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峨參生葯材鑒定
峨參,一種重要的生葯材,其根部形態獨特。根形呈圓錐狀,通常彎曲且分叉,下部細長,半透明,長度可達3-12厘米,中部直徑約1-1.5厘米。表皮呈現出黃棕色或灰褐色,表面分布著不規則的縱向皺紋,上部細密的紋理清晰可見,橫長的皮孔突出,有時側部長有疔疤。峨參質地堅實,份量重,斷面呈現出黃色棕色,類似角質質地。
通過顯微觀察,峨參根部的橫切面顯示了一些重要特徵。木栓層由數列木栓細胞組成,皮層寬大,分布著眾多的油管。形成層環明顯,木質部的導管主要為單列,呈放射狀排列,射線寬廣。部分根部中心可見裂隙,這表明其內部結構的復雜性。
粉末分析則揭示了更微觀的細節。峨參的粉末顏色為淡灰棕色。導管以網紋、梯紋和環紋為主,直徑在10-45微米之間,壁已木化。油管多數已破碎,能看到油管碎塊,周圍上皮細胞呈扁長形,壁薄,附近常有油滴存在。木栓組織碎片的細胞形狀多角,壁色為淡棕色。皮層纖維較少,分散且斷節,直徑約15-20微米,壁薄且木化。
傘形科植物,傘形花序,補中益氣,祛瘀生新。根:用於跌打損傷,腰痛,肺虛咳嗽,咳嗽咯血,脾虛腹脹,四肢無力,老人尿頻,水腫;葉:外用治創傷。
『貳』 峨參生態環境
峨參,一種在中國多個地區分布的珍貴資源,主要分布在遼寧、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和雲南等地。它的生長環境十分獨特,常見於低山丘陵的山坡林下,海拔可高達4500米的高山地區,常見於峨參溝、九老洞、金頂等中山和高山地帶的初殿附近,以及山谷溪邊的石縫之中。
峨參的採集和儲藏需謹慎進行,通常在栽種後的第二到第三年進行收獲。在春季和秋季,人們會挖取其根部,剪去不必要的須尾,然後用沸水燙過,以去除外皮。接著,將其晾乾,或採用微火炕乾的方式進行處理,以確保其品質和葯效。
在炮製峨參時,首先需要將葯材用水浸濕,然後讓它充分吸收水分,悶潤大約四個小時。接著,將其切碎後晾曬至干透,這樣的步驟對於峨參的有效成分的保存至關重要。通過這樣的加工,峨參得以更好地應用於醫葯領域。
傘形科植物,傘形花序,補中益氣,祛瘀生新。根:用於跌打損傷,腰痛,肺虛咳嗽,咳嗽咯血,脾虛腹脹,四肢無力,老人尿頻,水腫;葉:外用治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