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市場分析 > 業務員如何管控市場價格

業務員如何管控市場價格

發布時間:2024-06-26 05:21:35

Ⅰ 如何管理市場

作為從事外貿的機構,不管是外貿公司還是工廠的外貿部門,都涉及到市場的管理問題。管理得當,可以發揮工廠的優勢和業務員的優勢,穩定業務員隊伍,更順利地實現企業的銷售目標。管理不好,可能造成市場混亂,客戶流失,人才流失,造成銷售困難。這里我主要談談工廠外貿部所涉及到的市場管理。外貿公司的市場管理在後面提一下。 管理市場,我認為要考慮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三個:客人、工廠和業務員。說白了,就是要協調好三者的關系。我們要分析三者的特點,才好理清他們之間的關系。客戶 客戶是公司和業務員的最重要的資產。沒有客戶,再好的產品就沒有市場。要找客戶,就要分析客戶的特點。我認為客戶有下列特點:有銷路 懂產品和市場 希望有可以依賴的供應商 希望快樂的做生意交往 一般來說,不論是直銷還是轉口,客戶了解目標市場。他能夠把產品銷出去。他們相對我們來說,更懂產品和市場。另外一個角度,沒有好的供應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生意做起來,他們希望能夠保障已有的市場利益,穩定發展,希望擴大市場份額,生意越做越大。作為可以依賴的供應商,我們找他們,他們也在找我們。做生意賺錢,誰都希望能夠愉快合作,愉快交往。業務員的作用就顯現出來。建立愉快的合作關系,符合工廠、客戶和業務員三方的利益。工廠 從工廠的角度,我們需要訂單,需要客戶,需要能乾的業務員找客戶。維持連續的生產是每個工廠老闆的願望。只有穩定的訂單,賺取利潤,才能維持工廠的生存和發展,才能有開發新產品和新市場的本錢。在浙江的工廠,老闆們知道客戶的重要性。對於業務員,有的時候我覺得他們很無奈。培養的業務員,翅膀硬了可能會飛掉。剛上手了,又被別人挖走了。既希望業務員能搞好跟客戶的關系,又忌諱客戶跟業務員關系太鐵,被業務員帶走了。業務員 談到業務員,這里的篇幅太小了,放不下。我們整個商鏈網都是圍繞業務員來的。我只好少說幾句。業務員作為一個群體,主要的特點是懂外語、能跟客戶溝通、期望值不低、流動性大。懂外語能溝通,這是客戶和工廠都需要的。可是見過市面之後,要求就不低了。拿我自己的例子,在浙江的4年我換了5家公司打工。最短的只有三個月,最長的也不過一年半。工資獎金當然水漲船高,可是還不知足。沒有辦法,誰都有理想。 照顧客戶利益 講到客戶、工廠和業務員三者的關系,我認為首先要從客戶的角度出發。照顧好客戶的利益,符合其他兩方的最終利益。客戶利益應該成為工廠和業務員的最高目標。客戶的生意也是慢慢來的。一開始試銷,再是小訂單,再次大訂單,再就是穩定的訂單。試銷的時候,他需要樣品,工廠能夠為他試制小批量。小訂單來了,他希望東西能夠做得漂亮,沒有瑕疵,能夠盡快交貨。大訂單來的時候,他希望價格和付款方式能夠稍微寬松一點,因為這時市場可能已經有了競爭,他的資金可能也有周轉問題。穩定的訂單下來的時候,他希望價格能夠再優惠,產品質量能夠更好,交貨和服務能夠跟上節奏,付款方面能夠放寬限制,客戶和工廠的關系能夠融洽。生意亂象 試想一下,在客人大訂單下來的時候,可能同時有同一市場其他人的訂單也來了,價錢可能有高有低。作為工廠老闆,你怎麼辦?是訂單就接,還是有選擇?如何選?這個時候就要研究產品的生命周期,至少,你的產品在市場的表現。讓我們來設想,同一種產品,通過不同客人的手到達同一個超市買手的桌上,結果會怎麼樣?報價肯定不同,因為經過的環節不同,大家的利潤率也不同。這樣的後果是,價格低的一家得到訂單,價格高的一家出局。那麼沒有接到訂單的一家經營的信心一定大受打擊,就會向你抱怨。這就給長期的合作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市場銷售價格越來越低,因為你的產品自己跟自己競爭。長期的結果是,商場作為最終的零售部門,需要面對同一產品的不同價格,他們會擔心產品質量和供應的穩定性;經銷商信心也非常低落,因為商場不停地壓價,市場也總有一模一樣的低價貨,商場還不停地抱怨供應價格,還不時地向供應商和工廠索賠,把沒有賺到的錢追回來;工廠也總是聽客人說價格太高,市場接受不了。大家進入惡性循環。產品本來銷路不錯,正常情況下能夠維持3-5年,給工廠帶來可觀的收益,現在不行了。能夠紅火兩年就不錯了。 工廠老闆的難處 開始進入市場的時候,可以說清楚:這是我們新開的產品,正在推廣。產品的特點新穎,功能有提高,價錢也公道。我們預計在某國市場年銷售多少萬台。甚至可以告訴客人,我們准備先鋪開,三個月以後指定三家銷售商,半年之後指定一家最有實力的經銷商獨家經銷。想做嗎?那就努力吧。如果半年之後指定的一家做的不好,可以換人。就是要記住,你是老大,你的產品你說了算。包銷 有的行業在激烈競爭過後,市場的壟斷程度很高。還不等你滿世界推廣,已經有人要求包銷了。家電行業的經銷商就是這樣。新產品測試的時候他們會問清楚,還有誰拿了樣品,哪個同行正在測試。如果他們接受你的樣品,肯定要提條件,包銷哪幾個國家和地區。這些經銷商了解市場的動態,有些潮流就是他們帶動的,有的有自己的研發隊伍,你只要跟著做就行了。要攀上他們,得要達到他們的硬體和軟體標准。 業務員和市場分工 公司跟業務員的關系方面,,也很重要。小的公司,只要拿到訂單就好,不管產品也不論市場。打亂仗時有發生。在參加展銷會的時候最為明顯。有的公司管理很細,費用都是劃分到個人賬上的。參加展會就要付錢。自己不付,老闆先墊著,年底在提成裡面算。所以大家壓力都很大。多拿到一張名片就能多一個機會。怎麼辦?搶吧。那不是亂了套?沒有辦法。文明一點的,大家約定每人接待一個,輪流上。如果你能拿到大單,只能說你運氣好。 如果能夠按產品或者市場來分工,問題就少得多了。壓力是,要規定每年各個市場的增長率。沒有增長就要換馬。動力是,生意越多收入越高。市場大的可以分成小組,有人負責接單,有人負責跟單,各負其責。按產品分工就更好了,可以向事業部的方向發展。大的公司往往有不同的產品線。一類產品要摸熟搞透也有一個過程。世界市場的關聯性也越來越大。一個客戶看中一個產品,可能要求全球包銷,因為他有全球銷售的能力。這樣的客戶要求很高,研發能力、供應能力、運輸能力、人工供應、生產能力都需要考察。一個工廠只要有一兩個這樣的產品,有一兩個這樣的客戶,就沒有太多好擔心的了。事業部 事業部的做法,在浙江的大多數私營老闆看來是行不通的。原因很簡單,素質高的不多。老闆沒有這么高的管理水平,雇員也沒有這么高的覺悟,自覺維護工廠的利益。可是我看世界上像GE這樣的大企業都是這么在運作,很有活力。在GE,研發工程師、供應商、銷售人員和客戶一起工作,有時銷售人員就是工程師,他們搞出了很多有競爭力的產品。我認為,事業部的做法代表了未來。 老闆跟客戶溝通 關於跟客戶的溝通問題,我建議公司或者工廠的老闆每年要至少拜訪一次前五位的客戶,不會講英語也要見個面,聊聊天,喝喝酒。要混個臉熟。也可以藉此加強感觀認識,看看客戶是在發展還是在後退。銷售經理每年要走訪前20位的客戶,盡可能地掌握客戶的一手資料。業務員的聯系資料要抄送銷售經理和公司的銷售主管副總。業務員參加展會、會談和拜訪客人,一定要有備忘錄存檔。作為老闆,你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客戶是你的命根子。要放手授權銷售人員往前沖,但是不能放任自流,要收放自如。外貿公司 外貿公司在管理客戶和市場時,往往是以業務員為中心的。很多老闆是業務員出身,開發能力強,下面的業務員都是他帶出來的徒弟,客戶也是老闆交給業務員的。這樣的客戶仍然在老闆手上。業務員在相當程度上只是跟單。業務員自己帶來的客戶,那就要聽業務員的了。幾個能乾的業務員合夥成立公司,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從外貿公司長期的發展趨勢來看,作為專業的外貿公司,能夠生存下去的機會不多。外貿公司也要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產業化是必由之路。最終還是要往工廠方面靠。產品銷售和市場管理,道理是一樣的。

Ⅱ 農葯業務員如何掌控新市場

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在如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農葯行業,每年都有數不清的營銷戰士奔赴自己的戰場去開疆闢土、攻城略地。激情和熱情固然重要,但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接手一個新市場,你該如何去操作?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的拙見:一 調查篇這里的調查指的是調查轄區內種植作物的種類、面積、病蟲害發生情況,主要用葯種類、規格、大致價位,付款情況、銷量前三位廠家的銷售模式、經銷商資信等。了解這些情況有助准確把握市場,以及為之後的產品定位和銷售策略的制定打下基礎。要了解以上信息,可以通過這幾種途徑:A 當地植保站或農業部門:這些部門掌握著大量詳細的數據,負責發布病蟲害預報,能從他們手裡拿到第一手的資料是最簡捷的辦法;B 鄉鎮零售店:從鄉鎮進行調查,零售店老闆在經營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的經驗,對當地經銷商的情況也比較了解,這樣從基層順瓜摸藤,會找到滿意的結果;C 其他廠家銷售人員:這也是一條捷徑,多和那些熟悉市場的人在一起溝通,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會對市場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二 布局篇布局包括客戶布局和產品布局,做好這兩項工作,銷售也就成功了一半:A 客戶布局:就是我們說的招商,在招商時,如果條件允許,盡可能選擇團隊招商,組織一個四人一組的招商團,對客戶進行政策溝通以及銷售模式的灌輸。運用四步營銷法則:談公司發展、運營情況、背景、規模;公司與眾不同的創新營銷模式、公司幫他們做大做強;與公司合作對經銷商的益處;舉例說明。建立經銷商考評體系,從經銷商現有的證照、倉庫、車輛、供貨商、業務員、資金、信用、合作意願等方面全面考評該客戶是否值得合作。這樣對客戶網路進行優化、健全,選出真正願意合作、資信良好的優秀經銷商;B 產品布局:在真正了解客戶轄區內的情況之後,准確把握現有產品定位,合理利用產品資源。與客戶協商分出主推產品、沖量產品、常規產品,並視情況對個別產品推出單品政策,以拉動銷售。為客戶制定產品價格體系,在保證合理利潤的同時,達到銷量最大。給客戶講清產品賣點、用量,與客戶溝通制定產品銷售計劃。三管理篇 對客戶的有效管理是業績好壞的關鍵,對客戶的管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A 價格管理:給客戶的供貨價要相對穩定,確因成本原因廠家調價,要盡量給客戶解釋清楚;對統一轄區的不同客戶,價格要統一,並為客戶制定批發價、零售價,保證各級都有合理的利潤空間;對返利、促銷等活動要讓利終端,並進行跟蹤反饋;B 庫存管理:及時盤查客戶庫存量,記錄出貨、進貨情況,對滯銷產品制定促銷政策,或將該批產品調走,將庫存消化在過程中;根據客戶銷量制定要貨計劃,避免庫存過大或是斷貨現象發生;結合市場情況為客戶設定安全庫存量;C 貨款管理:根據各個客戶信用額,適時調整發貨品種、規格、數量;強調發貨前回款,強化到貨後回款,爭取每批到貨都有貨款入賬;加強突擊回款力度;按時與客戶對賬,保證賬目清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D 促銷管理:促銷活動要把握好節奏,在開展活動之前,做好費用預算、預期銷量、費用分攤等計劃;要師出有名:如藉助節日、紀念日等名義來搞促銷;不同類別的經銷商促銷不同:買贈、捆綁、積分、會員等,根據情況,靈活制定。 四 維護篇 對市場進行必要的維護,也是業務人員的日常工作之一:在客戶布局階段,制定客戶考評標准,對客戶進行ABCD四類等級劃分,對於A類客戶,銷售人員旺季每月登門拜訪至少三次,電話拜訪每周至少兩次。期間根據情況為客戶提供全面政策支持與服務,並對客戶的業務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培養與他們的關系給客戶灌輸合作雙贏的理念;對於B類客戶每月登門拜訪至少兩次,電話拜訪兩次,進行營銷理念溝通,維護好客情,把他們列入優秀經銷商行列,促使其往A類客戶轉化;對於C、D類客戶,銷售人員也要維護好客情,通過感化提高其對企業的信心和重視度,幫助他們做強做大。 開啟一個新市場,銷售人員就是在肩負一種使命、履行一種職責,只有在不斷學習中總結、在不斷總結中提高,從而歷練自己、回報社會!

閱讀全文

與業務員如何管控市場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資料庫如何進行許可權設置 瀏覽:408
注塑機做出產品有泡泡怎麼弄 瀏覽:701
數據分析433什麼意思 瀏覽:964
什麼是積分交易所 瀏覽:458
銀行貸款要關注什麼財務數據 瀏覽:401
程序設計師為什麼難學 瀏覽:304
螞蟻市場如何免u盤安裝 瀏覽:241
被交易貓拉黑多久自動解除 瀏覽:193
如何有效推廣小程序商城 瀏覽:238
怎麼把一個表格的姓名信息排序 瀏覽:458
丹佛掘金怎麼交易 瀏覽:708
產品經理大牛有哪些 瀏覽:318
外匯交易中的交易量大說明什麼 瀏覽:638
如何幫代理商銷售 瀏覽:650
幽芮產品怎麼樣 瀏覽:706
裝修程序美縫劑顏色如何選 瀏覽:887
產品有哪些崗位 瀏覽:873
煙台石材市場在哪裡 瀏覽:172
數據通科技是什麼意思 瀏覽:884
學校信息化有什麼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