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程序猿」
從事程序開發、維護的人員。
「程序猿」一般指從事軟體開發職位的職員,學不到新技術,同時也是部分從事軟體開發工作人員的一個自嘲的稱號。現如今從事程序開發、維護的人員都可稱為「程序猿」。
「程序員」也被叫成「程序猿」,「程序猿」在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而出現,是信息革命的產物,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一般來說,「程序員」就是"程序猿"。
(1)中文編程為什麼被稱為程序員擴展閱讀:
「程序猿」的特點:
1、將編程作為一種愛好。熱愛編碼,痴迷於電腦技術。
2、聰明、對職業內的技術健談、興趣廣泛。在大學和工作前就開始接觸程序開發。
3、智商較高,工作會經常加班,但工資不高。
4、「程序猿」相對辛苦,尤其是一線程序員等崗位的工作比較單調。
「程序猿」的社會結構:
2~10「程序猿」組成個小組,數個小組合成一個團隊,進行協作開發。
② 為什麼中國的程序員總被稱為「碼農」
碼農Coding Peasant(s):在我看來,一般是指從事軟體開發職位的職員,學不到新技術,同時也是部分從事軟體開發工作人員的一個自嘲的稱號。
社會角色定義
碼農顧名思義為編碼的農民,尤其是在工業化迅速發展的今天,各行各業對計算機應用的依賴不斷增強,隨之而來的社會需求大量的IT民工投入到基礎的編碼工作當中來,他們有著聰慧的大腦,對於編程,設計,開發,有著熟練的技巧,人類已經開始逐漸從體力勞動向抽象勞動轉變,但高強度的勞動與他們投入勞動所獲得的回報在有些場合卻不相稱,業內人士習慣把專注於程序設計工作的人稱為碼農。
③ 為什麼計算機從業者多被稱為程序員,而不是工程師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現在電子類物品層次不窮,那麼在電子類物品層次不窮的過程中,也就意味著會衍生出很多計算機行業的人才。可是在日常生活中,為什麼計算機從業者總是被稱為程序員而不是工程師?
對於工程師來說,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做到:計算機的程序設計員、軟體測試師、系統的分析師、軟體項目的管理師、系統架構設計師、網路的工程師、網路建設的工程師、計算機操作、信息系統安全師、信息系統管理師、信息系統監理師、信息系統評估、資源開發與管理人員、信息系統設計人員等等。所以每天的職責還是比較繁重的。
④ 為什麼中國的程序員總被稱為碼農
首先這是一個非官方的稱呼,用於非正式場合。
其來源無從考究,只有第一個使用的人才知道最初的含義,所以以下回答純屬個人猜想,純博一笑,如有不妥歡迎指正。
這是程序員們自嘲自己的工作枯燥乏味,簡單重復,可理解為程序員們的一種對壓力山大的稍帶不滿的幽默。
可以理解為表達程序員們在向對程序員們充滿崇拜的粉絲們介紹自己職業時一種謙卑的自稱
從程序員們的工作特徵來說,程序是由不同的模塊組合在一起,每個程序員只是負責自己的一塊程序代碼的編制。這工作有點類似於碼牆,也有點類似於碼」俄羅斯方塊「。
程序的功能越來越龐大,結構越來越復雜,要求掌握的技術越來越多,單個程序員將很難完成一個較大程序的編制。每個程序員只是程序員集體的一分子,所以,程序員們在代表信息高科技的同時,用這一稱呼謙卑地表達了自己對集體、對同事的尊敬,唯其如此,這是一個令人尊敬的群體,他們在卓越的工作成績面前,沒有簡單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牢記了同事們的才華和倖幸勤付出。
就象沒有農民,」民以食為天「的我們無法生存,而沒有程序員,我們這些縱橫在網路,離不開程序的人,將無法繼續瀟灑,乃至寸步難行。所以,這一稱呼,又可以理解為程序用戶們對這一群體的尊重和感恩。
碼農這一稱呼,表明高科技不能忘本,沒有農民的幸勞,任何高科技神碼都是浮雲;
至於這一稱呼的起源,已無從考究,我們不能根據考古家的簡單邏輯認為無從考究的就是假的,哪怕這是既成事實;也不能認為」碼農「這一稱呼就代表了程序員的全部。但是從心理學來講,這一稱呼能夠普及,肯定是表達了這一群體的某些特徵,能夠引起使用者的共鳴。然而這只是一個盲人摸象般的稱呼,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只緣身在此山中「,喜歡則用,不喜勿噴。我們對所有的稱呼概念,重要的是掌握其表達的是使用者的什麼觀念或者用意,而不必在乎它的表面文字,這就是依義不依語,掌握語言的深層結構而不是止步於其表層結構。
當您使用這一稱呼時,是在表達什麼呢?或者,您更喜歡上面哪一種解釋?
⑤ 為什麼中國的程序員總被稱為碼農
實際上IT行業在中國並不是特別差的行業,而程序員的工資也並不低,但為什麼中國的程序員總被稱作碼農或者說是苦逼的程序員?中國的程序員生活和歐美的有什麼不一樣?之前,研發頻道曾發過《東方程序員怎麼看西方程序員》和《西方同行眼中的東方程序員》這兩篇文章。來自世界各地的程序員們各抒己見。或許,從上面兩篇文章中也多少能得出「」下面是來自知乎網上各位大牛的看法。讓我們來一起看下!一位叫吳濤的程序員的回答:編程活動和機械電子一樣可以視為一種工藝(craftsmanship),從事此類工藝活動的人可以叫做工匠或者工程師。經歷過工業革命的歐美國家,有深厚的工程根底,從機械到電子再到軟體,都是國家產業的支柱,滋養著社會中堅力量的中產階級。工程師的社會地位普遍比較高,他們有工藝的傳承,有文化圈,有產業的歷史。而國內目前的軟體工業和製造業非常相似,以來料加工式的低水平重復勞動為主。就好像農民仰賴著老天提供種子、土壤、陽光和水,中國程序員仰賴著洋人提供設備、技術和理念,從微處理器、操作系統、編程語言、編譯器、IDE、編程框架到應用程序,除了做晶圓的沙子是本地產的,幾乎沒有什麼屬於自己,每天的工作內容主要就是把別人已有的東西按照自己的——甚至不是自己的——需求裝配一下,沒有什麼創造性,也很少有業界的技術積累和傳承出現,即便有也流傳不開,畢竟程序員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有知識,沒文化」,就是說這樣的狀況。記得劣質盜版VCD滿天飛的時代,有個程序員做出一款醜陋但是解碼容錯能力很好的播放器,貼合國情,一炮成名,結果好容易寫本書,沒有幾個句子能寫通順的。這種技術書籍的拙劣狀況一直保持到現在,而且拙劣的方式更加多樣化了。沒有技術傳承,沒有文化圈,不乏有人上大學之前對編程一竅不通,學計算機只是因為計算機「熱門」而已。如同包辦的婚姻,沒有一絲愛情,最後以編程為業,只是因為也不會做別的什麼了。另一方面,國內程序員不論薪水如何,的確很苦。許多人長期被迫加班,最後甚至會成為一種自願的習慣。可生產率和產品質量並未因此而提高,就像千百年來用慣鋤頭和鐮刀的農夫,很少有人會想要去學習、改進自己使用的工具和習慣,甚至對於新興的思潮和方法抱有非理性的抵觸情緒。生活如此悲慘,卻又如此不思進取,和農民的問題很相似。再加上,就好像城裡人眼中的鄉下人一樣,程序員們木訥、邋遢、缺乏情調、土。可偏偏又自負而且互相看不起。總而言之,在中國做一個程序員,很少有什麼事情能讓人覺得自己從事的工作很體面。那麼,在整個社會以自嘲為風尚、許多行業都喜歡好勇鬥狠地自輕自賤的狀況中,使勁貶低自己的職業,自嘲和群吵時,就不會有什麼心理包袱。不過,就好像黑人可以自稱或者互稱「黑鬼」,但是白人如果敢講立刻會惹禍一樣,喜歡以此自稱的程序員並不見得能容忍其他人這樣稱呼自己。最後,英語有類似的說法,將帶有隔斷的辦公室叫做cube farm,常見於傳統的軟體公司。以諷刺(但不限於)軟體公司日常生活為主題的漫畫Dilbert就有不少格子辦公室里的場景。不過cube farm說的並不是程序員們像農民,而是說他們像地里的莊稼或者果樹,產出成果,等待收割。畢竟,歐美發達國家的農民生活往往比程序員更好。高收入,農機勞作,大片的私有土地,寧靜的田園生活。農民的生活在那裡,如果不是令人嚮往,至少也並無貶義。補充:本版同文所說的code monkey在英語中的語用,與「碼農」在中文裡的用法並不一樣。code monkey是指以計算機程序員或者那些以編碼為生的人。這個術語可能包含輕微的貶義,這意味著開發者可能編寫代碼,但不能執行復雜點的任務,比如:構建軟體結構、分析和設計,一般指初級程序員。如果一名code monkey正在努力增加知識和提升職業技能,那麼會有另一個等級名詞賦予他。其實code monkey這個術語在層次劃分上還是有點困難的,因為像那些真正熟練的開發人員或程序員他們仍然在做編碼工作。或許像這樣劃分會好一點:coder:編碼員programmer:程序員software engineer:軟體工程師software analyst:軟體分析師software architect:軟體架構師或許還可以在前面加「初級」、「中級」、「高級」這幾個前綴。這些都反映了一定的等級、技能水平和薪資。請注意:它只能在小范圍確定的某種層次結構,例如在一個公司、甚至一個部門。一個在A公司工作的「程序員」可能比B公司的中級架構師所要求的技能更多。下面是關注前端技術的鄧陳華同學的回答:首先, 問題的題目」「是有一定的可辯論性的,因為我所了解的事實是,大多時候是「中國的程序員自稱為碼農」,很少有不同行的人稱呼程序員為「碼農」。當然,可能和我所處環境有關系。認可濤吳所說的「自稱碼農的程序員並不見得能容忍其他人這樣稱呼自己」,因為這就像他所舉的例子,黑人允許自稱,但不允許白人稱呼,同樣的詞在熟人說來是親切、是自嘲、甚至可以是自諷,但在外人說來,那不僅是不尊重,還有可能是侮辱。其次,身處互聯網行業,程序員工作辛苦,加班再正常不過,項目進度、突發情況、公司文化都可能成為加班的理由,雖然收入不一定差,但夠苦逼。另外一方面, 程序員魚龍混雜,水平參差不齊,而互聯網向來是一個強調能力的開放行業,有多少能力就拿多少工資,這樣註定有相當大一部分因為水平不夠,導致收入問題成為「碼農」的心病。而「 工作辛苦」、「收入低」和農民有類似,所以無論自嘲或者是被別人冠以「碼農」的稱謂,辛苦、收入低這兩個標志包含其一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兩者兼有,那就是純種『碼農』一枚,夠苦逼。當然,還有第三種情況就是像趙劼姐夫這樣,「彈鋼琴的碼農」,已經做「碼農」做到一種境界,並不一定強調其辛苦、更不會收入差,以「碼農」調侃的口吻戲謔人生,這個心態和大家自稱屌絲是一樣的,更多的自嘲自諷。其實,這樣收入高而且相對不這么辛苦的精英「碼農」在行業內也不少。下面是在讀研究生吳洲提供的,來自圖靈中文社區電子雜志《碼農》第一期的首卷語:《所謂碼農》一文的解釋:對於「碼農」這個稱呼,有些人喜愛有加,有些人不以為然。區別在於對待「農」這個字的感覺。農當然是指農民,這個詞寓義很豐富,既可以說它偉大,也可以說它渺小。說它偉大,是因為我們的生存離不開農民,而且中國一直是個農業為本的國家,曾經說是百分之八十的人是農民,這意味著往前翻
⑥ 什麼是程序員
程序員,從字面看就是寫程序的人員。
程序員(英文Programmer)是從事程序開發、程序維護的專業人員。一般將程序員分為程序設計人員和程序編碼人員,但兩者的界限並不非常清楚,特別是在中國。軟體從業人員分為初級程序員、中級程序員、高級程序員(現為軟體設計師)、系統分析員,系統架構師,測試工程師六大類。
初,中級程序員一般叫做碼農。
高級程序員和架構師一般叫做攻城獅
系統分析員是指做需求分析同時懂代碼的那群
測試攻城獅一般指黑盒測試,也就是點點點,所有功能按鈕全點,看看有沒有錯誤,常見錯誤404,500。
總結而言,一隻優秀的程序猿通常有以下特點:(以下來自於網路,詞條:程序猿)
【PMonkey】對技術充滿JI情(因為能夠得到香蕉)
將編程作為一種愛好(不一定,只有少數的程序猿有這一素質) 如果你允許會滔滔不絕地跟你談論技術(程序猿使用特殊的語言,別的人或猴子很難聽懂)
【PMonkey】有過個人的開發經歷(獨立的尋找過香蕉或追尋母猿)
堅持認為某種技術最好(程序猿都很固執)
如果讓他用他認為不好的技術他會非常別扭(同上)
聰明、健談、興趣廣泛(只限於NEET和有關宅話題)
在大學和工作前就開始接觸程序(程序猿從小就是程序猿了)
總而言之,程序猿和它的一些同種族(如網管猿,技術猿)一樣,都是人類用來幫助提高生產力的技術人員,由於許多程序猿的智力很高,所以經常自己去尋找香蕉或母猿而無心工作,但這只是個別現象,總體來說程序猿是一種對人類很有用的動物,它們工作時很勤勞,而且不像業務猿那樣喜歡跳奇怪的舞蹈(也叫增猿舞)吵的人們想鬼畜它,程序猿一般到了30歲左右就會進化成別的猿類(一般是管理猿),不過據報道,也有一些少數一生都是沒有母猿的悲劇程序猿。
程序猿是被詛咒的悲慘生物,它們受到的詛咒有:過度的勞作、永遠不足的睡眠、低廉的收入等等……
程序猿並不擅長戰斗,它們生活中最主要的活動是——在樹葉上打洞,然後將打洞的樹葉放進一個木盒子里念咒語,並聲稱那些是能夠提高族群的食物供給或提供其他神奇功能的偉大產品。但是,因為每個程序猿打洞的方式各不相同,他們之間也會經常爆發沖突,每個程序猿都聲稱自己所用的打洞方式是最好最先進,打出的洞是最美最華麗的,並不惜因此用打洞的樹葉互相投擲。根據一些冒險者收集到的程序猿族群的資料,所謂的打洞方式,有西珈岬式、爪哇式、希沙埔式等等。不過,令人驚異的是,雖然每個程序猿所用的打洞方式都不同,但它們能用幾乎所有的方式來給樹葉打洞,來表達「你好,世界」的意思……
因為長時間的不運動,程序猿的體力普遍低下,不擅長近戰。不過,它們的高超智力彌補了這個缺陷。投擲打洞樹葉是它們常用的攻擊方式,而且,一如它們所宣稱的一樣,那些樹葉有著一些神奇的功能——很多冒險者在受到樹葉攻擊後,雖然受傷並不嚴重,但都不同程度表現出反應遲緩、四肢不聽指揮、眼前一片藍色等症狀,甚至於昏迷不醒。不過,好在這些症狀都不致命,但是這足以保護程序猿遠離冒險者的侵擾。
程序猿只為了保護棲息地才會戰斗,因此,一般冒險者都會繞開它們的地界。而且,由於程序猿的智力達到了能和冒險者交流的程度,甚至有的冒險者和程序猿族群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並且得到了它們的打洞樹葉作為向族群提供食物的交換——只是這些禮物在冒險者手上遠不如在程序猿手上可靠……
⑦ 為什麼中國的程序員總被稱為「碼農」
對於一些貶義的說法,個人認為作為一個程序員應該保持「誠意開張聖聽,不要妄自菲薄」的態度。
程序員一直以來看哪個是別名最多的一個職業,我姑且不分褒貶的稱之為你才吧!就像小學的時候一樣,相互之間往往喜歡區別名叫昵稱之類的,而又往往外號叫的最響小名最多的就是最受關注的哪一個,程序員在當今網路上的處境大抵如此。
碼農這個詞米偶遇仔細研究過來源。參考其他人的回答知中文中的碼農大體相當於英文中的code monkey。程序員碼農說法的由來大概來自於程序員圈內自嘲的說法。這里程序員對碼農的更多理解可能更接近coder這個詞,就是說我是一個寫代碼的。可能會有人以此來明志,表面自己很熱愛寫代碼,或我很精通以此,再或者言外之意我只是一個寫代碼的,別來找我給你裝系統修電腦什麼的,我最煩這個了(ノ`Д)ノ。
程序員這個行業知名度雖然高,但是正在了解程序員是做什麼的人並不多,大多數人直觀臆想出來的感受可能是一個座在電腦前,後背前傾,頸脖前伸,面容憔悴,形容枯槁,兩眼無關緊盯著電腦,兩只雞爪子似的雙手快速的在鍵盤上敲擊,屏幕快速出現一行行一塊塊英文字元的形象。這其實只是程序員的表面,完全米有展現出大多數程序員的內在。程序員真正的工作是解決問題,代碼只是解決問題的途徑,或曰實現方案。
程序員究竟解決什麼問題呢,又是從哪裡來的問題呢?首先要提到產品經理,產品經理給成員一個需求,程序員要思考如何實現這個需求。比如產品說這個登錄過程應該這樣這樣,用戶是否有通過手機或者郵箱驗證。程序員要做的就是想方案來實現這個需求。在比如產品說我們這個網站要同時支持多少人訪問不會出現卡,或者頁面刷不出的情況。程序員接到這個需要就要思考如何設計這樣一個高性能,高並發的服務端,最終通過代碼來實現設計。好,現在代碼寫完啦,產品發布上線了。什麼購物網站啊,大家可以隨意挑選自己喜歡的產品,什麼交友網站啊,大家可以寫好自己的介紹發布出去讓別人看到。但是還米有完,可能這個網站還要加點新功能,或者程序員自己也想,這個代碼有沒有什麼地方實現的不好,換一個方法會不會更優雅。然後又是思考解決<=實現方案<=線下測試。自己測試發現可以,這個方法很好,發布到線上,就是用戶最終使用的形態。不斷提出新需求,完善新的功能我們稱之為迭代。改善現有設計我們稱之為重構。這些都是非常有藝術感的事!
事物發展就會演變出各種變體,有一些公司會把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都做好,然後再交給其他公司或者個人去做實現(寫代碼)。由於在這里解決問題的過程被剝離出來(最有技術和藝術感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實現,就是敲代碼。好比建一棟房子,房子的設計和施工方案都已經做好了,就剩下施工了,這時候只要找個施工隊就可以了。在這些做設計的公司,他們是有能力來實現這些方案(敲代碼)。但由於歐美日等國家人力成本高,將這些技術含量低敲代碼的苦活兒剝離出來交給相對落後地區的人去實現可以幫助他們節省人力成本。以上這個現象就稱之為軟體外包。另一方面,在美國主導的全球生產分工下,美帝也希望將中印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固定在低端製造,勞動秘籍型的行業。
既然程序員是解決問題的,那麼是否所有電腦相關的問題程序員都能解決呢?縱向來看,計算機系統可以簡單的分為三層,應用程序<=操作系統<=計算機硬體。計算機硬體的設計研發基本和程序員無關。硬體往上就是程序員的職責范圍了。這是可以簡分為應用軟體程序員和系統軟體程序員。系統程序員的責任是實現高效的硬體管理,應用程序員則是為用戶提供高效的服務。下面說說在這兩方面和國外的差距,手機端應用軟體(有服務端的包括服務端)差別不大,大家從自己手機中軟體就能感覺到。PC端有差距,比如人家有PS這樣的圖片處理軟體,而我們則沒有。在這方面人家發展了幾十年我們年數不夠,有差距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輩當發奮努力,以追他人之先。另外應用程序web化應該是趨勢,這方面我們還是有優勢的,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最直觀的體驗就是不用裝很多軟體了,只要有一個瀏覽器就行。在操作系統層面,PC如Windows,伺服器如Linux。Windows微軟獨家擁有的閉源系統,不說。Linux內核開發來講國內正在迎頭追趕,內核的郵件中中文拼音的人名越來越常見,越來越多的國人加入到Linux內核的開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