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釘釘的代碼
作者:李傳奇
編輯:李傳奇
出品:量子科技小組
封面圖片作者:Pixabay
1月14日,釘釘正式發布6.0版本,新版本強化了低代碼開發能力,讓人人都能成為開發者。釘釘6.0帶來3個重要變化:推出釘釘宜搭等低代碼開發工具,讓不懂代碼的用戶,也能快速開發新應用;推出角色工作台,讓CEO、HR、財務、老師等不同角色擁有自己的專屬工作台;推出全新協同辦公套件,讓用戶可以打破組織邊界,進行「以事為中心」的協同,整合項目、郵件、文檔、日誌、日歷、知識庫、審批、待辦等功能。
什麼是低代碼?
低代碼開發平台是無需編碼(0代碼或無代碼)或通過少量代碼就可以快速生成應用程序的開發平台。它的強大之處在於,允許終端用戶使用易於理解的可視化工具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序,而不是傳統的編寫代碼方式。構建業務流程、邏輯和數據模型等所需的功能,必要時還可以添加自己的代碼。
簡單來說,就是以往我們程序員開發一款新應用,需要會幾款編程語言,然後敲打特別多的代碼才能完成,而現在通過低代碼平台,我們只需要拖拖拽拽、拉拉扯扯,把廠商提供好的各種模塊拼接在一起,就可以做出一款新應用。
比如我的領導上司要求我們找人做一款每個月的業績統計分析的應用,當我找到開發部門時,這樣的小case自然不是別人的優先順序,本著求人不如求己的原則,那我就自己做一款吧。
可是我一個碼字出身的小編輯哪會碼代碼呢,這時候我就可以通過各種低代碼平台提供的模板,稍微搗鼓搗鼓就可以應用了,不僅節省了成本,還免去了開發人員對業務的了解的需求,讓業務員本身就可以自行開發。
地處四川省古藺縣偏遠農村的皇華中學,那裡經濟落後,學校的經費也自然有限,當然也就無力去購買昂貴的軟體,更是不可能找到也請不起軟體開發商來定製學校專用的軟體。而2017年以來,學校的數學老師彭龍通過探索釘釘和氚雲,通過自己的努力搭建了幫助老師查課、學生請假、衛生管理等43個應用,在一個落後地區的學校做到了高水平的數字化。這就是低代碼平台的功勞。
小到我們平時的辦公大樓里,幾十層的保潔工作需要一個完善的保潔系統,需要做一個小應用,大到咱們的人口普查從傳統的手寫記錄轉化為電子實時上傳,需要做一個龐大的系統,這些都意味著我們的生活中對應用的需求是海量的。
在傳統的流程中,公司開發一款應用需要我們的項目經理找到對應程序員,然後程序員需要審核公司的需求,做出一款應用,應用做好後再到使用者本身,但多多少少會存在一定的溝通誤差,這時候再需要程序員去修改,而後的使用過程中應用出現了一些漏洞,程序員還需要去維護……
這些海量的需求和零碎的應變,都說明傳統的軟體開發方式和交付能力已經跟不上廣大的需求了,再加上開發周期長造成了昂貴的時間成本,以及系統反復改造和維護的昂貴費用,萬一遇上了不靠譜的團隊,做出來的產品漏洞百出,那效率可以說是非常的低了。
也就是說:
首先,隨著企業的需求日益走向細分、個性化,通用軟體與具體業務需求之間的鴻溝越來越難以彌合,「程序員不懂業務,業務不懂程序」的矛盾暴露無疑。
其次,企業需要的不斷增長、快速變化正在推高傳統軟體研發、迭代的邊際成本,使成本高、代價大、部署難的大型軟體變得越來越不經濟。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必然會有所改變,低代碼平台也就應運而生了。當使用者本身去開發和維護一款應用或者一個系統,不僅降低了時間和人力成本,降低了開發過程的復雜性,更是解決了人去遷就系統的重大矛盾。
其實低代碼並不是什麼新鮮的詞彙了,一開始我們會通過復制代碼改變其中的樣式或者變數創作新應用,再然後聰明的人類又將代碼抽象成函數庫,再然後我們又將函數庫做成獨立應用或者微服務來提供一些常見的表單模板。
也就是說低代碼的本質其實就是極致抽象並且模板化的應用場景,其實我們早就接觸過了,只是那時候我們腦中還沒有這個概念罷了。身邊最近的例子就是,身邊的人都突然變成了視頻剪輯大師,源於復雜的視頻剪輯軟體被簡易化,讓我們通過一個模板化後的功能就可完成在復雜剪輯軟體上的一系列復雜的剪輯步驟,然後大家都可以在手機上就隨意剪輯自己拍攝的生活片段了。
回到這篇文章的主題,當應用的場景覆蓋得更廣,比如涉及到企業,盡管市面上已有不少應用平台打著低代碼的旗號尋求關注,如OutSystems、mendix、微軟Power Platform、Lightning Platform、甲骨文Visual Builder Cloud Service。
但市面上多數歸根結底還是一個開發平台而言,並沒有支持個性化需求的開發能力那它不算是一個及格的低代碼開發平台,充其量只是一個低代碼的應用罷了。
這時候就要說到我們的主角釘釘了。
雲釘一體,釘釘劍指低代碼
在阿里版圖中快速崛起的釘釘,又藉助疫情旗艦的遠程辦公潮流成功突破4億用戶,並且還將校園課堂等納入新場景。
最近這一年,移動辦公可謂是一塊香餑餑,因此釘釘也有像騰訊的企業微信、位元組跳動的飛書這樣依託母公司的強大競爭對手,因此雖然釘釘起步較早,但產品和技術的升級換代也非常重要。
企業需求增長的速度遠遠超過了軟體開發的速度,傳統的企業開發軟體模式正在失去優勢,歸根結底是企業正在重新奪回數字化主角的身份,回歸業務驅動是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大勢所趨。
其實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的思考就已涉獵低代碼領域,千禧年市場上就開始出現大大小小的玩家,然而主導者仍是軟體公司和技術平台,服務的對象也只是集中部署和采購的大企業,並沒有實現去中心化的軟體開發。
雲計算普及、企業內需推動、開發能力稀缺化等等推動低代碼開發的回春,微軟、甲骨文、谷歌等紛紛下場,然而波熱潮卻在國內遇冷,這其中既是因為國內企業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也是因為低代碼開發平台各自為戰。
雖然國內大部分的中小企業沒有實現信息化,但並不意味著要像大企業一樣按部就班走完傳統軟體、SaaS的路才進入低代碼開發階段,相反它們可以直接跳過這些階段,直接進入到業務主導的低代碼時代。
雖我們都被或曾被打卡的陰影籠罩過從而遷怒於釘釘,但不可否認的是,釘釘高效地打通了企業的內部實現了自下而上的數字化變革,其在企業數字化進程中的平台屬性也越來越凸顯。
4 億用戶和 1700 萬企業和組織正在使用釘釘
正是看到了低代碼開發和雲結合之後,可以幫助企業敏捷的應對數字化進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需求,釘釘決定大力推動低代碼開發趨勢,讓每一家企業的IT人員都能在一個基於雲技術、釘釘的低代碼開發平台之上實現快速的按需開發。
最新發布的釘釘 6.0版本與低代碼開發工具宜搭融合升級為釘釘宜搭,除了宜搭之外,包括簡道雲、氚雲等在內的第三方低代碼開發工具也都已經入駐釘釘。
目前已有超過27萬的開發者為640萬家企業組織開發了超過70萬個釘應用,釘應用的生態在過去幾年已經極大豐富,而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峰希望釘釘在未來三年內釋放出一千萬個釘應用。
此前蒙牛管理層就曾將擁有4.5萬名員工的巨大組織架構通過釘釘整體搬上雲端,這在當時是非常大膽的嘗試。起初此舉並沒有過多的預期,僅僅只是組織發展趨勢的提前布局而已。
這個在當時看起來或早或晚都無所謂的舉動,卻在僅僅九個月後就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應對突然來襲的疫情,蒙牛線下的生產、物流、銷售活動,其中包括4.5萬員工、1萬經銷商、10萬導購和其他上下游合作方,都通過釘釘實現了數字化協同,讓企業快速恢復了有序運作。
可謂運籌帷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據蒙牛集團IT總監鄭炯介紹,原本采購一套審計系統需要花 100萬元,使用宜搭後幾乎0成本就完成開發。到如今,蒙牛公司通過宜搭搭建了 100多項應,替代了大批 IT 系統采購,大大降低運營成本。
未來,釘釘的 4 億用戶,企業里的每個人,包括 IT 從業人員、運維人員、財務、HR,人人都可能成為開發者,成為數字化的主力軍,將工作隨手數字化,讓微小的創新持續發生。
強勁對手同樣選擇加碼低代碼
有趣的是,在釘釘發布消息後的第二天,1月15日,騰訊雲開發的低代碼LowCode平台開啟了公測,同樣在中國協同辦公市場同樣占據有利位置的騰訊也選擇了重倉押注低代碼。
騰訊雲雲開發低碼平台延續了雲開發「人人都是開發者」的產品理念,以雲開發作為底層支撐,通過雲原生能力將應用搭建的全鏈路打通,提供高度開放的開發環境。平台提供開箱即用的組件、模板和工具,將開發門檻大幅降低,用戶只需創建一次,即可實現小程序、H5 、PC 網頁等多端發布。
來源於「騰訊雲」
從眼前來看,爭奪低代碼的背後是協同辦公市場的爭奪,而往遠了看,是雲服務市場的激烈角逐,對整個移動互聯網的生態都可能有深遠影響。
但我必須給大家澆個冷水,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書店買書買紅了眼,但回到家書都未必拆開幾本。低代碼本身不是革命,也不是什麼顛覆性的東西,它本身是非常有用的,但仍需我們廣泛地去實踐驗證。
同時我也在上文中提到,為什麼早幾年低代碼在國內遇冷,便是因為各大平台各自為戰,拜託,這可是碼代碼,若不跨平台相互支持而想著一家獨大,那我奉勸各大廠商早點打消這樣的念頭,免得被大家噴的狗血淋頭。
要想實現低代碼背後醞釀的信息技術產業深度革命,各大平台就必須要協同作戰,互相分享,讓能讓我們在低代碼領域彌補上過去幾年的近真空狀態。
我相信如果這樣的想法能實現,過去困擾國內企業的「技術支持跟不上業務」問題必將會得到根本性解決。如何讓低代碼不「LOW」我已經給出了我心中的答案,你同意嗎?讓我們對美好的願景拭目以待。
❷ 程序員已經飽和了,現在不好就業了嗎
你這說的太片面了,各位去查查我國吸毒的人數。那都比程序員多啦!!
別天天販賣焦慮,能當上程序員就已經幹掉多少億人了?程序員不優秀嗎?很優秀啦!你非要跟那些運氣好的,出身好的,趕上紅利期的,比你玩命的比,那不能焦慮嗎?
這個世界更多的還是勞苦大眾啊。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2018年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公報解讀裡面有這么幾個數據。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上企業3.78萬家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從業人員643萬人這里肯定也包括美工,客服,產品,運營,市場,技工等等職業。一個互聯網企業程序員肯定僅僅是一部分。
所以程序員肯定是一個小圈子。程序員距離過剩還遠,只是門檻越來越高,你感嘆飽和只是你想不努力就掙錢,哪有那麼簡單的事情。
僅僅北京的一座城市繳稅的程序員不過27000人,平均工資17000。我感覺這個數據你肯定不信,但這是一個數據,靠不靠譜,你去搜這個新聞吧。15年的數據中國程序員包括愛好者不過185萬。有大量的人學習程序,但是真正能堅持下去學的人不多。你去看很多人心血來潮問問題的當然很多,但是真正沒有幾個堅持下來的。
我一個培訓班出來的,最後堅持到底走開發的只有我一個。這個門檻還是有。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個新聞說上海大概有4萬。記不得了,你可以去搜搜的那個新聞,(這個新聞我是搜不到了,當我瞎說)。你要是把愛好者搭邊的都算上中國能有1000萬,但是真正能走上開發的是少之又少。
程序員算得上是純打工收入最高的職業了,金字塔尖。在我國掙錢無非就是能力和資源。程序員是難得你靠能力能掙高薪的職業。你想有掙錢要麼有關系,要麼有資源,要麼在風口,要麼趕上紅利,要麼沐浴了春風。純靠能力能掙到程序員這個工資在其他行業明顯比程序員行業要難多的。但程序員門檻是有的,我本人就目睹了好多想學程序,最後堅持不下去的。程序員行業飽和,其實什麼行業都飽和了,你開奶茶店不虧本嗎?你干主播能掙到錢嗎?干餐飲不得操心死還不掙錢嗎?干微商還有那麼傻子讓你騙嗎?干工程?干銷售?干文案?干金融?
簡單學點啥的時代早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