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三大旅遊市場包含哪些遊客,有何特點
當前我國各級政府搶抓機遇,大力發展大眾旅遊,促進旅遊消費。我國旅遊消費規模穩步擴大,結構快速變化,質量持續提升。
2016年,在穩定的宏觀經濟和社會環境的保障下,國民旅遊需求不斷釋放,旅遊消費持續升溫,產業投資和創新更加活躍。在全域旅遊、廁所革命、「旅遊+」戰略、打擊「不合理低價游」等工作的推進下,各地旅遊消費環境日趨完善,旅遊保障體系日益健全,旅遊消費市場秩序不斷優化。在不斷升級的旅遊需求推動下,自由行、品質游、度假休閑旅遊市場規模逐步擴大,旅遊成為居民日常消費的重要選項。據分析,2016年我國國內、入境和出境旅遊三大市場旅遊人數47億人次,旅遊消費規模5.5萬億元。
當前我國旅遊消費與日常生活融合加快,大眾旅遊上升為國家戰略。當前,國內旅遊年人均花費增長到880元,旅遊銷售加入到以采購電器、服裝、生活用品為主題的「雙十一」促銷戰中,成為人們日常采購的主要對象,家庭旅遊佔比達60%,好友組織的出行佔比在20%左右。自由行成為主要出行方式,自駕游、鄉村游持續升溫,帶動全域旅遊示範工作順利開展。當前國內、入境、出境旅遊三大市場的自助遊客比例分別為93%、82%、61%。國內自駕游、鄉村游等旅遊形式成為出遊常態。2016年國慶期間全國鄉村游遊客人數達1.29億人次,在5.93億總旅遊接待人次中佔比21.7%,成為長假出行的主要消費選擇。旅遊消費市場在增量不斷擴大的同時,旅遊消費需求進一步提檔升級,郵輪、海島游、冰雪游等為代表的度假旅遊消費增幅巨大。2016年我國在線郵輪市場收入規模有望突破18億元。中國遊客總數位居全球郵輪遊客數量的第8位。
從途牛旅遊網監測的國慶長假各地方接待情況來看,北京、天津等傳統旅遊目的地增幅穩定,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遊客接待量達15%的增長率,內蒙古、甘肅等西部則以20%以上的增速呈井噴式發展。2016年,新疆、青海、甘肅、四川、寧夏等西部地區是旅遊人次同比增長最快的旅遊目的地。其它增長較快的目的地還包括遼寧、廣東、海南等。
一、2016年中國旅遊消費主要特徵
(一)旅遊消費與日常生活融合加快,大眾旅遊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6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遊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規范旅遊市場秩序,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遊時代。」根據這一總體發展方向,全年國家、地方連續出台一系列促進、升級旅遊消費的政策措施。
2016年,旅遊加入到以采購電器、服裝、生活用品為主題的「雙十一」促銷戰中,成為人們日常采購的主要對象。為備戰「雙十一」市場,途牛在10周年三天大促中,銷售額同比增長294%,活動參與人數突破960萬。途牛旅遊網2016年二季度財報顯示, 80%的在線旅遊產品訂單是通過移動端完成。
這些數據表明,國民旅遊消費正趨向常態化,日常生活化,居民旅遊消費變得更加頻繁,購買決策時間進一步縮短,決策過程越來越簡化,逐漸趨同於生活用品的購買。
其中,以親子游、爸媽游為代表的家庭旅遊成為旅遊消費市場主力。中國旅遊研究院居民出遊意願調查顯示,家庭旅遊佔比達60%,其次為好友組織的出行,佔比在20%左右。根據途牛旅遊網數據監測,2016年最受歡迎的親子游線路集中在主題公園、嘉年華、房車營地等旅遊產品。桂林、三亞、麗江是最受歡迎的爸媽游線路。
(三)旅遊消費市場在增量不斷擴大的同時,旅遊消費需求進一步提檔升級,郵輪、海島游、冰雪游等為代表的度假旅遊消費增幅巨大
中國旅遊研究院的遊客調查顯示,2016年度假休閑動機的遊客比例已超過七成。郵輪、海島旅遊,避暑旅遊,冰雪旅遊等度假旅遊消費增勢顯著。其中,郵輪旅遊市場消費潛力巨大。途牛發布的《中國在線郵輪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6》顯示,2016年我國在線郵輪市場收入規模有望突破18億元。中國遊客總數位居全球郵輪遊客數量的第8位,但中國郵輪市場的滲透率只有0.05%,未來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途牛、同程、攜程是在線郵輪交易規模排名前三的在線旅遊運營商。報告還顯示,伴隨著國內郵輪母版圖的擴大,郵輪遊客源地范圍正逐漸向內地延伸,武漢、西安、成都、重慶等中西部地區成為未來最具成長潛力的郵輪客源市場。
其次,品質團、定製游成為旅遊消費升級新標志。歷年《旅遊抽樣調查統計》顯示,我國城鄉居民國內旅遊人均消費水平逐年增加,人均旅遊消費增長至2016年的880元。隨著消費能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遊客追求品質團、定製游等高品質旅遊產品。途牛旅遊網經營的以品質團為特色的牛人專線業務,2016年收客量同比增長77%,其定製旅遊業務同樣增長顯著,2016年7-9月和10-11月途牛定製游收客量分別同比增長67%、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