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市場分析 > 資本市場改革改革什麼

資本市場改革改革什麼

發布時間:2022-02-08 21:19:27

㈠ 為何說資本市場改革不能一蹴而就

據報道,步入2018年,伴隨著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對於中國資本市場也必將提出更高的要求,深化改革、服務實體經濟、強監管、IPO常態化等八個領域值得期待。

分析人士表示,資本市場陸續推出多項改革舉措,穩扎穩打,引導資金回歸到實體經濟、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四梁八柱」建設,2018年資本市場將繼續推進防風險、促改革,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動能。

希望資本市場的改革可以持續!

㈡ 什麼是金融市場化改革

一、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提出 黨和國家非常重視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1993年,黨的十四大《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我國利率改革的長遠目標是:建立以市場資金供求為基礎,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調控核心,由市場資金供求決定各種利率水平的市場利率體系的市場利率管理體系。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中央銀行按照資金供求狀況及時調整基準利率,並允許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在規定幅度內自由浮動。 2003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優化金融資源配置。 黨的第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進一步明確「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建立健全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利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通過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市場利率。」 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據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我國經濟金融發展和加入世貿組織後開放金融市場的需要,人民銀行將按照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存款先大額長期、後小額短期的基本步驟,逐步建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調控和引導市場利率,使市場機制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 三、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進程 自1996年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正式啟動以來,經過7年的發展,利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並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1996年6月1日人民銀行放開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 1997年6月放開銀行間債券回購利率。1998年8月,國家開發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首次進行了市場化發債,1999年10月,國債發行也開始採用市場招標形式,從而實現了銀行間市場利率、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發行利率的市場化。 1998年,人民銀行改革了貼現利率生成機制,貼現利率和轉貼現利率在再貼現利率的基礎上加點生成,在不超過同期貸款利率(含浮動)的前提下由商業銀行自定。再貼現利率成為中央銀行一項獨立的貨幣政策工具,服務於貨幣政策需要。 1998年、1999年人民銀行連續三次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幅度。2004年 1月1 日,人民銀行再次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到[0.9,1.7],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到[0.9,2] ,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不再根據企業所有制性質、規模大小分別制定。擴大商業銀行自主定價權,提高貸款利率市場化程度,企業貸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擴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10%不變。在擴大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同時,推出放開人民幣各項貸款的計、結息方式和5年期以上貸款利率的上限等其他配套措施。 進行大額長期存款利率市場化嘗試,1999年10月,人民銀行批准中資商業銀行法人對中資保險公司法人試辦由雙方協商確定利率的大額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額3000萬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 年),進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嘗試。2003年11月,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可以開辦郵政儲蓄協議存款(最低起存金額3000萬元,期限降為3年以上不含3 年)。 積極推進境內外幣利率市場化。 2000年9月,放開外幣貸款利率和300萬美元(含300萬)以上的大額外幣存款利率;300萬美元以下的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銀行統一管理。2002年3月,人民銀行統一了中、外資金融機構外幣利率管理政策,實現中外資金融機構在外幣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7月,放開了英鎊、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幣小額存款利率管理,由商業銀行自主確定。2003年11月,對美元、日元、港幣、歐元小額存款利率實行上限管理,商業銀行可根據國際金融市場利率變化,在不超過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確定。 回顧1996年以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中國人民銀行累計放開、歸並或取消的本、外幣利率管理種類為119種,目前,人民銀行尚管理的本外幣利率種類有29種。今後,隨著金融機構改革和利率市場化的穩步推進,人民銀行將不斷擴大金融機構的利率定價自主權,完善利率管理,並通過中央銀行的間接調控,引導利率進一步發揮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和調控宏觀經濟運行的作用。

㈢ 資本市場改革成為金融委的重要關注點,要怎麼改革

1、出台《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完善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激勵約束機制,從信貸投放、內部專業化體制機制建設、監管政策落實、產品及服務創新等方面進行評價,設置差別化評價指標,對商業銀行落實盡職免責要求,給予小微企業貸款差別定價,加強評價結果運用。

6、出台《標准化票據管理辦法》,規范標准化票據融資機制,支持將票據作為基礎資產打包後在債券市場流通,支持資產管理產品投資標准化票據,發揮債券市場投資定價能力,減少監管套利,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和供應鏈融資。

7、發布《標准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落實資管新規要求,明確標准化債權類資產的認定范圍和認定條件,建立非標轉標的認定機制,並對存量「非非標」資產給予過渡期安排,穩步推進資管業務轉型發展,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8、發布《外國政府類機構和國際開發機構債券業務指引》,進一步完善熊貓債信息披露要求,細化熊貓債發行規則,鼓勵有真實人民幣資金需求的發行人發債,穩步推動熊貓債市場發展。

㈣ 資本市場的改革

企業並購是資本投資的一個途徑,並購的目的多種多樣,有的並購是以長期投資為目的,有的以短期投機為目的,有的以戰略發展為目標,也有以改善投資者的財務狀況為目標等,達到這些資本的逐利性要求,必須有相應的資本進入和退出機制,我國從長遠戰略角度考慮,必須加快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改革,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一是要從制度和法律體繫上與國際接軌;二是放鬆資本和外匯的管制;三是資本市場對外最大限度的開放,擴大外資和外國企業融資上市交易規模;四是擴大外資在資本二級市場的股權式收購自由度及國民待遇等,交易規則應逐步與世界接軌。只要有靈活的資本退出機制,較小的資本和外匯管制,我國的外資並購規模就會有更快的發展。通過有效的外資並購,可以形成有效的市場競爭機制,提高國內企業的競爭力,對我國的市場化改革會有質的飛躍。

㈤ 你認為中國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制度變革是什麼為什麼股權分置改革的意義有哪些

2005年4月29日中國證監會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5月9日「五一」節後首個股市開盤日,證監會就推出了股權分置改革4家試點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的啟動,標志著政府開始著手解決股權分置。股權分置是我國證券市場獨有的現象,這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資本市場在探索中前進的必經之路。
一、股權分置成為了我國股市發展的障礙
據統計,截至2004年底,上市公司總股本7149億股,其中非流通股份4543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64%,國有股份在非流通股份中佔74%。雖然股權分置在證券市場建立初期具備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與成熟,股權分置作為歷史遺留的制度性缺陷,在諸多方面制約中國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而且,這一問題隨著新股發行上市不斷積累,對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不利影響也日益突出。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造成我國股市價格懸空,蘊涵系統性風險,影響投資者信心。股權分置格局下,股票定價除包含公司基本面因素外,還包括三分之二股份暫不上市流通的預期。對於單個公司來說,由於其大部分股份不能流通,致使上市公司流通股本規模相對較小,易於受投資機構操縱,股價波動較大和定價機制扭曲。
2、客觀上形成了非流通股東和流通股東的「利益分置」。公司非流通股東與流通股東缺乏共同利益基礎。流通股股東的利益關注點在於二級市場的股價波動,而非流通股股東對此並不熱心,二級市場的股價對其經濟利益而言並無直接關系,其真正的利益關注點在於資產凈值的增減,這樣就使得二級市場的股價與企業的業績不相稱的現象時有發生。
3、影響了國有資產的優化配置。不利於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由於國有股權不能實現市場化的動態估值,所以形不成對企業強化內部管理和增強資產增值能力的激勵機制,不利於上市公司的購並重組。以國有股份為主的非流通股轉讓市場是一個參與者有限的協議定價市場,交易機制不透明,價格發現不充分,嚴重影響了國有資產的順暢流轉和估值水平。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國有資產轉讓過程中,只有讓市場定價才是杜絕腐敗,維護國有資產不流失的最有效方式。
二、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對股市的影響
作為上市公司則應該把重點放在合理的配售方式上,能夠最大限度地考慮到中小股民的利益,使廣大投資者對市場有信心,只要有了信心市場就會穩定,良好的政策在穩定的市場上才會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企業在最初用來補償A股股東的部分利益,必定在今後的市場融資中得到補償,只要市場上的系統性風險減小,投資者信心沒有受挫,那麼隨之而來的牛市才會使仍然在上市公司手裡的部分股票升值。此外,我們還應注意到兩個事實:一是對於很多關繫到國計民生的行業,國家有必要在一段相當長的時期掌握對其的絕對控股權,這也就是說,盡管這些行業中的企業實現了國有股可以全流通,但大部分國有股不會進入市場買賣的,更不會給市場造成壓力;二是,由於目前我國上證股指已經跌至1000點附近,比2000年的最高峰縮水50%以上,上市公司市盈率也有了大幅下降,所以股價下降空間已非常有限,相信本輪沖擊將很快結束並且不會使市場造成動盪。
三、從長遠看,將有利於我國股市的健康發展從微觀上,改革的目標是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資本運營機制。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將改變非流通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利益取向不一致的公司治理狀況,有助於鞏固全體股東的共同利益基礎,促進上市公司治理進一步完善,減少公司重大事項的決策成本。同時,有利於高成長性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進行並購重組,有利於從整體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增強社會公眾股東的持股信心。當然,要真正實現預期的公司治理目標,還需要不斷完善上市公司監管的法律、法規,切實加強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和高管人員的誠信建設,積極發揮獨立董事作用等諸多方面的有效配合,更重要的是監管部門要切實加強監管力度,維護市場秩序。
從宏觀上,股權分置改革的目標是穩定市場預期,完善價格形成基礎,為其他各項改革的深化和市場創新創造條件,謀求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評價改革得失要看其實施過程是不是符合「三公」原則,運行機制是不是體現了市場規律,改革成果是不是體現為資本市場功能的更有效發揮。賦予國有股、法人股流通性,使國有控股股東面臨股權方面的市場競爭,有利於改革國有資本的經營機制,提高上市公司的效率,這對提升上市公司的整體價值有直接的作用,這種作用將會提升二級市場的股價。
總之,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是恢復資本市場的固有功能,即價格發現功能和對上市公司行為的市場約束功能。同時,解決股權分置問題也有利於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以及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有利於資本市場創新和國際化進程。

㈥ 如何推動資本市場改革

一、充分認識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重要意義
二、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指導思想和任務
三、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促進資本市場穩定發展
四、健全資本市場體系,豐富證券投資品種
五、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推進上市公司規范運作
六、促進資本市場中介服務機構規范發展,提高執業水平
七、加強法制和誠信建設,提高資本市場監管水平
八、加強協調配合,防範和化解市場風險
九、認真總結經驗,積極穩妥地推進對外開放
參考資料: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2/02/content_1293905.htm

閱讀全文

與資本市場改革改革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川交易市場在哪裡 瀏覽:782
如何保護數據信息 瀏覽:247
安居客交易經紀人怎麼弄 瀏覽:962
湘典檳榔來了代理得多少錢 瀏覽:269
ups市場如何 瀏覽:367
什麼地方可以做茶葉代理 瀏覽:216
機器人代理商是什麼 瀏覽:850
dma傳輸數據的速度由什麼決定 瀏覽:173
資料庫審計有哪些工具 瀏覽:200
高淳區五金舊貨市場在什麼位置 瀏覽:591
生物性存貨監盤程序包括什麼 瀏覽:820
微信小程序中國移動怎麼用 瀏覽:170
wps中的數據驗證在什麼位置 瀏覽:920
電腦轉轉交易記錄怎麼看 瀏覽:501
股票板塊信息怎麼查 瀏覽:493
溫州男裝市場哪個最好 瀏覽:792
產權界定如何降低交易費用 瀏覽:896
古董交易市場哪個好 瀏覽:600
房山哪裡有農貿菜市場 瀏覽:244
神武4哪些可以交易 瀏覽: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