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體知識 > 在程序設計中如何解決方案

在程序設計中如何解決方案

發布時間:2022-11-03 13:09:27

Ⅰ 分布式系統的非同步處理流程通常有哪些設計解決方案

開源軟體已經成為許多大型網站的基本組成部分,隨著這些網站的逐步壯大,他們的網站架構和一些指導原則也出現在開發者們的面前,給予切實有用的指導和幫助。本文旨在介紹一些核心問題以及通過構建模塊來製作大型網站,實現最終目標。 這篇文章主要側重於Web系統,並且也適用於其他分布式系統。 Web分布式系統設計的原則 構建並運營一個可伸縮的Web站點或應用程序到底指的是什麼?在最初,僅是通過互聯網連接用戶和訪問遠程資源。 和大多數事情一樣,當構建一個Web服務時,需要提前抽出時間進行規劃。了解大型網站創建背後的注意事項以及權衡可能會給你帶來更加明智的決策,當你在創建小網站時。下面是設計大型Web系統時,需要注意的一些核心原則: 1.可用性 2.性能 3.可靠性 4.可擴展 5.易管理 6.成本 上面的這些原則給設計分布式Web架構提供了一定的基礎和理論指導。然而,它們也可能彼此相左,例如實現這個目標的代價是犧牲成本。一個簡單的例子:選擇地址容量,僅通過添加更多的伺服器(可伸縮性),這個可能以易管理(你不得不操作額外的伺服器)和成本作為代價(伺服器價格)。 無論你想設計哪種類型的Web應用程序,這些原則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這些原則之間也會互相羈絆,做好它們之間的權衡也非常重要。 基礎 當涉及到系統架構問題時,這幾件事情是必須要考慮清楚的:什麼樣的模塊比較合適?如何把它們組合在一起?如何進行恰當地權衡?在擴大投資之前,它通常需要的並不是一個精明的商業命題,然而,一些深謀遠慮的設計可以幫你在未來節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 討論的重點幾乎是構建所有大型Web應用程序的核心:服務、冗餘、分區和故障處理能力。這里的每個因素都會涉及到選擇和妥協,特別是前面所討論的那些原則。解釋這些核心的最佳辦法就是舉例子。 圖片託管應用程序 有時,你會在線上傳圖片,而一些大型網站需要託管和傳送大量的圖片,這對於構建一個具有成本效益、高可用性並具有低延時(快速檢索)的架構是一項挑戰。 在一個圖片系統中,用戶可以上傳圖片到一個中央伺服器里,通過網路連接或API對這些圖片進行請求,就像Flickr或者Picasa。簡單點,我們就假設這個應用程序只包含兩個核心部分:上傳(寫)圖片和檢索圖片。圖片上傳時最好能夠做到高效,傳輸速度也是我們最關心的,當有人向圖片發出請求時(例如是一個Web頁面或其他應用程序)。這是非常相似的功能,提供Web服務或內容分發網路(一個CDN伺服器可以在許多地方存儲內容,所以無論是在地理上還是物理上都更加接近用戶,從而導致更快的性能)邊緣伺服器。 該系統需要考慮的其他重要方面: 1.圖片存儲的數量是沒有限制的,所以存儲應具備可伸縮,另外圖片計算也需要考慮 2.下載/請求需要做到低延遲 3.用戶上傳一張圖片,那麼圖片就應該始終在那裡(圖片數據的可靠性) 4.系統應該易於維護(易管理) 5.由於圖片託管不會有太高的利潤空間,所以系統需要具備成本效益 圖1是個簡化的功能圖 圖1 圖片託管系統的簡化結構圖 在這個例子中,系統必須具備快速、數據存儲必須做到可靠和高度可擴展。構建一個小型的應用程序就微不足道了,一台伺服器即可實現託管。如果這樣,這篇文章就毫無興趣和吸引力了。假設我們要做的應用程序會逐漸成長成Flickr那麼大。 服務 當我們考慮構建可伸縮的系統時,它應有助於解耦功能,系統的每個部分都可以作為自己的服務並且擁有清晰的介面定義。在實踐中,這種系統設計被稱作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OA)。對於此類系統,每個服務都有它自己的獨特功能,通過一個抽象介面可以與外面的任何內容進行互動,通常是面向公眾的另一個服務 API。 把系統分解成一組互補性的服務,在互相解耦這些操作塊。這種抽象有助於在服務、基本環境和消費者服務之間建立非常清晰的關系。這種分解可以有效地隔離問題,每個塊也可以互相伸縮。這種面向服務的系統設計與面向對象設計非常相似。 在我們的例子中,所有上傳和檢索請求都在同一台伺服器上處理。然而,因為系統需要具備可伸縮性,所以把這兩個功能打破並集成到自己的服務中是有意義的。 快進並假設服務正在大量使用;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看到寫圖片的時間對讀圖片時間有多大影響(他們兩個功能在彼此競爭共享資源)。根據各自體系,這種影響會是巨大的。即使上傳和下載速度相同(這是不可能的,對於大多數的IP網路來說,下載速度:上傳速度至少是3:1),通常,文件可以從緩存中讀取,而寫入,最終是寫到磁碟中(也許在最終一致的情況下,可以被多寫幾次)。即使是從緩存或者磁碟(類似SSD)中讀取,數據寫入都會比讀慢(Pole Position,一個開源DB基準的開源工具和結果)。 這種設計的另一個潛在問題是像Apache或者Lighttpd這些Web伺服器通常都會有一個並發連接數上限(默認是500,但也可以更多),這可能會花費高流量,寫可能會迅速消掉所有。既然讀可以非同步或利用其他性能優化,比如gzip壓縮或分塊傳輸代碼,Web服務可以快速切換讀取和客戶端來服務於更多的請求,超過每秒的最大連接數(Apache的最大連接數設置為500,這種情況並不常見,每秒可以服務幾千個讀取請求)。另一方面,寫通常傾向於保持一個開放的鏈接進行持續上傳,所以,使用家庭網路上傳一個1 MB的文件花費的時間可能會超過1秒,所以,這樣的伺服器只能同時滿足500個寫請求。 圖2:讀取分離 規劃這種瓶頸的一個非常好的做法是把讀和寫進行分離,如圖2所示。這樣我們就可以對它們單獨進行擴展(一直以來讀都比寫多)但也有助於弄明白每個點的意思。這種分離更易於排除故障和解決規模方面問題,如慢讀。 這種方法的優點就是我們能夠彼此獨立解決問題——在同種情況下,無需寫入和檢索操作。這兩種服務仍然利用全球語料庫的圖像,但是他們可以自由地優化性能和服務方法(例如排隊請求或者緩存流行圖片——下面會介紹更多)。從維護和成本角度來看,每一個服務都可以根據需要獨立進行擴展,但如果把它們進行合並或交織在一起,那麼有可能無意中就會對另一個性能產生影響,如上面討論的情景。 當然,如果你有兩個不同的端點,上面的例子可能會運行的很好(事實上,這非常類似於幾個雲存儲供應商之間的實現和內容分發網路)。雖然有很多種方法可以解決這些瓶頸,但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權衡,所以採用適合你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例如,Flickr解決這個讀/寫問題是通過分發用戶跨越不同的碎片,每個碎片只能處理一組用戶,但是隨著用戶數的增加,更多的碎片也會相應的添加到群集里(請參閱Flickr的擴展介紹)。在第一個例子中,它更容易基於硬體的實際用量進行擴展(在整個系統中的讀/寫數量),而Flickr是基於其用戶群進行擴展(but forces the assumption of equal usage across users so there can be extra capacity)。而前面的那個例子,任何一個中斷或者問題都會降低整個系統功能(例如任何人都沒辦法執行寫操作),而Flickr的一個中斷只會影響到其所在碎片的用戶數。在第一個例子中,它更容易通過整個數據集進行操作——例如,更新寫服務,包括新的元數據或者通過所有的圖片元數據進行搜索——而 Flickr架構的每個碎片都需要被更新或搜索(或者需要創建一個搜索服務來收集元數據——事實上,他們就是這樣做的)。 當談到這些系統時,其實並沒有非常正確的答案,但有助於我們回到文章開始處的原則上看問題。確定系統需求(大量的讀或寫或者兩個都進行、級別並發、跨數據查詢、范圍、種類等等),選擇不同的基準、理解系統是如何出錯的並且對以後的故障發生情況做些扎實的計劃。 冗餘 為了可以正確處理錯誤,一個Web架構的服務和數據必須具備適當的冗餘。例如,如果只有一個副本文件存儲在這台單獨的伺服器上,那麼如果這台伺服器出現問題或丟失,那麼該文件也隨即一起丟失。丟失數據並不是什麼好事情,避免數據丟失的常用方法就是多創建幾個文件或副本或冗餘。 同樣也適用於伺服器。如果一個應用程序有個核心功能,應確保有多個副本或版本在同時運行,這樣可以避免單節點失敗。 在系統中創建冗餘,當系統發生危機時,如果需要,可以消除單點故障並提供備份或備用功能。例如,這里有兩個相同的服務示例在生產環境中運行,如果其中一個發生故障或者降低,那麼該系統容錯轉移至那個健康的副本上。容錯轉移可以自動發生也可以手動干預。 服務冗餘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是創建一個無共享架構。在這種體系結構中,每個節點都能相互獨立運行,並且沒有所謂的中央“大腦”管理狀態或協調活動其他節點。這對系統的可擴展幫助很大,因為新節點在沒有特殊要求或知識的前提下被添加。然而,最重要的是,這些系統是沒有單點故障的,所以失敗的彈性就更大。 例如在我們的圖片伺服器應用程序中,所有的圖片在另一個硬體上都有冗餘副本(理想情況下是在不同的地理位置,避免在數據中心發生一些火災、地震等自然事故),服務去訪問圖片將被冗餘,所有潛在的服務請求。(參見圖3:採用負載均衡是實現這點的最好方法,在下面還會介紹更多方法) 圖3 圖片託管應用程序冗餘 分區 數據集有可能非常大,無法安裝在一台伺服器上。也有可能這樣,某操作需要太多的計算資源、性能降低並且有必要增加容量。在這兩種情況下,你有兩種選擇:縱向擴展或橫向擴展。 縱向擴展意味著在單個伺服器上添加更多的資源。所以,對於一個非常大的數據集來說,這可能意味著添加更多(或更大)的硬體設備,來使一台伺服器能容下整個數據集。在計算操作下,這可能意味著移動計算到一個更大的伺服器上,擁有更快的CPU或更大的內存。在各種情況下,縱向擴展可以通過提升單個資源的處理能力來完成。 橫向擴展在另一方面是添加更多的節點,在大數據集下,這可能會使用第二伺服器來存儲部分數據集,對於計算資源來說,這意味著分割操作或跨節點載入。為了充分利用橫向擴展,它應作為一種內在的系統架構設計原則,否則修改或拆分操作將會非常麻煩。 當談到橫向擴展時,最常見的做法是把服務進行分區或碎片。分區可以被派發,這樣每個邏輯組的功能就是獨立的。可以通過地理界限或其他標准,如非付費與付費用戶來完成分區。這些方案的優點是他們會隨著容量的增加提供一個服務或數據存儲。 在我們的圖片伺服器案例中,用來存儲圖片的單個文件伺服器可能被多個文件伺服器取代,每個裡面都會包含一套自己獨特的圖像。(見圖4)這種架構將允許系統來填充每一個文件/圖片伺服器,當磁碟填滿時會添加額外的伺服器。這樣的設計需要一個命名方案,用來捆綁圖片文件名到其相應的伺服器上。圖像名字可以形成一個一致的哈希方案並映射到整個伺服器上;或者給每張圖片分配一個增量ID,當客戶端對圖片發出請求時,圖片檢索服務只需要檢索映射到每個伺服器上(例如索引)的ID。 圖4 圖片託管應用程序冗餘和分區 當然,跨越多個伺服器對數據或功能進行分區還是有許多挑戰的。其中的關鍵問題是數據本地化。在分布式系統中,數據操作或計算點越接近,系統性能就會越好。因此,它也可能是個潛在問題,當數據分散在多個伺服器上時。有時數據不是在本地,那麼就要迫使伺服器通過網路來獲取所需的信息,這個獲取的過程就會設計到成本。 另一潛在問題是不一致。當這里有多個服務對一個共享資源執行讀寫操作時,潛在可能會有另一個伺服器或數據存儲參與進來,作為競選條件——一些數據需要更新,但是讀的優先順序高於更新——在這種情況下,數據就是不一致的。例如在圖片託管方案中,有可能出現的不一致是:如果一個客戶端發送更新“狗”圖片請求,進行重新命名,把“Dog”改成“Gizmo”,但同時,另一個客戶端正在讀這張圖片。在這種情況下,標題就是不清楚的。“Dog”或“Gizmo” 應該被第二個客戶端接收。 當然,在進行數據分區時會產生一些障礙,但是分區允許把每個問題拆分到管理群里——通過數據、負載、使用模式等。這樣對可擴展和易管理都是有幫助的,但也不是沒有風險的。這里有很多方式來降低風險和故障處理;然而,為了簡便起見,並未在本文中詳細說明,如果你有興趣,可以訪問我的博客。 總結 以上介紹的都是設計分布式系統需要考慮的核心要素。可用性、性能、可靠性、可擴展、易管理、成本這幾個原則非常重要,但在實際應用中可能會以犧牲某個原則來實現另外一個原則,在這個過程中就要做好權衡工作,做到因時制宜。 在下面的構建分布式系統實戰中,我們將會深入介紹如何設計可擴展的數據訪問,包括負載均衡、代理、全局緩存、分布式緩存等。 英文地址:Dr.Dobb's 文:CSDN

Ⅱ 軟體開發整體方案詳解

軟體開發整體方案詳解

軟體開發是根據用戶要求建造出軟體系統或者系統中的軟體部分的過程。軟體開發是一項包括需求捕捉、需求分析、設計、實現和測試的系統工程。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軟體開發整體方案詳解,歡迎大家參考!

第一章引言

1.1 編寫目的

說明編寫詳細設計方案的主要目的。

說明書編制的目的是說明一個軟體系統各個層次中的每個程序(每個模塊或子程序)和資料庫系統的設計考慮,為程序員編碼提供依據。

如果一個軟體系統比較簡單,層次很少,本文件可以不單獨編寫,和概要設計說明書中不重復部分合並編寫。

方案重點是模塊的執行流程和資料庫系統詳細設計的描述。

1.2 背景

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A. 待開發軟體系統名稱;

B. 該系統基本概念, 如該系統的類型、從屬地位等;

C. 開發項目組名稱。

1.3 參考資料

列出詳細設計報告引用的文獻或資料,資料的作者、標題、出版單位和出版日期等信息,必要時說明如何得到這些資料。

1.4術語定義及說明

列出本文檔中用到的可能會引起混淆的專門術語、定義和縮寫詞的原文。

第二章設計概述

2.1 任務和目標

說明詳細設計的任務及詳細設計所要達到的目標 。

2.2 需求概述

對所開發軟體的概要描述, 包括主要的業務需求、輸入、 輸出、主要功能、性能等,尤其需要描述系統性能需求。

2.3 運行環境概述

對本系統所依賴於運行的硬體,包括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中間件、介面軟體、可能的性能監控與分析等軟體環境的描述,及配置要求。

2.4 條件與限制

詳細描述系統所受的內部和外部條件的約束和限制說明。包括業務和技術方面的條件與限制以及進度、管理等方面的限制。

2.5 詳細設計方法和工具

簡要說明詳細設計所採用的方法和使用的工具。如HIPO圖方法、IDEF(I2DEF)方法、E-R圖,數據流程圖、業務流程圖、選用的CASE工具等,盡量採用標准規范和輔助工具。

第三章系統詳細需求分析

主要對系統級的需求進行分析。首先應對需求分析提出的企業需求進一步確認,並對由於情況變化而帶來的需求變化進行較為詳細的分析。

3.1 詳細需求分析

包括:詳細功能需求分析、詳細性能需求分析、詳細資源需求分析、詳細系統運行環境及限制條件分析

3.2 詳細系統運行環境及限制條件分析介面需求分析

包括:系統介面需求分析、現有硬、軟體資源介面需求分析、引進硬、軟體資源介面需求分析

第四章 總體方案確認

著重解決系統總體結構確認及界面劃分問題。

4.1 系統總體結構確認

對系統組成、邏輯結構及層次進行確認,對應用系統、支撐系統及各自實現的功能進行確認,細化集成設計及系統工作流程,特別要注意因軟體的引進造成的系統本身結構和公司其他系統的結構變化。包括:系統組成、邏輯結構及層次確認、應用系統結構確認、支撐系統結構確認、系統集成確認、系統工作流程確認

4.2 系統詳細界面劃分

4.2.1 應用系統與支撐系統的詳細界面劃分

應用系統與支撐系統之間的界麵包括系統主伺服器與其他伺服器的服務范圍及訪問方式,網路及資料庫對應用系統的支撐方式,全局數據的管理與存取方式等。

4.2.2系統內部詳細界面劃分

系統各功能之間的界麵包括覆蓋范圍,模塊間功能調用涉及到的系統模塊及方法,全局數據格式,系統性能要求等。

第五章系統詳細設計

5.1 系統結構設計及子系統劃分

對系統的組成及邏輯結構進行設計前確認。

劃分系統功能模塊或子系統(如果有或者有必要,特別是大型的軟體系統)。

5.2 系統功能模塊詳細設計

按結構化設計方法,在系統功能逐層分解的基礎上,對系統各功能模塊或子系統進行設計。此為詳細設計的主要部分之一。

用層次圖描述系統的總體結構、功能分解及各個模塊之間的相互調用關系和信息交互,用IPO圖或其他方法描述各模塊完成的功能。 以上建議採用HIPO圖進行功能分解與模塊描述,更高的要求建議採用IDEF0方法進行功能模型設計。

詳細設計應用系統的各個構成模塊完成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用IPO或結構圖描述各模塊的組成結構、演算法、模塊間的介面關系,以及需求、功能和模塊三者之間的交叉參照關系。

每個模塊的描述說明可參照以下格式:

模塊編號:

模塊名稱:

輸入:

處理:

演算法描述:

輸出:

其中處理和演算法描述部分主要採用偽碼或具體的`程序語言完成。

對詳細設計更高的要求建議用IDEF0圖進行各功能模塊的設計。

如果對軟體需進行二次開發(包括功能擴展、功能改造、用戶界面改造等),則相應的設計工作應該設立子課題完成。

5.3 系統界面詳細設計

系統界面說明應用系統軟體的各種介面。整個系統的其他介面(如系統硬體介面、通訊介面等)在相應的部分說明。

5.3.1 外部界面設計

根據系統界面劃分進行系統外部界面設計,對系統的所有外部介面(包括功能和數據介面)進行設計。

5.3.2 內部界面設計

設計系統內部各功能模塊間的調用關系和數據介面。

5.3.3 用戶界面設計

規定人機界面的內容、界面風格、調用方式等,包括所謂的表單設計、報表設計和用戶需要的列印輸出等設計。此部分內容可能比較多。

第六章 資料庫系統設計

此資料庫設計可單獨成冊,尤其對大型的資料庫應用系統,即有一個單獨的《資料庫設計說明書》。

6.16.1 設計要求

6.26.2 信息模型設計

確定系統信息的類型(實體或視圖),確定系統信息實體的屬性、關鍵字及實體之間的聯系, 詳細描述資料庫和結構設計,數據元素及屬性定義,數據關系模式,數據約束和限制。

6.3 資料庫設計

6.3.1 設計依據

說明數據被訪問的頻度和流量,最大數據存儲量,數據增長量,存儲時間等資料庫設計依據。

6.3.2 資料庫種類及特點

說明系統內應用的資料庫種類、各自的特點、數量及如何實現互聯,數據如何傳遞。

6.3.3 資料庫邏輯結構

說明資料庫概念模式向邏輯模式轉換所採用的方法論及工具,完成資料庫概念模式向邏輯模式的轉換。 詳細列出所使用的數據結構中每個數據項、記錄和文件的標識、定義、長度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此節內容為資料庫設計的主要部分。

6.3.4 物理結構設計

列出所使用的數據結構中每個數據項的存儲要求、訪問方法、存取單位和存取物理關系等。建立系統程序員視圖,包括: 數據在內存中的安排,包括對索引區、緩沖區的設計; 所使用的外存設備及外存空間的組織,包括索引區、數據塊的組織與劃分;訪問數據的方式方法。

6.3.5 資料庫安全

說明數據的共享方式,如何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及保密性。

6.3.6 數據字典

編寫詳細的數據字典。 對資料庫設計中涉及到的各種項目,如數據項、記錄、系、文卷模式、子模式等一般要建立起數據字典,以說明它們的標識符、同義名及有關信息。

第七章 非功能性設計

第八章 環境配置

開發。測試、運行環境

;

Ⅲ 模塊化程序設計的缺點是什麼怎樣解決

優點、缺點都是相對的, 沒比較就沒鑒別。 現在看來模塊化基本是必然的, 各種設計方法的差別不過是模塊化的程度和方法不同而已, 所以根本沒什麼方法可以跟模塊化程序設計相比較的, 難道要用不分模塊的設計方法跟模塊化的方法比較? 這么比的話模塊化最大的缺點大概是要多敲幾條語句而已。

如果要說跟理想中完美的編程方法相比的話, 我看模塊化程序設計最大的缺點就是你還得設計, 還得靠敲鍵盤實現, 人的設計就會有不完美, 敲鍵盤就會有錯誤, 所以解決方案就是設計個系統, 把需求跟它說它就給你個程序,這才完美了

Ⅳ 設計程序時,怎麼提高擴展性

設計程序時,提高擴展性的相關注意:

一個可擴展的應用程序應該能夠以某種方式實現增長,並且添加、刪除、增強、重構某些組件,對於其他組件的影響微乎其微。

再大的應用程序,往往都是從很小的規模開始,然後一點一點發展起來的。但有時可能會由於增長過快,規模變得越來越大,導致項目難以管理,最終軟體可能需要完全重寫。

想像一種常見的場景,「A」組件需要組件「B」才能運行,這意味著A對B有一個直接的依賴。如果代碼中的組件對彼此的依賴性非常大,就稱為高耦合的代碼。這種代碼最終會導致項目很難維護和更改,一更改就會影響其他部分代碼。

高、低耦合的代碼在開發人員的工作中有很大的差別,最直接的體現是,在修改部分模塊代碼所需的時間上,低耦合的代碼可能需要5分鍾,而高耦合的代碼可能會需要5個小時。

解決辦法是——編寫自包含、自封裝、不影響其他組件的代碼,最大化地減少依賴。這在理論上很簡單,但實踐起來非常難。

盡管介面在JavaScript語言中不存在,但其廣泛用於Java或其他語言中。因此,也可以在JavaScript程序中應用介面的概念。

介面是對一組公共方法和屬性的描述。一個函數如果要實現介面,那麼也需要去實現介面中的所有方法。在面向對象編程中,介面可以解決許多代碼重用相關的問題。

因為引入了可擴展性, 導致了代碼的可讀性降低,那寧可放棄。 軟體永遠不是一個人維護, 在開發軟體的時候,可讀性要排在第一位。 如果可讀性很差, 影響的不是一個人的效率, 而是所有維護該系統的人的效率。

所以, 在增加軟體的擴展性之前, 要三思。 記得三思而行。寫代碼永遠不是最復雜的一項, 在動手之前,先想好怎麼實現,然後說服自己和隊員。

(4)在程序設計中如何解決方案擴展閱讀:

程序設計注意點:

1、在資料庫插入之前,應先檢查有沒有相同記錄存在。

2、注意程序中需要LOG的地方的設計,是否每個操作都需要記錄LOG。

3、刪除一條記錄在界面上提示要不要刪除,刪完後彈出一個框說明刪除成功的幾條,失敗的話說明失敗原因。

4、Result在完成後在FINALLY 中關閉。

5、做頁面時保存時點完保存最好把按鈕DISABLED掉,保存完畢後再恢復。

Ⅳ 想學好程序設計基礎這門課該如何做

Ⅵ 程序設計主要有哪些方法

1、結構化程序設計

在結構化程序設計中,任何程序段的編寫都基於3種結構:分支結構、循環結構和順序結構。程序具有明顯的模塊化特徵,每個程序模塊具有惟一的出口和入口語句。結構化程序的結構簡單清晰,模塊化強,描述方式貼近人們習慣的推理式思維方式,因此可讀性強。

2、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是盡可能模擬人類的思維方式,使得軟體的開發方法與過程盡可能接近人類認識世界、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和過程,也即使得描述問題的問題空間與問題的解決方案空間在結構上盡可能一致,把客觀世界中的實體抽象為問題域中的對象。



程序設計的分類

1、按照結構性質,有結構化程序設計與非結構化程序設計之分。前者是指具有結構性的程序設計方法與過程。它具有由基本結構構成復雜結構的層次性,後者反之。

2、按照用戶的要求,有過程式程序設計與非過程式程序設計之分。前者是指使用過程式程序設計語言的程序設計,後者指非過程式程序設計語言的程序設計。

3、按照程序設計的成分性質,有順序程序設計、並發程序設計、並行程序設計、分布式程序設計之分。按照程序設計風格,有邏輯式程序設計、函數式程序設計、對象式程序設計之分。

Ⅶ 解決方案包括哪幾部分

解決方案包括哪幾部分

解決方案包括哪幾部分,為存在問題如何解決擬定方案,就是解決方案。解決方案必需有明確的對象,或者施行的范圍和領域。寫好一份解決方案,要明確解決方案包括哪幾部分。

解決方案包括哪幾部分1

1、行業需求

2、使用范圍

3、酒店預訂系統的各項功能

4、解決方案(可以加一些圖)

5、系統特點

解決方案(Solution),就是針對某些已經體現出的,或者可以預期的問題、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個解決整體問題的方案(建議書、計劃表),同時能夠確保加以快速有效的執行。通常指解決問題的方法。

對象

解決方案必需有明確的對象,或者施行的范圍和領域。(這些要素可能包括但不限於:不同的行業,領域,階層,類別等等)

在某些領域,解決方案不止是針對問題本身,也必須考量到需要服務的對象,例如面向的客戶的具體情況和需求。

生成

對於問題的實際分析,決定了解決方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如果解決方案本身有欠缺,那麼可能在執行中導致更多的問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解決方案的產生過程,大致可分為:確定問題對象和影響范圍→ 分析問題→ 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建議→ 成本規劃和可行性分析→ 執行→ 後期跟進和交互修正→ 總結

執行

從傳統的觀點來說,解決方案只包含方案的生成階段,具體的執行階段是另外劃分的。

但是從統一的流程來看,解決方案直接為執行層面服務,它們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和單一介面。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說,解決方案和執行是相互交互影響的,執行的效果應該及時反饋,並且對原方案做出修正性的參考和建議。

這種交互是多重性的,重復性的。一個可以不斷自我完善的解決方案,才能真正改善狀況,使得它以更高的效率執行。

相反,就一些復雜的現實情況來說,問題涉及到更多的要素,問題之間也有復雜的聯系。如果期望以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提出方案就可以高枕無憂,旁觀執行層的實際進展。這在實際看來是不太現實的,也可能產生不適應的效果。

在市場經濟領域,尤其是面向客戶的案例中,能夠提供執行參考,甚至能夠親自參與到具體執行中的解決方案,是更容易被客戶認可和青睞的。簡而言之,與拿到一個完整的建議書或者計劃書相比,客戶更希望獲得解決問題的全套服務。

解決方案包括哪幾部分2

行業背景

隨著互聯網寬頻和技術應用的成熟,以及物流和支付系統的完善,可以預見,電子商務將成為互聯網普及應用的主流,必將影響著千家萬戶的生活和經濟行為,並日益成為社會商業活動的重要形式。

網路渠道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新生的潛力巨大的營銷渠道。

相對於傳統企業的分銷渠道而言,除了傳統的直銷、代理、分銷等銷售渠道模式,網路分銷渠道已經廣泛受到傳統企業的高度重視。隨著傳統渠道競爭的白熾化、網上購物環境的成熟、網上購物市場規模的飛速增長。一面是傳統渠道競爭的壓力,另一面是新興渠道廣闊市場前景誘惑,網路分銷渠道已經成為眾多傳統企業整體營銷渠道戰略部署中的一粒重要的棋子,而不少企業已經從網路分銷渠道中獲得極大的收益。

由實體經營延伸到網路的B2C電子商務模式更穩健、更強壯、更有競爭力.在已有線下業務運營的前提下,傳統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在人力、物力、財力三方面都有實業支持。傳統企業進軍B2C電子商務是傳統企業基於現有業務模式的一個延伸,有線下業務、品牌、渠道、顧客等多方面資源的支持,這種電子商務模式更穩健,相對於純網路型電子商務企業更有競爭力。

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產品管理,銷售管理,售後管理的依曼麗商務系統,樹立專業的品牌網站形象,並在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中實現網站運作。網站設計簡捷、直觀,色彩明快,以圖文形式採用國際流行門戶網站特徵,突出網站的商業化和時尚品位。

行業需求

電子商務,顧名思義是指在Internet網上進行商務活動。其主要功能包括網上的廣告、訂貨、付款、客戶服務和貨物遞交等銷售、售前和售後服務,以及市場調查分析、財務核計及生產安排等多項利用Internet開發的商業活動。

電子商務,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商務電子化。電子化、網路化、數字化也好,最終是協助商務流程的現代化,提升傳統商務的效率。電子商務的發展重點,當在"商務"(bussiness或commerce),在於交易與流通;電子化終究服務於商務,更明白地的說,電子化是實現商務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它可以革命性地帶來商務手段的變革,改變商業交易的觀念,但是,電子商務的研究核心終究是商務本身。

Internet電子商務=商業機會,Internet電子商務的發展對於一個公司而言,不僅僅意味著一個商業機會,它還意味著一個全新的全球性的網路驅動經濟的誕生,這並非虛言。我們正在邁向一個擁有數10億台互聯電腦的世界,在這個時代,信息就意味著財富。

20xx年,全國電子商務總交易額為4.8萬億規模,同比增長30%。預計20xx年將達到10萬億交易規模。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xx年國內B2C、C2C與其它電商模式企業數已達15800家,較去年增幅達58.6%,預計20xx年將有望突破2萬家。

「」期間,電子商務將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分支,將是下一階段信息化建設的重心。此外,電子商務的應用領域也將進一步拓寬。

國內對於電子商務的需求,預計未來2-5年將是高峰期。此間,對於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需求,將日益兩極化,"貴族式"與"平民化"(甚至免費)共存的格局將存在一段時間,其中的企業電子商務個性化將日漸凸現,對於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要求將越來越高,一些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新形式將會突破性的出現。最後,由於大型企業全力投入電子商務的聯動效應帶動,未來所有企業將擁有共同的(或者行業性的)交易平台,網上支付和物流配送也會有突破性進展。總之,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將走出現有粗放勾勒的階段,提供更為簡單,同時也是更為精細、更為完善的電子商務實現手段。

解決方案

1、方案宗旨:「以網路技術為工具,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業務應用為靈魂,以企業盈利為目的」。

2、方案概述:

目前互聯網業界關於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提法有兩種,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地說,凡是可以有助於實現電子商務的舉措,均可以劃入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范疇,如提供虛擬主機、域名注冊業務等。

狹義而言,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是重點圍繞著交易而提供的一系列軟體功能,如建構企業的電子商務站點、構建網上交易平台、提供網上支付介面、解決交易的後續流程。在這里,我們重點探討的是後者--狹義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

3、解決方案實施的目標:

吸引:通過建立有成本效益的商務站點和應用程序,目標明確的廣告和市場營銷,以及個性化的促銷來吸引客戶和合作夥伴

交易:軟體的基礎結構,可實現安全的在線定單交易,管理等功能

分析:用以理解和掌握用戶以及合作夥伴的購買需求及感興趣的數據,從而擴大一個商務網站的或者應用程序的投資回報。

4、系統功能及方案

4.1營銷管理

4.2後台管理

4.3架構管理

4.4經營管理

解決方案包括哪幾部分3

一、解決方案名稱:企業信息門戶解決方案

二、適用客戶及行業:適用於企業、教育、金融、證券、醫院、電力、交通、旅遊等各個行業領域

三、成功案例及典型用戶:

武漢雙虎力諾股份公司、中國東方航空武漢分公司、武漢凌雲集團、武漢市人才交流中心

四、什麼是企業信息門戶

對於當今的企業來說,其信息系統的建設都已經經歷了從辦公自動化、企業區域網(LAN)、企業廣域網(WAN)、管理信息系統(MIS)到企業Internet和建立企業Web站點的階段,企業內的各種信息系統業已基本發展完備,將它們以某種方式集成和統一起來既是「水到渠成」,又是當務之急。

企業信息門戶(EnterpriseInformationPortal/EIP)就是指在網路的環境下,把各種應用系統、數據資源和互聯網資源統一集成到企業信息門戶之下,根據每個用戶使用特點和角色的不同,形成個性化的應用界面,並通過對事件和消息的處理傳輸把用戶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它不僅僅局限於建立一個企業網站,提供一些企業、產品、服務信息,更重要的是要求企業能實現多業務系統的集成、能對客戶的各種要求做出快速響應、並且能對整個供應鏈進行統一管理。同面向公眾的信息門戶網站相比,企業信息門戶肩負著企業最重要的使命--為企業客戶的投資增值創建最高效率的業務模式,其功能和特性都圍繞著企業間競爭所需的一切高效率而生成,其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對信息交流的實時雙向性的要求。在此基礎上,隨著具體功能的增加則可區分出不同的企業信息門戶應用的水平。

五、方案解決的問題

我們分析一下:首先,員工、客戶、合作夥伴和供應商都有著各自不同的信息傳遞渠道:員工用區域網,客戶用web站點,合作夥伴和供應商用專用網路等。信息渠道的多樣化除了會導致信息的重復、混亂與丟失以及管理上的困難外,企業運作的速度與成本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因此在商業環境瞬息萬變的`今天,信息傳遞方式的簡單、高效與迅捷與否,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企業信息門戶的基本作用是為人們提供企業信息,它強調企業員工、合作夥伴、客戶、供應商都可以通過企業信息門戶非常方便地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EIP可以大大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信息技術軟硬體的投入將大為減少。因為EIP的用戶端只需要一個普通的web瀏覽器,不論用戶需要何種信息與服務,都可以在一個瀏覽器中得到:由於EIP採用廉價的Internet作為信息傳輸載體,企業可以節省大量架設、維護或租用外部網路的費用,同時還能省去在人員編制中的成本。

EIP能夠更有效地開發利用各種企業內的信息和應用資源。每個企業內都有大量的文件、報表、票據、電子文檔方式保存的各種信息,這些信息保存和查找都很麻煩。而有了EIP之後,企業內的各種信息與應用服務資源都將得到統一的跟蹤和整理,並經過相應的過濾和調整,迅速提供給EIP的各類用戶,從而能夠充分挖掘出企業內信息與應用資源的潛在價值。

EIP能夠加強客戶關系管理和拓展新的業務。對客戶和合作夥伴來說,企業可以根據他們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而客戶可以通過EIP及時了解和查詢的他所需要的產品信息和交易信息。而且隨著網上業務的不斷發展,企業信息門戶還可以拓展企業的業務范圍,創造新的業務機會,成為推動企業走進電子商務的強大工具。所以,我們說,信息門戶將成為企業的信息中樞!

以力龍公司為首的一系列企業應用與解決方案提供商已經提供了或即將推出大量幫助企業建立企業信息門戶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建立企業信息門戶已不存在任何技術上的困難。

六、信息門戶的構成

我們通過分析企業信息化的具體問題,在此展現了我們認為的信息門戶系統模型。該模型主要由內容管理平台部分和門戶展現部分構成。模型的底層應該由現有業務系統作為支撐,包括現有的業務資料庫;然後應該由一個內容管理平台來整合並統一這些彼此孤立的業務系統,通過內容管理平台的統一數據整合與應用整合,內容管理平台可以將經過整合處理的數據發送到應用門戶中,由門戶系統來統一生成、管理不同的Web站點,向終端用戶進行內容的展現。

這個模型可以為企業提供了基於Web的可以跨越Intranet、Extranet和Internet的信息獲取環境,同時提供了無縫整合企業現有系統的平台。這樣一個門戶,可以有效地提高企業員工和合作夥伴獲得信息的速度和效率,並可以滿足企業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

七、整體架構

以「知識管理」為核心思想開發的企業信息門戶(EnterpriseInformationPortal)EIP系統,是基於微軟.Net平台的模塊化整體解決方案。為企業整合內外部文檔系統、資料庫及各類應用,及進一步信息化建設提供了開放的、具有國際標準的架構平台。

企業門戶(EIP)提供「企業應用集成」整體架構

八、主要集成功能列表:

基於力龍EIP基礎平台,力龍公司還集成了如下應用:

內容管理系統(LilosoftCMS):提供對內容的搜集、組織、篩選、分發、展示、搜索和自定義的一系列功能,實現對企業非結構化和非個性化信息的高效和有序的管理;

協同工作系統(Lilosoft.CWS):具有郵件管理、公文流程與檔案管理、個人工具等功能,實現「無紙化」辦公;

實時協作系統(RC):基於音、視頻與及時消息技術,提高企業員工間及與客戶、合作夥伴的協作效率;

知識管理(KM):對企業內部知識資源的高效訪問、共享、協作;

項目管理系統(PM):基於微軟Project2000Central開發項目管理門戶方案,使項目組全體成員可以通過Web方式,對項目進行整體規劃與跟蹤;

數據分析與商業智能(BI):提供諸如數據監控、分析、統計直至輔助決策的數據倉庫管理模塊;

企業應用集成(EAI):除上述標准功能的子系統外,力龍還提供針對企業原有應用系統的個性化集成服務。

以上功能,按照B/S結構,軟構件架構進行「模塊化」設計,即可以獨立安裝運行,也可以以「組裝」的形式不斷擴展,滿足企業分步驟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九、網路適應情況:

互聯網、內網集成環境應用。採用完全的WEB方式架構,所以只要公司具有網路鏈接功能,就能輕松實施本方案。使用者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用瀏覽器就能操作方便操作本系統。伺服器端支持MicrosoftWindowsNT/2000系列,需使用InternetExplorer6.0以上瀏覽器。

Ⅷ 在計算機程序設計中,在編寫程序時需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我們通常把這個過程稱為()。

這個不是單項選擇題啊,答案應該是BCAD,先分析再設計再編寫再運行。

Ⅸ 什麼是計算機為解決某一問題所採取的方法和步驟

在c程序中計算機為解決一個問題而採取的方法和步驟 。

1.分析問題。 用電腦來解決問題時,首先電腦要對問題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然後才能設計演算法。定性分析法是對問題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確定問題的性質,定量分析法,是對要解決的問題的數量特徵、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進行分析的方法。

2.設計演算法。 演算法(Algorithm)是指解題方案的准確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演算法代表著用系統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制。也就是說,能夠對一定規范的輸入,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所要求的輸出。如果一個演算法有...

3.編寫程序。 設計完演算法後,就要使用某種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程序代碼,並最終得到相應

編寫程序是以下步驟的一個往復過程:編寫新的源代碼,測試、分析和提高編寫的代碼以找出語法和語義錯誤。從事這種工作的人叫作程序設計員,由此產生了不同種類的程序設計員,每一種都有更細致的分工和任務。軟體工程師和系統分析員就是兩個例子。編程的長時間過程被稱之為「軟體開發」或者軟體工程。後者也由於這一學科的日益成熟而逐漸流行。

Ⅹ 如何在程序設計時保證"對擴展開放,對修改關閉

閉原則(OCP:Open-Closed Principle)是指在進行面向對象設計(OOD:Object Oriented Design)中,設計類或其他程序單位時,應該遵循:
- 對擴展開放(open)
- 對修改關閉(closed)
的設計原則。

開閉原則是判斷面向對象設計是否正確的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根據開閉原則,在設計一個軟體系統模塊(類,方法)的時候,應該可以在不修改原有的模塊(修改關閉)的基礎上,能擴展其功能(擴展開放)。
- 擴展開放:某模塊的功能是可擴展的,則該模塊是擴展開放的。軟體系統的功能上的可擴展性要求模塊是擴展開放的。
- 修改關閉:某模塊被其他模塊調用,如果該模塊的源代碼不允許修改,則該模塊修改關閉的。軟體系統的功能上的穩定性,持續性要求是修改關閉的。

這也是系統設計需要遵循開閉原則的原因:
1)穩定性。開閉原則要求擴展功能不修改原來的代碼,這可以讓軟體系統在變化中保持穩定。
2)擴展性。開閉原則要求對擴展開放,通過擴展提供新的或改變原有的功能,讓軟體系統具有靈活的可擴展性。
遵循開閉原則的系統設計,可以讓軟體系統可復用,並且易於維護。

閱讀全文

與在程序設計中如何解決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追星代言產品有哪些 瀏覽:987
瑞刷代理怎麼分潤賬號 瀏覽:545
水產品加工的薪資如何 瀏覽:837
數據節點如何增加 瀏覽:715
如何用產品思維打造一家超級房企 瀏覽:800
做網路代理商需要什麼條件 瀏覽:456
永州華為有哪些大數據產業園 瀏覽:223
igxe取回的物品多久能交易 瀏覽:584
菜市場排骨怎麼做 瀏覽:461
牛市場有哪些地方 瀏覽:239
全球交易大師有哪些人 瀏覽:841
哪些醫療美容產品不讓快遞 瀏覽:544
騰訊游戲是怎麼打開中國市場的 瀏覽:628
護膚品被工商查到過期產品怎麼辦 瀏覽:817
閑魚交易貓上怎麼和賣家聯系 瀏覽:316
從網上買程序得多少錢 瀏覽:53
華為應用市場預約的手游怎麼取消 瀏覽:121
醫葯代理產品怎麼樣 瀏覽:76
庫茲馬怎麼一直不交易 瀏覽:40
江蘇技術erp系統哪個好 瀏覽: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