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互聯網+農業」,如何通過互聯網將農產品推銷出去
農產品銷路問題一直令農戶十分頭疼,一方面受大市場消息不對等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到渠道影響,很多農戶注重生產但是不注重銷售,大多農戶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依賴中間商,供需極度不穩定,甚至遭受中間商對價格的打壓。
下面給大家介紹3種「互聯網+農產品」的銷售模式。
電商+農產品:大型電商平台推進農業、農產品與市場的專業化對接這種模式不只是為農產品銷售提供平台,更重要的是,它將觸角前移,從種植、生產環節就開始加強信息對接,避免盲目種植導致農產品豐歉失調。
注意事項:①內容IP化。種植到生產,再到後期加工的流程,將短視頻內容IP化。比如葫蘆,用短視頻記錄葫蘆的生長過程,還有葫蘆加工、繪畫等都可以作為短視頻內容IP化的素材。②內容垂直。確定自己要推廣的農產品大致的幾個品類或者專一的品類。所有的視頻內容和直播內容都盡量圍繞主題,內容不可復雜多樣,增加粉絲垂直度。③注重農產品的形象。做成農產品樂園,把農產品動漫化,給予農產品人物的感情色彩。④和扶貧項目對接。現在電商扶貧也是精準扶貧的一個重要項目,很多地方甚至有自己獨特的運營方式,如果您的農產品恰好在貧困縣范圍,可以選擇與一些扶貧項目對接,擴大銷售渠道。
『貳』 產銷對接渠道的思路
實現「三變」突出「四新」農產品產銷對接需要新思路,必須實現「三變」。
一是農產品批發市場、農業展會和產銷對接活動重點由數量擴張向強素質、提動能轉變;二是對接方式由主要依靠有形市場向有形市場與電子商務、直供直銷、期貨市場等無形市場並重轉變;三是由注重數量交易向保障數量與質量並重轉變。農產品產銷對接需要新布局,必須突出「四新」。一是建立新機制。准確認識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現代農業發展和農產品市場流通趨勢,以推進農產品產銷對接為核心,優化農產品市場流通制度環境,構建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長效對接機制。二是運用新模式。充分發揮產銷對接活動的平台作用,集聚各類要素,推動產地與銷地相銜接、現貨市場與無形市場相配套、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呼應,引導生產的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提升消費的安全性、健康性和穩定性。三是把握新重點。立足國內供需形勢,放眼國際市場,圍繞農產品競爭力提升,健全完善農產品流通服務業關鍵設施,強化農產品流通主體培育和品牌塑造,實現農產品由地頭到櫃台的高效、低損流通。四是挖掘新價值。以資源稟賦為定位器,以市場需求為導航燈,不斷深化產銷對接與農業產業各領域的融合,實現產業價值的再造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