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農產品認證程序是怎樣的,農產品認證的程序是怎樣的,需要哪些步驟
農產品認證主要有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有機食品認證。 不管您是做哪一類農產品的認證,都需要按照以下程序: 1.申請 申請者向中心提出正式申請,填寫申請表,簽訂有機產品認證合同,填寫有機產品認證基本情況匯總表,領取認證書面資料清單,申請者承諾書等文件。 2.考察基地和現場檢查 中心根據申請者提供的項目情況,確定檢查時間,一般2次檢查:初評1次、現場檢查1次。 3.簽訂有機產品認證合同 a.申請者與認證中心簽訂認證合同,一式二份; b.向申請者提供有機認證所需材料的清單; c申請者交納認證所需費用; d.指定內部檢查員; e.所有材料均使用書面文件、電子文檔各一份,寄或E-mail給中心。 4.申請評審 5.文件審核 6.實地檢查評估 7.編寫檢查報告 8.審查評估 9.技術委員會決議 10.頒發證書 11.有機產品標志使用
⑵ 蔬菜出口需要什麼手續
根據對蔬菜等農產品辦理出口的了解,整理出以下內容,供您參考:
一、出口農產品的流程
1、農產品出口的一般程序:
簽訂合同、貨物的准備、催證、審證、租船/航空、訂艙報檢、報關、投保、裝船、制單結匯、核銷退稅。
農產品出口按品種、規格、供貨期、數量、運費等分門別類向外商報價,經雙方磋商確認後簽訂正式銷售合同。至少在裝運期一個月前,收到銷售方轉送信用證後,經嚴格審證正確無誤後准備發貨;同時向出口地口岸檢疫局報檢,取得出口植物檢疫證書;辦妥出口貨物的全部單證後,向海關報關;貨物裝運、開制匯票,並同所有單證交給出口地有關銀行議付。
2、注意病蟲害檢疫
不管是進口還是出口,病蟲害檢疫永遠是關鍵。進貨、備貨時首先注意是否帶有病蟲,盡可能做到不帶有病蟲,嚴格把關,如果發現有檢疫對象,不是退貨就是銷毀,輕者採用熏蒸處理,這對農產品的質量帶來重大影響。所以在出口商需先要了解進口國的檢疫要求。例如,哪些品種屬於禁止進口的植物?哪些屬國際公約所規定的瀕危、珍稀植物?能否帶土?哪些病蟲屬進口國的檢疫對象?合同上是否有進口國的附加申明等等。
3、重視時間概念。
第一是農產品,特別是鮮貨,延誤時間影響質量,影響保鮮度;
第二是從簽約到發貨直至抵達,預定時間一定要做到正確無誤。
二、新鮮蔬菜辦理出口手續
我國在2002年8月出台《進出境蔬菜檢驗檢疫管理辦法》要求,所有的出口蔬菜都要在檢驗檢疫系統有登記備案,檢驗檢疫系統要對蔬菜的生長加工運輸貯存進行嚴格的監控。新鮮蔬菜出口到國外,首先加工蔬菜的生產企業應當到所在地檢驗檢疫機構辦理衛生登記手續,然後由已獲得衛生登記資格的加工企業向蔬菜種植基地所在地的檢驗檢疫機構辦理出口蔬菜種植基地備案手續,在出口蔬菜加工企業和種植基地獲得上述資質後,按照一般出口貨物的檢驗檢疫流程進行出口報驗,檢驗檢疫合格後即可出口到國外。
三、我國出口農產品的注意事項:
1、弄清農產品進口國的法律規定和飲食習慣。要選擇合適的農產品種類,即出口的農產品必須是進口國允許的,而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要求。
2、控制農產品的農葯殘留。出口農產品的生產,要堅決制止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葯;嚴格按規定控制農葯濃度的安全間隔期;實施標准化的水、肥管理技術。
3、不同的定價策略。根據不同用途或不同加工方式選擇原料確定價格;對不同客商採取不同的經營策略;
⑶ 農產品期貨交割程序是怎麼樣的
期貨賣方交割流程:
交割預報——商品入庫(交割倉庫進行驗收)——交割倉庫或者是相關質檢機構進行檢驗工作——交割倉庫出具《標准倉單注冊申請表》——去交易所辦理標准倉單的注冊工作——去交易所提交倉單——進行交割,獲得貨款和增值稅發票。
若在倉庫標准倉單注冊,就要從上述流程當中的交割倉庫出具《標准倉單注冊申請表》這里開始進行交割流程。賣方要在最後交割日到來之前完成標准倉單的注冊工作,並且將倉單交到交易所,不然就是判定為違約。
期貨買方的交割流程:
交貨款——領取《標准倉單持有憑證》——注銷標准倉單,領取《提貨通知單》——憑《提貨通知單》到交割倉庫辦理出庫手續——商品出庫。
滾動交割的時候,買方一定要在交收日結算之前把足夠的貨款放到交易所的賬戶裡面。一次性的交割時,買方一定要在最後交割日結算之前把足夠的貨款放到交易所賬戶當中。
滾動交割時,客戶需要在交收日結算結束之後領取《標准倉單持有憑證》。一次性交割時,客戶要在最後交割日結算以後領取《標准倉單持有憑證》。
交割是結算過程中,投資者與證券商之間的資金結算。滬深兩市除B股外的上市交易證券(A股、基金、債券),都實行T+1交割制度。T+1制度是指當日買入的股票不能在當日賣出,資金收付與證券交割只能在成交日的下一個營業日進行,不能在當日從帳戶中提取現金。
⑷ 什麼是農產品種類有哪些
農產品是農業中生產的物品,如高粱、稻子、花生、玉米、小麥以及各個地區土特產等。國家規定初級農產品是指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及其產品,不包括經過加工的各類產品。
國家規定初級農產品是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產品,不包括經過加工的各類產品。包括:
煙葉。是以各種煙草的葉片經過加工製成的產品,因加工方法不同,又分為曬煙葉、晾煙葉和烤煙葉。
(4)什麼是農產品程序擴展閱讀
農產品的困局靠「國十條」或難緩解
農產品的困局或許靠一個「國十條」還難以緩解。王之泰認為,根本出路是解決流通環節多頭管理的問題,物流行業實施大部制管理,現在的行業主管部門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物流行業發展需要。
目前可以看到多數的農業電商還是做下行,賣貨到農村,只有少數的以社員網為領頭羊的農業互聯網公司在深耕農產品上行,深入toB業務,幫助農民賣貨,並且提供農產品行情平台,為農民提供信息指導,從而引發農民對農業互聯網的關注。
參考資料:網路_農產品
⑸ 農產品的概念是什麼怎麼分類
農產品是指來源於農業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有機農產品:根據有機農業原則和有機農產品生產方式及標准生產、加工出來的,並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農產品。
有機農產品是純天然、無污染、安全營養的食品,也可稱為「生態食品」。
綠色農產品: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農產品。
無公害農產品 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均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和規范的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並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未經加工或者初加工的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