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核桃編程還是和碼編程好
核桃編程和碼編程還可以,但推薦更專業的少兒編程培訓機構童程童美,該機構師資力量非常雄厚,在國內的口碗值得信賴。
少兒編程是適合孩子學習的編程教育,是把原來復雜的英文代碼編程語言轉換成圖形化指令化模塊化的方式以游戲、情景動畫、積木構件的形式呈現。旨在孩子九大能力的培養: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邏輯思維力、問題解決、空間思維、判斷性思維、序列與條件、調試操作能力。如果剛入門的話推薦學習Scratch編程語言開始,專門為7-12歲孩子設計的,不用敲復雜的代碼,只需要用滑鼠拖動積木塊就可以完成程序。無論對於小孩還是大人來說,任何一種編程語言,都只是一個工具而已。而最重要的是需要學習編寫程序的思路、以及嚴謹、周密的思維方式,現在流行的C語言、C++語言、以及JAVA都必須要熟練掌握【學少兒編程可以提高孩子邏輯思維、專注力!】
想了解更多關於少兒編程的相關內容,推薦咨詢童程童美。2018年童程童美推出「童程在線 學習平台,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OMO教育模式,線下現場互動教學,同時搭建國際國內挑戰活動平台。線上開設小班直播課,真人老師互動教學,激發孩子興趣,培養孩子主動創造能力,構建孩子面向未來的科技素養。目前童程童美的在讀學員數為13萬多名。【童程童美少兒編程體驗課,點擊可免費報名試聽】
B. 核桃編程有必要學嗎
核桃編程確實值得孩子去學習,因為它能夠有效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編程不僅僅是為了培養未來的程序員,更在於通過編程的學習過程,提升孩子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編程教育能夠幫助孩子理解邏輯結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對於他們未來無論選擇什麼職業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編程不僅僅是製作游戲或動畫,它涉及到演算法、數據結構、邏輯推理等多方面的知識。通過學習編程,孩子可以學會如何將復雜的問題分解成簡單的小問題,然後逐一解決。這種分解問題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是現代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技能之一。
此外,編程教育還能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和耐心。編程需要孩子仔細閱讀代碼,理解邏輯,這要求他們有良好的注意力和耐心。同時,編程也需要孩子能夠耐心地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有助於他們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者,編程教育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團隊合作能力。在實際的項目開發中,團隊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團隊項目,孩子們可以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如何溝通交流,如何共同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核桃編程的學習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是非常有益的。它不僅能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幫助他們掌握解決問題的技巧,提高耐心和團隊合作能力,這些都將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
C. 編程網課哪個好
近幾年少兒編程課很火,那麼,要不要讓孩子去學?和大多數媽媽一樣,一開始我也有顧慮:
枯燥乏味的編程代碼,小孩子能感興趣嗎?
會不會太難,需要家長付出多少精力輔導?
會不會培養出一個愛玩游戲的寶寶?
價格怎麼樣,性價比高不高?
市面上的課不少,哪家好一點?
坐標南京,作為一個碼農媽媽,這篇會分享比較火的幾家編程課的信息,以及我們在小火箭編程的學習經歷,希望能給您一些參考。
我一直比較重視孩子邏輯思維方面的開發和培養。
同時,我家孩子屬於慢熱、冷靜,喜歡思考的寶寶,動手能力強,常常把家裡的玩具拆開來研究。
三歲半開始上積木搭建課,很感興趣。根據孩子的特點,結合當前的編程課熱潮,就想讓孩子也試試。
一、市面上的少兒編程課大同小異,又各有特點。
這些課程幾乎都採用了圖形化編程界面以及「錄播視頻上課+班主任答疑」的教學方式,大體很相似,但互相之間又有些不同。
下面從課程形式、課程難度、編程語言、界面設計等4個方面給大家對比一下核桃編程、小碼王、西瓜創客、編程貓、小火箭。
(1)課程難度:小火箭適合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其他幾個課程更適合學齡兒童。
小火箭相對來講是簡單點,後面才進階到編程貓編程。個人看法,其他幾個課程的難度應該都差不多,西瓜創客好像是比較難一點,後期需要大人指導。
(2)課程形式:小碼王、核桃編程和小火箭趣味性更強。
編程貓是每課一個主題,每個主題之間沒有聯系,通過編程貓公仔和阿短這兩個卡通形象的對話來引導整個課程;而小碼王、核桃編程則設計了闖關模式,有連貫的主題,會感覺是在一個連續的游戲裡面,趣味性更強一些。
至於小火箭,也沒有連續的主題,但是課程視頻都挺有趣的——畢竟要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
(3)編程語言:小火箭以及編程貓用的是自家開發的Kitten平台,其他幾個基本上都採用了Scratch編程器。如果參加比賽要注意。
前期孩子小的時候用來啟蒙,激發興趣,無所謂。但如果後期想要參加各種編程比賽,那還是需要學習使用Scratch或者其他編程語言。
(4)界面設計:各家有所區別,對孩子的要求也不同。
西瓜創客從基礎到後期是中文向英文過渡的,所以孩子要有一定的英文基礎,否則後期操作起來會有困難。
小碼王和核桃編程的界面是中文的,積木上面有中文,可以直觀地看到各個積木的功能,但是需要孩子會認字並且理解文字內容。
小火箭的積木上沒有文字,需要孩子記住每個積木有什麼作用。當然,他們的UI設計也很合理,每個積木的作用很容易就能看出來。有人說這樣更適合不會認字的小小孩,因為他們更善於記圖形。
對比下來,我家寶寶年齡小,才四歲多,識字也不多,其他幾個課程對他來說都有點太深了,所以選擇了小火箭編程。對這個課我們總體滿意,但它也有明顯的槽點,更適合家長有時間陪上課的孩子……
二、編程這件事真的沒那麼難。和其他少兒編程課一樣,小火箭編程也盡力在用易於小孩子理解的方式教學,孩子能學會,常常很有成就感。
身邊有不少媽媽都覺得編程這件事挺難的,擔心小孩子學不會。
但其實所謂的計算機編程,也就是把一些事物之間的關系、邏輯結構,用計算機語言表達出來,使計算機能夠讀懂這些語言來完成我們需要的效果,實現一個具體的事件……
所以,少兒編程課,只要用易於小孩子接受的方式教學,就真的不難。
回正題,下面具體說說小火箭編程怎麼樣。
(1)課程流程簡單,用孩子容易理解的方式教學,孩子能自己上課。
課程視頻大概20分鍾。從生活場景引入本期主題,比如第一課就是從「郊外烤肉」這個場景開始的;然後視頻講解如何實現程序內容,每個積木什麼作用,整個程序有幾步;最後提出作業要求,孩子自己在編程器中完成並提交。
有問題可以通過微信咨詢老師,老師會語音、視頻解答。
至於內容,這種圖形化編程實際上是將很多功能進行了高度「密封」,一塊小小的積木整合了幾行代碼才能實現的功能,孩子像堆積木一樣完成編程過程,就能讓角色動起來,跳躍、移動、放大/縮小、顯示/消失……
無論是哪家課程方,他們都必須做成孩子能夠接受的形式和難度,所以大家真的不用擔心太難。
我們家孩子剛開始需要大人陪他上課、做作業。到後來慢慢他就可以獨立完成基本作業,只是提高作業需要我來幫助。
(當然,孩子能夠自己上課沒錯兒,但家長陪一陪,效果應該會好一些,這一點我後面再說。)
(2)課程內容生動有趣,孩子動手又動腦,完成作品會讓他成就感十足。
由於針對的是幼兒園階段的寶寶,課程設計整體以卡通化為主,卡通人物「阿短」和「編程貓」之間的互動貫穿了全部內容。卡通的風格、動畫的形式,對孩子來說無疑是有趣的。
再者,上課過程就像帶領孩子拆解游戲一樣:先演示一個游戲效果,接著將游戲或事件分成幾個步驟,請孩子當設計師來完成編程過程。
比如大象愛洗澡這節課,設計包含以下步驟:
1.聲音介紹:「一隻大象吸了一鼻子水,他要幹嘛呢?」
2.大象轉頭
3.噴水洗澡
4.大象身上的落葉消失
孩子用積木一一完成這些步驟,就完成了一個編程過程。
在每節課裡面會重點提出一個與編程相關的知識點。學會了這些知識,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完成一個小游戲或者小程序,對孩子來說是很有成就感的。
這樣的成就感也會進一步激發孩子的興趣。最近我們加了幼小銜接的課,變得忙起來,問孩子是否要停掉編程課,他拒絕了,說自己很喜歡這個課。
(3)資料豐富、實用,還考慮到了護眼的需求。
這個課會附帶編程知識的繪本,孩子非常喜歡,經常要求讀這幾本書,裡麵包含一些手工課、小實驗等,幫助孩子理解編程知識,還有對應的歌曲,我家孩子都會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