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市場分析 > 康師傅和統一如何佔領國內市場

康師傅和統一如何佔領國內市場

發布時間:2024-09-30 23:44:40

① 康師傅為什麼能夠引領中國的方便麵市場

康師傅方便麵在中國已經是婦孺皆知,其市場佔有率已近半壁江山;幾年後,康師傅推出的茶飲料,又引領時代潮流,首開飲料市場「茶」之先河。據說,康師傅的締造者魏氏兄弟兩闖大陸,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是誰鼓起了他們再闖大陸的勇氣,策劃出「康師傅」而一炮走紅?又是誰引領康師傅進入飲料市場,開創「茶」之新品?

今年5月,《商界名家》記者與亞洲管理大師白崇賢的一次交談中,白大師首次袒露了他12年前在台灣為魏氏兄弟策劃「康師傅」,爾後擔任康師傅顧問又為其戰勝競爭對手的全過程。他聲稱他就是康師傅的師傅……

兩闖大陸的魏氏兄弟找到了我

那時,我在王永慶台塑集團旗下的台育企管顧問公司當董事長。康師傅還沒有出世,康師傅的締造者魏氏兄弟經營著從父親魏德和手裡接過來的「鼎新油坊」。1988年,大陸向台灣開放,一直想將父親的「鼎新油坊」做大做強的魏氏兄弟,推薦兄弟中的老么魏應行到大陸考察市場。魏應行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因為他家的企業是油坊,辦企業的思路總離不開食用油,在考察中,他總是把眼睛盯著食用油市場。他發現大陸市場幾乎全是散裝油,上等食用油在大陸市場是個空白。於是,決定在大陸開發「頂新清香油」。

1989年,魏家與北京農工聯合公司合資成立了北京頂好清油公司。

接著在中央電視台進行廣告轟炸。然而因大陸的老百姓習慣了廉價的散裝油,對十幾塊錢的瓶裝「清香油」難以接受,使得魏氏的油品銷售失敗,接著,魏氏兄弟,又開始試推「康菜蛋酥卷」和一種蓖麻油,結果又失敗了,失敗的原因和瓶裝油一樣,高估市場。從1989年至1991年,魏應行從台灣帶到大陸的1.5億元台幣,一大半都打了水漂,他不敢再往前走了,他准備打道回府。

那天,他在北京至深圳的火車上,肚子餓得咕咕叫,於是從旅行袋裡掏出一包方便麵充飢。這時好幾個乘客問他:「這方便麵在哪兒買的?」然後用一種好奇的目光盯著他手裡的方便麵。這一「問」一「盯」,使他腦子里靈光一閃:方便麵有市場,為何不生產方便麵呢?

回台後,魏應行把在列車上的「發現」,很快變成了現實,四兄弟開始改行做方便麵。當時,在台灣,方便麵是統一集團的天下,而魏氏的企業小而無名,生產出來的方便麵無人問津。怎麼辦呢?創業一敗再敗的魏氏兄弟,找到了我,向我討教創業方略。我見四兄弟個個血氣方剛,正是人生創業的最好年齡,於是,我很願意幫「四兄弟」一把,便建議他們到大陸去闖。

魏應洲卻搖著頭說:「兩次闖大陸,我們都失敗了,我們想還是先從台灣做起。」

我問:「在台灣你們能做什麼?」

四兄弟都望著無言可對。我告訴他們:「台灣的食品業已經有了味全和統一,水泥業有「台灣」,塑化業有台塑,金融保險業有國泰人壽,所有行業的市場幾乎都被強勢企業佔領了,無論在台灣創辦什麼企業,其市場空間都是很有限的,再說,小河難養出大魚,要做大,就得到大陸去發展,那裡市場寬闊,起點是平等的。」他們聽我這么一說,覺得有道理,但兩次在大陸實踐的失敗,又使他們心有餘悸。

我看出了四兄弟的心思,又繼續對他們講:「你們在大陸的失敗不是創業本身的失敗,也不是產品的失敗,而是策劃的失敗。」我這里強調「策劃」,是想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既推銷自己,又點醒處於企業迷霧中的魏氏兄弟。第一個目的達到了,魏氏兄弟是明白了企業失誤的病根,在於沒有策劃好;第二個目的沒有達到,幾天之後,當魏氏兄弟決定挑選策劃大師為頂新做策劃方案時,並沒有直接選擇我,而是採取市場化操作,在台灣媒體上登出招標啟事,徵求「頂新方便麵」進入大陸的策劃方案,公開向社會競標,我只能是競標者之一。

我的方案一舉「中標」

在接觸魏氏兄弟之前,我已經為東南亞近500家企業進行過策劃、咨詢。我對這次競爭奪標非常自信,並認真地寫好了「頂新」的策劃方案。在策劃方案里,首先對頂新進入大陸進行了可行性分析。我認為,頂新進入大陸已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三大要素:天時——中國政府需要大量引進台資,並提供一些優惠政策,良好的政治氣候,大大地降低了關系成本;地利——大陸生活水平在提高,而大陸生產的方便麵包裝簡陋,食之無味,而頂新的方便麵若能以大容量,精選調料和精美適用的包裝進入大陸市場,加上台灣的產品對大陸人很有吸引力,勢必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人和——創業就靠一口氣,而兄弟四人「團結一心,共謀大業」所凝成的一股盛氣容易取得突破性的成功。進行可行性分析後,我又對頂新的戰略布置進行了設計:先在北方建立根據地(北方人喜歡吃麵食,市場大於南方)打開突破口,再通過京廣線向南方挺進(由北方人來影響南方人的食品愛好),然後向東、西部輻射(由南、北方人愛吃方便麵來使東、西部人產生從眾心理也跟著吃),最後佔領整個中國。在企業形象設計上,我強調產品命名最好避開「頂新」,因為「頂新」在台灣沒有名氣,也不要用「頂益」,「頂益」在大陸遭遇兩次失敗。應該用一個通俗易記的與老百姓接近的名稱,因為方便麵是大眾產品,名稱也應該大眾化。後來他們用了「康師傅」做產品名,其理由是:大陸北方老百姓喜歡把一些比自己水平高的人都叫師傅;在南方的工商企業,一般稱年紀大的人叫師傅,是一種「尊稱」。 「師傅」 既通俗又專業還能受人尊敬。每個師傅都有姓,姓什麼呢?最後他們用了健康的「康」字,因為「頂新」的方便麵不含防腐劑和人工色素,以此塑造「講究健康美味的健康食品專家」形象,隨著,廣告詞也呼之欲出:「香噴噴,好吃看得見。」

經過績效比較,魏氏兄弟覺得我的策劃方案確實棋高一著,最後決定選擇我的策劃方案。

康師傅在大陸一炮打響

1991年,天津科技開發區招商,魏氏兄弟帶著我的策劃方案來到大陸,將北京的頂好清油公司轉移到天津開發區,注冊了頂益食品公司,開始轉向生產「康師傅方便麵」,這次,魏氏兄弟幾乎把所有的家當都押進去生產適合大陸消費者口味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麵」。從此,中國的方便麵提高了一個檔次。

「康師傅」上市後,接著進行廣告轟炸,廣告畫面一改過去用真人做廣告的老套套,別出心裁地採用一個比較易記憶的廚師模樣的動畫人物做廣告。當「康師傅」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一出現,就吸引了觀眾的眼球,很快掀起一股搶購狂潮,這股狂潮又很快傳染了批發商,一度出現頂益門前排長隊、批發商提著一袋袋現金來訂貨的場面。於是,頂益利用批發商的預付款,很快購進一批國外先進設備擴大生產,以此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招聘員工快速培訓,僅一年之內在天津上了三條生產線,迅速佔領北方市場。

就在康師傅投放大陸市場的第15天,統一也跟蹤康師傅來到大陸投放統一方便麵。在台灣財大氣粗又處於方便麵霸主地位的「統一」舉起「降價」的武器,對康師傅進行阻擊,將與康師傅同樣包裝、同樣內容、同樣價格(3元一包)的統一方便麵,降為2.8元一包,與康師傅競爭。

統一降了價,康師傅降不降價?魏應洲又找我商量。我的回答是:「不能降價!」魏應洲問我:「為什麼不能降價?」我說:「康師傅是第一品牌,如果學統一降價,你的消費者就會找你退錢,因為他吃了很多3元一包的康師傅,現在降成2.5元,或降成2.7元,他就覺得以前吃虧了。降價,這不是第一名牌的人應該做的事。再說,拼價格,康師傅不是統一的對手,統一是老品牌,資金雄厚,生產規模大,康師傅若在價格上與統一抗衡,無疑是以卵擊石。」

「那怎麼辦?」魏應洲非常著急地望著我。我斬釘截鐵地說:「一點不能降價,反倒要升價!統一賣2.8元,我康師傅要賣3.2元。原價3元和2.8元太接近,應該把它拉開一個檔次,升到3.2元,這樣消費者心裡會想,好就是好,不好的才會降價,賣不出去才會降價,康師傅不僅不降,反而還在升價,康師傅就比統一好。」

我建議他們把「康師傅」的價格抬高後,對市場又進行了調查,我發現當時大陸只能賣兩種方便麵,一種是進口的「高價面」,在機場飯店有售,價高難推廣,另一種是低價袋裝方便麵,口味差。為滿足大陸另一部分貪便宜的消費者,我又建議魏氏兄弟推出一種簡易的紙包裝方便麵,售價1.8元。你2.8元,我1.8元,比你還便宜,這樣消費者要吃便宜的,有1.8元,要吃貴一點的,有3.2元,另外,我還建議魏氏兄弟推出一種5元錢的牛肉麵。高、中、低三個檔次的康師傅同時打進市場。由此,統一阻擊康師傅的結果是,康師傅不但沒有萎縮後退,而且市場佔有率更大了。事後,不少商家的老總問我:「白教授,你幫康師傅反擊統一成功,採取的是什麼戰術?」我說:「這叫『商品價格的有效組合。』其原理是:如果產品價格都是高價位,就失去了低價位的顧客,如果都是低價位,就失去了高價位的顧客,只有高、中、低三種價位有效組合,才能贏得眾多顧客。」

康師傅價格的有效組合成功,我把它看成是局部的成功,因為產品的運輸渠道不暢,也會影響銷售額的增長。

當時康師傅在大陸的工廠都設在北方,產品要往南推進,運輸是關鍵。為此,我又為康師傅獻出一策——搭配術。我建議魏氏兄弟與鐵路局合作,為鐵路局提供500個車皮,這500個車皮由頂益來製作,**交給鐵路局掛靠。康師傅方便麵就擺在這500個車皮里,這個車次掛5個車皮,那個車次掛10個車皮,這樣,就可順利地將康師傅分銷到大陸的東南西北各省市,然後,通知各地經銷商來提貨。如車皮到了武漢站,康師傅就通知武漢站的經銷商來提貨。提貨的方式,我建議他們採取配銷系統,這個配銷系統也就是產品組合銷售,比如康師傅今天最暢銷的是牛肉麵,於是,一箱牛肉麵搭配一箱其它的方便麵。如果經銷商只要牛肉方便麵,不要其它的方便麵,那麼一箱牛肉麵貼價50元。

這種「搭配術」的實質是「項庄舞劍意在沛公」,目的並不是硬性推銷滯銷產品,而是做做幌子而已。我了解經銷商的心理,你越是求他買,他越是不買,你越是不賣給他,他越是想買。應用我的搭配術,康師傅在經銷過程中不僅營業額在加大,而且利潤也在加大。也就是說,康師傅還沒有賣到終端消費者手裡的時候,頂益已經從經銷商手裡賺了一大筆。

我的策劃終於有了好的回報。只花了兩年時間,康師傅就在大陸市場打開了缺口,並在天津完成了三條生產線,鞏固了康師傅在北方的根據地,也是康師傅挺進大陸的第一個根據地。第一個根據地的成熟,為迅速擴大戰果,打下了強實的基礎,於是,我立即建議魏氏兄弟在大起點上完成戰略部署,將「康師傅」在天津的成功模式向全國鋪開,建立若干個根據地。魏氏兄弟採納了我的建議,1993又在廣州成立了第二家生產基地,形成一北一南的戰略格局。不久,又在杭州和重慶建起了兩家康師傅方便麵生產基地,隨後,在武漢也發展了一家康師傅方便麵生產基地。這樣,東西南北中五個根據地就在全國形成了。為了方便整體上的配送,魏氏兄弟甚至考慮到了每500公里設一個方便麵生產基地,到1996年生產基地已在全國發展到10個,生產線發展到110條,每年銷售額近百億元。

為康師傅指引第二戰場

有了錢怎麼辦?對於一個企業來說不僅要會掙錢,而且還要會用錢。康師傅在大陸實現擴大後,手裡很快集聚了一筆巨資。於是,我又幫助魏氏兄弟玩起了資本游戲——國際化運轉。我建議魏氏兄弟殺回台灣——用康師傅在大陸賺的錢收購台灣的味全。味全是台灣食品業的龍頭老大,以前康師傅在味全的眼中是瞧不上眼的小老弟,現在小老弟在大陸發了財,變成了大哥大,而味全卻日漸衰落。味全聽說魏氏兄弟要收購它,便獅子大開口,要價「300億(台幣)」,康師傅一甩手就是「300億」。其實,我建議康師傅殺回台灣收購味全是算過賬的,這「300億」對大陸的康師傅不但沒有任何損失,而且還有更大的利益可得。因為,康師傅把味全買了之後,處理他的房地產,就可得300億,這塊地皮在台北市區辦廠沒有太高的值價,當房地產賣掉還是值錢的。賣掉之後,再把300億拿到大陸,買其它的廠房,投資飲料業進行康師傅的品牌延伸——打造頂新第二艘航母,300億就可以增漲到3000億。

1996年「康師傅」推出檸檬茶和菊花茶。1997、1998年又推出冰紅茶、綠茶和烏龍茶。2002年又推出「鮮的每日C」果汁飲品。如今「康師傅」飲品已處於中國包裝茶飲料市場的領導地位,包裝茶的銷量及銷售額市場佔有率分別達50.6%和52.3%,成為飲料業的領跑者。

康師傅的成功,我是為它做了些策劃,現在回想起來,那隻是一種思路,真正使康師傅走向成功的還是魏氏兄弟自己。「兵法」的價值不在於擁有,而在於應用

② 康師傅泡麵好貴,小時候一直吃康師傅,現在發現市場上很多泡麵的性價比都超過康師傅了

台灣的連戰先生在訪問大陸的一次講話中提到,在台灣,統一方便麵的影響大於康師傅方便麵,而在大陸,康師傅的名氣大於統一,這是由於康師傅先到大陸來做的、搶先佔領了大陸市場。我覺得,康師傅方便麵研究了大陸人的口味和喜好,迎合了大陸人的需求,而不是簡單地照搬。康師傅在大陸做了幾年後,先後收購了「福滿多」、「好滋味」,所以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康師傅福滿多」、「康師傅好滋味」,價格比康師傅稍稍便宜一點。
隨著成本的提高,價格又不能提得太高,各種方便麵都在重量上玩花樣了。比如原來面餅為84克的康師傅方便麵,現在做成了82.5克的面餅,價格還比原來的漲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更覺得性價比低了。
覺得過去的康師傅方便麵好吃,可能是因為:1、過去的製作成本比現在的低,牛肉的成分多一些,現在為了降低成本,代用品多了些。2、吃得多了,也有些膩味了,沒有新鮮感了,就是俗話說的「肉多嫌肥」了。3、過去品種少、選擇的餘地小,現在品種多了,選擇的餘地大了,有了比較,自然就可以分出個高下來。

閱讀全文

與康師傅和統一如何佔領國內市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實際數據可能多少 瀏覽:848
納米陶瓷技術是什麼 瀏覽:466
代理權怎麼放 瀏覽:92
小程序前期盈利怎麼樣 瀏覽:685
重慶渝北競成職業技術學院怎麼樣 瀏覽:692
濮院毛衫哪個市場拿貨 瀏覽:374
康師傅和統一如何佔領國內市場 瀏覽:648
盜墓賊用什麼技術最好 瀏覽:730
港溝附近哪裡有農貿市場 瀏覽:617
公正都需用什麼程序 瀏覽:461
資料庫中怎麼存放圖片 瀏覽:536
如何代理貨款平台 瀏覽:351
煙味是什麼生物信息 瀏覽:863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怎麼加入 瀏覽:112
順豐同城如何上架產品 瀏覽:387
酒店登記身份信息多久傳到公安局 瀏覽:165
小程序愛情樹多久上線的 瀏覽:468
軟體工程原理和資料庫哪個難 瀏覽:305
網站的產品怎麼做成一個表格 瀏覽:460
信息罪多久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