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體知識 > 土地法多少條土地徵收程序

土地法多少條土地徵收程序

發布時間:2025-01-11 03:46:48

A. 徵收基本農田的徵收程序是什麼

徵收基本農田的徵收程序是:政府規劃、發現徵收公告、公布徵收補償方案、下達徵收通知、執行徵收等,對於徵收基本農田的相關情況,應當由當地的土地管理部門配合相關行政機關按照上述情況來進行處理。
一、徵收基本農田的徵收程序是什麼?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
徵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准:
(一)永久基本農田;
(二)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
(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
徵收前款規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徵收農用地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先行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其中,經國務院批准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許可權內批准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超過征地批准許可權的,應當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另行辦理征地審批。
二、基本農田徵收補償標准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
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徵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並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徵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後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願,採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並對因徵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於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對於徵收基本農田的相關情況,應當根據實際的情況來進行處理,如果對相關情況有異議的,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申訴或者舉報處理,土地管理部門和行政機關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處理,避免出現矛盾和糾紛問題。

閱讀全文

與土地法多少條土地徵收程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康職業技術學校怎麼樣 瀏覽:271
學什麼技術可以當兵 瀏覽:277
我是代理商食品條碼怎麼申請 瀏覽:170
遼寧哪裡有玉市場 瀏覽:999
存摺取錢顯示交易超時怎麼回事 瀏覽:448
稅務信息怎麼看 瀏覽:638
藍海市場包括哪些國家 瀏覽:320
新到的手機為什麼有數據恢復 瀏覽:919
西安戴爾代理商有哪些 瀏覽:786
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宿舍怎麼分的 瀏覽:712
如何查詢銀行卡是哪個支行信息 瀏覽:908
社保沒有數據什麼意思 瀏覽:959
鷹潭最大蔬菜市場在哪裡 瀏覽:962
交易所伺服器怎麼選擇 瀏覽:532
蘋果公司市場怎麼樣 瀏覽:757
女生未來什麼技術前景好 瀏覽:802
代理自動充值軟體哪個好 瀏覽:132
微信游戲小程序里如何加微信 瀏覽:818
食用油怎麼做代理 瀏覽:129
阿德技術特點在哪裡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