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市場分析 > 利率市場化什麼時候

利率市場化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2-04-18 12:35:46

1. 貸款利率什麼時候會上調,公積金利率也上調么

申請貸款,要看你貸款利率是固定利率還是浮動利率,如果是固定利率的話,利率不會上調,會一直保持一個利率,如果是浮動的利率,有可能會上調和下調,至於公積金利率的話,也有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的區別。
浮動利率,固定利率。
根據此前的公告,將存量浮動利率貸款的定價基準轉換為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2020年3月1日至8月31日,借款人可與銀行平等協商,並決定貸款利率「換錨」為LPR(浮動利率)還是轉為固定利率。
一般來說,房貸借款人均會受到此次轉換的影響,但有幾種情況除外:一是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組合貸款中的公積金部分;二是固定利率貸款;三是2020年底前到期的個人住房貸款。如果符合這3種情況其中之一,就不受此次轉換影響。

對於轉換期間房貸利率水平,轉換時點利率水平保持不變。也就是說,2020年全年個人房貸利率水平與以前一樣,維持不變。而從2021年1月1日起,如果選擇固定利率,剩餘期限內,房貸利率與當前的利率水平保持一致,與LPR利率變化無關;如果選擇浮動利率,今後的房貸利率會隨著5年期LPR的變化而變化,LPR每月公布一次,或升或降或維持不變。
選擇哪種方式更好?

業內人士表示,兩種轉換方式各有優勢,具體如何選擇主要取決於房貸借款人對未來市場利率走勢的判斷:

如果認為未來LPR會下降,那麼轉換為參考LPR定價會更好;

如果認為未來LPR可能上升,那麼轉換為固定利率就會有優勢。

存量房貸借款人要根據自身情況,以及貸款價格、貸款期限、貸款余額等,綜合選擇適合自己的利率轉換方式。如果此前的房貸利率價格折扣力度大,月供剩餘時間比較長的話,可以選擇固定利率,這不僅有助於鎖定月供成本,還便於做好家庭的收支安排。如果月供剩餘時間較短,貸款余額也不多,選擇浮動利率可能更合適。

從中短期看,我國利率處於下行趨勢。將存量浮動利率房貸轉成以LPR作為定價基準,對借款人來說是有利的,有助於減輕借款人房貸支出。雖然長期利率走勢難以判斷,但中短期利率下行基本上是有共識的。此外,即便出現了與預期不一樣的利率大幅上升走勢,購房者還可通過提前還款方式來規避利率風險。

雖然此前多家銀行發布公告稱,8月25日起,對符合條件且尚未辦理定價基準轉換的個人住房貸款批量轉換,統一調整為LPR定價。多家銀行在公告中表示,此舉是為簡化客戶操作,參照銀行業普遍做法開展的。

不過,這也不代表消費者沒有選擇權。各銀行均明確,批量轉換完成後,若對轉換結果有異議,可於2020年12月31日(含)前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轉回或與貸款經辦行協商處理。需要注意的是,已有銀行明確,撤銷操作僅能辦理一次。

銀行之所以採用批量轉換,主要還是考慮房貸借款人大部分為個人,人數眾多且分散,批量轉換方式能夠節約資源、提升辦理效率。

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對利率市場化、引導利率下行都有好處。央行近日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截至6月末,存量貸款定價基準轉換進度已達55%。其中,存量企業貸款轉換進度為76%。

統計顯示,2019年8月改革以來,LPR報價水平逐步下行。今年8月份報出的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為3.85%和4.65%,改革以來累計下降0.4個和0.2個百分點。

2. 利率市場化的歷史改革進程

利率市場化是中國金融改革的重要內容。中國早期的改革側重於理順商品價格。90 年代後期以來,開始強調生產要素價格的合理化與市場化。資金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利率市場化是生產要素價格市場化的重要方面。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是在借鑒世界各國經驗的基礎上,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穩步推進的。總體思路是先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市場化,後存貸款利率市場化。
一、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先行放開 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是整個金融市場利率的基礎,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以同業拆借利率為突破口。
(一)放開銀行間拆借利率的嘗試 1986 年1 月7 日,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管理暫行條例》,明確規定專業銀行資金可以相互拆借,資金拆借期限和利率由借貸雙方協商議定。此後,同業拆借業務在全國迅速展開。針對同業拆借市場發展初期市場主體風險意識薄弱等問題,1990 年3 月出台了《同業拆借管理試行辦法》,首次系統地制訂了同業拆借市場運行規則,並確定了拆借利率實行上限管理的原則,對規范同業拆借市場發展、防範風險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銀行間拆借利率正式放開 1995 年11 月30 日,根據國務院有關金融市場建設的指示4精神,人民銀行撤銷了各商業銀行組建的融資中心等同業拆借中介機構。從1996 年1 月1 日起,所有同業拆借業務均通過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網路辦理,生成了中國銀行間拆借市場利率(CHIBOR)。至此,銀行間拆借利率放開的制度、技術條件基本具備。
1996 年6 月1 日,人民銀行《關於取消同業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明確指出,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由拆借雙方根據市場資金供求自主確定。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正式放開,標志著利率市場化邁出了具有開創意義的一步,為此後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奠定了基礎。
二、放開債券市場利率債券市場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放開債券市場利率是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重要步驟。
(一)國債發行的市場化嘗試 1991 年,國債發行開始採用承購包銷這種具有市場因素的發行方式。1996 年,財政部通過證券交易所市場平台實現了國債的市場化發行,既提高了國債發行效率,也降低了國債發行成本,全年共市場化發行國債1952 億元。發行採取了利率招標、收益率招標、劃款期招標等多種方式。同時根據市場供求狀況和發行數量,採取了單一價格招標或多種價格招標。這是中國債券發行利率市場化的開端,為以後的債券利率市場化改革積累了經驗。
(二)放開銀行間債券回購和現券交易利率 1997 年6 月5 日,人民銀行下發了《關於銀行間債券回購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決定利用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開辦銀行間債券回購業務。借鑒拆借利率市場化的經驗,銀行間債券回購利率和現券交易價格同步放開,由交易雙方協商確定。
這一改革措施,提高了金融機構資金使用效率,增強了金融機構主動調整資產、負債結構的積極性;隨著銀行間市場債券回購、現券交易規模不斷擴大,其短期頭寸融資的特性日益明顯,短期回購利率成為中央銀行判斷存款類金融機構頭寸狀況的重要指標,為中央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奠定了基礎;銀行間債券回購與現券交易利率的放開,增強了市場的價格發現能力,為進一步放開銀行間市場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的發行利率創造了條件。
(三)放開銀行間市場政策性金融債、國債發行利率 1998 年以前,政策性金融債的發行利率以行政方式確定,由於在定價方面難以同時滿足發行人、投資人雙方的利益要求,商業銀行購買政策性金融債的積極性不高。1998 年,鑒於銀行間拆借、債券回購利率和現券交易利率已實現市場化,政策性銀行金融債券市場化發行的條件已經成熟。同年9 月,國家開發銀行首次通過人民銀行債券發行系統以公開招標方式發行了金融債券,隨後中國進出口銀行也以市場化方式發行了金融債券。
1999 年,財政部首次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實現以利率招標的方式發行國債。
銀行間債券市場利率的市場化,有力地推動了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發展,為金融機構產品定價提供了重要參照標准,是長期利率和市場收益率曲線逐步形成的良好開端,也為貨幣政策間接調控體系建設奠定了市場基礎:一是提高了金融機構調節資產結構的主動性,金融機構債券投資佔比逐步提高,超額准備率趨於下降,對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敏感度增強;二是公開市場操作的工具種類隨之不斷豐富,操作方式和力度也日趨靈活。
銀行間市場建設與利率市場化國際經驗表明,金融市場建設對於利率市場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金融市場的發展有利於發揮利率的資源配置作用;其次,金融市場的發展為金融產品創新提供了條件,金融產品創新是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重要手段;再次,金融市場發展使利率市場化與中央銀行利率調控能力、金融機構產品定價能力和利率風險管理能力的協調發展成為可能,是完善中央銀行調控體系和提高金融機構經營能力的重要條件。
有價證券及投資/(有價證券及投資+貸款) 平均超額准備率7為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人民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方針政策,注重加強銀行間市場建設,不斷完善市場法規體系,為各項業務開展提供製度保障。先後發布了關於同業拆借管理、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銀行間市場債券交易管理等規章制度,初步形成了銀行間市場運行的規則基礎。銀行間市場成員范圍不斷擴大。
其中同業拆借市場成員范圍已擴大到存款類金融機構、部分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市場化發行債券的政策性銀行等絕大部分金融機構,成員總數由1997 年末的96 家增加到2004 年末的656 家。銀行間債券市場參與者范圍也已由1997 年市場啟動時的商業銀行,擴大到包括城市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在內的各類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法人,參與機構數已由1997 年的16 家增加到2004 年末的3983 家。
在銀行間市場成員不斷增加的同時,市場品種和交易方式也不斷豐富。以銀行間債券市場為例,自1998 年、1999 年先後實現政策性金融債、國債的市場化發行後,銀行間市場債券的券種形式日益多樣化,出現了貼現債、附息債、本息拆離債、附選擇權債券等新品種;在招標方式上,不僅採取數量招標方式,還採取利率招標方式;2004 年4 月12 日,人民銀行頒布的《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買斷式回購業務管理規定》,進一步豐富了債券回購的業務形式,增加了回購市場價格發現、規避風險等多種功能。
隨著交易主體的增加和金融產品的豐富,銀行間市場交易量逐年遞增。據統計,銀行間拆借市場2004 年實現總拆借額1.46 萬億元,比1998 年增長6 倍;2004 年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交易額為2.52 萬億元,比1998 年交易額增長758倍;債券回購交易額9.31 萬億元,比1998 年增長90 倍。
銀行間市場的發展對中國的金融改革具有深遠的意義。
第一,銀行間市場的發展為形成完整的市場化的基準收益率曲線奠定了基礎。銀行間拆借市場和回購市場利率已成為短期金融產品定價的重要參照指標,銀行間市場國債發行利率和二級市場收益率也為中長期利率產品定價提供了參照系。
第二,銀行間市場成為實施貨幣政策間接調控的重要場所。1998 年以來,依託於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公開市場業務已經成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日常 性操作的最重要工具。市場交易主體對貨幣政策信號的靈敏度不斷增強,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更加順暢市場化是實現中國利率改革目標的關鍵。存、貸款利率市場化的思路是「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先長期、大額,後短期、小額」。
(一)積極推進境內外幣利率市場化1996 年以來,隨著商業銀行外幣業務的開展,各商業銀行普遍建立了外幣利率的定價制度,加之境內外幣資金供求相對寬松,外幣利率市場化的時機日漸成熟。2000 年9 月21 日,經國務院批准,人民銀行組織實施了境內外幣利率管理體制的改革:一是放開外幣貸款利率,各項外幣貸款利率及計結息方式由金融機構根據國際市場的利率變動情況以及資金成本、風險差異等因素自行確定;二是放開大額外幣存款利率,300 萬(含300 萬)
以上美元或等額其他外幣的大額外幣存款利率由金融機構與客戶協商確定。
利率市場化是指通過市場和價值規律機制,在某一時點上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運行機制,它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一直是中國金融界長期關注的熱點問題。2000年以來廣受人們關注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終於邁出了第1步:經國務院批准,從2000年9月21日開始,改革中國外幣利率管理體制,首先是放開外幣貸款利率,由金融機構根據國際金融市場利率的變動情況以及資金成本、風險差異等因素,自行確定各種外幣貸款利率及其結息方式。
2002 年3 月,人民銀行將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對境內中國居民的小額外幣存款,統一納入境內小額外幣存款利率管理范圍。
2003 年7 月,境內英鎊、瑞士法郎、加拿大元的小額存款利率放開,由各商業銀行自行確定並公布。小額外幣存款利率由原來國家制定並公布7 種減少到境內美元、歐元、港幣和日元4 種。
2003 年11 月,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下限放開。商業銀行可根據國際金融市場利率變化,在不超過人民銀行公布的利率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確定小額外幣存款利率。賦予商業銀行小額外幣存款利率的下浮權,是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有益探索。
2004 年11 月,人民銀行在調整境內小額外幣存款利率的同時,決定放開1 年期以上小額外幣存款利率,商業銀行擁有了更大的外幣利率決定權。
隨著境內外幣存、貸款利率逐步放開,中資商業銀行均制定了外幣存貸款利率管理辦法,建立了外幣利率定價機制。各行還根據自身的情況,完善了外幣貸款利率的分級授權管理制度,如在國際市場利率基礎上,各商業銀行總行規定了其分行的外幣貸款利率的最低加點幅度和浮動許可權,做到了有章可循,運作規范。
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意識和利率風險管理能力得到不斷加強。
(二)穩步推進人民幣貸款利率市場化1、人民幣貸款利率市場化的初步推進1987 年1 月,人民銀行首次進行了貸款利率市場化的嘗試。
在《關於下放貸款利率浮動權的通知》中規定,商業銀行可根據國家的經濟政策,以國家規定的流動資金貸款利率為基準上浮貸款利率,浮動幅度最高不超過20%。
2、人民幣貸款利率市場化邁出重要步伐2003 年以來,人民銀行在推進貸款利率市場化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三步:第一步是2003 年8 月,人民銀行在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時,允許試點地區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利率上浮不超過貸款基準利率的2 倍。
第二步是2004 年1 月1 日,人民銀行決定將商業銀行、城11市信用社的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擴大到貸款基準利率的1.7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的浮動區間上限擴大到貸款基準利率的2 倍,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浮動區間下限保持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9 倍不變。同時明確了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不再根據企業所有制性質、規模大小分別制定。
第三步是2004 年10 月29 日,人民銀行報經國務院批准,決定不再設定金融機構(不含城鄉信用社)人民幣貸款利率上限。
2013年7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
一、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
二、取消票據貼現利率管制,改變貼現利率在再貼現利率基礎上加點確定的方式,由金融機構自主確定。
三、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不再設立上限。
四、為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暫不作調整。

3. 中國央行加息歷史,歷史上央行一共加息降息多少次

一、2011年7月7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二、2011年4月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

三、2011年2月9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

四、2010年12月2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

五、2010年10月20日 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據此相應調整。

六、2007年12月20日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18個百分點。

七、2007年9月15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17日(周一)滬綜指上漲109.21點,漲幅2.06%。深成指上漲280.67點,漲幅1.54%。

八、2007年8月22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內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響,早盤滬深兩市雙雙大幅低開,股指早盤震盪走高,在金融、地產股的輪番推動下,滬深兩市先後刷新歷史高點。滬指漲幅0.50%,成交1621.98億。

九、2007年7月20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7月23日周一兩市大幅跳空高開,滬市開盤報4091.24點,上漲32.39點,深市開盤報13615.30點,上漲197.34點。兩市大盤高開高走單邊震盪上行,做多人氣迅速聚集。

截至收盤,兩市共成交2351.1億元,成交量明顯放大。

十、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18個百分點。5月21日,滬市開盤:3902.35點,低開127.91;報收4072.22點,漲幅1.04%。

十一、2007年3月18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低開後大幅度走高,開盤2864點,收盤3014點,突破3000點,全天大漲2.87%,隨後一路強勁上行至3600點。

十二、2006年8月19日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均上調0.27%。周一開盤後,滬指開盤低開至1565.46點,最低點1558.10點,隨後迅速反彈收復失地,收盤至1601點,上漲0.20%。

十三、2006年4月28日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上調0.27%,提高到5.85%。28日,滬指低開14點,最高1445點,收盤1440點,漲23點,大漲1.66%。

十四、2005年3月17日提高了住房貸款利率。滬綜指當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彈後,滬綜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點。

十五、2004年10月29日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均上調0.27%。一路下跌中的滬綜指繼續大跌1.58%,當天報收於1320點。

十六、1993年7月11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調到10.98%。首個交易日滬指下跌23.05點。

十七、1993年5月15日各檔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各項貸款利率平均提高0.82%。首個交易日滬指下跌27.43點。

加息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中央銀行提高利息的行為,從而使商業銀行對中央銀行的借貸成本提高,進而迫使市場的利息也進行增加。加息的目的包括減少貨幣供應、壓抑消費、壓抑通貨膨脹、鼓勵存款、減緩市場投機等等。

加息也可作為提升本國或本地區貨幣對其它貨幣的幣值(匯率)的間接手段。1992年9月16日,英格蘭銀行一天之內兩度提升英鎊的利率,是近代金融史上加息的典型事例。在中國,加息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的輔助手段之一。央行2011年內已經3次加息以應對高企膨脹。

(3)利率市場化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一、央行的三大手段。

1、存款准備金,央行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就可以凍結商業銀行的貸款,控制貸款量,起到抑制經濟過熱的作用。

2、利率,央行通過加息提高人們存款意願,是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減少。降息相反。

3、公開市場操作,也就是買賣債券。當央行需要回收市場流動性的時候就發行債券來回籠資金,市場上錢不夠的時候就贖回債券將貨幣發出去。

二、央行加息的影響。

對個人而言,如果加息,無論是向銀行還是其他機構申請貸款,貸款利率必然會上升,同時意味著所還利息增加。

而對於目前有貸款的,如果貸款是與借款人簽的浮動利率的,比如房貸,那麼加息後原有貸款利息也會上調,從而增加個人還款額度。除非是與貸款人簽的固定利率,那樣的話加息就等於是賺了。

不過,房貸利率一般都是浮動的。根據有關研究表明,中國的家庭債務中,房貸為最主要的債務。20年期的100萬房貸,如果以當前的基準利率上調0.5%,每月還款額的將多300元左右,總利息將增加6萬多元。

至於說加息帶來的存款利息的上漲,對於現在很多寧願把錢放進余額寶也不願存銀行的人來說,其帶來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對企業同樣如此,相比個人而言,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更頻繁地進行融資。加息就意味著增加企業的融資成本,減少利率。

既然加息對企業和個人會帶來如此多的不利,是不是2018年就不會加息了?這個恐怕不是你我說的算,加不加息還得央媽說了算。

4. 我國何時開始利率市場化

從2002年開始進行匯率改革起,利率市場化就已經開始。不過並未公開進行,公開進行是從07年開始的,具體時間沒記住。

5. 十八大三中全會時間

你說的是十八屆三中全會

召開時間:預計在2013年10月
重視原因:中國深層次改革政策推出,一般要等到三中全會,因為通常一中和二中全會主要集中在人事機構變動上。
預期政策:戶籍制度,利率市場化,稅收制度改革,加強節能環保建設等。
往屆回顧: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立計劃、財政和貨幣三位一體的調控;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強調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6. 利率市場化在短時間內為什麼難以形成

1. 利率市場化進程過快容易導致過度競爭
基於我國利率曾長期處於較低水平,利率一旦實行市場化,那麼,短期內,
勢必使得銀行等金融機構迅速抬高利率,爭搶市場,以釋放過去長期被低利率壓制的吸收存款的慾望。銀行等金融機構之間,存款吸收的競爭加劇,這便容易形成惡性競爭。不少金融機構為了爭搶客戶,甚至不惜降低對於資本來源的質量標准,向大量的風險較高的分散資本持有者開放,即產生了所謂的「逆向選擇效應」,而這會大大增加金融機構業務經營的隱患。另外,有的金融機構肆意大幅調高存款利率,或增添附帶的優惠項目。這些並不符合金融界運營規則的不良做法的不斷泛濫,將最終導致國內金融市場出現或大或小的銀行危機。
典型代表就是台灣銀行業在利率放開管制後集體虧損了三年,其中最主要原因便是台灣銀行業發展過多過快,以致產生了過度競爭。
2. 我國資本市場的有效競爭機制,近期不可能完全建立
我們不得不正視這樣一個問題:我國的銀行業尚處於資本市場的國家壟斷地
位。而這一事實表明,即便實行了利率市場化改革,也不可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競爭機制,而只會是一種名義上的利率市場化。
須知,完全意義上的市場競爭機制要求市場的競爭主體屬於同等性質。而我國政府對於銀行業的高度干預與控制將使得這些金融機構處於完全不同的地位,這必然導致競爭條件的扭曲和金融市場競爭環境的不公性,從而大大降低了利率作為資本的價格在市場競爭中的基礎性調節作用。例如,資本充足率(即實際資本擁有量占風險資產總額的比率)不同的政策興銀行和純粹意義上的商業銀行、受政府補貼銀行和完全自負盈虧的銀行之間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競爭,其中一方明顯優於另一方,且遭受沖擊時的承受能力存在著絕對性的差異。
資本市場無法形成完全的有效競爭機制,政府的干預依然存在,利率便無法真正反映資本市場的供求狀況,其結果誠然跟未實行利率市場時沒什麼兩樣,甚至這種「二不像」的中間狀態會引發比之前更多的金融問題。
3. 金融業務中容易出現市場化不徹底的產品
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並不是一個單一資本價格市場化的過程,而是一個價格體
系市場化改革的過程。我們知道,對於一般商品而言,一旦其中某些產品價格的制定往往須考慮其上、下游產品和可替代產品的價格。一旦其中某些產品價格是被控制的,那麼便很難實行市場化定價。同樣,若實行利率市場化改革,在金融領域,存貸款利率作為主體利率往往能夠率先實現市場化,而中間業務卻往往跟不上步伐。不少人傾向於主張對中間業務金融產品或服務實行高度控制,或者一些客戶出於對定價的不滿而批評銀行,並寄希望於找政府幹預。那麼,結果往往出現新的扭曲,即名義與實際不相符,從而大大削弱了利率的市場調節功能。
4. 存在銀行產品過分交叉補貼的隱患
由於利率的市場化,各金融機構間的競爭趨於激烈,為保證自身的市場份額
不少銀行除了哄抬利率,降低存款資本質量標準的手段以外,往往還會採取彼此業務交叉補貼的做法。金融機構的此類行為實屬暗箱定價行為,為從中獲得不正當的競爭力而擾亂定價系統。於是,金融產品或服務的價格又等同於虛設,無任何的市場信號價值。

7. 如何看待利率市場化

1、利率市場化不可能導致銀行貸款供過求於

上屆政府被金融危機驚得不輕,於是4萬億的刺激最終成了10萬億的經濟刺激。對於中國來說,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經濟增長是大局,其他的都是小事。只有經濟總量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中國才談得上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各類領土爭端、海外市場的開拓、海外資源的獲得,才有了堅實的基礎。而經濟增長的基礎是社會穩定,埃及、泰國等經常發生軍隊干涉政治,社會經常不穩定的所謂民煮國家,有中國式的增長顯然是天方夜譚。失業和通脹則是嚴重威脅中國社會穩定的因素。經濟增長自然能緩解和解決失業問題,而通脹則必須通過降低通脹才能緩解和解決。

自從2010年開始貨幣相對緊縮後,中國普遍缺錢,特別是一些民營企業。不少民營企業陷入困境,一些企業家醜態百出,有人逃到國外,有人進了監獄,有人痛哭流尿,有人破口大罵。為什麼李嘉誠、史玉柱基本上沒見過他們罵銀行不給他們提供優惠利率的貸款?當然,越是有錢,財務狀況越好的人,銀行反而喜歡給這樣的人貸款。而這兩人,正是曾經一度陷入破產邊緣,或事實上已經破產的人,在渡過危機後,吃一塹長一智,資金鏈保持非常低的壓力。

做企業,承擔一定的經營風險,賺取利潤,和他人無關。不能因為冒進碰到了困難,就罵天罵地罵政府,為什麼自己的利潤不拿出來與人分享?有趣的是,一些腦子進水的專家學者,也跟一些企業家搞到一起,紛紛表示中國應該推進利率市場化,似乎利率市場化實現了,銀行的貸款就能給喜歡冒大風險的瞎折騰企業主了。有趣的是,這兩年有「專家」甚至表示銀行應該保持貸款利率不變的情況下提高存款利率,以補貼老百姓。有的專家以日本和台灣的極端低利差現象(日本1%的利差是因為日元長期零利率,台灣1%的低利差是因為台灣大企業紛紛出島但銀行未出島,導致貸款供求關系大幅惡化)來指責中國銀行的高利差。在其他領域,謊言說1萬次未必成事實,在金融和經濟領域,倒不是沒有可能。

即使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加快了,沒有穩定的經營史、缺乏可靠的擔保品的中小民營企業,照樣很難得到銀行的貸款。銀行是企業,不是慈善機構。

中國目前這個階段,利率明顯低於民間借貸的銀行貸款,一定是供不應求的,利率市場化不可能導致貸款的供求關系發生逆轉。

2、利率市場化只能逐步推進,本次調整對銀行負面影響非常有限

中國不僅需要社會穩定,同樣需要金融穩定。金融動盪可能導致社會動盪。所以,在全球來說執行力最強的中國政府,必然會拒絕任何有可能顯著動盪金融穩定的冒進改革。

2009年的貸款大躍進中,銀行爭相打貸款利率的價格戰,以在政治上表決心,同時擴大或保持市場份額。這充分說明,中國的商業銀行和曾經的彩電、復讀機、空調、VCD行業一樣,都沒有價格戰的免疫能力。這也是這次央行只是下調了貸款利率的限制而沒有放開存款利率調制的主要原因。

只要存款利率沒有放開,則銀行的成本則基本不會上升。而貸款利率取消基準利率七折的限制,也只有象徵意義。前期銀行貸款利率的下限從九折下調兩次到七折後,銀行很少放出七折基準利率的貸款。而最近因為資金緊張,部分銀行甚至不再發放優惠利率的個人購房貸款,又怎麼可能有提供六折甚至五折的貸款?

什麼時候銀行存款利率的限制會放開?應該和這次一樣,當政府限制放開的效果和不放開的效果沒什麼區別的時候,才是放開的良機,我看中國政府不會做傻事。

目前中國的銀行還不夠聰明,差異化做得還不夠,這樣,存款利率1.1倍的限制就很難放開,免得銀行紛紛吸收高自己存款,惡性競爭導致少數銀行破產。成百上千的人的銀行存款因銀行高息吸收存款並放出高危貸款而破產而血本無歸,這種事一定要避免。

3、利率市場化不是銀行的重大利空

目前銀行股市盈率普遍只有五六倍,股息率普遍高於銀行存款,但市場普遍不敢大量加倉。市場怕的並不是利率市場化,而是地方融資平台貸款和房地產貸款。利率市場化只不過是銀行少賺點錢,而不良貸款有可能導致銀行技術性破產。

從市場表現來看,投資人普遍理性面對貸款利率全面放開的這個利空。如果眼光放遠一些,目前的銀行股是投資人眼前的金礦。

有件事想不太通。匯金因為持有幾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多數股份,每年能獲得1000億元以上的現金股息。如果拿出1000億來在市場上橫掃銀行股,則不僅自己持有的股份相應增值,也能打破A股的僵局。增持的部分,未來三年或是五年的平均年收益率,也比中投在海外買一堆前景不明的資產要好得多,起碼比美元國債收益率高出很多倍。但為什麼不這么干?怕數年後被一幫屁民罵它今年在市場上掠奪民財?還是怕其他機構投資者趁機減持?或是這樣與國有股減持的大方向相悖?

8. 存貸款利率市場化什麼時候可以開始

等中國銀行通知吧

9. 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是什麼

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

1、1996年,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先行放開,債券市場利率以及部分存貸款利率也隨後相繼放開。

2、1999年10月,銀行間市場利率、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發行利率市場化。進行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嘗試。至此,貨幣市場和債券利率已經基本放開,貼現率也在逐漸放開中。

3、2000年9月21日,放開了外幣貸款利率,放開大額外幣存款利率下限;2003年11月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下限放開。(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先大額後小額)。

4、2003年以後,不斷擴大貸款利率的浮動范圍,存款利率的改革也在進行中。

5、2004年10月29日,不再設置貸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至此,我國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基本過渡到「上限放開、下限管理」的階段;人民幣存款利率則實現了「放開下限、管住上限」的既定目標。

6、2012年6月7日,存款利率浮動區間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貸款利率調整為基準的0.8倍,7月5 日,將貸款利率浮動下限調為基準利率的0.7倍,兩次浮動區間的調整,拉開了利率市場化最後攻堅戰的序幕。

7、2013年7月20日起,放開貸款利率下限,至此,對貸款利率的管制全面放開,接下來就剩存款上限了。

8、2014年11月12日,下調基準利率,人民幣存款浮動區間改為基準利率的1.2倍。2015年4月10日,擴大到1.3倍,5月11日,擴大到1.5倍。當然,利率的市場化不只是擴大浮動區間,我國近來的一系列政策都是為日後的利率市場化鋪路。

9、2015年5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存款保險條例》,銀行一旦破產,儲蓄額小於50萬的儲戶由保險公司賠償,這一條例的頒布告訴我們,存款也不一定是保險的,當然,最重要的是為民營銀行的發展鋪路。

(9)利率市場化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中國利率市場化的積極影響:

1、讓金融更好地支持實體

金融機構採取了差異化的利率策略,可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加大金融機構對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融資變得多元化,促使金融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也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2、增加金融機構獲利能力

貸款利率市場化以後,一些金融機構可能會上浮貸款利率,那麼,就能夠獲得更多貸款利息收入,為銀行增加更多獲利能力。同時,銀行在給中小企業貸款的時候,可能會更加嚴格貸款條件,對於發展前景更好的中小企業優先貸款,這樣也可以進一步減少不良貸款。

3、提高信貸質量

貸款利率市場化之後,金融機構會給優質客戶創造更多收益,而使那些質量不高的客戶收益下降,風險較大且信譽度低的客戶將退出信貸市場。

4、更有效地吸引閑置資金。

利率市場化或再擇機有序放開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市場化以後,可以更加有效地吸納閑散資金,把社會上閑置的資金很好地利用起來,如果利率上漲,可以更加吸引大客戶閑置資金,利率市場化以後,金融機構可以根據自身特點來決定利率,適當地提高存款利率,就可以在短時期內吸引到更多數量的閑置資金。

5、有利於信譽好的客戶

利率市場化後,銀行也更加嚴格審核貸款人的信用狀況,信用好的貸款者將更多受到青睞,利率市場化後,銀行存款利率一般會提高,貸款利率則會下降,老百姓將會得到更多的實惠,同時,促進信用體系向前邁進一步。

6、將推進存款保險制度

利率市場化後,商業銀行之間競爭會增強,一些銀行可能面臨新的風險,為了維護整個市場穩定,或將推進存款保險制度。

7、促進農村金融服務進一步提高

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服務的主力軍,不再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設立上限,有利於農村信用社自主定價,有利於統一各類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政策,營造更加公平競爭環境,有利於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不斷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農村金融服務進一步創新與提高。

8、加速銀行升級

利率市場化,資產定價將更加透明,商業銀行利息差有利於競爭,經營模式轉型壓力增加,加速傳統銀行業務向投資銀行、財富管理轉變,促進銀行進一步升級。

閱讀全文

與利率市場化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粱酒代理商什麼牌子好 瀏覽:669
300元鬼市場在哪裡 瀏覽:649
代理什麼醬酒有發展 瀏覽:270
信息技術興起於20世紀哪個年代 瀏覽:282
欠款要是走法律程序需要什麼證據 瀏覽:397
成都購買電動輪椅大市場在哪裡 瀏覽:265
房子過戶贈予和交易哪個好 瀏覽:608
環評審批信息屬於什麼單位 瀏覽:776
嵊州領帶批發市場有哪些 瀏覽:278
武漢葵花葯店代理怎麼樣 瀏覽:135
人事代理是指哪些 瀏覽:445
紅軍為什麼不投入轉會市場 瀏覽:138
資料庫一頁多少k 瀏覽:568
華為換蘋果x手機怎麼轉移數據 瀏覽:353
張氏絕密技術有哪些 瀏覽:931
如何在電腦上安裝顯卡驅動程序 瀏覽:175
如何編apk程序 瀏覽:862
上匯眼鏡市場怎麼樣 瀏覽:712
夏門金龍技術部員工月工資多少 瀏覽:588
社保卡上信息與交費怎麼查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