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市場經濟的模式分類
美國模式,即「企業自主型」市場經濟模式,又稱「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它十分強調保障企業作為微觀經濟活動主體的權利,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一般較少直接觸碰企業,而是指向市場。其體制與運行特徵主要有:
(1)企業享有比較充分的自主權。美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石,是自由企業制度。企業作為市場活動的獨立主體,擁有比較完整、充分的權利,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和怎樣生產等微觀決策通常都是由企業自行決定。美國自由市場經濟的重點是企業的自由。當然,企業的這種「自主性」是建立在較完備的法律基礎上的。因此,企業經營中一般都很重視法律方面的工作,較小的公司聘有專職律師,較大的公司一般都設立法律部。
(2)市場是經濟運行的中心環節,政府宏觀調控活動集中在市場上。美國政府比較強調市場的合理性,注重限制壟斷,保護競爭。美國通過了一系列的反托拉斯立法,以法律手段盡力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社會環境。最早的反托拉斯法是1890年通過的《謝爾曼法》,對托拉斯的行為作出了限制。其後100多年來,針對反托拉斯過程中的問題又通過了不少相關立法。另外,由於市場調節的有效與否取決於市場提供給企業的信號是否真實,美國政府把盡可能地使市場信號真實作為自己的一項重要職責,目標主要是反周期和反通貨膨脹。
(3)政府宏觀調控手段偏重於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美國政府對經濟運行的介入和干預也是依法進行的,在法律授權的范圍內,依據對市場總需求的分析,採用或松或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金融政策。其直接目的是為了擴大或壓縮市場上的有效需求,通過市場上供求總態勢的變動,引導企業對市場作出反應的形式進行決策調整。相對而言,美國政府宏觀調控手段不那麼強調具體功能以及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
(4)體制關系的透明度較高。美國模式中政府、市場和企業的相互關系以及各自地位,一般都有明確的法律作出規定。尤其是政府的行為,都要以立法為依據。政府的宏觀干預和調節,也必須落實到法律上,通過立法來貫徹執行,具有較高的公開性。 德國模式,即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德國實行的是宏觀控制的社會市場經濟,既反對經濟上的自由放任,也反對把經濟統緊管死,而是將個人自由創造和社會進步的原則結合起來,通過國家的有限干預實現「社會公正」。路德維希·艾哈德是社會市場經濟的主要奠基者,他把社會市場經濟概括為「自由加秩序」。其體制與經濟運行特徵主要有:
(1)政府的首要職責是保證自由競爭,限制壟斷。市場競爭是推進經濟發展的最強大動力,也是社會最主要的支柱。壟斷和「不道德競爭」是市場機制有效性的最大威脅。政府幹預的首要目標,就是建立和維護合理的市場競爭秩序,消除有礙市場機制發生作用的因素。只要市場機制健全,就能合理引導企業,因此政府不必對企業進行「多餘」的直接干預。在市場自由的基礎上,企業也是自由的;企業的自主性,又是市場機制有效作用的必要條件。
(2)宏觀調控的核心目標是實現穩定與均衡。市場機制的有效性取決於經濟環境的有序和經濟運行的穩定,其中主要是指價格穩定、貨幣穩定、增長穩定以及收入穩定。為此,宏觀調控的政策手段主要是制度政策、穩定政策和社會政策。制度政策即保證充分、有效的市場競爭政策;穩定政策包括物價、貨幣、就業和經濟增長的穩定,具體手段有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政策和結構政策等;社會政策包括收入再分配、社會保障等。
(3)有比較發達的社會保障制度。德國市場經濟力爭經濟高效率又兼顧社會公平。為維護社會公平,德國通過立法推行監督、影響之下的僱主與職工「共向決定」制度。有關工人就業和收入的一系列具體問題,工人都有參與決定的權力。另外,德國進一步擴展社會保障制度。通過政府(財政的轉移支付)、企業和職工(認保繳費)的「三方付費」制度,建立起了比較完備、具有較高水平的醫療、失業、退休和事故等各種各樣的保險,以及社會福利和社會救濟制度。
(4)體制關系的透明度很高。在德國社會市場經濟體制中,法律保障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通過各種立法建立和維護有序的、合理的和公平的競爭秩序。體制關系中透明度很高。 日本模式,即所謂政府指導型,又稱「社團市場經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除近年有所停滯外,曾歷經幾十年的持續高速增長,在1950~1990年的40年問,年均增長率高達7.7%。日本非常強調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政府既調控市場,也直接引導企業,並且將重點放在後者之上。日本市場經濟體制與運行的特點有:
(1)比較突出地強調政企合作。日本「政府指導型」市場經濟,並不是指企業的自主發展必須充分考慮來自政府的各種信號,而主要是尋求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協調一致。在這種體制關系中,十分強調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共同參與決策,爾後分別在宏觀和微觀兩個層次上具體實施。企業仍然是獨立的微觀經濟主體,但受到政府有關經濟計劃的明顯約束,從這個意義上講,其自主程度相對較低。
(2)在社會資源的配置中把計劃與市場有機結合起來。日本的市場經濟模式在發揮市場調節的同時,重視政府宏觀調控對社會資源配置的作用。日本的政企關系建立於市場與企業關系的基礎之上,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不是取代市場調節,而是設法強化市場機制的作用,彌補市場調節之不足。
(3)有一套官民結合的嚴密而有效的經濟管理的組織體系。日本的「政府主導型」還表現在它的經濟組織制度上。從政府機構到半官方的經濟審議會,再到民間的行業團體和企業問內部的橫向聯系,是一個政府主導、民問經濟界充分參與的多層次官民一體型體系。官與民相互聯系,互通意見,有機結合。這樣既便於政府制定的經濟政策切合實際,平衡各方利益,又有利於經濟政策得到企業和公眾的響應和自覺執行。
(4)政府宏觀調控的手段側重於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從戰後日本經濟的發展來看,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尤以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為佳。經濟計劃具有全局性、長期性和戰略性等特點,主要任務是提出國民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和總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政策措施與手段。產業政策是由通產省主持制定的產業結構設想和產業組織政策,指明產業的發展目標,實行產業傾斜,並從稅收、金融等方面給這些產業以一定的優惠,以推動實現產業結構、技術結構和出口結構的優化,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5)體制關系的透明度較低。日本市場經濟模式強調政企合作,既有政府對企業大量的隨機監督與指導,又存在著企業經常尋求政府指導和扶持的現象。由於這種密切的聯系,不可能時時處處訴諸法律程序,因此,日本市場經濟的公開性較差,透明度也較低。
⑵ 社會市場經濟模式的介紹
社會市場經濟模式也被稱為萊茵模式,以西歐的德國、法國和北歐的瑞典為主要代表。這種市場經濟模式的主要特點是,自由競爭與政府控制並存、經濟杠桿與政府引導並用、經濟增長與社會福利並重。因而,也可以將這種模式稱為「政府引導型市場經濟」。
⑶ 發展中國家實施市場經濟的模式有哪幾種
中國市場經濟發展模式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在市場化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不放棄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方針。又堅持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在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國家...
⑷ 現代世界四種經濟模式
事實上,在歐洲,現代經濟誕生過程的陣痛緩慢而又鑽心。而且,受到傷害的不是滿腔熱情的外來移民,如美國那樣,而是充滿疑慮的農民。經歷許多災難後,歐洲人在二戰後終於在個人努力與集體責任之間取得成功的平衡。所有西歐人共享一項承諾,即按全球標准稱得上慷慨的、由國家組織的社會福利。但比利時經濟學家安德列·薩佩爾指出,在操作方法上,至少有四種相當不同的模式。
「北歐模式」(丹麥、芬蘭、瑞典、以及荷蘭)在社會保護以及普遍福利供應上的公共支出最大。勞動力市場相對不受管制,但有著「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而強大的工會帶來工資方面的高度平等。
「盎格魯撒克遜模式」(愛爾蘭與英國)提供相當優厚的作為最後救濟手段的社會補助,現金補貼主要給予工作年齡的人。工會勢力單薄,勞動力市場相對不受管制。
「萊茵河地區模式」(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德國及盧森堡)依靠社會保險來救助失業者和提供養老金。這些國家的就業保護強於北歐國家。工會也很強大,並在擴大集體議價結果的問題上享有法律保護。
最後是「地中海模式」(希臘、義大利、葡萄牙及西班牙),這種模式注重對老年人養老金的公共支出。嚴格立法保護(並減少)就業,並對提前退休提供慷慨支持,以減少求職者人數。
上述四種模式的區別並不很嚴格。不過,類型上的區別相當說明問題。歐洲國家往往在高水平就業保護(地中海模式)與失業福利的高覆蓋(盎格魯撒克遜模式與北歐模式)兩種模式間取捨,而萊茵河地區模式選擇了居中水平。
以歐洲兩大基本目標——高水平就業與消除相對貧困來衡量,這些不同的做法表現得有多好呢?
對於前一個目標,北歐模式與盎格魯撒克遜模式完成得不錯,萊茵河地區模式與地中海模式相對差一些。在後一個目標上,萊茵河模式與北歐模式表現較好,而地中海模式與盎格魯撒克遜模式較差。耐人尋味的是,薩佩爾提出,盎格魯撒克遜模式之所以在脫貧方面表現不佳,主要不是由於缺少財政再分配,而是由於社會底層的教育水準糟糕。
北歐模式在就業和脫貧兩方面均有良好表現,而地中海模式在兩方面都做得不好。盎格魯撒克遜模式在就業方面做得不錯,但在脫貧上做得不好,而萊茵河地區模式剛好與之相反。薩佩爾教授認為,盎格魯撒克遜模式與北歐模式效率較高(至少在勞動力市場上如此),而萊茵河模式與北歐模式較為公平。他補充指出,效率低下的模式可能也是難以持久的。這其中的一個跡象就是,萊茵河與地中海國家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較高,分別為73%和81%,相比之下,盎格魯撒克遜模式的國家為36%,北歐國家為49%。
萊茵河國家和地中海國家的重要性相當大:它們的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在擴大後的歐盟佔到2/3,在歐元區佔到90%。結論是,它們應當變得要麼更加北歐化,要麼更加盎格魯薩克遜化。變革的核心,將是去除明確的就業保護。在當今經濟變化快速進行、舊的工作崗位和傳統做法日趨過時的時代,嚴格的就業保護尤其不合適。更好的做法是提高就業能力而不是保護就業,同時針對失業的短期沖擊提供保護。
但問題是,這種建議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採納呢?尤其是,其他國家會在多大程度上仿效顯然成功的北歐模式呢?那些不能採用北歐模式的國家,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採用盎格魯撒克遜模式呢?最後,歐盟在這些變革中能扮演何種角色?
首先,北歐國家的成功是毫無疑問的。但所有這些(相對較小的)國家都有著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共享對國家資助的高標准福利的承諾。在丹麥、芬蘭和瑞典,公共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都在50%以上。這個模式對德國或法國可能有意義,但它是否適合地中海國家則令人懷疑。
其次,如果走北歐路線有困難,那麼採取盎格魯撒克遜模式也不容易。萊茵河國家和地中海國家福利模式的(隱含)目標,是保護就業和家庭男主人的收入。但盎格魯撒克遜模式因為收入差異較大,所以做不到這一點。
再次,歐盟在很大程度上對這些決策使不上力,因為福利國家的框架和勞動力市場法規仍主要掌握在國家層面。
結論是,歐洲的經濟政策模式還算過得去,能提供與「野蠻的資本主義」頗為不同的東西。北歐模式尤其如此。
問題是,對於兩個明顯卓越的選擇,其他歐洲國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採取其中的一個?以義大利為例,它永遠不會把自己變成芬蘭或英國。但有一點似乎很清楚:單純抵制變革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都是自殺行為。讓歐洲人相互學習可能很難,但不這么做或許更加痛苦。
⑸ 世界主要經濟模式有哪幾種,歷史上分別
《世界市場經濟體制六種模式》是1995年12月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顧鈺民。本書主要介紹了市場經濟的相關發展以及世界主流的六種市場經濟體制模式。
⑹ 市場經濟的模式有哪些
中國市場經濟發展模式的一個重要特徵,
就是在市場化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
不放棄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方針,又堅持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
在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
國家經濟的控制力量和政府管理始終發揮主導性作用。
這種模式可以稱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主導型市場經濟模式。
⑺ 市場經濟模式的介紹
市場經濟模式是對一定的市場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運行機制類型的理論概括。
⑻ 西方現代市場經濟有哪三種主要模式,它們各有哪些特點
】(1)以美國為代表的市場經濟模式為:私人經濟占絕對主導,國有經濟比重小;私人資本集中程度高,壟斷性強;市場自發調節作用很大,國家干預少;勞動力市場的自由開放程度高,流動性大,就業競爭壓力大.(2)以德國為代表的市場經濟模式為:混合經濟體制特徵明顯,注重市場機制與國家調節的結合,強調社會保障.(3)以日本為代表的市場經濟模式為:在強調自由競爭的同時特別強化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鼓勵員工參與企業事務,培養員工對企業的責任和忠誠
⑼ 1、世界上有哪些不同的市場經濟模式
世界上不同的市場經濟模式,首先像我國的一個市場經濟模式就是非常特殊。
⑽ 現代市場經濟有哪些經濟模式市場經濟的多種模式的存在對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有什 么啟示拜託了各
應該是多極化,促進了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