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住房公積金在微信上怎麼提取出來
提取條件
1、按時、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一年以上;
2、所在單位未欠繳住房公積金;
3、託管職工外,住房公積金賬戶應為正常繳存狀態。
4、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
提取材料
1、本人身份證及復印件
2、提取申請表
3、根據下列不同情況,需出具證明原件及復印件(驗原件留復印件):
房屋類:
註:委託他人辦理的,須提供委託書、委託人身份證及復印件、受委託人身份證及復印件。
提取流程
1、職工向所在單位提出提取住房公積金的申請,所在單位應當予以核實,並在《住房公積金提取申請書》上蓋單位印章。
2、職工憑提取申請書及相關手續,到中心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中心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二日內作出准予提取或不準予提取的決定。
3、中心准予提取的,經中心審批同意後將職工提取的住房公積金轉入提取人所在單位或提取人在商業銀行開立的存款賬戶;不準予提取的,中心應告知申請人不準予提取的理由。
4、轉入集中封存賬戶的職工,按照本辦法相關條款的提取規定,攜帶相關材料直接到中心辦理提取手續。
部分提取:
1、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職工可以提取本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中存儲余額,如果本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中存儲余額不足,可同時提取配偶、父母、子女的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但總額不得超過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費用;
2、償還住房貸款本息的,在貸款未還清前,職工可以提取本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中存儲余額,如果本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中存儲余額不足,可同時提取配偶、父母、子女的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但總額不得超過貸款當期的本息還款額;
3、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規定比例的,職工可以提取本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中存儲余額,如果本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中存儲余額不足,可同時提取配偶的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但總額不得超過規定比例房租的費用,即:支付房租提取額=(月住房租金–月家庭收入×15%)×交付房租月數;
提取時間
職工符合一項或多項提取條件,可多次提取住房公積金,各次提取時間應間隔一年以上(自提取申請日向前推算,下同)。注銷住房公積金賬戶和管理中心另有規定的除外。
㈡ 怎麼在手機上提取住房公積金的錢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 (一)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離休、退休的; (三)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償還購房貸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的規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二)、(三)、(四)項規定,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應當同時注銷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 職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職工的繼承人、受遺贈人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無繼承人也無受遺贈人的,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納入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
如果所在地的房管部門開通了手機APP或者支付寶生活號以及微信公眾號的,可以應用這些手機軟體的程序進行提取。
第一、那個支付寶提取公積金的流程,在手機下載支付寶軟體,打開支付寶軟體,進入城市服務一項。
第二、在城市服務中選擇公積金,點擊進入。
第三、再點擊公積金查詢,選擇所在城市的公積金,比如廣州公積金,北京公積金等等。
第四、拿起手機打開攝像頭進行刷臉,完成人臉識別之後,按照步驟辦理即可。
用微信提取公積金的流程:
第一、在手機下載微信軟體,打開微信軟體,點擊右上角加號,選擇添加朋友。
第二、點擊公眾號,進入公眾號,添加頁面搜索框中,輸入某市的公積金管理中心,認准下圖所示的公眾號進行添加。
第三、點擊我要辦選擇預約提取。
第四、輸入公積金的賬號密碼、驗證碼進行登錄。
第五、在租房項上點擊申請。
第六、頁面他會自動顯示可提取的金額,確認以後點擊提取一次,根據頁面的操作提示進行進行確認,最後就可以看到提取結果。
還可以用那個官方的公積金APP提取。提取的流程如下:
(一)在手機下載公積金應用系統,輸入身份證等個人證明資料,通過身份認證注冊。
(二)完成注冊後,綁定本人的公積金賬號,即可在線處理相關業務。
(三)之後進入業務辦理公資金提取申請功能錄入本次提取金額,點擊提交,等待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審批即可。
㈢ 手機公積金怎麼提取公積金
手機公積金提取的步驟如下:
1、打開支付寶,在搜索欄輸入關鍵詞「公積金提取」;
2、選擇小程序「手機公積金」;
3、選擇「我的」——點擊頭像所處區域;
4、點擊「+」號,添加所屬公積金中心(如選擇湖南省直單位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5、選擇「授權登錄」;
6、打開「業務辦理」——選擇「公積金提取」(選擇相應提取業務),進入提取頁面。
公積金封存是指用人單位和職工中斷了工作關系,但是勞動關系還是保留的,這樣導致職工的住房公積金繳存中斷,但它又無法進行轉移同時也不符合注銷提取的條件時,公積金中心就會對公積金賬戶的金額進行了封存。
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和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在職職工,對等繳存的長期住房儲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