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更換剎車片剎車油的流程是什麼
第一步:檢查
在更換剎車片之前,第一步需要檢查剎車油液位置,由於在更換剎車片時,會將剎車油路中的油液向回頂,所以如果剎車油液面比較高,就會造成油液溢出。如果發現這種情況,需要擰開上蓋墊上幾張吸油紙,避免油液溢出。
除了需要檢查剎車油液之外,還需要進一步檢查剎車盤和剎車片的情況。查看剎車盤是否有劃痕,剎車片是否已經到更換的厚度。
第二步:拆卸剎車鉗
檢查剎車盤和剎車片情況之後,就可以開始更換剎車片了。首先需要卸下卡簧,因為在盤式剎車的碟片上,都有一根不規則的金屬絲卡簧,用來外次剎車片與剎車鉗固定。將其卸下過程也比較簡單,可以使用常見的「一字」改錐將其卸下。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車型,卡簧的安裝位置和方法都不太一樣,所以需要多多留心,便於回裝。
拆除卡簧之後,則需要從剎車鉗內側,卸下兩條卡鉗固定螺栓,之後就可能更換剎車片了。另外,需要注意的不同車輛的固定栓的位置和拆卸方法並不相同,比如有些車型則是用兩條鐵銷固定,所以在更換時還需要多注意一下。
第三步:更換新片
將剎車鉗卸下之後,就能夠將就片卸下換上新片,這個步驟比較簡單了。不過更換新片的時候,需要注意新片的位置,與固定螺栓孔位相對齊,以方便於安裝。
安裝好新片,扣好卡簧,擰好固定螺栓,更換剎車片就算是基本大功告成了。不過這是要需要再檢查一下剎車片與剎車盤的位置,看看是否有出現摩擦,或其它異常情況出現。
第四步:踩剎車、裝車輪
換好新剎車片之後,並不能算是大功告成,還需要我們進入車內,多次踩剎車踏板(一般3到5次左右)。目的是為了,通過剎車帶動制動分泵活塞,擠壓剎車片,使其進行復位。另外,也是檢查一下剎車油泵是否正常工作。
操作方法
1,將車輛利用千斤頂頂起,並用頂車架固定妥當,或開上地溝。
2,個人中第1個人負責將4輪剎車分泵空氣螺絲松開,第2個人進入駕駛座准備踩剎車踏板,第3個人則將發動機蓋掀開,擰下制動貯液罐的加液口蓋,准備補充剎車油注入總泵容器內。
3,首先將4輪剎車分泵放氣螺絲松開。在分泵放氣螺絲上套上一根透明塑料管,將管的另一端放入一裝有制動液的容器內。
4,連續踩下剎車踏板直至不吉的剎車油全部放出為止。
5,與前述動作同時進行時必須不斷地注入新剎車油到剎車總泵上方容器內,但決對不可使剎車油耗盡而讓空氣進入各剎車油管,如此將增加放剎車油管內的空氣時間。
6,剎車油更新後,首先擰緊4輪剎車分泵放氣螺絲,再進行入空氣動作。
7,放空氣時首先連續踩下剎車踏板5~6次,然後踩住不放,此時應立刻放鬆右後輪剎車分泵空氣螺絲再瞬間擰緊,如此重復此項動作直至剎車油從空氣螺絲個以直線射出(噴油強勁且無氣泡產生)為止。
8,放空氣順序應自右後輪——左後輪——右前輪——左前輪——離合器總泵順序實施。
9,在放空氣的同時切記剎車總泵上方容器絕不可以缺少剎車油,必須保持滿位狀態。比亞迪的離合器總泵也是和剎車油路通的,因此也要排油,踩住離合器踏板松開總泵上的放油螺栓讓臟油排出,再次擰緊放油螺栓,這時離合器踏板會很松彈不上來,不要緊張,用腳提上來繼續踩就好了,重復以上步驟,直至排出新油,最後擰緊放油螺栓。
B. 當踩下制動踏板時,制動踏板慢慢向下移動是什麼原因
當踩下制動踏板時,踏板向下移動,這說明制動系統內有泄漏現象,需檢查以下幾個部位:
1、制動軟管總成管路是否漏油;
2、檢查制動總泵是否漏油;
3、檢查制動分泵是否漏油;
4、如以上三處未發現,要考慮制動總泵活塞皮圈泄漏。
C. 機車摘解風管 列車處於緩解還是制動 軟管容易摘
摘管時列車肯定是處於制動狀態下,一般的機車都有排風孔,故關閉折角塞門後就排風了,很好摘,一關前二關後三摘風管四提鉤。如果滿風時摘管,有時會較難,你就讓司機先放風後再關折角塞門,就安全了。
D. 鐵運(2020)135號規定
摘要 親,您好
E. 風光370剎車軟管與發動機連接處接頭怎麼拆下來
先將油管固定卡子拆除下來,然後使用10mm的油管扳手將固定螺栓拆除下來,將分泵固定螺栓拆除下來即可拿掉。
F. 制動機如何操作
機車在整備作業時,必須嚴格按規定對空氣系統的制動機及其附屬裝置進行檢查和試驗,嚴禁不檢查、不試驗和帶有故障出庫牽引車輛。機車動車後,應進行制動作用試驗。
設有前後司機室的機車,司機必須在運行方向前端司機室操縱。變更司機室操縱,應嚴格執行正確的換端操縱方法和制動機簡略試驗。
列車機車與第一車輛制動軟管的連結由列檢人員負責,無列檢作業的列車,有機車乘務組負責。制動軟管的摘解,有列檢人員(不包括車輛乘務人人員)負責,無列檢作業的列車,有機車乘務組負責。
軌道車連掛應按規定要求進行制動機試驗。司機應注意制動管充、排風時間。
操縱列車施行常用制動時,應考慮列車速度、線路情況、牽引輛數和噸數。車輛種類以及閘瓦壓力等條件,准確掌握制動時機和制動管減壓量,保持列車均勻減速或停車。進入停車線停車時,應做到一次停妥,牽引列車時,不應使用單閥制動停車,並遵守以下規定:
1)初次減壓量,不得少於50kpa
2)追加減壓一般不應超過兩次;一次追加減壓量,不得超過初次減壓量
3)累計減壓量,不應超過最大有效減壓量
4)單閥緩解量,每次不得超過30kpa
5)減壓時,自閥排風為止不應追加、停車後緩解列車制動
6)站停超過20min時,開車前應進行列車制動機簡略試驗。
實行緊急制動時,應迅速將自閥手柄向緊急制動位,並解除機車牽引力。車未停穩,嚴禁移動自、單閥手柄。
G. 電動三輪車後剎車怎麼拆
已經可以了,你已經吧開口銷拔下來,中鎖螺絲擰下來了。這是如果剎車鍋比較滑快,應該已經能夠拿下來了。用的時間長會比較緊,可以把中鎖螺絲擰到軸頭上,不要擰進去,保護好軸頭螺紋不受損毀。用鐵錘慢慢敲,剎車鍋就會自己往外跑,就能夠拿出來了。
具體如下:
1、簡介
電動三輪車(Electrically operated tricycle)是用以電瓶為動力,電機為驅動的拉貨或拉人用的三輪運輸工具。電動三輪車採用管式大容量、左右襯、深放電、牽引式電瓶,能適應長時間工作連續放電的要求,電瓶正常使用兩年,內容量不減。
2、本段用途
電力作為一種環保,清潔,轉換率高的重要的能源,廣泛用於生產和生活,以電力為應用來驅動交通工具的更新換代,促進交通運輸行業的低碳化發展,降低交通成本,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是世界各國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應用在電動城市公交車輛,廠礦電動運輸車輛,電動城市環衛清潔車輛,工程,遂道,地鐵施工專用車輛等諸多領域。
3、本段分類
電動三輪車按用途分為家用型,貨運型,工廠型多種型號。因為用途的不同,採用的技術標准也不相同. 家用型電動三輪車,大部分採用是側輪電機,外置車架(車架在車輪外邊),這種結構的車沒有大軸,載重量輕,一般200KG左右,電機一般為350-500W,電池為12V20AH電池,適合做家用和老年代步工具。 也有中置電機帶大軸的,(大軸又稱後橋、後梁,是連接三輪車後兩輪之間的車軸,三輪車的重要部件)這種車穩定性好,中置電機同時驅動後兩輪,啟動平穩,不過這種三輪車一般比較貴。
H. 連接火車車輛制動軟管時需檢查哪些內容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7
I. 客列檢對車輛檢修要求及作業范圍有哪些
一、通過旅客列車客列檢技術檢查作業范圍
1.辦理列車車輛技術狀態交接。
2.軸溫。
3.車輪缺損,踏面剝離、擦傷。
4.搖枕懸吊裝置裂損、基礎制動裝置配件脫落。
5.車鉤、制動軟管的連接狀態。
6.按規定施行列車制動機試驗。
7.摘掛機車作業。負責列車機車與第一輛車的車鉤摘解及制動軟管的摘接(站停時間8分鍾的)。
二、通過旅客列車不摘車修范圍
1.處理基礎制動故障。
2.處理空氣制動機故障。
3.更換鉤舌、鉤舌銷及調整鉤差。
4.處理軸溫故障。軸箱外部溫度超過外溫加40℃時須開蓋檢查。發現軸承零件破損、油脂變質、混砂、混水、混有金屬粉末等異狀,不能保證行車安全時應做摘車修理。
三、對不入庫檢修的站折返快速客車、雙層客車,按通過旅客列車客列檢技術檢查作業范圍檢修並進行制動機全部試驗。
四、通過旅客列車客列檢技術檢查作業要求
1.按規定提前到位接車,列車檢查可實行不跨軌作業。
2.交接辦法:列車到站停穩,列檢人員在機後1位與車輛乘務員(無車輛乘務員的與列車長)辦理列車車輛技術狀態交接。車輛乘務員(或列車長)將填寫好的「旅客列車運行故障交接單」(一式兩份)交列檢人員,雙方簽認後各存一份(「旅客列車運行故障交接單」見附表)。
3.交接范圍:(1)運行中,走行、連緩、制動等部位發生的異常情況。(2)危及行車安全的故障。
4.客列檢對「旅客列車運行故障交接單」的內容進行重點檢查,按不摘車修范圍進行處理,超出不摘車修范圍的,由客列檢確定是否摘車處理。
5.客列檢人員必備的檢測、通訊裝備。為提高客列檢人員的作業效率,適應壓縮技檢時間的要求,測軸溫應使用遠紅外線軸溫測試儀;安全號志插撤、重點故障處理及列車制動機試驗的信息傳遞,應使用無線對講機。
J. 列車打點是什麼意思
應該為達點,達點的意思為,該列車正點抵達進站。
附錄鐵路術語:
1、.車輛溜逸:停留在線路上的車輛,由於未採取防溜措施或防溜措施不當,導致車輛自然移動。
2.排風:在車列進行調車作業前,打開車列一端的折角塞門,放出車列制動主管內壓縮空氣的作業過程稱為排風。在車列進行調車作業前,拉動車輛的排風線,排出副風缸內的余風,使自動制動機緩解的作業過程亦稱為排風。
3.調整鉤位:在連掛前將進行連掛的車鉤調整到便於連掛的位置。
4.連掛:機車車輛間通過兩車鉤的抱合而連結在一起的過程。
5.連結制動軟管:在機車車輛連掛後,連接機車車輛間的制動軟管並打開折角塞門的過程。
6.摘解制動軟管:在摘車前,關閉機車與車輛或車輛與車輛之間的折角塞門並摘開兩個制動軟管的作業過程。
7.試拉:為防止車輛在推進或牽引走行中脫鉤,在機車車輛連掛後先進行一次牽引與制動試驗,以便確認車輛的連結狀態。
8.摘車:在機車車輛間進行摘管、提鉤使之分離的作業過程。
9.提鉤:操縱提鉤桿,提起鉤銷,讓車鉤呈開鎖狀態,使連結的車鉤分離的過程。
10.推進、推峰:機車推動車列或車輛使之運行為推進,將車列推至峰頂為推峰。
11.列車預報:調度所與調度所之間、調度所與車站之間為滿足編制日班計劃的需要,互相通報計劃到達列車內容的資料稱為列車預報。
12.列車確報:調度所、車站相互間關於列車實際編組內容的通報稱為列車確報。始發站在列車已經編成,技術和貨運檢查已經合格,車次已經確定後,向有關單位傳遞列車確報。摘掛列車由運轉車長將整理好的列車編組順序表交確報傳遞站轉報解體站。
13.車站技術作業過程:車站技術作業過程是在保證車站安全與質量的前提下,對全站每一車場和有關工種,規定出最合理的運用技術設備方法以及完成各項作業的程序、時間標准和勞動組織的過程。
14.順向道岔、對向道岔:機車車輛經過時,先經過轍叉再經過尖軌的道岔稱為順向道岔,反之為對向道岔。
15.監督器:色燈信號機的復示器,接近、離去及道岔區段的表示燈。
16.分界點:為保證行車安全和提高區段通過能力,將鐵路線路劃分為區間的設施。
17.線路所:為無配線的分界點,只辦理接發列車工作。
18.車場:技術站和其他較大的車站線路較多,為便於管理和減少各種作業間的互相干擾,實行平行作業,提高能力,將辦理相同作業的若干線路連接起來的線群即車場。
19.限界:為確保機車車輛在鐵路線路上運行的安全,防止機車車輛撞擊鄰近建築物和其他設備,規定鐵路、建築物、設備及機車、車輛均不得超過一定的輪廓尺寸線,這種輪廓尺寸線稱為限界。
20.鐵路線路:鐵路線路分為正線、站線、段管線、岔線及特別用途線。
21.交叉渡線:由四組單開道岔和一組菱形交叉設備組成的設備。
22.越區供電:當某個牽引變電所發生故障或停電檢修時,該供電所承擔的供電臂通過分區所的開關閉合,由相鄰的牽引變電所供電,這種供電方式稱為越區供電。
23.牽引供電:電力系統從牽引變電所開始,向牽引接觸網的供電稱為牽引供電。
24.進路:在站內,列車、調車機車或車列由一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所運行的經路。
25.基本進路:集中聯鎖的車站,使用始、終端兩按鈕後所排出的運行經路。
26.變通進路:除基本進路外,所排出的進路稱為變通進路,也稱迂迴進路。
27.敵對進路:互相干擾,不能同時開通的進路。
28.軌道電路:利用軌道的鋼軌作導體,在一定長度的鋼軌兩端裝設軌道絕緣物體(絕緣節),中間的兩條鋼軌間的軌縫用軌道接續線連接起來,並用引接線連接電源和接收設備的電路叫軌道電路。
29.侵入絕緣限界:裝有軌道電路的車站上,軌道絕緣距警沖標一般應不小於3.5m且不大於4m。但是當相鄰兩組道岔警沖標之間的距離不足7m時。安裝於它們中間的分界絕緣就不可能滿足以上要求,稱為侵入絕緣限界。
30.道岔區段:設在車站道岔區的軌道電路區段叫做道岔區段軌道電路,該區段稱為道岔區段。為了不讓轍叉把軌道電路短路,在道岔處設置兩個絕緣節,該絕緣節稱為道岔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