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因產品質量問題引起的糾紛應當採取什麼方式解決
法律分析:途徑包括:
1、提倡當事人各方相互協商,自行和解。
2、調解。
3、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根據《產品質量法》第47條規定:因產品質量發生民事糾紛時,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
當事人不願通過協商、調解解決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當事人各方的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當事人各方沒有達成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B. 產品質量問題怎麼處理
一、產品質量問題怎麼處理
1、產品質量問題處理如下:
(1)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2)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
(3)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二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零三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二、產品質量問題引起事故是民事糾紛嗎
產品質量問題引起事故是民事糾紛,屬於民事賠償,具體的起訴流程如下:
1、起訴,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後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3、排期開庭,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5、宣判。
C. 產品質量出現問題怎麼解決
法律分析:消費者購買商品如果遇到質量問題,通常會先找所購買商品經營者反映,若反映未果,則可拿起法律武器,向質監、工商部門以及銷協投訴,保護自身合法權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D. 產品質量糾紛的解決途徑
法律分析:產品質量糾紛的解決途徑有:1.生產者、銷售者應當與用戶、消費者首先通過協商,達成和解。2.進行調解:包括民間調解、行政調解和法院調解。3.申訴: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4.去相關機構進行仲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七條 因產品質量發生民事糾紛時,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願通過協商、調解解決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當事人各方的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各方沒有達成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E. 出質量問題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消費者有權就產品質量問題,向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查詢;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有關部門申訴,接受申訴的部門應當負責處理;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社會組織可以就消費者反映的產品質量問題建議有關部門負責處理,支持消費者對因產品質量造成的損害向人民法院起訴;因產品質量發生民事糾紛時,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願通過協商、調解解決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當事人各方的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各方沒有達成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二十二條 消費者有權就產品質量問題,向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查詢;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有關部門申訴,接受申訴的部門應當負責處理。
第二十三條 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社會組織可以就消費者反映的產品質量問題建議有關部門負責處理,支持消費者對因產品質量造成的損害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四十七條 因產品質量發生民事糾紛時,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願通過協商、調解解決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當事人各方的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各方沒有達成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F. 消費者購物遇到質量問題怎麼辦
法律分析:消費者購物遇到質量問題可以要求商家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以及賠償因產品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如果經營者不同意退貨或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的,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者直接提起訴訟要求商家賠償因產品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G. 商品法規定產品質量問題怎麼解決
「因產品質量發生民事糾紛時,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願通過協商、調解解決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當事人各方的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各方沒有達成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遇到商品質量問題消費者首先可以找購買商品的經銷商進行退貨或者換貨,如果經銷商故意不同意退換貨的,可以向當地的消費者協會撥打投訴熱線投訴;根據法律規定,銷售者出售的產品具有一般質量問題的,是應承擔產品質量責任的。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以下簡稱供貨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
解決產品質量民事糾紛的途徑包括:
1.提倡當事人各方相互協商,自行和解。損害發生後,當事人如能本著依法處理、互諒互讓的精神,自行解決爭議,損害方如能主動地承擔賠償責任,即可迅速的解決糾紛。
2.調解。產品因質量問題發生損害後,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請當地的有關部門、消費者組織等進行調解,幫助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3.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不願通過協商、調解解決產品質量爭議,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各方沒有達成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三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於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屬於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的,產品的生產者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追償。
H. 產品質量問題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消費者購買商品如果遇到質量問題,通常會先找所購買商品經營者反映,若反映未果,則可拿起法律武器,向質監、工商部門以及銷協投訴,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I. 購買的產品有質量問題應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1、信函式:主要適用於消費者距投訴單位遠的情況,缺點是解決問題的時間可能長些。
2、來訪投訴:消費者最好把有質量問題的樣品帶去,這種方式比較直觀,能夠較好地解決問題。
3、電話投訴:這種方式便於有關部門及時掌握市場偽劣商品出現的情況。
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投訴電話:12365
4、網上消費訴求:可通過中國消協在線網站和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協會訴說你消費過程中遇到的麻煩,獲取維權幫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十九條 經營者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財產安全危險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並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採取召回措施的,經營者應當承擔消費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費用。
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二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害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