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易語言程序報毒。
這種情況大多屬於誤報,通常是由編寫軟體時API函數使用不當造成的。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編寫程序的過程中,使用的某段代碼曾被應用在一些病毒軟體中,這使得這些代碼已經存在於殺毒軟體的病毒特徵庫中,因此容易被檢測出來。
為了解決這類誤報問題,首先可以考慮對軟體程序進行封包處理,這樣可以大大減少誤報的情況。其次,可以通過安全軟體申請對該軟體進行認證,以提高其可信度。此外,更換騰訊電腦管家、卡巴斯基、諾頓等誤報率較低的安全軟體,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就可以避免遇到此類問題。
封包處理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它可以通過改變軟體的結構和特性,使其更加難以被識別為惡意軟體,從而減少誤報的可能性。申請安全軟體認證則可以增加用戶對軟體的信任,因為認證過程通常會包括詳細的審查和測試,確保軟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更換誤報率較低的安全軟體也是一種解決辦法,因為這些軟體通常有更先進的檢測技術,能夠更准確地識別和處理潛在的威脅。它們可能擁有更廣泛的特徵庫和更復雜的演算法,從而提高識別准確率,減少誤報。
總之,通過封包處理、申請安全軟體認證或更換誤報率較低的安全軟體,都可以有效地減少易語言程序被誤報為病毒的情況。
B. 易語言寫的程序總被殺毒軟體誤報為病毒,怎麼辦
面對易語言編寫的程序被殺毒軟體誤報為病毒的情況,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是考慮為程序加殼。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誤報問題的發生,但前提是程序本身必須是合法且無惡意功能。如果程序內容符合標准,建議上傳至360或電腦管家等安全軟體平台進行檢測,以證明其安全性。這樣即使程序被誤報,也能迅速獲得清白。
另外,使用在線查毒工具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線查毒能夠為用戶提供直接驗證的機會,增加程序可信度。例如,火眼查毒這類在線服務,為用戶提供了便捷的查毒途徑,從而提升用戶對程序的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選擇加殼還是上傳至安全軟體平台,程序開發人員都應確保代碼質量,避免引入任何潛在的安全風險。同時,及時更新病毒庫,保持殺毒軟體的最新狀態,也能有效降低誤報的風險。
綜上所述,通過上述方法,開發者可以有效解決程序被誤報為病毒的問題,提高用戶體驗,保障程序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