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州鎮屬於哪個市
英州鎮隸屬於**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
英州鎮位於陵水黎族自治縣的西南部,距縣城24公里。它東與隆廣鎮、新村鎮接壤,西部與三亞市南田農場毗鄰,北部隔廖次嶺與保亭縣的六弓鄉交界,南臨南海。
陵水黎族自治縣是海南省的一個自治縣,位於海南島東南部,東北與萬寧市交界,西南與三亞市相鄰。陵水黎族自治縣下轄多個鄉鎮,其中包括英州鎮。英水黎族自治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民族文化,是一個旅遊勝地。
總的來說,英州鎮作為陵水黎族自治縣的一部分,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不僅連接著陵水黎族自治縣的其他鄉鎮,還與三亞市等周邊地區有著緊密的聯系。這種地理位置使得英州鎮在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優勢和發展潛力。
❷ 英州鎮的繁華的墟鎮
小城鎮是城市聯系農村的橋梁和紐帶,是農村和城市商品的交換集合地,也是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場所。由於英州鎮所處地理位置特殊,它既是冬季瓜菜收購市場,又是鄰近幾個鄉鎮農產品集貿市場。每月在1、6日是農民趕集日,一到趕集日,各路的農民雲集英州農貿市場,農副產品應有盡有,買賣的人群川流不息,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1999年初,英州鎮委鎮政府提出了建市、活貿、促經濟的小城鎮建設整體發展思路,在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用3個月時間完成征地規劃,並通過廣泛宣傳,號召農民到規劃區蓋房居住,鼓勵外地公司來投資建立設,用農民手中的錢來建設小城鎮。到2000年底,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已有150家農民到規劃區購地蓋房。陵水業主庄宏全看好英州,投資300萬元興建佔地60畝大型農貿市場;還有陵水縣泡沫包裝箱公司、台新海味廠、萬寧煤氣公司相繼來征地建廠,並於年底全部建成開業。
建設上去了,管理不能放鬆。一方面成立村鎮建設管理所,專門負責市政建設和管理工作,對每建一幢樓,都要規劃施工,及時清理亂佔地、亂蓋房,對不符合規劃建設的房屋堅決拆除,共清理了8家不經批准,違法蓋房,拆除5鎮壓按規劃蓋房。另一方面成立衛生站專門負責打掃、清理市場街道衛生,實行鎮幹部保潔制度。此外,還抓好市容綠化和美化,2000年共投入資金26萬元種上風景樹500株,花木300株,建花澉200個,鋪設草坡600平方米,維修2.5公里排污溝。投資45萬元搞人行道水泥硬化2萬平方米,購買垃圾車1部,手推垃圾車10部,安裝果皮箱100個,2001年4月省政府還撥款50萬元安裝路燈。爭取省政府撥款110萬元硬化英海路,長1.2公里。
從高速公路出入口往南1.2公里就進入英州市鎮中心區,街道兩旁樓房林立,綠對成林,人來人往,歡聲笑語,一到晚上一對對男女青年在路燈下漫步,分享英州市區的夜間景色,這就是英州的發展變化。人們不曾想到,1993年前英州並未有一幢像樣的樓房,由於人們觀念陳舊,社會經濟發展緩慢,解決不了落後現狀。從1994年開始,來英州集鎮區蓋房居住的人口逐年增多,到目前為止,全鎮居民480戶,現有380戶蓋起樓房,占居住戶數79%。
短短幾年間,英州的發展已成為陵水縣的一個亮點,吸收不少外地商人。英州鎮2000年被海南省政府列入全省百鎮建設25個示範鎮行列。鎮委鎮政府在抓好小城鎮建設的同時,對農村基礎建設毫不放鬆,1999年起,積極組織群眾維修鄉村道路,已實現村村通路﹑通電.農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英州鎮已發展成為以冬季瓜菜生產﹑熱帶高效農業和小城鎮建設為一體的農村經濟實體。2002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172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07元,財政收入308萬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艱苦創汪,英州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各項事業如日中天,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這是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導下,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的廣大幹部群眾共同奮斗的結果。1999年以來,英州鎮共獲得6項省級獎勵,7項縣經獎勵,2001年又被評省級先進基層黨委。2001年底,英州鎮被省科技廳推薦為全國農村小城鎮經濟綜合發展示範鎮及全國農村小城鎮科技示範鎮。
新的世紀,新的希望,英州人民將滿懷豪情,充滿信心,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把熱帶高效農業推上新的高峰,把小城鎮建設成為英州經濟發展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