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體知識 > 程序法是屬於哪個法律

程序法是屬於哪個法律

發布時間:2022-12-11 18:23:36

① 什麼是程序法 程序法意思介紹

1、程序法是為實現實體權利義務而制定的關於程序方面的法律,如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

2、當然,這種劃分並不是絕對的,在實體法中往往也規定了某些程序問題,而在程序法中則多有關於訴訟主體權利義務的規定。程序法是正確實施實體法的保障,審判活動則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綜合運用。

② 什麼是程序法什麼是實體法它們有什麼區別

1、含義上的區別

程序法是是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的法律,程序法是正確實施實體法的保障。

實體法是指規定具體權利義務內容或者法律保護的具體情況的法律。

2、主要內容上的區別

程序法基本包括民事程序法、刑事程序法以及行政程序法。民事實體法所規范的實體權利(所有權、債權等等)必須經由審判的過程才能加以實現;刑事程序法是國家為確定對於人民刑罰權的刑事審判程序所適用的法律;行政程序法是規范行政機關在從事行政行為時遵守的正當法律程序。

實體法主要包括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刑事法等。民商法與人民日常活動的關系最直接、最密切。人身、財產等權益受民商法受到民商法的調整;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法在國家監督與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刑事法是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

3、功能上的區別

程序法的主要功能在於及時、恰當地為實現權利和行使職權提供必要的規則、方式和秩序

實體法的主要功能在於規定和確認權利和職權以及義務和責任。法律上的權利是法律關系主體(也稱為權利主體),這種權利的實現歸根結底將給權利主體帶來有形或者無形的利益。

③ 什麼是程序法

區別於實體法。 實體法是規定和確認權利和義務以及職權和責任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憲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等等; 程序法是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行政訴訟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立法法等等。 打個通俗比方:你參加民事訴訟,決定你有理沒理,官司輸贏的,是《民法通則》或者《合同法》《繼承法》...等等實體法;但規定你怎樣參加訴訟,要遵守些什麼,先應該怎樣後必須怎樣...等等,就是《民事訴訟法》這樣的程序法了。

④ 行政訴訟法是程序法嗎

法律分析:是。行政訴訟法(以及行政程序法)是程序法。但不能說行政訴訟法是行政程序法。在行政法領域,行政程序法是與行政訴訟法相並列的專有名詞,指規范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時所應當遵循的方式、步驟、順序和時限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⑤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屬於程序法嗎

法律分析:不屬於,程序法是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行政訴訟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立法程序法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一條 為保護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作者的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鼓勵有益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的作品的創作和傳播,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和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繁榮,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本法保護。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未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受本法保護。

⑥ 程序法有哪些

在我國程序法主要有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仲裁法,還有行政復議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程序法是為實現實體權利義務而制定的關於程序方面的法律,程序法是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是正確實施實體法的保障。
審判活動則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綜合運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⑦ 屬於程序法的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⑧ 法律的內容有:實體法和程序法.請問什麼叫實體法、程序法

實體法是規定了某些主體具體享有那些權利,而程序法則是規定如何實現這些權利。實體法就是解決實體權利義務的,例如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等,程序法只解決程序問題,例如,民訴法,刑訴法。
法律分析
區別是:1、功能不同:程序法:程序法的主要功能在於及時、恰當地為實現權利和行使職權提供必要的規則、方式和秩序。實體法:實體法的主要功能在於規定和確認權利和職權以及義務和責任。法律上的權利是法律關系主體。2、內容不同:程序法:程序法是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是正確實施實體法的保障。審判活動則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綜合運用。程序法則主要是指訴訟法,是規定實現實體法有關程序的法律,如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等。實體法:實體法是規定和確認權利和義務以及職權和責任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憲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3、地位不同。程序法:在我國長期的法律傳統中,普遍存在著重實體法輕程序法的觀念。實體法:在執法和司法實踐中,把程序置於不顧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四百七十二條 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執行中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分立、合並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變更後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被執行人;被注銷的,如果依照有關實體法的規定有權利義務承受人的,可以裁定該權利義務承受人為被執行人。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 第四百三十四條 公訴人出席簡易程序法庭時,應當主要圍繞量刑以及其他有爭議的問題進行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在確認被告人庭前收到起訴書並對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後,可以簡化宣讀起訴書,根據案件情況決定是否訊問被告人,詢問證人、鑒定人和出示證據。根據案件情況,公訴人可以建議法庭簡化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程序。

閱讀全文

與程序法是屬於哪個法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美代理人什麼意思 瀏覽:746
產品怎麼插入表格里 瀏覽:235
個人開增值稅發票要哪些信息 瀏覽:900
交易所系統維護是多久 瀏覽:16
個人承包市場國家有哪些規定 瀏覽:358
傳遞信息怎麼更清晰 瀏覽:482
隱藏正在運行的程序是什麼 瀏覽:614
變電安裝技術總結怎麼寫 瀏覽:484
代理洗漱用品怎麼樣 瀏覽:691
國外農產品電商平台有哪些 瀏覽:951
白石洲到福田農批市場地鐵怎麼走 瀏覽:213
一份市場數據調查多少錢 瀏覽:598
夢幻剛買的好寶寶多久能交易 瀏覽:539
景泰牛肉麵調料怎麼代理 瀏覽:508
市場營銷沒用怎麼辦 瀏覽:329
公司產品被仿冒怎麼走法律程序 瀏覽:517
進貨時贈送產品為什麼有庫存單價 瀏覽:690
信息管理屬於哪個學科大類 瀏覽:326
世界最先進的停車場技術有哪些 瀏覽:658
交易所usdt怎麼解凍 瀏覽: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