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嘉興有人鬥蟋蟀嗎
挑綳線、捉簽子、造房子、挑游戲棒、踢毽子,這是女孩男孩都會玩的;跳橡皮筋,男孩中有點"小姑娘腔"的也會來幾下;蟈蟈女孩子也養,捉蟋蟀鬥蟋蟀,則是男孩子的專項了。蟈蟈產於北方,天津、北京養蟈蟈本事大的可使之過冬。北方冬季嚴寒,養蟈蟈冬日圍爐聽鳴叫為樂,是有一點人與自然較勁的意味的。在所有的生命體中,最不服輸的是人,因此爭斗也永無休止。
蟈蟈在嘉興又名"叫哥哥",嘉興人養的蟈蟈都是從山東、河北一帶長途販運過來的。嘉興鄉間有一種"紡織娘"(北方也有),雅稱"絡緯",唐人詩句中多有寫到。"紡織娘"鳴聲"軋織、軋織"的。因其鳴叫自炎夏至秋涼,在古時傳說這是催促懶婦趕快紡紗織布,好准備縫紉冬衣了。我上小學時放暑假總要到塘匯鄉下姨婆家住幾天,表弟海根是捕捉紡織娘的能手,他把紡織娘關在一個用甜粟梗搭起來的籠子里,喂它吃金黃色的南瓜花。紡織娘在夜間才鳴叫,我在姨婆家住的幾天,夜晚和表弟一起睡在搭在屋場上的門板上,數著天上的星星正朦朧睡去時,表弟養的那隻紡織娘"軋織、軋織"地唱起歌來,連帶著四周田野里的蟲聲也"切切嚓嚓"地響起來,在一片混茫聲中包孕著一點幽秘的感覺,這是在城市裡絕對體驗不到的。
蟈蟈綠色的性柔順,褐色的性躁。能鳴叫者都為雄蟲。盛夏時節,在屋檐下掛一個細篾編的蟈蟈籠,聽聽蟈蟈的叫聲,午夢晝長,亦可稍減暑熱。夏末秋初,待蟈蟈的聲音有些嘶啞了,蟋蟀便應時而來了。蟋蟀又名"蛐蛐"、"促織",嘉興方言稱"在節"。古人有多種《蟋蟀譜》,專門記述蟋蟀的捕捉、飼養、斗性,非常繁瑣。有的人養了一輩子蟋蟀,精於此道,可稱之為專家。已故象棋名家高琪先生的尊人高玉衡,從前每到"秋興"(鬥蟋蟀的俗稱)時期,便穿著寶藍色的緞子長衫,雙手親自端著幾個蟋蟀盆,微微躬著身子,笑呵呵地從椿樹弄住宅後門雇一隻小網船在丁家橋河下搖船出去,帶著他精心喂養的蟋蟀到吳江、盛澤一帶以蟲會友。高玉衡老先生善養蟋蟀,在嘉興是有名氣的。善養蟋蟀的人,對蟋蟀從捕捉到辨別形、色、聲是都有一套講究的。我們小孩兒哪裡能顧算到這些呢。就拿捉蟋蟀來說,聽從老輩傳下來的,少年路嚴將軍墓、瓶山上以及國界橋那邊所產蟋蟀都兇猛善斗,於是去了嚴將軍墓、瓶山還不算,為了捕捉到所謂的"蟲王",竟長途走二十來里路趕去國界橋。其實蟋蟀凡生活於泥土的,比如鄉下的豆棚瓜架下和田塍里,個性都比較柔弱,不是好的斗蟲;生於亂磚、石頭洞穴中的,則一般叫聲響亮、善斗。某年,我從人民路食堂後面的高高墩公廁方便出來,無意中發現大樹下一塊大青石板邊上,靜靜地伏著一隻顏色"油黃"的蟋蟀,其前額星門突出,項頸上有一圈硃砂,體形雄健,非常罕見。我小心地捉了回去,養了數天,和小夥伴們交手,結果此蟲打遍人民路,得了"大將"的封號。
兒童捕捉蟋蟀不像大人那樣細致周到,有網罩、錐子等一套工具,只是帶上幾節竹管、火柴空盒或紙折的捲筒(均用來關放蟋蟀),就到處去搜捕,弄得一身泥土,灰頭灰臉的。紙折的捲筒和火柴盒很容易軋扁,捉回來的蟋蟀都有斷足折須的,但心裡還是快活。蹲在階沿石上,拿個砂盆上罩一塊玻璃,迫不及待地把捉回來的蟋蟀一隻只放進盆去,讓它們逐一拚鬥,封"頭將"、"二將"、"三將",大約"三將"之後都是"敗舉"(據音寫出),立即當場摔死,毫不憐惜。
鬥蟋蟀在中秋前後最為熱門,有"斗月餅"的說法。但在我們那時候,嘉興人過中秋節,一般人家即使能買上幾個廣式月餅,也是用刀切開,每人分一叉嘗嘗新罷了。比較普通的嘉興椒鹽豆沙月餅,小孩多的家庭,家長買兩筒,每個孩子分一二個吃吃也就算是過節了。
鬥蟋蟀以月餅為彩頭,大概是高玉衡先生那個時代弄白相的玩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