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個愛逛菜市場的女子
琴棋書畫詩酒花的生活,終歸也離不了柴米油鹽醬醋茶。
以前的美女鄰居不喜逛菜市場,討厭菜市場的吵鬧、擁擠、臟亂,樂意去超市買菜,我卻恰恰相反。市井的熱鬧熙攘,此起彼伏的吆喝,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生活的煙火氣息,全然充斥在菜市場里。
每日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菜市場我是每日必逛之。平日,上下班的間隙,匆匆買幾樣自己想好的菜,回家享受煙火人生。周日,總會菜市場慢慢逛,東瞅瞅,西瞧瞧。
今兒早上,騎車去菜市場,路兩旁停滿了電瓶車、自行車,慶幸自己還為車子找到了空位。
通常愛去逛臨時菜攤,縣城周邊村莊里勤勞的人們,把家裡吃不完的菜,拿到市場來賣。我也偏愛這些農戶菜,因其比菜市場遠道而來的菜更加新鮮水靈。
這些賣菜的,多半是中年婦女,也有七八十歲的老爺爺、老太太。沿著過道兩邊,一字擺開,菜或擺竹籃里,或擺板車上,或擺筐里,或地上鋪一蛇皮袋,直接堆上面,更有甚者直接堆於地上,也不會覺得不妥。
矮青菜白桿綠葉,適合炒,喜歡挑矮一點葉子多兒的,高桿白菜適合腌制,那是記憶里腌菜燉豬血的酸辣味兒。萵筍青白色的桿子上長著翠綠的葉兒,種菜的大娘說,要挑矮一點壯一點,頂重要的是挑節長一點的,準保嫩、脆。
拿一把香菜,手有餘香,比贈人玫瑰濃郁。菊花菜嫩綠嫩綠的,白蘿卜帶著葉子碼放整齊,紅蘿卜掐去了葉子,躺在籃子里,圓溜溜。胡蘿卜被紮成一把把地擱在地上,比菜販子賣的胡蘿卜丑多了,坑坑窪窪,歪瓜裂棗樣兒,回來炒上卻清甜可口。紫苔菜瘦瘦長長,深紫色的紫羅蘭總是受我的青睞。香芹、小蔥帶著根兒,米白色的花菜兒開放在三兩片綠葉間,不禁想起那則笑話,情人節送老婆一棵花菜,今日是花,明日是菜,可賞可吃,小氣又睿智的男人呀。
賣藕的是李浩陽媽媽,七八月份她家的藕那才好吃,刮皮切片生吃,脆津津,甜絲絲。選了幾根藕,她說三塊,給了她五塊趕緊走,她每次總要算我便宜點,無奈她追趕的腳步還是快於我,硬是找回兩塊。買農戶菜時,我多半不還價,農村長大的孩子,深知侍弄菜園的不易,風調雨順還好,若是來個天災可真夠嗆。
魚攤上的小河魚可新鮮著,管子里輸進去的氧氣,不停地冒泡泡,魚也快活地游著,殊不知一會兒就要剖腹刮鱗,油煎烹煮,成為餐桌上的佳餚。隔壁紅桶里的幾條野泥鰍,靜然不動,不知是否思考如何大逃亡。對於這些美味,由衷地喜愛,無奈兒子不食,只是看看,辜負了各位殷切的目光。
一個大叔的攤上,擺滿了各色干貨,薏仁米似珍珠,赤小豆似珊瑚,茯苓恰似白色的骰子,黃芪一片一片散發著葯香,山葯也切成片兒……大叔會根據你的症狀,為你配幾樣回家熬粥喝,臨走前還得吩咐薏仁米一定要炒熟。
大爺身前的干扁豆、干四季豆、干豆角、干蘿卜絲、干筍、梅乾菜,一樣一樣擺在塑料袋裡,干皴的像大爺臉上的皺紋。買點兒回去煨肉,或者是用臘肉蒸,可是美味。新作的山芋粉絲,十七八塊錢一斤,黑芝麻粉也差不多是這個價。
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攤前的黑乎乎的塊兒,聽老人家說是用糯米加豆豉曬乾的,很有嚼頭,可是看看裡面布滿的辣椒籽,怕辣的我還是不敢買。一粒粒的小山芋圓子,兒子的最愛,做湯、清炒、燒紅燒肉皆可。白糕、肉絲糕,那是關於年的記憶,香透了整個童年,買得兩斤肉絲糕,回家或蒸或煮或烤,都是一家三口的摯愛。杏色的磨漿糕 ,切成薄片,放上腌菜、雞蛋炒,操作簡單,卻不失美味。
木桶里的是黃漬菜,大娘見我對著拍照,掀去上面覆蓋的塑料紙,說這樣拍起來更好看。高高瘦瘦的冬瓜壇里是腌白菜,每年這個時候,母親總要腌上幾壇子,給我們去鄉里上中學吃,酸菜的味道還在記憶里,只是母親已不在。紅通通的豆腐乳,或黃或紅的腌辣椒,泡在瓶子里的小米辣,這是多少外出遊子們心心念念的家鄉的味道。
墨綠色的冬瓜被時間抹上了一層白霜,切成一圈圈地賣,老南瓜橙色的表皮灰撲撲,山芋裹著一層薄薄的泥,褐色的芋頭還能看得見一根根細絲。冬筍已大量上市,攤主坐在小凳子上,低著頭,削去筍老。
逛得有些餓了,買兩個筍衣餡的蒿粿,軟糯鮮香。糯米圓子、山芋粉圓子躺在蒸屜里,包蛋餃的大姐倒蛋液、放肉餡、合蛋餃皮、翻邊,鏟出來裝入方便盒,一氣呵成,轉眼又投入下一鍋的製作。麻球、酥餅、包子、千層餅、米粑粑,小吃各種各樣。
賣炒貨的攤前,立著一袋袋的瓜子、花生。凍米糖、豆字糖可是祁門西路的特產,已申遺成功。一包包花花綠綠的酥糖,可是兒時的最愛。
一邊走,一邊感懷。老爺爺的攤上擺著竹子做的刷鍋帚。農村裡,這個活兒多半一家之主都會干,取來一截竹子,用彎刀把上面里三層外三層地劈成細絲。老爺爺還賣棒槌,拿在手上輕巧,透著木香味兒,結婚時,父親親手做的棒槌,盡管刷上了紅漆,還是抵擋不了歲月的侵蝕,腐爛後一塊塊地掉落。
素菜買好了,想著給兒子做個胡蘿卜豆乾小炒裡脊肉,拐到肉攤上稱了一些裡脊肉,還跟老闆訂了一個豬肺,明天做豬肺煲。對豬肺煲的喜愛,源自於祁紅茶館,當年只要去吃飯,先生定會為我點上這道菜,現今祁紅茶館已關張,明天試試自己的廚藝吧。
菜市場門口的馬路上,一中年男子,光著上身,拉著一小推車,車上掛著一隻大大的「氣球」,頂著五個凸起來的小柱子——細看,才知是乳膠手套。男子一會兒套上手套在地上來回摩擦,一會兒點上火燒,一會兒把手套戴在頭上,上竄下跳的,配上他那外地口音的普通話,滑稽得很,身旁的老奶奶嘀咕是神經病。唉,誰的生活都不容易,且活且珍惜吧。
季羨林曾寫過一篇《逛菜市場,真是人生一大樂事》,季老筆下的菜市場活色生香、交光互影,我自是不敢比較。謹以此文,記錄下一個平凡女子的日常,身穿圍裙的女子也可優雅美麗,手拿菜籃的女子也可知性溫柔。
B. 現在為啥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去菜市場買菜了
首先,我不認識菜,菜市場的菜都沒有把菜名寫在上面,一般的素菜還可以勉強認一下,但是肉類(肉的各種部位,比如什麼眉毛肉,保肋肉,排骨,肋排,筒子骨,香管等等之類,真不認識啊),魚類(就認識個帶魚,其他什麼草魚,花鰱,白鰱,鱸魚等等之類,真不認識啊)。
記得有一次去買草莓,都稱好了要走,朋友一把拉住我,把自己的手機放到了商家電子秤上,結果發現比實際手機重量重了不少,那一刻我一方面覺得朋友好厲害,另一方面覺得很懊惱,不是懊惱我多花了多少錢,而是懊惱以後我的人生又要多一項需要注意的地方了,覺得更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