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3D列印模型數據處理的基本流程
一、建模。3D建模通俗來講,就是通過三維製作軟體將虛擬三維空間構建出具有三維數據的模型。
1、直接下載模型。現在網上有很多3D模型的網站,種類和數量都非常多,可以下載到各種各樣的3D模型,而且基本上都是可以用來直接進行3D列印的。
2、通過3D掃描儀逆向工程建模。3D掃描儀逆向工程建模就是通過掃描儀對實物進行掃描,得到三維數據,然後加工修復。它能夠精確描述物體三維結構的一系列坐標數據,輸入3D軟體中即可完整的還原出物體的3D模型。
3、用建模軟體建模。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的3D建模軟體,比如3DMax,Maya,CAD等等軟體都可以用來進行三維建模,另外一些3D列印機廠商也提供3D模型製作軟體。
二、切片處理
實際上就是把3D模型切成一片一片,設計好列印的路徑(填充密度,角度,外殼等),並將切片後的文件儲存成.gcode格式,一種3D列印機能直接讀取並使用的文件格式。
然後,再通過3D列印機控制軟體,把.gcode文件發送給列印機並控制3D列印機的參數,運動使其完成列印。它的作用是和3D列印機通訊。
三、列印過程
啟動3D列印機,通過數據線、SD卡、等方式把STL格式的模型切片得到Gcode文件傳送給3D列印機,同時,裝入3D列印材料,調試列印平台,設定列印參數,然後列印機開始工作,材料會一層一層地列印出來,層與層之間通過特殊的膠水進行粘合,
並按照橫截面將圖案固定住,最後一層一層疊加起來,就像蓋房子一樣,磚塊是一層一層的,但累積起來後,就成一個立體的房子。最終經過分層列印、層層粘合、逐層堆砌,一個完整的物品就會呈現在我們眼前了。
3D列印機與傳統列印機最大的區別在於它使用的「墨水」是實實在在的原材料。
四、完成列印,後期處理
3D列印機完成工作後,取出物體,做後期處理。比如,在列印一些懸空結構的時候,需要有個支撐結構頂起來,然後才可以列印懸空上面的部分。所以,對於這部分多餘的支撐需要去掉,做後期處理。
其次,有時候3D列印出來的物品表面會比較粗糙(例如SLS金屬列印的),需要拋光。拋光的辦法有物理拋光和化學拋光。通常使用的是砂紙打磨(Sanding)、珠光處理(Bead Blasting)和蒸汽平滑(Vapor Smoothing)這三種技術。
還有,除了3DP的列印技術可以做到彩色3D列印之外,其他的一般只可以列印單種顏色。有的時候需要對列印出來的物件進行上色,例如ABS塑料、光敏樹脂、尼龍、金屬等,不同材料需要使用不一樣的顏料。
(1)三維模型如何編加工程序擴展閱讀
限制因素
1、材料的限制
雖然高端工業印刷可以實現塑料、某些金屬或者陶瓷列印, 但無法實現列印的材料都是比較昂貴和稀缺的。另外,列印機也還沒有達到成熟的水平,無法支持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各種各樣的材料。
研究者們在多材料列印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除非這些進展達到成熟並有效,否則材料依然會是3D列印的一大障礙。
2、機器的限制
3D列印技術在重建物體的幾何形狀和機能上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水平,幾乎任何靜態的形狀都可以被列印出來,但是那些運動的物體和它們的清晰度就難以實現了。
這個困難對於製造商來說也許是可以解決的,但是3D列印技術想要進入普通家庭,每個人都能隨意列印想要的東西,那麼機器的限制就必須得到解決才行。
⑵ 使用UG軟體如何將三維圖轉化成程序
你是說用三維的模型編程吧,把
三維模型
調到加工模塊,用各種加工方法並選擇來生成
刀路
(具體怎麼編要看模型,使用型腔銑削還是什麼),刀路檢查和工藝分析後,然後把生成的UG程序用專門後置處理程序轉換成各種系統能是別的
G代碼
,導入
機床加工
⑶ UG6.0建模畫好三維圖之後怎麼去加工
三維圖畫好後首先將其投影為2D平面圖,在制圖裡面將投影好的2D圖的各個尺寸及公差標注好,寫清楚技術要求。然後列印出來的圖紙交給專門負責加工的人員即可。
也可以直接使用UG中的PMI功能,這樣無需投影可以直接在3D圖上進行標注與注釋。
如果涉及到CNC加工,也就是數控銑床加工。就需要將畫好的3D圖.PRT文件傳給相應的編程人員編程,然後在進行加工。
如果需要線切割(快走絲加工或者慢走絲加工),就需要將在制圖裡面投影出來的平面圖轉換為.DXF或.DWG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