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西各地著名景點、特產、特色的動植物、農作物、民俗、名人
摘要 忻州高梁。「沁州黃」小米。晉祠大米。雁北莜麥。萬榮花生。忻州葵花。大同黃花。代縣辣椒。應縣紫皮蒜。平陸百合。五寨茴子白。巴公大蔥。高平蘿卜。晉地名牌 西瓜。潞麻。廣靈白麻。北路胡麻。曲沃煙葉。蠶桑。同川梨。代縣金酥梨。汾陽核桃。臨猗石榴。黎城大青羊。杏花村汾酒。老陳醋。恆山黃芪。絳州澄泥硯。陽城犁鏡。平遙推光漆。等
② 山西忻州這五種美食,了解一下,都是本地的特色呢
忻州古稱“秀容”,簡稱“忻”,別稱“欣”,國土總面積25472平方公里,素有“晉北鎖鑰”之稱,為山西省省轄市。
忻州是旅遊熱區,擁有佛教聖地五台山,“九塞尊崇第一關”的雁門關等著名景點;擁有“摔跤之鄉”、“中國八音之鄉”、“中國雜糧之都”、“雙擁模範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代縣”、“國家智慧城市”等城市名片。接下來小編就給介紹幾款忻州的美食吧,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
忻州瓦酥
忻州瓦酥,以其形似瓦片而得名。製作瓦酥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始於明末清初。其質酥脆,味甜香郁,堪稱爐食中之一絕,久放色味不變,常食有健胃壯身的功用。曾被山西省商業系統評為最佳食品,聲譽遠達太原、大同、河北、內蒙古等地。
③ 山西忻州特產有哪些
忻州高粱: 忻州素稱「高梁之鄉」。忻州高粱不僅種植歷史悠久,而且面積較大,特點是粒大、顆勻、色鮮、皮薄、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 高粱是忻州人民喜好的主要食糧之一,忻州高粱面以白、細、精而聞名。其作法:先用開水將高粱淘煮,然後晾乾磨面,食用時用開水和面,可做多種食品,尤以高粱面魚魚為最佳。 高粱又是當地釀制酒、醋及粉條的主要原料,高粱稈還是造紙的重要原料。 代縣辣椒: 代縣與河北望都、陝西耀縣、河南水城為我國辣椒的四大產地。代縣辣椒分干椒與甜椒兩種,而以干椒著稱。品種有羊角辣椒、關辣椒、柿子辣椒等,其中,羊角辣椒最馳名。它以色鮮紅、肉厚、果實大、含籽少、油性大、辣味強被稱贊為「看去顏色喜人、吃起來辣得過癮。」自1957年出口以來,受到美國、日本、西歐等國及港澳等地區的歡迎。 繁峙黃芪: 繁峙黃芪,因產於北嶽恆山亦稱「恆山北芪」。繁峙黃芪,色澤光,外皮美,心黃,空心小,條粗而長,無叉枝,粉性飽滿,含糖率高。黃芪有一定的葯用價值,味甘,性溫,是補氣的要葯,有固表止汗、托瘡生肌的作用。醫學還認為北芪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治療因化學物質及放射線接觸,或原因不明的白細胞減少症。被譽為我國的王牌正品。遠銷南方諸省及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港澳等地。 同川梨: 產於原平縣上庄、東社、南白鄉,具有悠久的歷史。傳說有一株老梨樹為唐代所栽,至今還年產梨200多斤。農歷四月初六的"梨花會"始於北魏,古人曾贊美同川梨「十里香風吹不斷,萬株晴雪綻梨」,並譽為「金瓜」,列人貢品。 同川梨色澤鮮黃,皮薄質細,核小汁多,香味醇厚,含糖量7--13%之間,含酸量0.1--1%之間,梨呈扁圓形,平均果重三兩左右,外形美觀,果面黃綠,向陽面有時帶有紅暈,貯藏後變為黃色,由於果面有層極厚的蠟質好像一層油,故稱之為油梨。油梨果肉白色,甜而微酸,稍有香味,現在遠銷國內和蒙古、蘇聯、加拿大、新加坡及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保德油棗: 保德油棗,產於沿黃河一帶的天然溝壑中,山谷中,日照強,雨量小,氣溫高,十分乾燥,有利於油棗生長。據考證,保德縣栽植棗樹已有11OO年的歷史,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出巡路經保德時,在馮家川念盤兒嘗過紅棗,誇贊棗兒油性大,稱為「油棗」。 保德油棗的特點是:個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味甜、色澤深紅、油光閃亮,含糖57.9%,果實制干後富有彈性,掰開後可拉三至四厘米長的細絲。它易貯藏,易運輸。經加工後的油棗深紫油潤,皮薄質細,形大無核,棗肉肥美細膩,有一種特殊香味。鮮棗用酒泡製為貴妃棗,俗稱醉棗,酒芳棗香,風味特殊。油棗作為中葯有健胃、補脾、助腎的功能。 河曲紅果: 晉西北的河曲一帶盛產形似山楂的小果,名叫紅果,亦叫醉果,當地群眾稱之為海紅和海棠。清朝的黃宅中特為河曲醉果寫了一首詩:"秋林小摘采盈筐,酒浸瓶罌味更苦。自耐寒酸經醞釀,記從園圃飽風霜。堆盤磊落雞心赤,出瓮圓勻馬乳香。鄉里小兒紅上頰,喚來渾議醉檳榔。這首詩具體描寫了醉果生長和加工的過程、形狀和味道,富有生活氣息。紅果是一種小果樹,已有三百年左右歷史。紅果樹開白花,果實呈粉紅狀或呈微黃,果實如雞心石,鮮紅美艷,甜酸可口。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成果乾、醉果、果丹皮、糖葫蘆及醬、酒、醋、罐頭等。 五台山硯: 簡稱「台硯」,因取石料於文山,亦名文山石硯。 五台山硯石料分黑、綠、紅、紫四種。黑如漆、綠如葉、紅如丹、紫如肝,顏色純凈美觀。石硯生產始於明代,有段硯、鳳硯、崞硯之別。台硯石紋猶如五台山傲霜的松枝柏葉,遒勁疏朗,剛中有柔;質地細膩不滑,叩之無聲,性涼如冰;用之發墨快,水墨交融,濃淡相宜,汁不易於,揮毫益墨,得心應手,向為文人學士書家所傾愛。 澄泥硯: 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用特種膠泥加工燒制而成。因燒過程及時間不同,可以是多種顏色,有的一硯多色,尤其講究雕刻技術,有浮雕、半起胎、立體、過通等品種。硯體形有圓、橢圓、半圓、正方、長方、隨意形的。雕式有號、耳瓶、二龜坐浪、海獸哮月、八怪斗水、仿古石渠閣瓦等立體硯。平面雕刻有山水人物、草樹花卉、走獸飛禽;又有犀牛望月、台山白塔、嫦娥奔月等。這些雕硯刀筆凝練,技藝精湛,狀物摹態,形象畢肖,靈通活脫,逗人情思。置於桌畔案頭,既是文房中實用的四寶之一,又是供觀賞的藝術珍品,中外遊客多購置以作留念。 代縣木器: 歷史上代縣木器工藝已發展到高超卓越的境地。代縣木器產品、種類繁多、款式新穎、工藝精湛。以箱、櫃、桌、椅為主,多次參加「廣交會」展出。為全省水器行業之冠。「推光漆」木器外銷日本、法國、美國及香港等地,深受外商青睞。為全省水器行業之冠。"推光漆木器外銷日本、法國、美國及香港等地,深受外商青睞。 代縣木器製作,技術上要求十分嚴格,選料考究,工序復雜。推光漆木器有八道工序:制坯、披麻、刮泥、油漆、推光彩畫、罩漆、銅工。圖案新穎、構圖精巧,內容豐富,色彩艷麗,彩畫圖案不僅有傳統的仕女、八仙、羅漢、山水花鳥、五福四喜、天官賜福、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等,而且有富於地方特色的名山盛景,如雲岡風貌、楊家將等,使人百看不厭。 繁峙疤餅: 疤餅,因餅上遍布疤痕而得名,亦名籽餅,始制於明代。其用料有白面、葫油、白糖、雞蛋及蘇打等。製作時,將和好的面擀成直徑約半尺左右的薄餅,烘烤在鐵鍋內。在鐵鍋內鋪一層磁砂,放一層餅,進行烘烙。熟後的圓餅呈金黃色,麵皮上均勻地布滿圓形小坑,狀若疤痕,其味香甜,其質酥脆,為別具一格的風味餅食。 代縣麻片: 代縣麻片,在清代頗有名聲,並有面鋪專營此業,生意興隆。其片有二寸長,半寸寬,色淡黃,薄如葉,質脆味香,馳譽省內外。暇時小食三片五片,美口止飢,耐人尋味。麻片選料嚴格,要用上等麵粉、去皮芝麻仁、純麻油或葫油、良好的蜂蜜與白糖,其做法是,將面拌糖、和油、揉蜜水、擀皮、塗蜜、撒芝麻,然後上鍋烘烙。製作精細,遂為佳品。 原平鍋魁: 原平鍋魁因在歷史上奪得當地爐食之魁而得名。其狀若塊,約三寸長,寸許寬,卷邊滾圓。不包餡的稱空心鍋魁,包餡的另有名稱。應市的多是甜餡鍋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鍋魁。鍋魁餅面橙黃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點,加之包餡的不同、又各具風味,使人久食不厭。 忻州瓦酥: 忻州瓦酥,以其形似瓦片而得名。製作始於明末清初。 瓦酥,約長10厘米,寬4厘米,厚0.5厘米,內外皆呈金黃色,水印"忻州瓦酥字樣。其質酥脆,味甜香郁,堪稱爐食中之一絕。久放色味可不變,常食有健胃壯身的功用。製作瓦酥選用精粉、純蛋黃、上等食油、細砂糖為料。和面配料亦有特殊的講究,精細的要求。成形時用模托就,再經油炸,出鍋後壓製成瓦狀。近年忻州名食瓦酥獲新生,大量應市,曾被省商業系統評為最佳食品。 神池麻花: 神池麻花,於食品業著稱甚久,蜚聲北方各地。其配料是酵肥三份,麵粉四份,水二份半,油半份,糖、鹼少許。炸時用上好葫油,要清澈澄凈,以不起沫、不冒大煙為宜。 神池麻花看去色鮮而美,聞之撲鼻而香,吃起來脆而不硬,酥而不散,香甜耐嚼,回味無窮。 莜麵窩窩: 莜麵,是由莜麥加工磨製而成的,是忻州地區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莜麵的營養價值很高,含的鈣、磷、鐵、核黃素都相當多。莜麵窩窩的做法是,將莜麵加一倍開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個,食指卷一個,做成如『貓耳朵』似的筒狀形,長寸許、薄如葉、色淡黃。做好後,挨個站立並排在籠內酷似蜂窩。熟時即香味撲鼻,吃時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湯調和,使人聞之垂涎,胃口頓開,食之香醇異常,回味無窮。 保德碗托: 保德縣盛產蕎麥,所制蕎面碗托,觀之晶瑩光亮,粉白微青,質地精細,柔軟,光滑,細嫩,清香利口,風味獨特,為忻州地區風味小吃之上品。 碗托的製法,是將蕎麥精粉用鹽水拌成面穗,再加水調成糊狀,盛於碗內,用急火蒸至半熟時,攪動一次,以防沉澱,熟後冷卻即成。養面碗托宜涼調,宜熱燴,或燒以素湯,或拌以肉醬。不僅是待客之佳餚,還有疏通腸胃,清燥熱,利便之功用。外地人到此,無不以一嘗為快。現保德縣城專營此業者甚多,還有在外地設攤應市,深受食客贊賞。 黃河鯉魚: 黃河經過內蒙古托克托縣的河口鎮後,急轉直下,流經忻州地區偏關、河曲、保德。這一段河水彎彎曲曲,時寬時窄,既有天選地設的安靜環境,又有上游沖擊沉澱的營養物質。黃河鯉魚尤以保德縣天橋峽及河曲縣唐家會一帶所產最負盛名,其特點是嘴大、鱗少,脊樑上有一道紅線,肉肥味美,獨具風味。捕魚盛期在清明時節,謂之「開河魚」。黃河鯉魚,一般1.5公斤,大可2~3公斤。據傳古時天橋每年捕魚可獲萬斤。自明代以來,黃河鯉魚被列為貢品。
求採納
④ 忻州特產有哪些土特產
我知道的忻州特產有澄泥硯、繁峙黃米、偏關羊肉、代縣酥梨、東峪磨盤柿等。
⑤ 山西忻州被稱為小雜糧之都,都有哪些小雜糧
雜糧的概念是相對於水稻、玉米、小麥等大宗糧食作物而言的,小雜糧是小宗糧豆作物的俗稱。泛指生育期短、種植面積小、種植地域性強、種植方法特殊、有特種用途的多種糧豆。主要包括蕎麥(甜蕎、苦蕎)、燕麥、糜子、籽粒莧、薏苡、青稞、綠豆、小豆、豌豆、蠶豆、芸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我國小雜糧生產歷史悠久,品種資源豐富,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雜糧生產國。同時,我國小雜糧種類繁多、品質優良,長期的栽培馴化形成了許多地域名優品種,在國際市場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價格優勢和生產優勢。隨著人們健康需要和膳食結構的改善,小雜糧的需求數量越來越大,名優產品更是供不應求。 雜糧是我國傳統的出口產品,並一直以原糧出口為主,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港澳及東南亞等周邊國家和地區,出口西歐市場較少。大宗出口的小雜糧主要有芸豆、小豆、蕎麥、蠶豆、綠豆、高粱、穀子、豇豆、小扁豆等。
⑥ 忻州特產有哪些
忻州特產有澄泥硯、繁峙黃米、北芪黃酒、涔山芥菜、代縣酥梨等。澄泥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繁峙黃米是北方的一種糧食。北芪黃酒色澤金黃、清晰透明、甘甜適口、味道鮮美的特點。涔山芥菜以塊大堅實、辣味香濃聞名。代縣酥梨有黃土高原第一梨
⑦ 50種忻州本地美食,你吃過哪幾種
山西麵食聞名天下
忻州自不例外
作為晉北咽喉的忻州
麵食製作精巧、花樣眾多
忻州小吃豐富,種類較多
吃過五十種,才算是忻州人!
排名不分先後
忻州瓦酥
忻州的瓦酥名聲大振,成為山西地地道道的名特產品。瓦酥以其質酥脆,味香郁,堪稱爐食一絕。常食有建胃壯身的功用,且物美價廉,久存而色味不變,成為廣大食客喜食的餅類之一。
原平鍋盔
原平鍋魁因在 歷史 奪當地爐食之魁而得名,其狀若塊,約三寸長,寸許寬,卷邊滾圓。不包餡的稱空心鍋魁,包餡的另有名稱。應市的多是甜餡鍋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鍋魁。鍋魁餅面橙黃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點,加之包餡的不同,又各具風味,使人久食不厭。
忻州高梁面魚魚
「高粱面魚魚」是高粱面團放在案板上用手搓製成光滑如「小魚」般的形體,是山西晉中、呂梁、晉北忻州地區百姓粗糧細做的經典麵食,尤其是忻州一帶,這是人們招待客人的「佳餚」。因山西人叫「高粱面」為「紅面」,因此,「高粱面魚魚」也叫「紅面魚魚」。
河曲酸粥
酸粥能開胃健脾,護膚美容,妙不可言。相傳河曲這一帶的婦女即使不用化妝品,皮膚也白嫩細膩的原因就在於此。
保德碗托
保德碗托又名灌腸。是用蕎麥面製成的蕎面碗托,分白面碗托和蕎面碗托,以特殊的加工方法蒸制而成。其晶瑩光亮,粉白微青,質地精細、柔軟、光滑、細嫩,清香利口,風味獨特,是忻州地區風味小吃之上品。
代縣麻片
代縣麻片是一種美味可口的特色傳統名點。在清代頗有名聲,並有面鋪專營此業,生意興隆。其片有二寸長,半寸寬,色淡黃,薄如葉,質脆味香,馳譽省內外。暇時小食三片五片,美口止飢,耐人尋味。
繁峙疤餅
疤餅,是山西別具一格的特色風味餅食,名聞遐邇。因餅上遍布疤痕而得名,亦名籽餅,圓餅呈金黃色,麵皮上均勻地布滿圓形小坑,狀若疤痕,其味香甜,其質酥脆。
五寨豬黑肉燉粉
製作方法是取豬的紅熟肉,加土豆、粉條、豆腐和調味作料。在高壓鍋里燉足夠長時間,直到肉和土豆燉爛為止,老幼皆宜食用。
神池麻花
神池麻花是山西省神池縣特色傳統名點,色澤金黃,香甜酥脆,根大股勻。看去色鮮美,聞之香撲鼻,吃起來脆而不硬,酥而不散,香甜耐嚼,回味無窮。神池麻花在食品業中著稱甚久,蜚聲北方各地。
代縣黃酒
代縣特產多,尤以黃酒最為出名。早在宋代酒業專著,《西遊記》中就有代州黃酒的記載,上世紀90年代代州黃酒曾暢銷華北市場,成為當時酒類消費 時尚 。2008年,代縣黃酒釀造技術成功入選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是山西定襄塞北的一種特色名吃,相傳為當地進貢宮廷之貢品,現在也是當地民間宴席必備佳餚之一。食材主要以精瘦豬肉為主,輔以澱粉、植物油及各種調味品製成。具有肉香撲鼻,多食不膩等特點。
忻州香瓜
忻州香瓜是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的特產。忻府區種植香瓜 歷史 悠久,據縣志記載,民國24 年開始種植,因其甜、脆、沙而名聲在外,有「瓜田十里香」「知味停車,聞香下馬」的美譽。忻州香瓜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繁峙黃米
黃米本是北方一種糧食,照字典的解釋,是去了殼的黍子的果實,比小米稍大,顏色淡黃,煮熟後很黏。黃米、小米同出北方,主要產於黃土高原,但在北方人眼裡,黃米是要高於小米的。人們拿它當江米使,有些地方還拿它做糕待客。初加工時就能做出許多花樣,再細加工,或煎,或炸。黃米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有營養的粗糧。
神池羊肉
神池羊肉具有香味濃郁的特點,其肉質鮮嫩、肥瘦相間、肥而不膩、食之爽口。煮沸後肉湯透明澄清,脂肪具有清香之味,食而不膩。
神池胡麻
神池胡麻籽粒扁平,前端鳥嘴狀,表面平滑,色澤紫黑光亮、較肥大(長3-5mm,千粒重6.8-7克,比異地胡麻高0.83g左右),耐貯藏,脫水快,抗蟲蛀,出油率高,所以神池胡麻籽品質獨特,清光緒《神池縣志》載:「胡麻,子肥大,其色紫黑,甚佳」。
忻州糯玉米
忻州糯玉米,山西省忻州市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忻州地處山西省北中部,是中國最早引進種植糯玉米並加工的地區,忻州又屬溫帶半乾旱氣候,其溫度和光照條件極適宜於甜糯玉米的生長發育所需氣象條件,同時忻州晝夜溫差大形成甜糯玉米糖份積累多,香甜軟糯,品質極佳。忻州甜糯玉米集雜糧、蔬菜、水果三性為一體,倍受人們青睞,在全國享盛譽。
岢嵐柏籽羊肉
用柏籽羊肉做成的肉菜、肉餡,不膻不膩,而且有一種柏樹的馨香,風味獨特,回味無窮。「柏籽羊肉」,除具有一般羊肉所包含的營養成分外,還含有八種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吃了這種肉,能調血理氣,安神補心。
孫家灣香椿
走進孫家灣村,只見大街小巷和家家戶戶的院落里,都生長了一種全市少見的樹種——香椿。香椿樹自古有之,香椿菜從來都是一道上等的 美食 。雖然無籍可查,但據孫家灣人說,他們村的香椿曾經還是專供宮庭制膳的貢品。香椿的「香」是一種特別的香,究竟怎樣特別吶?吃過的都知道,實在無法形容,孫家灣香椿一比就明白了。
岢嵐紅芸豆
紅芸豆為山西特產,顆粒碩大、色澤鮮艷,兼有營養葯用價值,歷來是國際貿易市場上的暢銷貨;岢嵐縣地處晉西北高寒山區,
代縣酥梨
代縣金酥梨,是由原忻縣地區果樹站從安徽碭山縣良梨公社引進酥梨,植於代縣。由於生長環境的變換,酥梨的品種特性亦發生了明顯變化,梨形比原產地美觀,梨質比原產地好吃,果肉變得鬆脆,汁多味甜。司保存到第二年梨花盛開的季節。代縣全縣金酥梨有5000多畝10萬余株,年產量50噸,遠銷澳門等地。
偏關羊肉
偏關縣牧草資源豐富,當地山羊主要靠吃含有高蛋白的苜蓿草和天然葯材植物,羊肉品質不言而喻,肉質細嫩,紅白分明,營養豐富,味鮮而不膩,質嫩而不膻,具有壯陽、補血、治虛之功效。
寧武一窩絲
寧武人吃「一窩絲」 歷史 悠久。近幾年來,農村的富裕程度越來越高,白面、胡油家家不缺,「一窩絲」在全縣農村興盛起來,成為人們迎賓待客的佳品。由此,又創造了與此相似的「一窩酥」,與「一窩絲」號稱食品中的雙絕。
河曲海紅果
20世紀80代初,河曲縣被評為「海紅果之鄉」「海紅果故里「。據《河曲縣志》記載,海紅果已有800餘年種植 歷史 ,現存200餘年樹齡的果樹,果實色澤鮮艷、酸甜可口、營養豐富。海紅果是國內的稀有果類,它主要含有鈣、鐵、鋅、硒、總黃酮等18中有益餘人體 健康 的微量元素,河曲當地人稱「長壽果」、「鈣果。
神池月餅
神池月餅是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中秋節傳統特產,以香鮮酥甜聞名忻州乃至整個山西。神池月餅被認定為「山西名小吃」、「山西名點」,以其「皮酥餡香、口味濃郁、松軟不膩、久存不變」的特色贏得了晉陝蒙一帶民眾的喜愛。其製作技藝入選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
保德羊雜碎
保德羊雜碎首先在選羊上很講究,要選上等的山羊。在配料上也很有一套,據說燒羊雜碎都是在夜間,老闆要偷偷的放十幾味中葯和數種調料,至於加的什麼,那絕對是秘密。在煮的火候上也要掌握的非常好,過了有些膩,欠了不適口,要不溫不火,恰到好處。
河曲開河魚
河曲開河魚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縣的特產。開河魚不僅色澤明亮,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更是晉西北九曲十八彎河曲縣著名特色菜。
寧武油炸糕
寧武油炸糕是山西省寧武地區一道傳統特色糕點。山西多數地區都產黍子。黍子上碾去殼成黃米,磨成面謂之糕面,用此做此油糕便是晉北各地的風味食品,亦是逢年過節待客的好茶飯。
五台山萬卷酥
萬卷酥,山西五台山的傳統特色糕點, 歷史 悠久,凡來五台山游覽的人們,都要品嘗的糕點,負有盛名。吃起來酥脆綿潤,香味四溢。
五台山豆腐丸子
天越來越冷的時候,五台山的人們忙了一天,回到家,最常吃的菜之一就是豆腐丸子.熱乎乎的豆腐丸子跟燴菜燉在一起,加上一杯好酒,可以驅寒保暖。
保德紅棗
保德油棗已有380多年的栽培 歷史 。傳說在該縣潘家鄉有棵老油棗樹,清代康熙皇帝出巡時曾吃過這棵樹上結的棗,並留言:「一窮二白的保德州,唯有鯉魚大油棗」。自此,保德油棗便成了貢品,每到秋季收棗的時候,地方官就向老百姓徵收鮮棗進京上貢。
靜樂莜麵栲栳栳
莜麵栲栳栳,工藝講究,成形美觀與口感勁道完美結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湯,一家吃著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 美食 ,就連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時,也以品此為人生快事。
西張豆腐乾
忻州西張豆腐乾聞名北方地區,其製作工藝獨特,精選黃土高原無污染地區優質黃豆為原料,採用忻州西張村流傳上百年的傳統製作方法,結合現代工藝精製而成,其咸香爽口,硬中帶韌,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還含有鈣、磷、鐵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靜樂銀盤蘑菇
.靜樂銀盤蘑菇 是靜樂天然野生食用菇中的嬌嬌者,它生長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管岑山、金字山、草冒山、萬花山等深山老林中,在毫無污染的環境中生長,其質脆味美,營養豐富,具有防衰老、抗病變、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功能,尤其有益兒童智體發育和老年人疾病的預防。
五寨豆腐
豆製品加工歷來是五寨人的拿手好戲,而在繁多的豆製品中,又最數豆腐。其製作精細,已有幾百年的 歷史 。加上境內清漣河水順山而下,蘆芽山野生植物諸好黃芪、黨參、靈芝草等隨水流沖刷匯入河流,使水質甘甜清純,此水用來加工豆腐,潔白細嫩,富有多種營養。
莜麥餃餃
莜麥餃餃是寧武人民十分喜歡的一種傳統食品。此餃子包餡不同,風味也各異,但莜麵固有的醇香不變。其做法是用剛燒開的滾水將莜麵和成盆光、面光、手光的三光面團,用兩手搓成直徑7-8cm薄如餃皮的圓形面片,菜料包入其內,用手指捏好口封,放在蒸籠,上鍋蒸15-20分鍾,即可食用。
北芪黃酒
北芪黃酒產於代縣酒廠,為山西省地方名酒。1984年、1988年連續兩屆被評為山西省優質產品,產品銷往山西、內蒙等地。北芪黃酒距今已有千餘年的 歷史 。金代名士禮部尚書趙秉文(號閑閑老人),在其《代州書事》中有「金波沉醉雁門州,端有人間六月秋」之詩句描述代州黃酒。那時的酒,只是初級黃酒,生產規模小,屬於家庭釀制。
東峪磨盤柿
「磨盤柿」 歷史 悠久,相傳,明代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9年)房山就有柿樹栽培。以果實個頭大,形狀似「磨盤」而得名,
代縣核桃
代縣核桃生產 歷史 悠久,品質尤佳,以其果型美觀、個頭大、皮薄、脫殼利、出仁率高、口感好的特點,暢銷四海,享有較高聲譽。素有「智力神」、「長壽果」、「萬歲子」之美稱。
定襄蕎面河撈
定襄蕎面河撈,除具有湯清味美,濃香宜人、冷熱均可,四季皆宜等特點外;還有利口開胃、增強食慾、潤膚烏發、清火去郁、強腎健脾、秘等特殊功效。自古以來便有「聞香下馬,知味停車」吸引遠近顧客之說。
定襄黃燒餅
定襄黃燒餅隸屬山西十大特色名餅之一。它是一種面制爐烤的實心扁圓形餅子。直徑約三寸,厚半寸,整體厚薄均勻,油而不膩,酥而不硬,軟而不緊,甜而不淡,嚼而不粘,具有獨特的香、甜、軟、脆,以及利口等特點。
繁峙白水大杏兒
白水杏,又名趙庄白水杏,多生長於山西省繁峙縣趙庄村。以個頭大而聞名,大的有四五兩的,小的也在一兩以上,平均也在二兩五以上。杏淡黃透白,略綴紅色,皮薄肉厚,質細汁多,含纖維少,味甜醇香。被選為繁峙論壇吉祥物。
代縣熬魚
代縣熬魚的的魚骨酥軟、魚肉鮮美軟滑,口味極佳。一般情況是一進代縣熬魚館,就能看見一口大鍋,裡面熱湯嘟嘟,橫七豎八地熬著肥大的草魚,令人即刻垂涎欲滴!!!
靜樂藜麥
山西靜樂縣求證獲知,藜麥是唯一可滿足人類全部營養需求的珍稀糧食,因種植環境獨特,全球產量僅70000噸,人均僅10克。我國目前只在靜樂試種成功,種植面積兩年翻了10倍,也不過3000噸。
坡頭香椿
中國人食用香椿久已成習,漢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營養豐富,並具有食療作用,主治外感風寒、風濕痹痛、胃痛、痢疾等。
南庄花椒
南庄花椒不同於晉東南一帶的小花椒,它皮厚、個頭大、味靈。品種主要有黃金椒、大紅袍和老笨椒。南庄花椒味靈無雜味,又易儲運,曬干後三、五年味道不變,是調味品中的主料。除此之外,還具有溫中散寒、除溫、止痛和配治積食停飲、心腹冷痛、瘡疥等葯用價值。
五寨茴子白
茴子白即捲心菜、甘藍。五寨茴子白久負盛名,有「五寨的茴子白,岢嵐的蔥」之美稱,它不僅個頭大、包頭緊,而且味甜質脆,營養價值高,其維生素C的含量僅次於辣椒,而高於菠菜、蘿卜等一般蔬菜,多年來一直被當地百姓做為冬季蔬菜。
涔山芥菜
涔山芥菜質細而堅實,味辣而酸甜,外形光滑美觀,白綠相間,無蛆無蟲,個大塊重,品質優良,營養豐富,聞名於晉北一帶。
河曲凍西瓜
河曲凍西瓜,瓜瓤似晶瑩的冰塊,瓜味尚存,甜性已經很微,按當地說法,凍西瓜主要是吃皮的。
原平南陽紫皮蒜
原平紫皮蒜,是蒜中上品,紫皮蒜產於原平磨頭村一帶,當地群眾在滹沱河畔肥沃的沙土地精心種植,培育出的蒜,蒜皮紫紅,頭肥瓣大,辛辣味濃,包衣緊密,品質上乘。
原平張村茄子
張村茄子磨頭蒜,東營的葫蘆不用看。這首順口溜,在原平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張村茄子好在哪裡?一個個黑里透紫。勻丟丟尺數長短,大而不重,老且皮薄。蒜拌茄子,三搖兩攪自成泥,葷炒素燒也適宜。想當年,內蒙、大同一聽說是張村茄子,不問價格搶著買。
以上50種 你吃過哪幾種?
最愛哪一種 美食 說出你的理由
請留言給我哦
忻州最出名的是爛腌菜!
用懷白、紅蘿卜絲、花椒、泡椒、咸鹽等浸泡腌制九九八十一天,汲取地窖里的日月精華而成!
初聞一股子粑粑味道,吃起來卻是香的很。
有一種爛腌菜,里頭的蛆蟲越多證明腌爛了,大家就不要吃了!
⑧ 舌尖上的定襄縣,忻州市定襄縣小吃美食介紹是什麼
1、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傳統名吃,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原為宮廷御膳秘方配置,歷代宮廷御苑將它視為珍品。後流入民間,遂成筵席佳餚。食材主要以精瘦豬肉為主,輔以澱粉、植物油及各種調味品製成。具有肉香撲鼻,多食不膩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