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程序員
首先就是你的目標就不明確,你先要確定自己打算向哪方面發展
當好一名合格的程序員不僅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還要多思考,多實踐,勤看書,更要有團隊合作精神,平時多和別人交流,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多上網看看一些資料,看看別人對同一問題的看發會有很大的啟發,要知道不是你一個人在寫程序而是和大家一起寫程序,注重團隊的力量!編程是一種藝術,要好好的發揮團隊的力量把它做的漂亮,完美。
勤奮聯系,多寫一些程序,然後在根據程序代碼多想想用多種方法去測試運行它`實習基地給我們提供了實際做一些項目的機會`我會借這個機會多學習`多思考,多實踐。多看一些相關的書,不斷提高自己。
我覺得做一名程序員是很難的,特別是做一名合格的程序員就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增加團隊合作能力,不斷提高自身水平。
1.1 程序≠軟體
現在很多人以為程序就是軟體,軟體就是程序。事實上,軟體和程序在20世紀80年代時,還可以說是等同的,或者說,在非pc領域里它們可能還會是等同的,比如說某個嵌入式軟體領域,軟體和程序可能是等同的。但是,在pc這個領域內,現在的程序已不等於軟體了。這是什麼意思呢?
1. 軟體發展簡述
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pc剛誕生,這時國內還沒有幾個人會寫程序。那麼,如果你寫個程序,別人就可以拿來用。這時候的程序就能產生價值,這個程序就直接等同於軟體。
但軟體行業發展到現在,這里以中國的情況為例(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程序已經不等同於軟體了),程序也不等同於軟體了。因為現在會寫程序很容易,但是你的這個程序很難產生什麼樣的商業意義,也不能產生什麼價值,這就很難直接變成軟體。要使一個程序直接變成軟體,中間就面臨著很高的門檻問題。這個門檻問題來自於整個行業的形成。
現在,你寫了一個程序以後,要面臨商業化的過程。你要宣傳,你要讓用戶知道,你要建立經銷渠道,可能你還要花很多的時間去說服別人用你的東西。這是程序到軟體的一個過程。這門檻已比較高了。
我們在和國內的大經銷商的銷售渠道的人聊天時,他們的老闆說,這幾年做軟體的門檻挺高的,如果你沒有五、六百萬做軟體,那是「玩」不起來的。我說:「你們就使門檻很高了。」他說:「那肯定是的。如果你寫個「爛」程序,明天你倒閉了,你的東西還佔了我的庫房,我還不知道找誰退去呢。我的庫房是要錢的呀!現在的軟體又是那麼多!」
所以,如果你沒有一定的資產的話,經銷商都不理你。實際情況也是這樣的,如果你的公司比較小,且沒什麼名氣,你的產品放到經銷商庫房,那麼他最多給你暫收,產品銷不動的話,一般兩周絕對會退貨。因為現在經銷商可選擇的餘地已很多了,所謂的軟體也已經很多了。而程序則更多,程序都想變成軟體,誰都說自己的是「金子」。但只有經受住用戶的檢驗,才能成為真正的「金子」。
這就是美國為什麼在20世紀90年代幾乎沒有什麼新的軟體公司產生的原因。只是原來80年代的大的軟體公司互相兼並,我吞你,你吃我。但是,寫程序的人很多,美國的程序變軟體的門檻可能比我們還高,所以很多人寫了程序就丟在網上,就形成了共享軟體。
2. 共享軟體
共享軟體是避開商業渠道的一種方法。它避開了商業的門檻,因為這個行業的門檻發展很高以後就輕易進不去了。我寫個程序丟在網上,你下載就可以用,這時候程序又等於軟體。共享軟體是這樣產生的,是因為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如果說程序直接等於軟體的話,誰也不會輕易把程序丟到網上去。
開始做共享軟體的人並不認為做它能賺錢,只是後來用的人多了,有人付錢給他了。共享軟體使得程序和軟體的距離縮短了,但是它與商業軟體的距離會進一步拉大。商業軟體的功能和所要達到的目標就不是一個人能「玩」得起來的了。這時的軟體也已不是幾個人、一個小組就能做出來的了。這就是在美國新的軟體公司沒法產生的原因。比如netscape網景是在1995~1996年產生的新軟體公司,但是,兩三年後它就不見了。
1.1.1 商業軟體門檻的形成
1. 商業軟體門檻的形成
商業軟體門檻的形成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任何一個行業初始階段時的門檻都非常低,但是,只要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後,它的門檻就必然抬高。比如,現在國內生產小汽車很困難,但在20世紀50年代~60年代的時候,你裝4個輪子,再加上柴油機等就形成汽車。那時的萊特兄弟裝個螺旋槳,加兩個機翼,就能做飛機。整個行業還沒有形成的時候,絕對可以這樣做,但是,到整個行業形成時,你就做不了了。所有的行業都是這樣的。
為什麼網站一出來時那麼多人去擠著做?這也是因為一開始的時候,看起來門檻非常低,人人都可以做。只要有一個伺服器,架根網線,就能做網站。這個行業處於初始階段時,情況就是這樣的。但這個行業形成後,你就輕易地「玩」不了了。
國內的軟體發展也是如此。國內的軟體自從軟體經銷商形成以後,這個行業才真正地形成。有沒有一個渠道是判斷一個行業是否形成的很重要的環節。任何一個行業都會有一個經銷渠道,如果渠道形成了,那麼這個行業也就形成了。第一名的經銷商是1994年~1995年成立的,也就是說,中國軟體行業大概也就是在1995年形成的,至今才經歷8年時間的發展。
有一種浮躁的思想認為,中國軟體產業應該很快就能趕上美國。美國軟體行業是上世紀80年代形成的,到現在已經發展了20多年了。中國軟體行業才8年,8年才是一個懵懂的小孩,20多歲是一個強壯的青年,那麼他們的力量是不對等的。但也要看到,當8歲變成15歲的時候,它真正的能量才會反映出來。
2. 軟體門檻對程序員的影響
現在中國軟體行業正在形成。所以,現在做一個程序員一定要有耐心,因為現在已經不等於以前了。你一定要把所有的問題搞清楚,然後再去做程序。
對於程序員來說,最好的工作環境是在現有的或者初始要成立的公司裡面,這是最容易成功的。個人單槍匹馬闖天下已經很困難了。即使現在偶爾做兩個共享軟體放在網上能成名,但是也已經比較困難了。因為現在做軟體的人已經很多了。這也說明軟體已經不等於程序了,程序也不等於軟體。
程序要變成軟體,這中間是一個商業化的過程。沒有門檻以前,它沒有這個商業過程,現在有這個行業了,它中間就有商業化的過程。這個商業的過程就不是一個人能「玩」的。
如果你開始做某一類軟體的時候,別人已經做成了,這時你再決定花力氣去做,那麼你就要花雙倍的力氣去趕上別人。
現在的商業軟體往往是由很多模塊組成的,模塊是整個系統的一部分。個人要完整地寫一個商業系統幾乎是不可能的。軟體進入windows平台後,它已經很復雜了,不像在dos的時候,你寫兩行程序就能賣,做個zip也能賣。事實上,美國的商業編譯器也不是一個人能「玩」的。現在你可能覺得它是很簡單的,甚至linux還帶了一個gcc,且源程序還在。你可以把它改一改,做個vc試一試,看它會有人用嗎?它能變成軟體嗎?即使你再做個界面,它也還是一個gcc,絕對不會成為visual c++那樣能商業化的軟體。
可見,國外軟體行業的門檻要比中國的高很多了。我覺得我們中國即使再去做這樣的東西,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了。這個門檻你是追不過來的。不僅要花雙倍的力氣,而且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你還要完成別人已經完成過的工作,包括別人所做的測試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你的軟體與別人有競爭力,能與它做比較。
1.1.2 認清自己的發展
如果連以上認識都不清楚,很可能就以為去書店買一本mfc高手速成之類的書,編兩個程序就能成為軟體高手。就好像這些書是「黃金」,我學兩下,學會了vc、mfc,就能做一個軟體拿出去賣了。這種想法也不是不行,最後一定能行,但要有耐心,還要有機遇。機遇是從耐心中產生的,越有耐心,就越有機遇。你得非常努力,要花很多的精力,可能還要走很多的彎路。
如果你是從mfc入手的,或是從vb入手的,則如要做出一個真正的能應用個人領域的通用軟體,就會走非常多的彎路。直接的捷徑絕對不是走這兩條路。這兩條路看起來很快,而且在很多公司裡面確實需要這樣的東西,比如說我這家公司就是為另一個家公司做系統集成的,那我就需要這樣的東西,我不管你具體怎麼實現,我只需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行了。
任何軟體的實現都會有n種方法,即使你是用最差的那種方法實現的,也沒有問題,最後它還是能運行。即使有問題,再改一改就是。但是,做通用軟體就不行了,通用是一對多,你做出來的軟體以後要面向全國,如果將來自由貿易通到香港也好,通到國外也好,整個產品能銷到全世界的話,這時候,通用軟體所有做的工作就不是這么簡單了。所以說,正確的入門方法就很關鍵。
如果你僅僅只是想混口飯吃,找個工作,可能教你成為mfc的高手之類的書對你就足夠了。但是,如果你想做一個很好的軟體,不僅能滿足你謀一碗飯吃,還能使你揚名,最後你的軟體還能成為很多人用,甚至你還想把它作為一個事業去經營,那麼這第一步就非常關鍵。這時就絕對不能找一本mfc或找一本vb的書學兩下就行,而是要從最底層開始做起,從最基本做起。
1.2 高手是怎樣練成的
1.2.1 高手成長的六個階段
程序員怎樣才能達到編程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絕對不是你去編兩行代碼,或者是幾分鍾能寫幾行代碼,或者是用什麼所謂的可視化工具產生最少的代碼這些工作,這都不是真正的高手境界。即使是這樣的高手,那也都是無知者的自封。
我認為,一個程序員的成長可分為如下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
此階段主要是能熟練地使用某種語言。這就相當於練武中的套路和架式這些表面的東西。
第二階段
此階段能精通基於某種平台的介面(例如我們現在常用的win 32的api函數)以及所對應語言的自身的庫函數。到達這個階段後,也就相當於可以進行真實散打對練了,可以真正地在實踐中做些應用。
第三階段
此階段能深入地了解某個平台系統的底層,已經具有了初級的內功的能力,也就是「手中有劍,心中無劍」。
第四階級
此階段能直接在平台上進行比較深層次的開發。基本上,能達到這個層次就可以說是進入了高層次。這時進入了高級內功的修煉。比如能進行vxd或操作系統的內核的修改。
這時已經不再有語言的束縛,語言只是一種工具,即使要用自己不會的語言進行開發,也只是簡單地熟悉一下,就手到擒來,完全不像是第一階段的時候學習語言的那種情況。一般來說,從第三階段過渡到第四階段是比較困難的。為什麼會難呢?這就是因為很多人的思想變不過來。
第五階級
此階段就已經不再局限於簡單的技術上的問題了,而是能從全局上把握和設計一個比較大的系統體系結構,從內核到外層界面。可以說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到了這個階段以後,能對市面上的任何軟體進行剖析,並能按自己的要求進行設計,就算是ms word這樣的大型軟體,只要有充足的時間,也一定會設計出來。
第六階級
此階段也是最高的境界,達到「無招勝有招」。這時候,任何問題就純粹變成了一個思路的問題,不是用什麼代碼就能表示的。也就是「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
此時,對於練功的人來說,他已不用再去學什麼少林拳,只是在旁看一下少林拳的對戰,就能把此拳拿來就用。這就是真正的大師級的人物。這時,win 32或linux在你眼裡是沒有什麼差別的。
每一個階段再向上發展時都要按一定的方法。第一、第二個階段通過自學就可以完成,只要多用心去研究,耐心地去學習。
要想從第二個階段過渡到第三個階段,就要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例如有一個高手帶領或公司里有一個好的練手環境。經過二、三年的積累就能達到第三個階段。但是,有些人到達第三個階段後,常常就很難有境界上的突破了。他們這時會產生一種觀念,認為軟體無非如此,認為自己已無所不能。其實,這時如果遇到大的或難些的軟體,他們往往還是無從下手。
現在我們國家大部分程序員都是在第二、三級之間。他們大多都是通過自學成才的,不過這樣的程序員一般在軟體公司也能獨當一面,完成一些軟體的模塊。
但是,也還有一大堆處在第一階段的程序員,他們一般就能玩玩vb,做程序時,去找一堆控制項集成一個軟體。
現在一種流行的說法是,中國軟體人才現在是一個橄欖型的人才結構,有大量的中等水平的程序員,而初級和高級程序員比較少。而我認為,現在中國絕大多數都是初級的程序員,中級程序員很少,高級的就更少了。所以,現在的人才結構是「方塔」形,這是一種斷層的不良結構。而真正成熟的軟體人才結構應該是平滑的三角形結構。這樣,初級、中級、高級程序員才能充分地各施所長。三種人才結構對比如圖1.1所示。
圖1.1 三種人才結構對比
1.2.2 初級程序員和高級程序員的區別
一般對於一個問題,初級程序員和高級程序員考慮這個問題的方法絕對是不同的。比如,在初級程序員階段時,他會覺得vb也能做出應用來,且看起來也不錯。
但到了中級程序員時,他可能就不會選擇vb了,可能會用mfc,這時,也能做出效果不錯的程序。
到高級程序員時,他絕對不是首先選擇以上工具,vb也好,vc也好,這些都不是他考慮的問題。這時考慮的絕對是什麼才是具有最快效率、最穩定性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軟體和別的產品不同。比如,在軟體中要達到某個目標,有n種方法,但是在n種方法中,只有一種方法或兩種方法是最好的,其他的都很次。所以,要做一個好的系統,是很需要耐心的。如果沒有耐心,就不會有細活,有細活的東西才是好東西。我覺得做軟體是這樣,做任何事情也是這樣的,一定要投入。
程序員到達最高境界的時候,想的就是「我就是程序,程序就是我」。這時候我要做一個軟體,不會有自己主觀的思路,而是以機器的思路來考慮問題,也就是說,就是以程序的思考方式來思考程序,而不是以我去設計程序的方式去思考程序。這一點如果不到比較高的層次是不能明白的。
你設計程序不就是你思考問題,然後按自己的思路去做程序嗎?
其實不是的。在我設計這個程序的時候,相當於我「鑽」入這個程序裡面去了。這時候沒有我自己的任何思維,我的所有思維都是這個程序,它這步該怎麼走,下步該怎麼走,它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我動這個部分的時候,別的部分是否要干擾,也許會動一發而牽全身,它們之間是怎麼相互影響的?
也只有到達這個境界,你的程序才能真正地寫好,絕對不是做個什麼可視化。可視化本身就是「我去設計這個程序」,而真正的程序高手是「我就是程序」,這兩種方法絕對是不同的。比如,我要用vb去設計一個程序,和我本身就是一個程序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別人也許覺得操作系統很深奧,很復雜,其實,如果你到達高手狀態,你就是操作系統,你就能做任何程序。
對待軟體要有一個全面的分析方法,光說理論是沒有用的。如果你沒有經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這四個階段,則永遠到達不了高境界。因為空中樓閣的理論沒有用,而這些必須是一步一步地去做出來。
一個高級程序員應該具備開放性思維,從里到外的所有的知識都能了解。然後,看到世界最新技術就能馬上掌握,馬上了解。實際上,技術到達最高的境界後,是沒有分別的。任何東西都是相通的,只要你到達這個境界以後,什麼問題一看就能明白,一看就能抓住最核心的問題,最根本的根本,而不會被其他的枝葉或表象所迷惑,做到這一步後才算比較成功。
從程序員本身來說,如果它到達這一步以後,他就已經形成了開闊的思維。他有這種開放性思維的話,他就能做戰略決策,這對他將來做任何事情都有好處。事實上,會做程序後,就會有一種分析問題的方法,學會怎麼樣把問題的表象剖開,看到它的本質。這時你碰到任何具體的問題,只要給點時間,都能輕而易舉地解決。實際上,對開發計算機軟體來說,沒有什麼做不了的軟體,所有的軟體都能做,只是看你有沒有時間,有沒有耐心,有沒有資金做支撐。
這幾年,尤其是這兩三年,估計到2005年前,中國軟體這個行業裡面大的軟體公司就能形成。現在就已經在形成,例如用友,它上市後,地位就更加穩固了。其他大的軟體企業會在這幾年內迅速長大。這時候,包括流通渠道、經銷商的渠道也會迅速長大。也就是說,到2005年以後,中國軟體這個行業的門檻比現在還要高很多,與美國不會有太大的差別。此時,中國軟體才真正體現出它的威力來。如果你是這些威力中的一員,就已經很厲害了。
別人可能知道比爾•蓋茨是個談判的高手,是賣東西的高手,其實,比爾•蓋茨從根本上來說是個程序高手,這是他根本中的根本。他對所有的技術都非常敏感,一眼就看到本質,而且他本身也能做程序,時常在看程序。現在他不做董事長,而做首席設計師,這時他就更加接近程序的本質。因為他本身就有很開闊的思維,又深入到技術的本身,所以他就知道技術的方向。這對於一個公司,對他這樣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他判斷錯誤一步,那公司以後再回頭就很難了。計算機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不能走錯半步。很多公司以前看上去很火,後來就
銷聲匿跡了,就是因為它走錯一步,然後就不行了。為什麼它會走錯?因為他不了解技術的本質在哪裡,技術的發展方向在哪裡。
比爾•蓋茨因為父母是學法律的,所以他本身就很能「侃」,很有說服力,而他又是做技術的,就非常清楚技術的方向在哪裡,所以他才能把方向把握得很准確,公司越來越大。而別的公司只火一陣子,他卻火了還會再火。就算微軟再龐大,你如果不把握好軟體技術的最前沿,一樣也會玩完。就像intel時刻把握著cpu的最新技術,才能保證自己是行業老大。技術決定它的將來。
所以,程序員要能達到這樣的目標,就要有非常強的耐心和非常好的機遇才有可能。事實上,現在的機會挺好的,2005年以前機會都非常大,以後機會會比較小。但是,如果有耐心的話,你還是會有機會的,機會都是出在耐心裡。我記得有句話說「雄心的一半是耐心」,我認為雄心的三分之二都是耐心。如果你越有野心,你就越要有耐心,你的野心才有可能實現。如果你有野心而沒有耐心,那都是胡思亂想,別人一眼就能看穿。最後在競爭中,對手一眼就看到你的意圖,那你還有什麼可競爭的?
1.2.3 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嗎
很多人都認為程序員是三十歲以前的職業,到了三十歲以後,就不應再做程序員了。現在的很多程序員也有這種想法,我覺得這種想法很不對。
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那時軟體還沒有形成行業,程序員不能以此作為謀生的手段時,你必須轉行,因為你年輕的時候不用考慮吃飯的問題,天天「玩」都可以,但是以後就不可能了。
據我了解,微軟裡面的那些高手,幾乎都是四五十歲的,而且都是做底層的。他們是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玩」程序的,所以對於整個計算機,他們是太清楚了。現在有些人主觀臆斷地希望微軟第二天倒閉就好了,但那可能性太小了。因為那些程序員是從cpu是4004的時候開始,玩到現在奔騰iv,沒有哪一代東西他們沒有經歷過。
你知道他們現在正在玩什麼嗎?現在正在玩64位的cpu。你說你普通的程序員,有這個耐心嗎?沒有這個耐心,你絕對做不了,你也絕對做不了高手。他為什麼能做?因為他不僅是玩過來的,而且他還非常有耐心,每一步技術他都跟得上,所以對他來說,沒有任何的難度和壓力。
因為計算機技術沒有任何時候是突變的。它的今年和去年相差不會很大,但是回過頭來看三年以前的情況,和現在的距離就很大。所以說,如果你每年都跟著技術進步的話,你的壓力就很小,因為你時刻都能掌握最新的技術。但是,如果你落下來,別說十年,就是三年,你就趕不上了。
如果你一旦趕不上,就會覺得非常吃力;如果你趕不上,你就會迷失方向;如果你迷失了方向,你就覺得計算機沒有味道,越做越沒勁。當你還只是有個思路的時候,別人的產品都做出來了,因為你的水平跟別人相差太遠,人家早就想到的問題,你現在才開始認識。水平越高,他就看得越遠,那麼他的思維就越開闊;水平越低,想的問題就越窄。
64位cpu是這個十年和下個十年最重要的技術之一,誰抓住這個機會,誰就能抓住未來賺錢的商機。cpu是英特爾設計的,對這一點他肯定清楚。舉例來說,如果從64位的角度來看現在的32位,就像從現在的角度去看dos。你說dos很復雜嗎?當你在dos年代的時候,你會覺得dos很復雜。你說現在的windows不夠復雜嗎?windows太復雜了,但是你到了64位的時候再去看windows,就如同現在看dos一樣。
整個64位系統的平台和思維方式、思路都比現在更開闊,打個比方說,現在的windows裡面能開n個dos窗口,每個dos窗都能運行一個程序。到達64位的時候,操作系統事實上能做到開n個x86,開n個windows 98,然後再開n個windows 95都沒有問題,系統能做到這一步,甚至你的系統內開n個windows nt都沒有關系。這就是64位和32位的差別。所以,微軟的那些「老頭」,四、五十歲的那幾個做核心的人,現在正在玩這些東西。你說微軟的技術它能不先進嗎?是linux那幾個玩家能搞定的嗎?
微軟的技術非常雄厚,世界計算機的最新技術絕對集中在這幾個人手裡。而且這幾個人的思維模式非常開闊,誰都沒有意識到的東西他早就開始做了。現在64位的cpu都出來一二年了,你說有什麼人去做這些應用嗎?沒有,有的就是那幾個unix廠商做好後給自己用的。
所以,追求技術的最高境界的時候,實際上是沒有年齡限制的。對我來說,現在都三十三了,我從來沒有想過退出這行,我覺得我就能玩下去,一直玩到退休都沒有問題。我要時刻保持技術的最前端,這樣的話對我來說是不困難的,沒有任何累的感覺。
很多人說做程序不是人乾的事情,是非人的待遇。這樣,他們一旦成立一個公司,做出一點成績,在輝煌的時候馬上就考慮退出。因為他們太苦了,每天晚上熬夜,每天晚上燒了兩包煙還不夠,屋子裡面簡直就缺氧了,好像還沒有解決問題。
白天睡覺,晚上幹活,那當然累死了,這是自己折騰自己。所以,做程序員一定要有一種正常的心態,就是說,你做程序的時候,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搞得顛三倒四的。如果非得搞得晚上燒好多煙才行,這樣你肯定折騰不到三十歲,三十歲以後身體就差了。
事實上,我基本上就沒有因為做程序而熬夜的。我只經歷過三次熬夜,一次是在學校的時候,1986年剛接觸計算機時,一天晚上跟一個同桌在計算機室內玩游戲,研究了半天,搞著搞著就到了天亮,這是第一次。然後在畢業之前,在286上做一個程序。還有一次就是超級解霸上市前,那時公司已吹得很大了,那天晚上沒法睡覺。
一般來說,我也是十二點鍾睡覺,第二天七點就起了。所以說,只有具有正常的生活、正常的節奏,才有正常的心態來做程序員,這樣,你的思路才是正常的,只有正常的東西才能長久。搞疲勞戰或者是黑白顛倒,時間長久後就玩不轉了,玩著玩著就不想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