穎而出
I. 如何提高SMT貼片機直通率(500PPM)
為確保smt貼片加工廠零缺陷的電路板製造,通常,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改善製造性的設計(DFM),但是要真正提高smt貼片加工的直通率,還需要有以下5種工藝優化手段:
(1)優化pcb電路板的鋼網設計
(2)選用合適類型的焊膏
(3)優化印刷過程的操作手法
(4)優化室內/迴流焊的溫度曲線
(5)採用工裝,改進工藝方法。
針對每個工藝產生的缺陷,我司給出以下的解決思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產生橋連主要原因:焊膏多
解決思路:(1)減少焊膏量;(2)「大焊盤窄開窗」設計,引導焊錫鋪展,特別適合鋼網開窗無法在減小的場合
產生開焊主要原因:引腳底面與焊盤間隙大
解決思路:(1)增加鋼網厚度;(2)擴大焊盤尺寸
產生BGA焊點機械斷裂主要原因:操作應力
解決思路:(1)使用工裝,減小人工裝螺釘、分板、壓接操作應力;(2)對元器件(焊點)進行加固。
產生錫珠主要原因:焊膏流到非焊接面,主要發生在底部面接點周圍,如片式元器件、QFN等。
解決思路:(1)內縮鋼網開窗,避免熔化的焊錫流到焊點外;(2)取消焊盤周圍阻焊,預留多餘焊錫待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