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數控機床加工程序運行的方式有哪些
程序編寫完成後自動運行是最常用的,其次還有在MDI方式下單次手動輸入執行程序,這個程序是不固定的,執行一次就沒了。可以做單步運動或是單條程序的驗證。但機床不同,系統種類繁多,操作與編程也有區別,要想實際操作好,最好想確定是什麼系統、哪種數控機床。然後根據該數控機床的系統型號查閱說明書。個人經驗之談,僅供參考。
B. 數控機床如何進行程序編制
數控機床程序編制的一般步驟: 數控機床程序編制(又稱數控編程)是指編程者(程序員或數控機床操作者)根據零件圖樣和工藝文件的要求,編制出可在數控機床上運行以完成規定加工任務的一系列指令的過程。具體來說,數控編程是由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開始到程序檢驗合格為止的全部過程。一般數控編程步驟如下: 1.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 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的目的,是為了確定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計劃,以及確認與生產組織有關的問題,此步驟的內容包括:1)確定該零件應安排在哪類或哪台機床上進行加工。2)採用何種裝夾具或何種裝卡位方法。3)確定採用何種刀具或採用多少把刀進行加工。4)確定加工路線,即選擇對刀點、程序起點(又稱加工起點,加工起點常與對刀點重合)、走刀路線、程序終點(程序終點常與程序起點重合)。5)確定切削深度和寬度、進給速度、主軸轉速等切削參數。6)確定加工過程中是否需要提供冷卻液、是否需要換刀、何時換刀等。 2.數值計算: 根據零件圖樣幾何尺寸,計算零件輪廓數據,或根據零件圖樣和走刀路線,計算刀具中心(或刀尖)運行軌跡數據。數值計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編程所需要的所有相關位置坐標數據。 3.編寫加工程序單: 在完成上述兩個步驟之後,即可根據已確定的加工方案(或計劃)及數值計算獲得的數據,按照數控系統要求的程序格式和代碼格式編寫加工程序等。編程者除應了解所用數控機床及系統的功能、熟悉程序指令外,還應具備與機械加工有關的工藝知識,才能編制出正確、實用的加工程序。4.製作控制介質,輸入程序信息: 程序單完成後,編程者或機床操作者可以通過CNC機床的操作面板,在EDIT方式下直接將程序信息鍵入CNC系統程序存儲器中;也可以根據CNC系統輸入、輸出裝置的不同,先將程序單的程序製作成或轉移至某種控制介質上。控制介質大多採用穿孔帶,也可以是磁帶、磁碟等信息載體,利用穿孔帶閱讀機或磁帶機、磁碟驅動器等輸入(輸出)裝置,可將控制介質上的程序信息輸入到CNC系統程序存儲器中。 編制好的程序,在正式用於生產加工前,必須進行程序運行檢查。在某些情況下,還需做零件試加工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對程序進行修改和調整,檢查-修改-再檢查-再修改……這往往要經過多次反復,直到獲得完全滿足加工要求的程序為止。上述編程步驟中的各項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這樣的編程方式稱為「手式編程」。在各機械製造行業中,均有大量僅由直線、圓弧等幾何元素構成的形狀並不復雜的零件需要加工。這些零件的數值計算較為簡單,程序段數不多,程序檢驗也容易實現,因而可採用手工編程方式完成編程工作。由於手工編程不需要特別配置專門的編程設備,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均可掌握和運用,因此在國內外,手工編程仍然是一種運用十分普遍的編程方法。
C. 機械加工順序如何安排
機械加工順序安排大致如下:首先了解零件的圖紙的技術要求及工藝後,選擇相應的材料進行加工准備,在零件的圖紙技術要求下作出零件的工藝流程,按照工藝流程的要求對零件進行機械加工,在加工後要對零件進行質量檢驗,合格後才能出廠銷售。
D. 機械加工工序如何安排
在安排機械切削加工工序時,應根據加工階段的劃分、基準的選擇和被加工表面的主次來決定,一般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①先基準後其他
即首先應加工用作精基準的表面,再以加工出的精基準為定位基準加工其他表面。
②先面後孔
先加工平面,後加工孔。
③先主後次
先加工主要表面,再加工次要表面。
④先粗後精
先粗加工,後精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