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質量、產品質量的定義是什麼包括哪些主要特徵
質量的定義:在質量管理體系的涉及的范疇內,組織的相關方對組織的產品、過程、體系都可以提出要求。產品、過程、體系都具有固有特性,所以,質量的主要特徵是不僅指產品的質量,也指過程和體系的質量。
狹義產品質量定義指:有形製成品(如筆、水杯等)。廣義產品質量定義指:硬體、服務(如快遞、旅遊活動等)、軟體(如電子游戲、字典等)、流程性材料(如食用油、煤炭等)。特質是產品質量除了含有實物產品之外,還含有無形產品質量,即服務產品質量。
② 產品質量通常包括哪些內容
產品的內在質量是指產品的內在屬性,包括性能、壽命、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五個方面。
產品的外觀質量指產品的外部屬性,包括產品的光潔度,造型,色澤,包裝等,如自行車的造型、色彩、光潔度等。
拓展資料
產品質量(Quality)指的是在商品經濟范疇,企業依據特定的標准,對產品進行規劃、設計、製造、檢測、計量、運輸、儲存、銷售、售後服務、生態回收等全程的必要的信息披露。
產品質量除了含有實物產品之外,還含有無形產品質量,即服務產品質量。服務質量也是有標準的。
產品質量的重要性
一個企業想做大做強,就務必在增強創新潛力的基礎上,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縱觀國內外,每一個長久不衰的知名企業,其產品或服務,都離不開過硬的質量。所以,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的靈魂,任何一個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務必要千方百計致力於提高產品質量,不斷創新和超越,追求更高的目標。一個企業唯有不懈追求,精益求精,方能處於行業領先之列。
③ 設計質量控制的內容
產品的設計開發過程是一個創新的過程,這一過程的質量職能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保證產品質量必滿足用戶需求;二是要滿足後續生產加工要求。根據這兩方面的質量職能,以及ISO9000 體系標準的要求,產品設計過程的質量管理和控制工作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 進行市場研究,確定產品質量要求;
② 注重設計決策,選擇合理的開發設計方式,也即建立科學合理的設計開發流程,選擇先進的設計工具和質量設計技術;
③ 嚴格遵循產品開發設計的一般規律,科學合理地安排各個設計階段的任務和職責;
④ 做好設計質量策劃工作;
⑤ 在設計過程中,輔以進行設計分析;
⑥ 注重設計評審,通過早期報警克服設計缺陷;
⑦ 組織好產品的試制、試驗、鑒定工作,以進行可靠的設計驗證和確認。
⑧ 注重設計質量的持續改進,將質量問題記錄並做統計分析,促進設計的改進。
④ 提升產品質量要從幾個方面入手
提升產品質量可以從下述幾方面入手、好的原料(上游)、好的輔料、好的工藝、好的設備、好的生產過程管理等。
好的質量控制、好的產品質量檢驗、好的售後服務、產品招回制度等等,都能從制度上確保為客戶提供良好的產品質量。
其次好的產品質量是來自於好的產品設計理念,因此,提高產品質量,根本上是應該從研發設計入手。
(4)產品設計質量包含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產品質量問題的規定:
產品質量問題的法律規定產品瑕疵是指銷售者交付的產品未達到法定的質量標准以及約定的技術要求,未能達到買受人所期望的質量狀況,從而使買受人不能按計劃使用產品。
一、產品瑕疵一般包括三種情形:
1、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沒有事先說明的。
2、不符合在產品或其產品質量問題的法律規定產品瑕疵是指銷售者交付的產品未達到法定的質量標准以及約定的技術要求,未能達到買受人所期望的質量狀況,從而使買受人不能按計劃使用產品。
二、產品瑕疵一般包括三種情形:
1、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沒有事先說明的。
2、不符合在產品或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准。
3、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
產品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
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准。
產品缺陷具體包括設計缺陷、原材料缺陷、製造缺陷和指示缺陷。
三、產品缺陷和產品瑕疵區別如下:
1、產品瑕疵責任屬於合同責任,產品缺陷責任屬於侵權責任。
2、產品瑕疵責任免責事由包括經營者做出了明確的說明或者用戶、消費者在購買該產品前已經知道瑕疵的存在。
產品缺陷責任的免責事由包括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
3、對於瑕疵,直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對於缺陷,可以向銷售者,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
4、責任形式不同,對於瑕疵,由銷售者依照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以至賠償損失。
對於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缺陷遭受人身、財產損害時,生產者和銷售者應承擔連帶責任,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求償,也可以向銷售者求償。
一方賠償後,如果責任屬於另一方,其有權向另一方追償。這是兩種責任的重大區別。
5、訴訟時效不同,出售質量不合格產品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用戶、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產品保證期的除外。
⑤ 產品設計包含哪些要素
產品設計所包含的四要素:
1、社會與自然環境要素
它主要包括兩個內容,即:社會要素和自然環境要素。其中社會要素分為政治,文化,宗教等;自然環境則涵蓋了包括資源和能源等在內的大自然本身提供給我們的物質。
隨著工業的發展,污染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不容忽視的。綠色設計應時而生。它提倡人,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將環保這一迫切的社會問題付諸實踐。
2、技術要素
技術要素中所包含的內容分能源、加工工藝、功能等。可以說技術要素是最直接制約設計實現的要素。
3、審美要素
審美要素的決定是多方面的,包括對象的社會環境,教育程度,價值觀念,個性等。
現時代的時尚設計更注重人的情感化和個性化,消費者面對多樣性的產品有了更多的選擇,可以說現在的產品設計形式已經幾乎不受技術的約束了,各種風格爭奇斗艷,對於它是否被市場所接受,關鍵在於它是否符合某個群體消費者的需要。
4、人的要素
「以人為本」是工業設計的宗旨,但縱觀設計史,真正意義上的「以人為本」是在現代設計出現以後。今後,設計的發展將更關注於人,機,環境的協調發展。
一個產品設計中需要把這四個要素都包含進去,這樣設計出來的產品才能更適應市場的需求與社會的發展。
產品設計是指從確定產品設計任務書起到確定產品結構為止的一系列技術工作的准備和管理,是產品開發的重要環節,是產品生產過程的開始。由於產品設計階段要全面確定整個產品的結構、規格,從而確定整個生產系統的布局,因而,產品設計的意義重大,具有「牽一發而動全局」的重要意義。
⑥ 產品質量包括哪些方面
安全是產品質量很重要的方面。我國對產品安全問題歷來重視,但可惜,重視得還遠遠不夠,以機械設備為例,每年因設備沒有安全防護設計而導致的工傷事故屢屢發生,05年國家安全生產管理總局杭州會議披露的數字顯示,廣東地區的加工廠中,每天都有工人因鍛壓機床本身存在的安全問題而失去手指。
嚴格地將,質量不好的產品都是不符合標準的產品。但提到產品標准,我國的標准化體系也發展比較落後,目前僅在電子設備等很少幾個領域與國際安全標准接軌,而目前實施的CCC強制性認證和QS食品安全認證等制度中也有大量漏洞,大量不符合標準的產品也能名正言順地上市。也就是說,我們國家由於產品標准落後和市場准入體制的落後,在市場經銷的產品質量在嚴格的標准面前很多都存在問題。
在產品標准沒有得到完善建立和認真執行以前,談及產品質量是沒有太多意義的。
⑦ 設計過程的質量管理包括哪些
設計過程的質量管理指根據產品設計的質量職能開展的質量管理活動。其任務是:保證設計工作質量、組織協調各階段質量職能、以最短時間最少消耗完成設計任務。其內容包括:
(1)掌握市場調研結果,進行產品設計的總體構思;
(2)確定產品設計的具體質量目標;
(3)開展新技術的先行試驗研究;
(4)明確產品設計的工作程序;
(5)進行早期故障分析;
(6)組織設計質量評審;
(7)根據質量水平確定目標成本;
(8)搞好產品試驗驗證;
(9)進行小批試制和產品鑒定;
(10)進行質量特性的重要性分級;
(11)加強設計過程的質量信息管理;
(12)加強設計文件管理。
⑧ 產品質量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性能、壽命、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五個方面。
也就是說這個產品用起來怎麼樣能夠用多久,有沒有安全性,性價比怎麼樣?
⑨ 什麼是產品質量設計
產品質量設計
,就是在產品設計中提出質量要求,確定產品的質量水平(或質量等級),選擇主要的性能參數,規定多種性能參數經濟合理的容差,或制定公差標准和其他技術條件。無論新產品的研製,還是老產品的改進,都要經過質量設計這個過程。
產品設計過程的質量管理,關鍵就是要搞好質量設計。
產品質量設計的任務
產品質量設計的具體任務主要有以下三項:
第一,保證產品的功能質量,要求所設計的新產品達到技術上規定的功能目標;
第二,保證產品的價值質量,即質量成本,要使產品的生產技術准備費用、製造費用和使用費用最低,使產品在價格上有較強的市場竟爭能力;
第三,保證產品的圖紙(或配方)質量,要能夠正確反映設計思想和用以指導生產的技術要求。避免因圖紙(或配方)設計不周而造成產品質量低劣和其他各種損失。
統計資料表明,產品成本的70%一90%是由設計決定的。而設計工作費用所佔成本的比例要比製造費用所佔成本的比例少得多,通常只佔20%。如果採用科學的設計,則可使產品成本降低25%一40%。因此,為了使產品的技術水平高、工藝性能好,成本低,大力加強產品設計過程的質量管理,建立設計開發全過程的質量保證體系,確保產品的設計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產品質量設計的步驟
在進行產品質量設計時,一般採用以下步驟:
(1)研究用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
(2)制定產品質量水平方案。
(3)編制產品設計書,其內容包括產品性能和技術上代用特性及其目標值,研究實現目標值的方法,同時概算出產品成本。
(4)制定產品補充的技術條件,確定應採取的技術措施。
(5)編寫產品試驗規程。包括機電產品的耐久性試驗、環境試驗、加速試驗與應用試驗等。
(6)編寫產品使用說明書和維修說明書。保證產品到用戶手中以後能正確使用,真正發揮產品質量應有的作用。
(7)編制產品的檢查規程。具體規定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應進行控制和監督的有關質量的計量方法和計測檢查手段。
(8)制定產品在試制階段的質量跟蹤方案。運用工序能力調查的情報,確定要進行調查的質量特性項目和擬收集的有關質量數據的准備工作。
(9)根據檢查規程,確定產品檢查項目以及所需檢測儀器和測量工具項目。
(10)修訂質量設計指南,將質量設計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補充進去。質量設計指南是根據檢查標准、技術標准、作業標准、設備參考資料等匯總質量設計方面有用的項目和數據而編成的參考手冊。編輯: 陳金康
⑩ 製造質量的要素都包含哪些方面
製造質量是指在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符合設計要求的質量因素。
製造質量的特點:
製造質量的特點是質量越好商品越便宜。每一個產品都具有設計質量和製造質量兩個方面,由於設計質量和製造質量的特點不同,所以應區別對待設計質量和製造質量。這兩個質量的實現及產品價格的確保必須通過符合設計思想的生產方法來保證。
質量製造的要素:
製造質量的要素包含六個方面:質量文化、質量系統、質量標准、製造程序認證、過程式控制制、質量信息等。
1、質量文化
質量文化是企業對於質量的意識、態度,以及溝通交流、問題解決的行為方式。塑造質量文化,就是要從思想觀念上進行一系列變革。
2、質量系統管理
質量系統管理是指協助管理質量系統的常用制度、流程和組織結構,包含確定質量政策、目標和職責,並通過質量規劃、質量控制,以及質量改進等手段實現它們。質量系統管理的目的就是定義並規范質量行為的有意識操作,從而讓客戶滿足或超越客戶期望。
3、質量標准
質量標準是質量管理的基礎,是質量檢驗的准繩。質量標準是用於指導現場員工識別和判斷產品質量的標准。許多公司直接將設計標准作為指導現場的標准。這有一個問題,設計標準是面向工程的,使用的是工程語言,現場員工很難識別和判斷,所需的測量系統也比較復雜。如描述一種顏色的工程術語是「深紅色(R200,GO,B0)」,如果用這個設計標准指導現場操作人員,就很難看得懂,而且無法操作。實際判斷時,各個員工心中的紅色是不一樣的,同一個員工識辨的變動范圍也很大。如果我們將這個設計標准轉化為一個標准色卡貼在現場,說明什麼是可接受的,什麼是不可接受的,員工操作起來就非常的簡單。質量標准根據實際需要,表現形式豐富多樣,常用的有產品質量標准、質量檢驗標准化操作單、質量邊界樣板,以及全面客戶評審等。它們通常可以通過比較簡單的聽、看、聞、觸摸等方法識別。
4、製造認證
製造認證是指新系統啟動/新產品批量生產前准備和驗證製造能力及穩定性的流程和方法。其目的是在推進項目進度的同時,確保每一個製造程序能夠達到產品質量標准要求。製造認證涵蓋了整個新系統/產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了新系統/產品啟動前的質量策劃、啟動過程的認證,以及啟動後的質量控制等。新系統/產生啟動前的質量策劃將為製造質量提供良好的先天稟賦。在新系統/產品啟動時,要對整個系統進行認證,如系統填充、工位準備、加速、質量閥門等。在新系統/產品正式運行後,製造過程還會因為客戶、系統改進等因素,需要變更系統/產品,這些變更也需要有相應的製造認證,通常有臨時措施(針對短期行為,設立有效期限制)和長期對策(如工程更改)兩個方面。
5、過程式控制制
過程式控制制是指在工位貫徹預防、檢測、遏制的原則,實現製造質量的控制方法。過程式控制制的目的是將製造質量深入到製造過程的每一道工序。
6、質量信息
質量信息是指通過標准化的交流途徑在企業內部,或者與客戶和供應商對質量的期望值和績效進行交流的媒介。其目的就是確保質量的信息能夠傳遞給需要的人,以便充分利用信息的價值並作出快速有效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