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州金魚批發市場在哪裡
德州金魚批發市場在位於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廣川辦事處東地路東側永慶街85號南數第二、三間,德州市德城區小漁淡水魚經營部。德州市德城區小漁淡水魚經營部成立於2018年03月14日。
㈡ 四大家魚養殖技術有哪些
四大家魚是我國的傳統養殖品種,雖然近年來都在提倡調整養殖結構,各種特種水產也不斷呈現,但由於技術、資金、市場等方面的因素,多數小漁戶不敢冒險改變養殖品種。因此,如何提高四大家魚的養殖效益、增加漁民的經濟收入,是目前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放養前的准備
每667平方米(1畝)用生石灰125公斤(4個魚池)徹底清塘消毒,5天後進水。
施足基肥,每個池塘施基肥為全年施肥量的1/3~1/2。
確定1號塘[5336平方米(8畝)]為存魚塘,適當密放,規格較小。2號塘[5669.5平方米(8.5畝)]、3號塘[8004平方米(12畝)]、4號塘[6536.6平方米(9.8畝)]適當稀放,放養規格較大。
二、魚種放養
魚種放養時用3%的鹽水浸泡魚體,草魚進行免疫。2號、3號、4號塘的年終首次放養模式如表1:
三、飼養管理
此種放養模式要求平時多起鋪。每年起捕5次,主要集中在中秋節之前上市,因為這時市場上鰱、鱅魚價格較高(年終肥水魚價格較低,留待第二年5月份再賣)。每次起捕後,都要從1號塘分一部分魚到2號、3號、4號塘,要保證三個塘口有一定的載魚量。
四、起捕和效益情況
各塘分別於5月、6月、7月、8月、9月和年終起捕上市。
經核算,4個魚池每667平方米純利約1268元,比其他未採取該養殖模式的魚塘多200多元。
五、總結分析
由上可以得出,輪捕輪放時改一次放養多次起捕為多次放養多次起捕,其優點較多:
1.放養密度較稀,生長快
因是多次放養,因此,年初放養時,魚類規格適當加大,特別是平時上市較多的鰱、鱅魚,密度放稀,這樣魚類生長速度較快。開春後,魚類進入生長期不久就可起捕上市,再根據池塘內的容魚量適當補放魚種。一般每年都要起捕5次以上,主要集中在中秋節前。
2.上市規格較大,價格高
因放養密度稀、生長快,所以每次起捕上市的規格比其他池塘內的魚都要大,價格相對來說要高出0.4元/公斤,鰱、鱅魚重量可達1.5公斤/尾以上,價格可達8~12元/公斤,其經濟效益就可想而知。
3.起捕次數較多,魚病少
前幾年各地都報道有鰱、鱅、鯿、鯽的暴發性出血病發生,而且多數從大規格魚開始死亡,特別是高溫季節,即使平時魚病已被控制,但拉網起捕往往會引起大批魚死亡,因此各養殖戶在高溫季節都不敢開網起捕。而多次放養、多次起捕的模式因生長快,起捕次數多,大規格魚都已上市,而留在池塘內的魚也經過多次操作鍛煉已經適應,因為拉網起捕時基本無魚死亡現象,實踐證明在整個養殖周期內只要做好寄生蟲病的防治工作就可以了。
4.養殖周期較短,資金周轉快
這種放養模式基本上每20天至1個月就起捕一次,資金回籠快,利用平時鰱、鱅魚的收入購買飼料,減輕了養殖時一次性的投資成本。
5.水體利用率高,成本低
實踐證明這種放養模式比一次放養、多次起捕的出塘率高、產量高、經濟效益大,從而能更好地利用水體從事水產養殖,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水體的利用率,因而也降低了養殖成本。
當然要使這種放養殖模式達到最好的效益,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最好是三個6670平方米(10畝)左右的池塘配套一個5336平方米(8畝)左右的存魚塘,作為平時起捕後魚種的供應池。這一存塘魚可放密些,至中秋節最後一次分塘後,塘內正好達到適當的容魚量。
2.要施足基肥,保證開春後魚類能迅速生長,一般基肥數量為常年施肥量的1/3~1/2。
3.勤施追肥,因為魚類生長快,消耗水中浮游動植物多,水質容易變清,因此,要根據水色勤施追肥,保證鰱、鱅魚有足夠的餌料。
4.每次起捕後,要根據起捕量的多少適時補充魚種,否則會因水體載魚量過少而浪費水體,影響整體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