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園藝產品如何在農業中發揮作用

園藝產品如何在農業中發揮作用

發布時間:2022-10-08 05:51:38

A. 園藝的生產在農業旅遊中發揮什麼作用

(1)園藝產業朝品牌化發展。
我國有豐富的園藝資源,例如山東菏澤牡丹、煙台蘋果、新疆哈密瓜、濰坊蘿卜等。我國政府在近年來努力推進「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工程以及「一村一品」工程,通過這些工程來充分挖掘發揮園藝資源優勢,成效令人滿意,相信在未來我國的優勢園藝產業將會得到迅猛地發展。現階段,我國的園藝產業正朝著高產、高效、生態、綠色、安全、優質的方向不斷發展,各地區的城鄉居民對綠色無害的園藝產品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提倡生產無公害、安全綠色的園藝產品,使園藝產品更加朝著品牌化以及商標化方向發展。同時,我國正在不斷完善「由農田轉到餐館」的食品安全質量體系,相信我國無公害、有機、綠色的園藝產品將會具有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以及發展前景。
(2)園藝產業朝著休閑化、旅遊化方向快速發展。
近年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這使得以旅遊觀光及採摘等為主的休閑娛樂園藝、生態餐廳等不斷發展起來,都市農業也逐漸被提上發展的道路。這些休閑觀光場所均是以綠色環境為主,綜合運用園林學、生態學以及建築學、設施園藝學等學科知識加以規劃設計及建設,運用設施園藝農藝栽培技術以及調控技術對餐廳環境維護,形成一個以綠色景觀為主,合理搭配花卉、果蔬、小橋流水以及假山等園林景觀,為顧客全方位營造一個風景宜人的舒適環境。目前,我國已發展了近300家的生態餐廳及休閑觀光園區,相信在未來,我國的園藝產業將逐步成為我國生態環境建設以及大城市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3)園藝產業朝規模經營方向發展。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園藝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根據市場規律,有需求就有供應。園藝產業逐步受到政府的關注並給予正確引導,各企業帶頭發展,使園藝產業步入規模生產、規模經營的軌道發展。如在重點戶示範區培養園藝產品的經紀人,經紀人可以根據市場供求情況制定銷售策略;國家制定規章制度以加強園藝產品流通領域的管理;企業投資建立集散能力強以及擁有區位優勢的園藝產品批發市場,以實現流通領域的管理。通過各方面的努力,使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能有機結合,形成利益共享的園藝產業結構,逐步達到園藝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售後服務一體經營的目的。
總之,園藝產品的生產以及消費正在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經濟狀況的指標,因而園藝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要發展我國的園藝產業需要政府、企業、農戶等多方面的協助與支持。

B. 說明園藝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現代化園藝設施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採用連續生產方式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社會、經濟效率,高效、均衡地生產各種園藝產品。它可以不受地點和氣候的影響,四季穩定生產,在寒冷地帶、沙漠地帶,甚至在宇宙空間和地下空間也能提供新鮮的植物,有效地改善了農業生態、生產條件,促進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學開發。
一、設施園藝的發展方間
現在世界各國的設施園藝發展很快,一些國家在實現自動化的基礎上正向著完全自動化、無人化的方向發展。像園藝強國的荷蘭,以先進的鮮花生產著稱於世,玻璃溫室全部由計算機操作。其設施園藝生產具有以下特點:實行集約化、專業化生產,一般一個農戶只生產一種蔬菜,溫室生產集中在西部冬暖夏涼的沿海地區,且運輸方便,產品可迅速銷運;實行無公害生產,以生物防治為主、減少農葯及激素的使用、營養液循環包括廢棄物的再利用等,只在有限范圍內使用沒有毒害的化學葯品,使產品沒有污染,生產過程也不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面對世界范圍的競爭,荷蘭的園藝設施產業通過利用最新技術,創造出最理想的環境和栽培方法,通過有效的管理和質量控制,使整個生產、供應過程的各個環節達到完美的結合,生產出高質量、低成本的產品,使其園藝產品在競爭中處於優勢。設施園藝栽培技術在日本得到普遍應用,如在鳥取縣的沙漠地帶進行塑料大棚的蔬菜種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播種、間苗、運苗、灌水、噴葯等作業的自動化、無人化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特點主要表現在:
1.生態環境因素控制自動化 生態環境因素控制自動化的主要內容是溫、濕度的自動調節,灌水量、水溫自動調節,CO2施肥自動調節,溫室通風換氣自動調節等。通過控制各種相應的操作設備來控制上述內容,以達到給作物創造最佳生長環境的目的。對環境影響因素採用的控制方法一般有兩種:(1)單因子控制。這是對溫度、濕度。光照和CO2濃度等進行單獨控制的方法,其中主要是控制溫度,其次是濕度,包括空氣濕度和土壤(或基質)的濕度。其局限性在於外界氣候的變化隨時影響到室內的小氣候,靠人工指令隨時進行相應改變是很難辦到的。(2)多因素綜合控制。這是80年代發展起來的利用計算機控制溫室環境因素的方法,將各種作物不同生長發育階段需要的適宜環境條件要求輸入計算機程序,當某一環境因素發生改變時,其餘因素自動做出相應修正或調整。一般以光照條件為始變因素,溫度、濕度和CO2濃度為隨變因素,使這4個主要環境因素隨時處於最佳配合狀態。
2.作業自動化 溫室設施栽培包括耕耘、育苗、定植、收獲、包裝等,作業種類多,像摘葉、防除、搬運等作業反復進行,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又由於設施內高溫、高濕等不良勞動環境,需要發展作業自動化。目前蔬菜、花卉和苗木生產的數量不斷增加,育苗中移苗工作需要很多勞力,而人工成本不斷上升,因此在發達國家發明了機器人移苗機。機器人還能根據光反射和折射原理,准確地測定植物需水量,從而進行灌溉的控制。為此,一些發達國家也進行了與此相關聯的種苗的特性、優質種苗的選擇方法、間苗方法等基礎技術的研究。還進行了設施內多功能管理、搬運自動行走作業的研究。計算機的應用還為溫室節能、施肥、經營管理提供了方便。
二、中國設施園藝的現狀
中國的設施園藝近年來發展最為迅速,已成為農業產業化一個新的增長點。主要用於蔬菜、瓜果、花卉的生產,其中節能日光溫室、普通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發展最快,傳統加溫溫室由於能耗大,運營費用高,產量效益低下而發展緩慢。設施園藝是生物高新技術與工程技術結合的產物,而我國在這兩方面與外國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距離,從而導致了我國設施園藝技術的總體水平長期徘徊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其主要表現在:
1.栽培作物單一,專用品種缺乏 作為設施栽培的對象以蔬菜、西(甜)瓜和水果、花卉為主,且專用品種很少,所栽培品種多為露地品種搬到棚室中,自然限制了產量和品質的提高。不少地方引進歐美溫室品系,但成本高,且在消費習慣上有差異。同時栽培種類單一,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如病蟲害防治、輪作倒茬。鹽分積累等難以解決,亟需選育耐寡光、耐低溫、耐濕、耐病、耐熱、單性結實良好的適於設施栽培的專用品種。
2.盲目引進,重硬輕軟 目前真正能形成規模生產能力的溫室製造工廠較少,僅限於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多數廠家不能生產內部的配套設備,不具備足夠的市場競爭力,所以出現了到處引進的局面。由於從國外引進的大型溫室多是在適應本地區生態條件的基礎上設計製造的,雖然這些國家溫室的外觀和自動化程度優於國產溫室,但從目前進口溫室運營情況看,進口溫室價格高、效益低、能耗大,且結構和種植技術亟待改進。引進溫室大多隻引進硬體很少考慮種植技術,實際上只有高度注意種植技術,生產出優質產品,在市場上賣個好價錢,才能收回投資並獲得盈利,而目前引進的溫室形式上好看,實際上效益低。
3.設施的配套水平低 薄膜、網紗等覆蓋材料品種少、質量差、壽命短、價格昂貴。國外的覆蓋材料由於導入高新科技,發展很快,從20世紀50年代開發農用聚氯乙烯薄膜,發展為聚乙烯膜、寒冷紗、化纖網, 70年代又研究開發透光透氣性齊備的無紡布,近年又研究開發成防塵無水滴長壽膜、光質選擇膜,使用壽命延長至2~3年。最近又有半硬質或硬質,具有真空夾層的高科技塑料覆蓋材料問世,較傳統的玻璃等覆蓋物,無論在透光性、保溫性和使用壽命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4.設施連作障礙嚴重 土壤中病蟲基數的積累、土壤次生鹽漬等日益嚴重,土壤理化性劣變,根系自毒性分泌等相繼出現,最終會導致產品質量的下降。目前一些地區採用的有機基質栽培技術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但這項技術目前還未得到廣泛的應用。溫室蔬菜連作障礙綜合治理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範已被立為「十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5.綠色食品生產意識不強 化肥、農葯用量過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很多無土栽培用化肥配製營養液來灌溉植物,用計算機控制溫室環境和滴灌系統,雖然產量高、效益好,但產品硝酸鹽含量高,不能進入有機食品或無污染食品序列;灌溉排出液硝酸鹽含量超標,污染地下水,產品風味欠佳。以色列溫室主要採用土壤栽培,全部用化肥配製營養液進行滴灌,幾年以後必然產生土壤鹽漬化,並污染地下水,產量也將逐漸下降。全國無土栽培除少部分基地採用有機生態型生產外,其餘的如營養液膜系統、深液流系統、浮板毛管系統以及其他基質栽培系統,都是用化肥配製營養液來灌溉的,產品不能進入「綠色食品」系列。
6.環境調控技術亟待提高 我國的大棚、日光溫室栽培技術缺乏量化指標,經驗色彩濃厚,科技含量不足,只能被動地保溫、降溫、遮陽、防雨,而不能主動地調節溫、光、水、肥、氣,這是限制設施栽培作物高產優質栽培的主要障礙。
7.經營管理意識亟需強化 設施園藝是高投入、高出產、科技社會性密集型的集約農業,經營者要有較強的經營管理意識和廣泛的專業知識,要根據市場需求從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等綜合經營管理入手,增加經濟效益。
三、發展對策
1.研究開發設施栽培專用品種 目前我國引入和推廣的果蔬種類品種為數不少,如高檔瓜類網紋甜瓜和光皮甜瓜,高檔茄果類如櫻桃番茄、蛋形茄子等。高檔葉菜類如抱子甘藍、紫色甘藍、荷蘭芹等,特種蔬菜類如食用蘆薈、食用仙人掌等,觀賞蔬菜如觀賞甘藍、觀賞南瓜等。但由於宣傳示範力度不夠,使得生產者不知道該選擇什麼,另外引進的品種大多價格昂貴,也限制了普通生產者的應用。因此,我們必須因地制宜做好優良品種的引進篩選,同時應積極選育適合當地地理環境、溫室栽培條件的品種。選育特性主要為耐寡光、耐低溫、耐濕、耐病、耐熱、單性結實良好及適於長季節栽培的設施專用品種。
2.採用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 指使用基質和有機固態肥並直接用水來灌溉作物的一種無土栽培技術。與土壤栽培相比,提高了作物的產量與品質,減少農葯用量,產品潔凈衛生,節水、節肥、省工、可利用非可耕地生產果蔬,並且可克服土壤栽培易出現的連作障礙,同時與無土栽培採用無機化肥配製營養液的生產方式相比,減少了產品中的硝酸鹽含量,既符合綠色食品(AA級)生產要求,又減少了技術難度和生產成本,符合我國目前的國情。
3.發展高科技的設施環境調控技術及適宜的配套資材 在覆蓋材料問題上,盡可能選用防老化無滴多功能膜,大棚、日光溫室的建設,至少要研究開發筒易的環控技術,如夏季設施內防止熱蓄積、高濕度,改善通風排氣設施的研製,設施內合理的排灌水裝置和地面覆蓋的調控;覆蓋材料的揭蓋機械,逐步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環境調控農業工程。
4.綜合經營和市場推動 由於我國尚未健全完善的農產品市場機制,果蔬產品在品種間、季節間、品質間的差價還未充分體現出來,農村果蔬消費市場基本沒有形成,造成設施內的高投入生產出的產品在市場上很難賣出相應的高價格。所以設施園藝的生產,單靠生產過程創造效益,很難獲得滿意的效果。積極獲取市場信息,了解市場供求關系,預測市場前景,充分發揮市場經濟作用,合理安排生產經營,使設施園藝生產走向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之路。

??真誠的祝福你在??生活路上:一帆風順,開心快樂,永遠幸福

C. 以某種果樹為例 說明園藝產品的品質構成要素及其影響因素,論述栽培中提高產品品質的栽培技術途徑

本文對影響作物品質的因素及其提高品質的的途徑做了詳細
分析與討論。作物的品質的內因是遺傳因素;外因主要有:地理條件、季節條件、溫光條件、水分條件、營養條件。提高作物品質的途徑有:一、通過育種手段改善品質形成的遺傳因素,培育優良新品種;二、採取相應的調控措施,為優質產品的形成創造有利條件。在作物栽培過程中,應綜合考慮各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對作物品質的影響,對不同的
情況採取與之相應對措施,以保證作物的品質。 關鍵詞:影響、品質、因素、提高、途徑
作物品質(crop quality)是指收獲目標產品達到某種用途要求的適合度。作物品質的評價標准,即所要求的品質內容因產品用途而異。作為食用的產品,其營養品質和食用品質更重要,作為衣著原料的產品,其纖維品質是人們所重視的。評價作物產品品質,一般採用兩種指標,一是化學成分,以及有害物質如化學農葯、有毒金屬元素的含量等;二是物理指標,如產品的形狀、大小、滋味、香氣、色澤、種皮厚薄、整齊度、纖維長度和強度等。作物品質的優劣不僅關繫到產品的經濟價值高低,而且關繫到人體的健康。因此,分析影響作物品質的因素及其提高品質的途徑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1. 影響作物品質的因素
1.1遺傳因素
作物產品品質性狀,包括蛋白質、澱粉、脂肪、維生素、食味和蒸煮品質等,一般受遺傳基因的控制;例如稻米香味(受一個隱性基因控制)、籽粒長度、堊白率等性狀,容易受環境條件的影響;澱粉及支鏈澱粉含量受主效基因和多基因的控制,正因為如此,作物之間本身就存在著產品品質的差異;另一方面作物品種性狀在遺傳上一般都是數量性狀,就容易受環境條件的影響了。 1.2環境因素 1.2.1地理條件
禾穀類作物籽粒(小麥、水稻、玉米、大麥、黑麥)籽粒蛋白質含量由北向南、由西向東逐漸提高;而大豆是南高北低;同時小麥的

2
蛋白質含量隨緯度或海拔高度的降低而逐漸降低。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由於氣溫低、雨量少、日照長、晝夜溫差大,有利於油分的合成。因此,地理條件嚴重影響著作物的品質。 1.2.2季節條件
季節不同,產品品質差異較大,如南京的早稻和晚稻相比,一般是早稻的米質較差。 1.2.3溫光條件
溫度適宜有利於作物品質形成,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優質農產品的生產。在一定的范圍內,隨溫度的提高,籽粒蛋白質有所增加,研究表明:小麥在20-25℃條件下,蛋白質和麵筋含量最高;水稻籽粒成熟期間的溫度與直鏈澱粉含量呈負相關;當煙草成熟時,若在24-25℃晝夜平均溫度下,持續30天左右,有利於提高煙草葉的品質。
由於光合作用是形成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基礎,一般光照充足有利於農產品糖分、澱粉、纖維素、蛋白質、脂肪等物質的合成與積累,光照不足會嚴重影響作物的品質。 1.2.4水分條件
作物品質的形成期大多處於作物生長發育旺盛期,因此需水量多、耗水量大。如果此時遭遇乾旱或漬水,一般都會明顯降低品質。水分不足不僅會影響外觀品質,也會影響內在品質。水分過多則會抑制根系的生理功能,從而影響地上部的物質積累和代謝,降低品質。對於不同的作物或同種作物的不同品種,水分對其品質的影響是不同的。無論是降雨量還是土壤水分的增加,蛋白質含量都有所降低;水分、溫度、施肥不同時,也會影響到油料作物油分的含量和成分;當然,土壤水分含量、礦質營養以及光照、種植密度均影響作物的品質。而麻類作物生長期間水分充分供應,可促進形成品質優良的韌皮纖維,防止木質化。
1.2.5營養條件
1.2.5.1大量元素對作物品質的影響
一般來說,就肥料而言,氮肥能增加籽粒蛋白質含量,當氮磷鉀配合時、產量和蛋白質均明顯增加;氮肥用量高,油分中飽和脂肪酸增加,而不飽和脂肪酸減少,促使脂肪酸價提高,使油分變壞;鉀肥和磷肥有利於馬鈴薯塊莖中澱粉含量的提高,而氮肥則降低澱粉的含

D. 園藝專業發展現狀和前景

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健康水平,因此,對園藝產品的種類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產品的質量對其發展前景有著很大的影響。很多國家都開始把對園藝產品的消費看成是衡量人們生活水平的重要標志,因此,我國也要重視園藝產業的作用,全面分析各種情況,把握園藝產業的發展前景。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園藝專業的這種優勢展現他的現狀以及暢想他的未來
1.園藝產業發展現狀
1.1品種豐富
我國的自然條件比較優越,很多資源都有利於園藝產品的生長,特別是在我國的一些地區,如東部和南部,很多園藝作物能夠快速生長,它們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而且對光照條件也有很高的要求,這些地區的農業生產類型也為豐富的園藝種類提供了有利條件。
1.2觀賞園藝發展快速
園藝產業的發展也推動了我國農業的發展,很多農民開始轉變傳統的種植方式,在原有的農業結構中加入新的產業。近年來,我國園藝的種植面積在逐年增加,農民開始擴大自己的視野,將一些市場需求高的園藝品種引進生產,比如,觀賞園藝一直受到農民的重視,人們開始探索產業化的道路,運用現代化的經營方式來推動觀賞園藝的發展步伐,這種產業對於旅遊業來說也是一個新型的市場,而且還對不同區域的交通運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生產技術較低
我國園藝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仍然有很多問題制約了產品的質量,雖然在溫室栽培技術方面已經有很大的改進,並且得到了廣泛使用,但園藝的產業結構仍然有待改善。我國有大量的土地面積都應用於園藝業,但大面積的種植並沒有帶來相應的產量,而且很多產品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這些都對其生產技術水平提出了挑戰,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該產業的投入,從而使生產水平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
1.4品牌化有待提高
和世界上其它國家相比,我國園藝產品的輸出量有很大的優勢,比如,水果和花卉都有很高的出口率,這些園藝產品大部分都是以半成品的形式運往國外,這些園藝產品在出口之前沒有經過特別的加工,因此,附加值相對比較低,和國外的一些園藝品牌相比,我國園藝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也比較低。為了使這種產業更具優勢,園藝行業應該加大建設自己的品牌,改變以往通過廉價勞動力來實現產業利益的生產方式
2.園藝產業發展對策
2.1發展特色園藝產業
發展特色園藝產業需要結合不同的地理位置來有效開展,不同區域有屬於自己獨特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條件,而且不同地方的人們對園藝產品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差異,這些都是在發展特色園藝產業過程中應該考慮的因素。不同季節蔬菜的生長需要不同的光和熱,並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生長任何一種園藝產品的,比如,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夏季蔬菜的生長就更能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而一些海拔較高的省份也可以引進符合這種條件的園藝產品,這樣的園藝產業才會更加具有市場價值,還具有自己的特色。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也是影響園藝產業類型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洛陽,悠久的歷史可以為園藝產業建立特色品牌提供大力支撐。
2.2提高市場競爭力
長期保持園藝產業的競爭優勢需要把握市場的需求,現在人們對園藝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要求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產品的種類要更加多樣化,而且產品的營養價值要滿足人體需求,這些都對園藝產品的生產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合理的生產安排能夠實現產品的差異化,在選擇生產品種方面要做好搭配工作,播種時期的把握也有利於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益,比如,同一個品種可以錯開它們播種的時期,這樣才能讓消費者在一年中的不同時期都能享用這種食物。採取差異化的戰略,可以滿足日益變化的市場需求,同時這也是創新生產方式的重要體現。
2.3通過營銷來實現可持續發展
園藝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營銷,在對園藝產品進行銷售時,要針對產品本身的特性來選擇合適的營銷模式,市場中存在很多種類的營銷模式,比如,展覽會和現場展示就是比較常用的方式,很多園藝產品供應商還會選擇和日用超市合作,通過設置專櫃來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園藝產品的銷售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口碑的影響,利用這個因素需要充分考慮產品銷售的時間和地點,這樣才有利於佔有更高的市場份額,從而提高產品的利潤。
3.我國園藝業的發展前景
3.1轉向規模產業化經營
擴大園藝產業的規模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既要充分利用企業的力量,同時也需要發揮政府的作用,在進行產業化生產之前,生產商還需要示範生產,這樣才能減輕規模生產的風險。規模化的園藝產業需要採取各種措施來優化生產結構,通過加強各環節的合作來實現一體化經營,這些環節主要包括種植、加工和銷售,不同環節需要重點開展不同的工作,比如,在種植之前,園藝經紀人要搜集相關的市場資料,從而引導農民種植一些有較大市場潛力的品種。產品的銷售不僅需要把握市場的動態,同時還對物流和信息渠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E. 園藝的重要性

簡單地說是指關於花卉、蔬菜、果樹之類作物的栽培方法。確切來說是指有關蔬菜、果樹、花卉、食用菌、觀賞樹木等的栽培和繁育的技術,一般比較精細。相應地分為果樹園藝、蔬菜園藝和觀賞園藝。字面上來看,園藝一詞是「園」加「藝」的集合,「園」字在這里的意思是指種植蔬菜、花木的地方,「藝」字則是指技能、技術。「藝」字作為動詞時,本義是「種植」的意思。園藝一詞,原指在圍籬保護的園囿內進行的植物栽培。現代園藝雖早已打破了這種局限,但仍是比其他作物種植更為集約的栽培經營方式。英語中對「horticulture」的基本定義是:「Horticulture(Latin:hortus(gardenplant)+cultura(culture))。,cropproction,,plantbiochemistry,plantphysiology,andthestorage,processing,andtransportationoffruits,berries,nuts,vegetables,flowers,trees,shrubs,andturf。Theyimprovecropyield,quality,nutritionalvalue,andresistancetoinsects,diseases,andenvironmentalstresses。(includingcancers)。」園藝業是農業種植業生產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豐富人類營養和美化、改善人類生存環境有重要意義。在園藝學上,園藝通常是指與園地栽培有關的集約種植的農作物及其栽培、繁育、加工利用技術,為農業及種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業方向:園藝專業畢業生主要去向是園藝園林、綠化、農林等行政管理部門,高科技生態園,農業綜合開發區,現代園藝企業,外貿進出口,各類中外企業,旅遊風景區以及科研教育等機構。社會需求穩定,就業門路廣,有著良好的發展前途。由於我校園藝專業具有側重於理工類的特色,較好地適應了我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的需要,畢業生就業前景看好。就業方向一科研機構就業去向:農科所、蔬菜公司等農業科研、事業機構。應聘途徑:各農業類高校校園招聘會、專業網站。就業形勢:因為農產品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另外,國家在加入WTO後承諾開放農業市場,而我國的農業科技基礎薄弱,因此,基層研究所和各類農業事業單位對農業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總體來說比較旺盛。也就是說,只要你願意,那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還是比較容易的,但薪金待遇確實比較低。規劃分析:一般的園藝專業對口工作單位都位於城市邊緣,位置偏僻(大多在郊區)且效益不是很好。但專業基礎扎實,又有想在本專業一展鴻圖的同學,或只是暫時找個安身之地,以後要繼續考研深造的同學,選擇工作環境相對寂寞,工作待遇暫時較低的專業對口單位也未嘗不可。因為這些單位的共性是,自主支配的時間比較多,又能接觸到同專業的行家裡手,從他們那裡能了解到一些關於新品種開發等專業技術。前者有利於准備考研的同學,後者則有利於准備創業的同學。推薦課程:應用概率統計、遺傳學、園藝植物育種學、園藝植物栽培學、園藝植物病蟲害防治學等。就業方向二商業機構就業去向:各農業科技園區、園藝類公司。應聘途徑:招聘會、專業園藝或農業網站、毛遂自薦。就業形勢:農業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行業,科技農業也喊了許多年,但真正進入市場化的快速發展軌道,卻也是近幾年才有的現象。國家實施了好多年的「菜籃子工程」,近年來對農業產品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漸加大,勢必讓越來越多的資本和資源進入農業科技領域,理所當然的,新增加的投入會成就更多的就業機會——這些都反映出園藝職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對園藝專業葯用植物方向的畢業生來說,中醫葯市場的重新旺盛也是一個不錯的兆頭。規劃分析:「學習→就業→創業」是園藝專業畢業生目前最常見的成長軌道。一旦確定了在這一行奮斗,那就得細細規劃好上述三步曲中的每一個步驟。學習,包括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習兩個部分,這關繫到整個職業生涯中的專業底蘊和畢業後第一次就業的起點。有同學總會感覺到學校教科書上講的太枯燥,而且一點用也沒有(多半從學長處得到的「經驗」)。那該學什麼呢?那就得靠你通過實習自己去發現,這也是職業顧問總是建議學生客戶們堅持從大一開始尋找實習機會的原因。在實習過程中,你可以從實踐工作需要中,和老員工嘴裡知道什麼東西是最需要學習的。反過來,你學到的東西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和校正,例如在圖紙上園藝場(園)的規劃設計與實際情況可能會在資金和場地局限的情況下,與實際建設有很大的出入,那如何在實際中運用你學到的規劃理論就是實習中的重要任務。就業方向三公務員、考研就業去向:農業局或其他行政部門、考研。應聘途徑:研招考試,全國統一公務員考試,各地分別組織的公務員考試。就業形勢:公務員考試的競爭激烈程度相信不用我再多費口舌了。園藝專業學生如果說要有優勢的話,那一定在競爭專業對口的農業類行政職位方面。考上公務員的好處也顯而易見,那就是工作穩定、待遇有保障。規劃分析:公務員招錄考試在2005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考,充分證明了這類職業的魅力。從過去幾年國家招聘的職位來看,監獄獄警等比較「偏」的崗位數量最多,如果你對薪酬、辦公地點要求不是太高的話,選擇報考地方政府招聘的這些崗位的成功可能性要大些。考研有兩種選擇,一是還考園藝專業,二是換別的熱門專業。在專業選擇上,相信如果你想換考專業的話,肯定是因為你後悔本科選擇了園藝專業,有了這次經驗,相信一定會謹慎很多。推薦課程:行政行為能力測試、公務員法、演講與溝通等。就業方向四轉行就業去向:各行各業,以市場類職位為主。規劃分析:市場營銷一直是人才市場招聘數量最多的崗位,也是一個真正鍛煉、考驗人的崗位,而且,它進入的專業門檻低。因此,在筆者的調查中,大多數園藝專業的畢業生轉行後都選擇了市場類職位,另外,有一小部分人轉行做觀賞園藝——這個行業在大城市也漸漸繁榮起來。鍛煉自己的溝通技巧,增加社會經驗,提高對各行業銷售現狀的熟悉程度,可以保證畢業生在畢業時順利找到合適的銷售類工作。推薦課程:市場營銷學(包括銷售、市場)、消費者心理學、參加一些保險公司提供的免費推銷培訓。

我覺得吧,不管你學什麼,只要你喜歡它,用心做 就會有出路。
加油

F. 園藝是什麼

園藝horticulture果樹、蔬菜和觀賞植物的栽培、繁育技術和生產經營方法。相應地分為果樹園藝、蔬菜園藝和觀賞園藝。園藝業是農業種植業的組成部分,對豐富人類營養和美化、改造人類生存環境有重要意義。園藝作物一般指以較小規模集約栽培的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作物。主要分為果樹、蔬菜和觀賞植物3大類。園藝起源於石器時代,文藝復興時期,園藝在義大利再次興起並傳至歐洲各地。中國周代園圃開始作為獨立經營部門出現。歷代在溫室培養、果樹繁殖和栽培技術、名貴花卉品種的培育以及在園藝事業上與各國進行廣泛交流等方面卓有成就。20世紀以後,園藝生產日益向企業經營發展。現代園藝已成綜合應用各種科學技術成果以促進生產的重要領域。園藝產品已成為完善人類食物營養及美化、凈化生活環境的必需品。現代地理學辭典-園藝業(Horticultural)僅供參考與庭院栽培有關的集約種植的農作物及其栽培、繁育、加工利用技術。為農業及種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園藝作物通常包括果樹、蔬菜、各種觀賞植物、香料及葯用作物。按其用途分為:主要供食用的果樹園藝、蔬菜園藝;主要供觀賞的花卉園藝、景觀園藝;主要供培植幼苗的苗圃園藝等。園藝業歷史悠久,分布較少,最初僅作為農業的附屬部門,具有自給性生產的性質。19世紀後半期起,隨著農業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和農業生產地域分工的加強,園藝業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種植業部門而得到迅速發展,除經濟發達國家外,第三世界的一些國家也紛紛興建以園藝業為對象的種植園。20世紀60年代以來,園藝業成為創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發展園藝業具有以下有利條件:自然條件多種多樣,適合發展各類園藝作物;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裕,農業有精耕細作的傳統;園藝業發展已有數千年歷史,有從事園藝生產的經驗與技能,並形成一批園藝業重點發展地區,如南豐、溫州蜜桔,曹州(菏澤)牡丹,吐魯番葡萄和哈密瓜等。根據因地制宜,適當集中的原則,今後應大力發展各類商品性園藝生產基地,以滿足出口創匯和國內需要。(毛漢英 楊柳)☆Hilinz!Online☆什麼是園藝?(What is Horticulture?) 有人說:「在這個號稱資訊發達的今天,我和我的朋友們,卻大大地誤解了什麼是園藝。」所以我要寫一篇短文,來說明什麼是園藝。 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說,「園藝」是指關於花卉蔬菜果樹之類的栽培技藝,英文是horticulture。在《中華在線詞典》中釋義為「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指蔬菜、果樹、花卉、食用菌、觀賞樹木等的栽培和繁育的技術。一般比較精細。」 有的資料上解釋為「果樹、蔬菜和觀賞植物的栽培、繁育技術和生產經營方法。相應地分為果樹園藝、蔬菜園藝和觀賞園藝。園藝業是農業種植業的組成部分,對豐富人類營養和美化、改造人類生存環境有重要意義。園藝作物一般指以較小規模集約栽培的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作物。主要分為果樹、蔬菜和觀賞植物3大類。」 把「園藝」一詞分開來看,「園」字的意思是在《中華在線詞典》的【釋義】 ①種植蔬菜、花草、樹木的地方:園藝|花園|果園|菜園。「藝」字的意思則是【釋義】 ①技能;技術:工藝|手藝|技藝|多才多藝。「藝」字作為動詞時,本義是「種植」的意思,會意,甲骨文字形。左上是「木」,表植物;右邊是人用雙手操作。又寫成「埶」,從坴,土塊;從丮,拿。後繁化為「藝」。「藝」從「帥」,乙聲。關於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可以到《中華在線詞典查詢》。接下來我就要說一下為什麼有些人「卻大大地誤解了什麼是園藝」。首先,要了解一下園藝業(Horticultural)的歷史,園藝起源於石器時代,文藝復興時期,園藝在義大利再次興起並傳至歐洲各地。中國周代園圃開始作為獨立經營部門出現。歷代在溫室培養、果樹繁殖和栽培技術、名貴花卉品種的培育以及在園藝事業上與各國進行廣泛交流等方面卓有成就。20世紀以後,園藝生產日益向企業經營發展。現代園藝已成綜合應用各種科學技術成果以促進生產的重要領域。園藝產品已成為完善人類食物營養及美化、凈化生活環境的必需品。到了近代,有人把「園林藝術」簡稱為「園藝」,由此造成和農業「園藝」一詞同名,隨後在一些詞典上則把英文gardening解釋為中文的「園藝」。在園林術語中,「園藝」一詞不僅有「園林藝術」的簡稱之義,又有「園林花卉」的意思,如《園林在線》之《放眼園藝》網站(See Gardening)標志下的文字說明為「園林花卉互聯網分類目錄,園林花卉搜索第一品牌」。「園藝」一詞在園林中,「園」字是「造園」的意思,「藝」字則是「藝術」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園林學科和名稱之爭論是在所難免的,而且園林學科和名稱目前並不規范,例如「園林」一詞的英文應該是「Landscape」還是「garden」呢?最後說一下「園藝」一詞的英文寫法。園藝學——horticulture,縮寫為hort;園藝業——horticultural,縮寫為horti。如「世界園藝博覽會」的英文寫作"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縮寫為world horti-expo,「園藝公司」寫作 Horticultural Company。

G. 試論述設施園藝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一、園藝植物為工業生產提供了重要原料
水果、蔬菜不僅是人們喜好的新鮮食品,很多還適宜加工成品種繁多、色美味
多、經濟價值高的加工品,如罐頭、腌漬品、糖製品、調味品、飲料品等,是食品
工業的重要原料。玫瑰是世界名花,其玫瑰香油則是最珍貴的經久不散的香料之一
,可作為化妝品、食品、制葯及高級香煙等工業的重要天然原料,玫瑰花瓣製成的
玫瑰醬也深受人們喜愛。許多園林樹種富含單寧,可作鞣革工業的重要原料。劍麻
、棕櫚等莖干富含纖維,是編織、造紙、紡織等工業的原料。松、柏、板栗等木材
是優良的建築材料。腰果、柿等可用於制漆;銀杏、除蟲菊、姜等可制土農葯來防
治病蟲害;日本、美國等用批把、雲松等園林樹種幫助探測金礦。
二、園藝作物生產促進了農村商品經濟發展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園藝植物生產是農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經
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對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水平和農村經濟面貌、脫貧致
富等起著重要作用。隨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園藝產品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占據日
益重要的地位,消費需求量的增加促進了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城郊農村利用其便
利的交通條件大力發展蔬菜和花卉業,而山區和半山區則以經濟果木為主,充分開
挖荒山潛力,用山珍野菌、野花野果充斥市場,逐步走出了一條靠發展農村商品經
濟來脫貧致富的道路。
三、園藝作物是重要的出口創匯商品
園藝作物是重要的外銷物資。例如: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產出口國,花
卉生產成為該國國民經濟的主要收入;日本的百合、菊花、香石竹和月季,新加坡
的熱帶蘭,義大利的乾花等都是重要的出口創匯商品;我國的漳州水仙、蘭州百合
、雲南山茶花等歷年均有大量出口。蒜、蔥、榨菜、金針菜、香菇、木耳等我國有
名的土待產蔬菜馳名國際市場,遠銷東南亞;蒜苔、豆類、洋蔥等脫水蔬菜已銷往
世界各地。柑桔、蘋果、獼猴桃、核桃等是重要的國際貿易鮮果和乾果,從近年來
國際農產品貿易市場來看,僅柑桔的年出口貿易量已達 750萬噸。我國園藝植物資
源極為豐富,開發待產種類用於出口創匯有著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

H. 園藝產品的營養與農業生產和食品加工業有什麼聯系

食品安全法釋義:第九十九條 第九十九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預包裝食品,指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用於食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指包裝、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用的紙、竹、木、金屬、搪瓷、陶瓷、塑料、橡膠、天然纖維、化學纖維、玻璃等製品和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塗料。 用於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生產、流通、使用過程中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機械、管道、傳送帶、容器、用具、餐具等。 用於食品的洗滌劑、消毒劑,指直接用於洗滌或者消毒食品、餐飲具以及直接接觸食品的工具、設備或者食品包裝材料和容器的物質。 保質期,指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後出現的急性、亞急性疾病。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於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釋義】本條是關於本法中部分用語含義的規定: (一)食品的定義 食品的概念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也在不斷變化。古人曰:「食,命也」,意思是說,凡是能夠延續人體生命的物質,都稱之為食品。《現代漢語辭典》里食品的概念:「商店出售的經一定加工製作食物,稱之為食品。」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定義為「食品(food),指用於人食用或者飲用的經加工、半加工或者未經加工的物質,並包括飲料、口香糖和已經用於製造、制備或處理食品的物質,但不包括化妝品、煙草或者只作為葯品使用的物質。」1995年的《食品衛生法》對食品的定義為:「指各種供人食用或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本法沿用了食品衛生法中關於「食品」的定義。食品的外延進一步擴大,不僅包括經過加工製作的能夠直接食用的各種食物,還包括未經加工製作的原料,囊括了農田到餐桌的整個食物鏈中的食品。另外還包括「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作這樣的規定主要是將「食品」與「葯品」進行區分。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葯品,是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並規定有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葯材、中葯飲片、中成葯、化學原料葯及其制劑、抗生素、生化葯品、放射性葯品、血清、疫苗、血液製品和診斷葯品等。」中醫葯學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醫食同源,食葯同用」一直沿襲到現在。在傳統中醫實踐中,一些物品既是葯品,又具有相當長食用歷史,在加入食品中時是作為食品原料加入的。例如,蜂蜜是眾所周知的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不僅可以直接飲用,也可以作為醫家良葯。中葯的膏劑、丸劑、片劑都離不開蜂蜜,但是如何界定這類屬於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本法第五十條中規定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葯材的物質的目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公布。只有在衛生行政部門公布的這個目錄中的物質才能作為添加劑添加到食品中,目錄之外的中葯材屬於葯品,按照葯品管理法的規定進行管理。 (二)食品安全的定義 「食品安全」一詞是1974年由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其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1)從食品安全性角度看,要求食品應當「無毒無害」。「無毒無害」是指正常人在正常食用情況下攝入可食狀態的食品,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無毒無害也不是絕對的,允許少量含有,但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限量標准。(2)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營養要求不但應包括人體代謝所需要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的含量,還應包括該食品的消化吸收率和對人體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應發揮的作用。(3)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危害,包括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三)預包裝食品的定義 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關於「預包裝的」定義修改而來。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食品大部分都屬於預包裝食品。 (四)關於食品添加劑的定義 本條規定:「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在我們每天吃的主食和副食里,幾乎都含有食品添加劑,尤其是副食品的加工生產更離不開食品添加劑的環節。例如,小麥粉中加入的麵粉處理劑,油脂中加入的抗氧化劑,豆製品中加入的凝固劑和消泡劑,醬油中加入的防腐劑,糕點、糖果和飲料中加入的著色劑和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對食品產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改善風味、調節營養成分、防止食品變質,從而提高質量,使加工食品豐富多彩,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根據現行的食品添加劑食用衛生標准(GB2760)的規定,我國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共分22類,主要有:(1)為防止食品的污染、預防食品腐敗變質的發生而添加的防腐劑、抗氧化劑;(2)為改善食品的外觀性狀而添加的著色劑、漂白劑、乳化劑、穩定劑;(3)為改善食品的風味而添加的增味劑、香料等;(4)為滿足食品加工工藝的需要,而採用的酶制劑、消泡劑和凝固劑等;(5)為增加食品的營養價值使用的營養劑;(6)其他,如為滿足糖尿病患者而使用的無糖的甜味劑。 (五)食品相關產品。食品相關產品包括三類: (1)用於食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指包裝、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用的紙、竹、金屬、搪瓷、陶瓷、塑料、橡膠、天然纖維、化學纖維、玻璃等製品和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塗料。 (2)用於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生產、流通、使用過程中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機械、管道、傳送帶、容器、用具、餐具等。 (3)用於食品的洗滌劑、消毒劑,指直接用於洗滌或者消毒食品、餐飲具以及直接接觸食品的工具、設備或者食品包裝材料和容器的物質。 (六)保質期的定義 保質期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最佳食用期,是指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內,食品完全適於銷售、食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色、香、味、營養價值等都會有所減少,是禁止銷售的。但並不表示不可以食用,有些食品超過保質期,在色、香、味、營養價值上會有所降低,但在食用上並不影響人的生命健康,還是可以繼續食用的。 (七)食源性疾病的定義 1984年WHO將「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s)一詞作為正式的專業術語,並將食源性疾病定義為通過攝食方式進入人體內的各種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質的一類疾病,即凡與攝食有關的一切疾病均屬食源性疾病。人們通過攝食而使有毒有害物質(包括生物性病原體)等致病因子進入人體並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見的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傳染病、寄生蟲病以及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疾病。本條對食源性疾病的定義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其中包含兩層含義:(1)導致人體患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質是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種致病因子;(2)人體攝入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病因子可以引起急性中毒或急性感染兩種病理變化。兩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 (八)關於食物中毒的定義 食物中毒是一大類最常見最典型的食源性疾患。1994年衛生部頒發的《食物中毒診斷標准及技術處理總則》(B14938-94),首次明確了食物中毒的定義:食物中毒是指攝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品攝入後出現的非傳染性(不屬於傳染病)的急性、亞急性疾病1999年衛生部發布的《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第二條將食物中毒定義為: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後出現的急性、亞急性食源性疾患。本條食物中毒的概念是從食品衛生法和《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演變而來的。從這個概念可清楚地看出,食物中毒的病源可以是生物性的致病微生物和化學毒物;中毒的原因可以是食品污染,食用有毒動植物以及把有毒有害的非食品當作食品誤食;其發病的特點是非傳染性的急性、亞急性疾病。可區別於其他食源性疾患。食物中毒的種類包括:(1)細菌性食物中毒;(2)黴菌毒素與霉變食品中毒;(3)化學性食物中毒;(4)有毒動植物中毒。 (九)食品安全事故的定義 食品安全事故是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於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即在食物(食品)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包裝、倉儲、運輸、流通、消費等環節中發生食源性疾患、食物中毒,造成社會公眾病亡或者可能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的危害。《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質、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圍,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分為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

閱讀全文

與園藝產品如何在農業中發揮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剛體轉動數據保留多少位 瀏覽:40
微信上的配樂朗誦小程序叫什麼 瀏覽:837
國際貨運代理的經營范圍包括哪些 瀏覽:570
收銀機的程序在哪裡 瀏覽:982
太原綜合市場是什麼意思 瀏覽:226
瀏覽器移動數據很慢為什麼 瀏覽:526
資料庫欄位對應的實體類怎麼寫 瀏覽:96
連鎖市場規劃如何列名單 瀏覽:403
為什麼給客戶配置存款產品 瀏覽:693
工業信息局是什麼編制 瀏覽:137
小漁市場怎麼樣 瀏覽:871
如何用婉轉的話說老公不回信息 瀏覽:963
淘寶萬寶路怎麼交易 瀏覽:624
華中數控程序如何校驗 瀏覽:847
怎麼樣介紹產品和文字 瀏覽:362
臨沂代理記賬多少一年 瀏覽:416
撫州抖音小程序開發一般多少錢 瀏覽:518
正規人事代理有哪些 瀏覽:384
貓達人微信小程序是什麼 瀏覽:509
華為的接入技術主要有哪些 瀏覽: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