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信息戰和傳統戰哪個破壞性強

信息戰和傳統戰哪個破壞性強

發布時間:2022-02-02 06:57:13

信息化戰爭的含義與特點是什麼

1、信息化戰爭的含義:

信息化戰爭是一種充分利用信息資源並依賴於信息的戰爭形態,是指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以及信息時代核威懾條件下,交戰雙方以信息化軍隊為主要作戰力量,在陸、海、空、天、電等全維空間展開的多軍兵種一體化的戰爭。

2、信息化戰爭的特點:

戰爭工具決定著戰爭形態,有什麼樣的戰爭工具,就會有什麼樣的戰爭形態。信息時代的戰爭工具主要是信息化武器裝備,信息化武器裝備的主要特徵是實現了武器裝備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一體化。

體系對抗 信息化戰爭中,作為主要武器裝備的C⁴ISR系統、信息戰裝備、精確制導武器和信息化作戰平台,通過全球信息柵格進行無縫連接之後,將形成全維度、全天時、全天候的一體化、實時化作戰體系。

時間加速 信息化戰爭中,彈道導彈速度達到15馬赫,戰術導彈速度達到3—5馬赫,然而,比這個速度更快的是光速和電磁波速度,每秒鍾30萬公里,所見即所得。只要眼睛看見目標,這個目標就意味著立即被擊毀。

全頻譜控制 傳統戰爭中,戰爭的實施主要依託作戰指揮方式和作戰手段的運用。信息化戰爭中,當全球信息柵格建立起來之後,全維空間呈現一體化模式,在這樣的作戰空間內,傳統的戰場概念將不復存在,依託於特定戰場和特定軍兵種而萌生的作戰方式也將自然消亡。

精確保障 從保障對象上來看,冷兵器戰爭中人是戰爭中保障的主要對象。熱兵器和機械化戰爭中,作戰平台和槍炮彈葯等武器成為保障的主要對象。

人機一體 信息化戰爭中,人的智能與武器的性能融為一體,賦予武器以智慧和靈性。信息化武器不再是傻大黑粗的機器組件,而是具有人工智慧、會思考、能判斷,可以自動發現、識別和打擊目標的機器人,「戰斧」巡航導彈,JDAM衛星制導炸彈等都是這樣的機器人武器。

(1)信息戰和傳統戰哪個破壞性強擴展閱讀:

信息化戰爭與以往戰爭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信息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變化。信息作為一種新型資源,改變了物質和能量的作用方式,進而改變了作戰制勝機理,無可爭議地成為生成戰鬥力的新的主導資源。

信息化戰爭依託網路化信息系統,大量地運用具有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航天技術、海洋技術等當代高新技術水平的常規的武器裝備,並採取相應的作戰方法,在局部地區進行的,目的手段規模均較有限的戰爭。

信息化戰爭指主要使用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武器裝備系統、以信息為主要資源、以信息化軍隊為主體、以信息中心戰為主要作戰方式,以爭奪信息資源為直接目標,並以相應的軍事理論為指導的戰爭。信息實力包括信息高速公路,C4ISR系統,精確制導彈葯,太空兵器,智能部隊,以及具有高技術、高知識、高素質的人員。

② 孫子是信息戰的宗旨和什麼

《孫子兵法》是我國最早最傑出的兵書,也是世界軍事史上存世最早的一部軍事理論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和「百世兵家之師」。孫子以其深邃的思維和非凡的智慧,揭示戰爭規律,闡述用兵之法,其論述精闢、深刻、富有哲理,成為膾炙人口的著名軍事格言。

近年來,我國出版了不少有關《孫子兵法》的書刊,但從軍事方面研究《孫子兵法》的專著並不多,而且許多著作往往局限於對《孫子兵法》的詮釋及戰例剖析,本書則另闢新路。

本書認為,《孫子兵法》作為一部歷史悠久的古代兵書,雖然僅6000餘字,但內容豐富,涉及多個領域和學科。它與當今最前沿的戰爭形態———信息化戰爭不僅有著密切聯系,而且對其有著重要的啟迪作用。有鑒於此,本書把中國25 00多年前的孫子兵法的深邃軍事思想與信息化戰爭相結合,用孫子兵法精闢深刻的哲理回答信息化戰爭中出現的新問題,從一種全新的角度來探討傳統軍事著作的現代性問題。這不僅彌補了我國《孫子兵法》研究領域的空白,而且也較好地回答了很多讀者對信息時代古老的《孫子兵法》還能不能永葆生機、長盛不衰問題的疑問。

本書認為,《孫子兵法》對信息化戰爭啟示最大的是其戰略思想、軍事信息思想、詭詐用兵思想、速戰速決思想、心理戰思想、裝備建設思想、後勤建設思想、治軍用將思想、和精兵思想這9個方面。此外,本書還對「孫子兵法對美國軍事戰略的影響」進行了專門論述。這對我們正確了解當今美國的軍事戰略思維及其走向無疑大有裨益。

目前,世界范圍內的新軍事變革方興未艾。我們要想在這場變革大潮中走在前列,僅靠機械地模仿和追隨式發展是不行的,還必須充分利用後發優勢和我國「善謀」的軍事傳統,從自身尋求發展。當代人有必要在繼承孫子軍事思想精華的基礎上,研究探索《孫子兵法》對信息化戰爭的指導意義,為尋求信息化戰爭的制勝之道提供借鑒。

③ 破壞性最大化是不是信息戰的作戰原則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隨時問問自己准備好了嗎?

④ 信息化戰爭與傳統戰爭相比有什麼樣的特點

歷史曾一再證明,當新的戰爭形態出現時,舊的戰爭形態並不會立即退出戰爭舞台;猶豫某些舊的戰爭條件長期存在並發揮作用,傳統的線作戰方法和樣式也不會計科消逝。在信息化戰爭初期,信息對戰爭的影響雖呈上升趨勢,但還沒有達到主導地位,機械化與信息化交織並存,戰爭轉型將是一個漸進的變化過程。這一時期的作戰亦可以以稱之為:「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是信息化作戰發展不可逾越的初始階段,雖高於傳統的機械化作戰,但又尚未成熟,尤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
信息化作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反映了信息技術向作戰准備和作戰行動的全面滲透的一個事實。
(一)信息化作戰的基本內涵:
1:對信息化戰爭的界定
所謂信息化戰爭,是繼機械化戰爭後出現的全新的軍事對抗性塔器,是指以信息化軍隊為主要作戰力量,以信息化武器裝備作為主要作戰工具,以信息化作戰為主要作戰形式,在陸海空天電網路認知等多位空間領域進行的體系和體系間的對抗。
2:對信息戰和信息作戰的界定:
廣義信息站也稱為戰略信息戰,是指敵對雙方在政治,經濟,科技,外交,文化,軍事等領域,利用信息與信息技術手段為爭取主動而進行的信息對抗和斗爭;狹義信息戰專指軍事行動中的信息對抗,作戰目的是爭奪信息優勢。
3:對信息化作戰的界定
所謂信息化作戰,是隨著信息化戰爭的出現而派生出來的相應概念,專指信息化戰爭的戰場對抗形式。其含義是高度依賴信息,信息系統,信息化武器裝備的敵對雙方,圍繞信息流程,在陸,海,空,天,電磁,網路認知等權威戰場上展開的,以奪取和建立信息優勢為核心的一體化軍事行動對抗。
(二)信息化作戰的基本特徵:
1, 技術支撐,信息主導
如果形容機械化作戰時打「鋼鐵」的話,那麼信息化作戰就是打「信息」。這將成為信息化作戰的標志性特徵。
2, 結構嚴密,體系對抗
一是綜合信息系統將把陸地空中海上太空等實體空間,信息,網路,認知等虛擬空間,以及配置與期間的偵查監視,指揮控制,精確打擊,支援保障等戰役力量連接成為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二是軍中界限被打破,諸軍兵種作戰將實現高度一體化合成;三是人與武器裝備的結合將空前緊密;四是作戰部隊與支援保障部隊將密切配合,協調行動,練成一體;五是戰役與戰略,戰術行動高度融合,戰略級,戰役級,戰術級作戰的界限趨於模糊。六是整個作戰系統的完整性,穩定性,抗毀性將大大提高。
3, 時空擴展,全維作戰
首先是作戰節奏加快,第一次海灣戰爭用時:1月17日開始38天的截斷伊軍的空中行動,地面行動由2月23日展開並且於2月28日零點結束。(美國東部時間);第二次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為3月20日開始,三周攻克巴格達。
其次是作戰空間擴展。在伊拉克戰爭中,陸海空天電的一起發威完全壓制住了伊拉克軍隊
再次是時空高度融合。在整個作戰過程中,戰場是流動的戰場,信息是實時的信息,時間,空間和力量等諸要素高度融合。
4, 全程式控制制,精確打擊
信息化作戰時可控性,高效性,節約型的作戰。
首先,奪取綜合控制權,有效控制戰局成為作戰雙方追求的目標。
控制的結果有兩個:對己方而言,可以使力量放大,作戰效能倍增;對地方而言,可以使之體系癱瘓,部隊失去指揮,病例兵器無法激動,作戰效能難以發揮。
其次,實行節點摧毀和精確打擊成為作戰的突出特色。
通過近幾場局部戰爭時間可以看出,戰爭中使用的精確制導武器比例在不斷攀升,已從越南戰爭中的0.2%,海灣戰爭中的8%,提高到伊拉克戰中中的68%。
5, 人機融合,高效指揮。
首先是人的只能與武器裝備的性能全面融合。
目前美軍使用的「戰斧」巡航導彈,JDAM(傑達姆)衛星制導炸彈等都是初步的智能武器。
其次是人的指揮藝術與智慧平台的效能緊密結合。
6,一體保障,強力支撐
信息化作戰的技術性,一體化,全是空等特性,決定了其保障任務的復雜性和艱巨性。
首先,將建立基於需求的,實時的一體保障。
其次,將建立基於整體的,快速的多維保障。
再次,將建立基於規模的,力量的系統保障。
(三)信息化作戰的典型作戰行動
一、信息火力一體戰
特點:
1,以網路化整體聯動為基本表現形式
2,以網電一體信息共計為先導並貫穿作戰全過程
3,以超視距精確打擊為主要行動方式
4,以構建指控一體協調靈活的作戰體系為主要物質支撐
行動原則:
1,立體偵查,全程監控
2,集中效能,重點突擊
3,系統對抗,體系癱瘓
4,瞬時反應,實時打擊
5,全面籌劃,精確保障
二、空天一體戰
特點:
1,疆場廣闊,多維一體
2,武器高新,力量超常
3,居高臨下,效能躍升
行動原則:
1,統一籌劃,整體對抗
2,積極主動,先機制敵
3,集中優勢,節點打擊
三、結構癱瘓戰
四、意識癱瘓戰
包含: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等
五、新特種戰
六、新概念戰
(四)信息化作戰的發展趨勢
1,多元可控,高效益全般控制。
多元可控,是奪取戰爭制權的延伸,主要強調信息可控,空間可控,力量可控,行動可控。
2,一體作戰,全時空有效打擊
一體作戰,亦稱一體化作戰,是建立在奪取的控制信息優勢以及在全程時段,權威空間實施有效打擊基礎之上的是整體聯動作戰,是信息化作戰的高級形態和成熟階段。
3,精確作戰,遠程決定性打擊
精確作戰,是信息化武器裝備在運用過程中精確性釋放的集中體現,是信息化作戰中的決定性要素。未來信息化作戰,遠程精確打擊將成為重要作戰方式。精確和遠程兩大技術,戰術難點的突破,主要依賴信息的主導作用和日臻完善的信息化作戰體系。精確打擊,精確機動和遠程作戰將通過火力,機動力和信息力的完美結合而實現。
4,快速作戰,近實時直取要害
5,隱形作戰,高技術平台對抗
6,間接作戰,生物武器以及心理殺傷武器等新概念武器走向前台
(五)我的一些看法
1:信息化作戰的快速化,小型化
信息化作戰,雖然戰場空間擴大,但戰爭持續時間則呈縮短趨勢,近幾場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證明,開展即決戰,勝負結果很可能在很短時間內就明朗化了。由於信息化戰爭是基於效能的戰爭,追求有限的政治目標,採用精確制導武器,有意識控制殺傷規模和破壞程度,減少附帶損傷,雙方各種資源的使用都更講究消費比,注重通過評估作戰效果適時有效地使用各種資源,投入的兵力相對減少,越來越趨向於小規模作戰。
2:作戰指導思想發生變化
信息化作戰追求有限目標,不再簡單看重攻城略地,由殲滅敵軍趨向癱瘓敵軍,由消滅對手趨向征服對手,由打垮敵國趨向改變敵國。信息化作戰也不再是單純強調軍事手段的對抗,二是更加註重集政治,軍事,外交,法律,心理,輿論等多種手段在多位空間和領域里進行綜合較量。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預想到的最難的應該就是攻打巴格達,但是在進入巴格達後,8萬薩達姆敢死隊卻都不見了蹤影,薩達姆敢死隊被看做是最有戰鬥力的伊拉克軍隊,全都部署在了巴格達和薩達姆家鄉提克里特。後來證明,時任的薩達姆敢死隊司令在聯軍到達巴格達前,已經乘坐直升機叛逃,8萬人的部隊頓時失去了指揮,沒有任何有組織的抵抗。
3:世界目前信息化發展方向
世界上大致有三種類型:第一類是以美軍為代表的領先性。自20世紀70年代末起,美軍就依靠雄厚的國力率先步入了新型作戰的探索試驗階段,斥巨資進行信息化轉型,迄今其信息嵌入的原始積累已近尾聲,初步脫離了機械化作戰的窠臼,具備了信息化作戰的某些條件。第二類是以一些法大國家軍隊為代表的跟進型,緊隨美軍的步履發展,也有自己的特色。第三類是以中國,俄羅斯等國軍隊為代表的重點跨越型。既學習發達國家軍隊優長積極發展信息化作戰能力,又結合本國實際,走有重點地跨越發展之路。
4:對信息化作戰初級階段規律性變化的分析
信息化作戰的初級階段,亦稱之為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階段,在近幾場局部戰爭中,已經可以看到一些這樣的規律性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打擊目標,開始按照體系擊破—心理震潰—物理摧毀—生理消滅的順序選擇
2. 力量運用,開始按照信息集中—火力集中—兵力集中—三個環節展開
有細心的人說:要想知道世界要在哪裡打仗,抬頭看看天上的衛星在哪裡集中就知道了。
3. 打擊步驟,開始按照指控層—支撐層—戰斗層三個層面排列。
戰斗層:兵力,裝備體系;支撐層:物資保障體系;控制層:指揮控制體系。
5:對盡快適應信息化作戰初級階段要求的思考
1. 觀念轉變是最根本的轉變
2003年伊拉克戰爭,人們沒有看到飛機對飛機的空戰,也沒有看到坦克對坦克的廝殺。伊拉克共和國衛隊趁著沙塵暴,曾出動上千輛坦克向美軍反擊,但一露頭就被美英偵察機和衛星發現,遭到美英攻擊機和武裝直升機的凌空獵殺。伊軍夢想的庫爾斯克式坦克大決戰被鋪天蓋地的精確打擊炸得粉碎。
2. 戰略轉型是最關鍵的轉型
冷戰時期美軍戰略的演變,大體上說是10年一變,而冷戰後則變為每2-3年一變,當然,每一次改變都有一些繼承性。迄今為止,美軍軍事戰略已經歷了9次大的調整,而對中國軍隊來說,轉型必須從心的戰略展開,從打贏信息化戰爭入手,從建設信息化軍隊抓起,這本身就是不能動搖的戰略問題。
3. 體制改變是最基本的改革
4. 科技較量時最核心的較量
5. 理論創新是最緊迫的創新
創新是一切理論的靈魂,而理論又是創新的集成。歷史清楚地證明,善於創新理論的民族或軍隊總能抓住機遇,不失時機地讓自己在時代的變遷中踏上一個新台階。
6. 獨立自主的道路是最可靠的道路

⑤ 威脅最大的不是核彈而是中國的信息戰能力

作為軍事實力最強的美國,一直是全球其他各大國研究的對象,特別是對美軍具有威脅作用的軍事武器。近日一位美軍專家稱,中國對美軍威脅最大的不是東風系列導彈,而是信息戰能力。

二戰前,航空工業最發達的當屬德英兩國,特別是德國發明的對軸流式噴氣發動機讓美國空軍十分眼紅。二戰後,在獲得了德國大量的研發人才和技術,美國開始「仿製+改良」德國戰斗機,最後成為世界第一航空大國。

而我國目前走的路線和當年的美國,在很大程度上有相似之處,都是力求擺脫「仿製+改良」的模式,致力於自主技術研發,最後經過不懈的努力,獲得成功。

⑥ 什麼是「從A到B」的信息戰

「A」是Atom(原子)的字首,「B」是信息量單位Bit(比特)的字首。Atom指原子彈,Bit則象徵著信息彈。可見,未來的戰爭用的是信息彈,打的是信息戰。美軍認為:「21世紀最令人恐怖和最重要的武器不是高性能的飛機、坦克和戰艦,而是從信息系統中湧出的巨大的數據流,也就是比特流。」由此看來,在21世紀,硝煙彌漫的火力戰將逐漸淡出,以計算機病毒和黑客為武器的信息戰將躍居戰爭舞台。

信息戰是指敵對雙方在信息領域的對抗活動。主要是通過爭奪信息資源,掌握信息的收集、處理等手段的主動權,破壞敵方信息傳輸,為遏制或打贏戰爭創造有利的條件。信息戰的要點是一個前提、兩個手段、一個目標。「一個前提」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兩個手段」是指保護己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統,攻擊敵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統;「一個目標」是奪取與保持信息優勢。

信息戰是人類文明由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的轉型期,隨著社會信息化和軍事信息化而出現的一種嶄新的作戰樣式。

信息戰包括信息進攻和信息防禦。信息進攻就是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通過信息封鎖、信息欺騙、信息干擾、信息污染、信息摧毀等方式,影響和削弱對方的信息作戰能力。信息防禦是採用信息保密、信息防護等方法,保護己方的信息、信息系統、信息作戰能力不受對方信息進攻的影響。

軍事發達國家正在大力發展信息戰進攻與防禦裝備和手段,主要有:計算機病毒武器、高能電磁脈沖武器、微米/納米機器人、網路嗅探和信息攻擊技術及信息戰黑客組織等。

一、計算機病毒——比特戰場上的毒瘤

計算機病毒是一顆長在計算機網路上的毒瘤,它是一種能夠自我繁殖,具有很強傳染性和破壞力的計算機程序。計算機一旦染上毒,輕則工作效能降低,重則整個系統癱瘓。如何將病毒施放到電子計算機及其網路中,是世界各軍事強國致力研究的熱門課題。

將病毒施放到計算機及其網路中的「施毒」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

一是利用無線電波從空間注入。例如,人們使用的手機,是利用無線電波沿空間傳播達成通信的,而且機內就安裝有計算機晶元。手機「中毒」後通常會出現以下三種症狀:煩人型——手機持續發出刺耳的尖叫聲;失控型——無法操作手機上的鍵盤;破壞型——篡改、清洗掉機內數據,使手機成為「廢鐵」。已經有的案例是:鈴聲響,手機顯示屏上出現「Unavailable(不能使用)」,用戶不知情接了電話,機內所有數據將被清空,電話卡燒壞,手機無法再使用。手機功能越強,檔次越高,染毒的可能性就越大。這種病毒最早在越南被發現,因此被稱作「越南病毒」。另外,還有的手機上出現的「亂碼電話」,也是這種病毒的變種。

二是通過有線信道「送毒上門」,打電話就將病毒打進來,倘若電話機與計算機聯網,計算機就會染毒。

三是從網路中的計算機介面輸入,而殃及全網。

四是將病毒製成彈頭(子彈、炮彈、炸彈等),利用發射工具投擲到敵電子計算機系統中。美軍曾揚言用病毒手槍襲擊俄米格戰機,只需10秒鍾就可使它變成空中的廢銅爛鐵。

五是將病毒預先固化到計算機晶元上,潛伏在電子設備中,一旦需要,通過無線遙控方式激活,使其發作,興妖作怪。這種方法美軍在海灣戰爭中曾經試過並嘗到了甜頭。

海灣戰爭開戰前,美特工人員探知伊拉克將從法國進口一批電腦列印機,隨即通過「偷梁換柱」的方法將有毒晶元悄悄裝入。為了掩人耳目,電腦列印機途經約旦安曼運往伊拉克。戰略空襲發起前,美利用無線遙控方式激活病毒,致使伊的預警系統、火控系統、通信和雷達系統癱瘓。戰事未起,伊就挨了一頓悶棍。西方評論家指出,這是「兵不血刃,不戰而勝」兵法在現代戰爭中的應用。戰後,美軍宣稱,「用計算機病毒進行戰爭,比用核武器進行戰爭更為有效,也更為現實,且不擔世界政治輿論風險」。為此,美軍委託蘭德公司先後導演了若干次信息戰演習。比較典型的一次是:

2001年1月17日,時值海灣戰爭10周年。S國以軍事行動威脅到美盟國。美欲制止S國行動,但未派出一兵一卒,而是揮動滑鼠、鍵盤,一場無聲無息的信息戰展開了:

首先,美電腦專家將計算機病毒輸入S國程式控制電話系統,造成死機。接著,在預定時間激活「電腦邏輯炸彈」摧毀S國鐵道線上的「電子道岔」,造成交通事故。此時,S國軍隊正按照從無線電台中接到的上級命令,快速撤退到沙漠密林,殊不知這道命令是假的。與此同時,美出動心理戰飛機鼓動S國民眾起來反對當局,S國陷入一片混亂之中。面對如此情景,S國總統惱羞成怒,用他的腳猛踢電腦時,忽然發現他密存在瑞士銀行中的數百萬美元不翼而飛。總統錢都丟了,哪有心思指揮戰爭?整個過程未放一槍一炮,一場即將發生的戰爭就停止了。它表明信息戰的要旨在於控制,而不在於流血犧牲。戰斗不再有傷亡,明日戰場靜悄悄,貌似天方夜譚,但並非虛無縹緲!

二、計算機黑客——比特戰爭中的幽靈

黑客原系英語Hacker的譯音,指非法侵入他人電腦系統並擾亂、破壞其正常運行的人。黑客家族有兩類人:一是駭客,一是竊客。駭客通常不懷軍事和功利目的,只是想做一番駭人聽聞的事,以誇耀自己的才能;竊客則具有強烈的企圖,直接為軍事和政治服務。當然,竊客也有階級性,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正義者稱紅色黑客,簡稱「紅客」。

黑客像一個幽靈在網路上游盪,它入侵網路的手法很多,最常見的是「拒絕訪問」攻擊。我們知道,為了達成網路通信,網路中的主機(伺服器)要向外輻射連接眾多的用戶終端。如若某一用戶終端遭這樣的手法攻擊,便拚命地向主機發信號(術語上稱「訪問」)並要求主機對它的每一次訪問都要「回復」。這樣一來一去,伺服器和網路就始終處於工作狀態。與此同時,黑客還發動其「哥兒們」一起向主機訪問並要求主機都要進行回復。因為主機和網路的工作能力是有限的,這樣輕者白白消耗資源,降低運算效能,重者造成信息過載死機,網路阻塞癱瘓。合法用戶此時要訪問主機就無法實現了。這種攻擊網路的方法,在近幾次局部戰爭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1999年科索沃戰爭期間,南聯盟「黑客」在網上對北約宣戰,對其網路實施高密度的「電子轟炸」,使北約部分計算機及其網路受到破壞。美白宮伺服器在當年3月28日癱瘓了數小時之久。該日,美軍一架F-117A隱形戰斗機被南聯盟擊落,可謂是禍不單行。北約總部首腦直言不諱地承認,北約網站由於每天收到來自南聯盟數以萬計的電子郵件,致使信息網絡嚴重超載造成阻塞,「如想訪問北約總部網站,進站速度『宛如蝸牛爬行一般』。」

人們不會忘記,2000年的「2月黑客事件」中,世界著名的雅虎、亞馬遜、微軟等網路遭黑客攻擊而幾近全面癱瘓,直接經濟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愛蟲」病毒的肆虐、「紅色代碼」的泛濫等給人們平靜的網路生活掀起了千層波瀾。今天,針對計算機網路的犯罪已成為對現代文明的一種新的挑戰,而這種網路威脅在軍事上極有可能使一支強大部隊面臨著滅頂之災。未來戰爭的最大可能是首先以「信息戰」發難,因此,我們必須在未來反侵略戰爭發起之前,建立起中國的信息安全防禦體系。

⑦ 35.什麼是信息戰

信息戰是一種奪取信息優勢的作戰手段和綜合性策略,是一種全新的具有里程碑性質的作戰模式。
當今社會,信息已成為國家的經濟命脈,如何能佔取更多的信息資源,控制和限制別國的信息,將成為和平時期各國競爭的重要內容和戰爭時期的重要作戰手段。

信息戰已成為陸、海、空三維空間戰爭之後的第四維戰線,在這種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交戰雙方都要在保護己方信息系統安全的前提下,去設法破壞或摧毀敵方信息系統,從而取得戰爭的主動權。

信息戰的概念大體上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用電子信息裝備強化和改變傳統戰術,進行有信息裝備輔助的軍事戰斗,包括微波雷達制導、激光制導、紅外線成像制導、GPS制導等信息戰電子裝備的運用。

第二層次:信息領域中的直接戰爭。現今的監視技術、高速運算的電子計算機、功能強大的信息系統及高精度制導系統的運用,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戰爭的形態。

第三層次:從軍事戰場上的信息戰演化為全社會的信息戰。隨著現代社會對計算機和信息系統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網路系統將變得越來越容易受到信息攻擊,信息戰已成為包括從指揮控製作戰、恐怖和反恐怖活動到保衛國家經濟命脈的高技術系統的所有作戰行動。

信息戰的主要作戰手段和武器包括計算機病毒、電磁脈沖武器、電子生物武器和黑客等等,其中病毒對抗是信息戰的重要作戰方式。

總參通信指揮學院的沈樹章教授是我國最早進行信息戰理論領域研究的專家。日前,記者就信息戰領域的相關問題對沈教授進行了專訪。

問:如果用最簡潔的話來表述,什麼是信息戰?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是由誰提出的?

答:信息戰,就是為奪取和保持制信息權而進行的斗爭,亦指戰場上敵對雙方為爭取信息的獲取權、控制權和使用權,通過利用、破壞敵方和保護己方的信息系統而展開的一系列作戰活動。

信息戰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後,是由美國軍方提出來的。1992年美國國防部頒發的《國防部指令》提到了信息戰。

問:對於信息戰中的「信息」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它主要包含哪些內容?

答:《資訊理論》的作者美國人申農認為,信息是用來消除隨機不定性的東西。

信息的含義很廣泛,語言、文字、數字、符號、圖形圖像、電磁波、音響、顏色、光亮、氣味以及世間乃至宇宙萬物的動靜、人類的行為和思維動向,都可用來表達信息。

凡是戰爭都離不開信息,現代戰爭是信息主導的戰爭,信息在戰爭中具有十分顯著的地位和作用。信息與作戰武器平台相結合,產生了信息化武器,可極大地提高武器平台的打擊精度和作戰效能;指揮官利用信息,可用多種信息化指揮手段及時指揮和調整部隊,以奪取作戰勝利。

信息戰主要包括情報戰、電子戰、網路戰、心理戰、精確作戰以及信息欺騙、作戰保密等。

問:那麼,對於「信息戰」及其相關理論的研究始於什麼時候呢?

答:在1991年海灣戰爭前,沒有信息戰的提法和系統的理論研究,對信息戰理論的研究基本上是個別行為,由各國個別的軍事理論專家分散進行,研究的內容主要是基本概念和可能的發展方向。而海灣戰爭之後,出現了世界性的信息戰理論研究的熱潮,中國和美國走在了世界各國軍隊的前列。

問:在信息戰之前還有哪幾種戰爭形式?其主要武器是什麼?

答:在以信息戰為主的信息化戰爭之前有3種戰爭形態:

冷兵器戰爭:交戰雙方實施殘酷的面對面搏殺。主要以長矛、刀、劍和盾作為進攻及防禦的武器。

熱兵器戰爭:火葯的發明,使戰爭的形態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交戰雙方主要以槍、炮、火力和工事作為進攻和防禦的武器。

機械化戰爭:鋼鐵、機械動能和火力的發展,使戰爭形態又發生了新的變革。作戰雙方主要以機械的動能和火力作為進攻和防禦的武器,投入機動力和火力極強的飛機、艦艇、坦克、火炮於戰場,以決定戰爭的勝負。

問:信息戰開始的標志是什麼?

答:信息戰開始的標志,是在戰爭的先期廣泛進行信息攻防作戰,並貫穿於作戰的全過程。

如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先於「沙漠風暴」行動5個半月,就開始了情報戰,戰前23小時就開始對伊軍實施戰略通信干擾,戰前5個小時就開始對伊軍雷達預警系統和情報通信系統進行干擾,並在伊拉克和科威特散發了幾千萬份傳單,實施心理戰。

開戰後,使用精確作戰武器對伊拉克的指揮控制、通信系統和發電廠等信息、能源設施發起了猛烈的火力打擊,並採取了佯動、欺騙和作戰保密、網路戰等信息戰行動。
美軍

問:信息戰和以往的戰爭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答:信息作戰的實質是以信息能為主要作戰手段,以「信息流」控制「能量流」和「物質流」,剝奪敵方的信息優勢,保持己方的信息優勢,進而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不戰而屈人之兵」或「少戰而屈人之兵」的作戰效果。

由於信息作戰是「信息起主導作用的作戰樣式」,因此它與機械化戰爭有明顯的不同。

一是作戰目的不同。信息戰把控制「信息流」、打擊對方的指揮控制系統、信息網路和奪取信息優勢作為主要任務和打擊的重心。而以火力打擊為主的機械化戰爭,主要把摧毀和殲滅對方的飛機、坦克、大炮和艦艇等有生力量作為主要作戰目的。

二是作戰力量不同。信息戰是以全員整體力量進行的整體作戰。任何一個懂信息、網路的人都可以成為信息戰戰場上的一名「鬥士」。而機械化戰爭,作戰力量主要是以鋼鐵和火力武裝的陸軍、海軍、空軍、導彈和特種作戰部隊。

三是作戰環境不同。信息戰的戰場空間除傳統意義的陸、海、空、天外,還包括電磁、網路和心理空間,戰場是「無疆態」。而機械化戰爭主要立足陸、海、空、天等有形的物質戰場環境來作戰。

四是作戰的本質不同。信息作戰是以攻擊敵認知能力為本質特徵的作戰,最終影響敵方人員特別是戰爭決策者的思想,使其放棄對抗,停止作戰。而機械化戰爭的本質是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奪占對方的領土和陣地。

問:沈教授,現在有不少人有這種看法,認為在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軍人只需要會操作機器、按幾個按扭就行了,對體能的要求沒那麼高了。您同意這種觀點嗎?

答:這種觀點是不對的。即使在信息戰的情況下,軍人也必須要有好的體能。

信息化條件下的戰爭,戰場范圍急驟擴大,部隊高速機動,作戰時間縮短,戰場環境異常復雜,敵我對抗異常激烈,沒有好的體能是難以適應信息戰需要的。

從當今世界上來看,美國軍官最怕「胖」,因為美軍對軍官晉升有嚴格規定,其中身體素質和體重是關鍵要素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譽、被認為是美國軍官搖籃的「西點」軍校,在體能訓練方面也獨樹一幟。該校開設了8門體育課程,設置了25項校際體育比賽和26項校體育運動項目,要求「每個學員都是運動員」。同時,學校還組織對新學員進行甚至是非人道的「獸訓」,安排學員冬天到北極、夏天到非洲進行嚴酷條件下的訓練,其學員4年的總淘汰率高達30%左右。

問:在信息化條件下,對軍隊建設有哪些新的要求?

答:一是更新軍事理論,把創建適應信息戰需要的信息作戰理論作為軍事理論研究的主攻方向,積極搶占當今世界新軍事革命的「制高點」。

二是改革編制體制。把減小軍隊規模,建設數字化部隊和信息化戰場,建立「扁平化」、「網路化」的指揮控制體製作為軍隊編制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

三是研發新型信息戰武器。把用信息技術改造現有武器裝備和發展信息化武器裝備擺到軍隊建設的重要位置,大力發展新的電子對抗系統、電磁脈沖彈、石墨炸彈、新型心理戰系統和軍事信息系統、精確制導武器系統等,並對現有武器系統進行信息化改造,提高軍隊的信息作戰能力。

四是變革軍事教育訓練。信息作戰的出現要求世界各國推動軍事教育訓練方式的變革,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訓練平台和創新訓練方法,把培養適應信息戰需要的指揮與技術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作為本國軍事教育訓練改革的著眼點。

⑧ 關於信息戰基本理論

引言: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信息化問題,我們所面臨的戰爭是信息化戰爭。

一、 信息化戰爭

什麼是信息化戰爭呢?歸納起來,就是作戰中的各個環節都予以信息化再加上一個完善的信息指揮控制系統對各種信息化了的資源予以優化,以取得最優的效能,由此可知信息化戰爭包括的問題有
•信息化彈葯
•信息化武器系統
•信息化作戰平台
•信息化士兵
•信息化指揮控制系統
•信息化指揮支持系統
這樣一來,在信息戰爭中除了以信息技術武裝傳統作戰中的各個環節之外,又開辟了一個新的作戰領域,即在信息及信息系統方面的對抗。人們把這方面的對抗稱為信息戰。

二、 信息戰的特點及分類

1、信息戰的特點:
(1)信息戰的作戰空間不再局限於軍事方面,還包括了民用及公共事業方面;
(2)信息戰的活動擴展到競爭、沖突、危機直到戰爭的整個過程,即模糊了平時和戰時的界限。
因此,人們把信息戰分為兩大類:一類叫獨立的信息戰;另一類為集成(或一體化)的信息戰。後者是聯合作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是和傳統的作戰集成在一起進行作戰的。

2、集成信息戰
信息戰的目標是奪取信息優勢並最終希望能達到掌握信息控制權(簡稱制信息權)的程度,它包括三部分:
(1)發揮信息優勢:即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及信息系統對兵力進行實時或近乎實時的控制,這也可以說是信息保障問題。
(2)信息攻擊:即對敵方的信息系統進行攻擊。
(3)信息防禦:防禦敵方對我方信息和信息系統進行攻擊。
其中信息優勢部分又稱為基於信息的作戰(IBW),簡稱信基戰,實質上是建設好和運用好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偵察、監視系統(簡稱C4ISR系統),即在聯合作戰的環境下如何搞好縱向集成及橫向集成,做到
(1)信息網路能提供互聯與互操作(包括分布式環境、通用的事務處理服務、對服務的保證);
(2)對作戰空間的了解;
(3)有效的兵力管理。
信息攻擊和信息防禦作戰,實質上是針對信息、信息系統及信息過程的可用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可用性包括信息內容和信息過程兩方面,對可用性的破壞將導致遲延和損失;完整性是指信息的正確存儲及計算機資源的正確操作。對完整性的攻擊是採用引入及改變等方法而導致訛誤。對安全性的攻擊可通過外部觀察及闖入內部達到利用敵方信息的目的。

三、信息戰的有關概念

1、信息時代的戰爭小結
•信息化戰爭、信息戰爭(Information War)
•信息戰(Information Warfare)
•信息作戰(Informationn Opertions)
•基於信息之戰(Information Based Warfare),即信基戰
•基於知識之戰(Knowledge Based Warfare)
(1)戰爭是一種狀態(與和平對比),亦是一個過程。信息戰爭是指一種戰爭形態,屬於信息時代的戰爭,亦稱信息化戰爭。
(2)戰爭有多種形式或稱樣式,叫做戰爭樣式(War form)。
各種具體的戰爭樣式稱為「戰」,如:電子戰、情報戰、指揮控制戰、信息戰等。

2、信息戰(IW)和信息作戰(IO)(一)
在英文中Operation是操作、雲做,在軍事中Operations則指作戰。
信息作戰(IO)
美國防部對信息戰(IW)和信息作戰(IO)的定義為:
•IW:在保護己方的信息、信息處理、信息系統和計算機網路的同時,為擾亂敵人的信息、信息處理、信息系統和計算機網路以取得信息優勢而採取的行動。
•IO:為在軍事信息環境中加強、增進和保護己方軍隊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而採取的連續性軍事行動,其目的是奪取各種軍事行動中的優勢。信息作戰包括與全球信息環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對敵人信息和決策能力的利用和阻止。

3、信息戰和信息作戰(二)
信息戰:敵對雙方為奪取制信息權而採取的行動;
制信息權:信息優勢達到這樣一種程度,它使擁有優勢的一方能利用其信息系統及其能力在沖突中奪取作戰;
信息作戰:為增強和保護己方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而採取的連續性軍事行動,目的是為了奪取各種軍事行動中的優勢,包括對敵人信息和決策能力的利用和阻止。

4、信息戰與信息作戰小結
信息戰可謂混淆了平時和戰時的界限,情報收集、網路戰均在硬打擊C2W戰之前。在競爭階段已完成了情報准備、測定了網路的拓撲結構,作戰的信息序列均已測定,信息基礎結構(包括政治的、物理的以及軍事的)的模型亦均已測定。政治的、經濟的及心理的作戰兵力均通過全球信息基礎設施進行活動,在競爭升級到沖突時,戰術C2戰活動開始打擊軍事基礎設施,並開始防禦,並按照打擊其進攻能力及支撐行動,直到解決問題為止。

四、 信息戰的內容

信息戰實際上可分為兩種作戰組成部分:
(1)基於信息之戰的重點為獲取、處理、分發信息(或稱利用信息去獲得對作戰空間理解之優勢,這一組成部分為由取得知識而得到優勢。
(2)另一組成部分為攻擊對方知識的同時保護己方的知識,從而取得相對而言的信息優勢,包括:信息攻擊與信息防禦。
請見下圖:

運作目的 信息運作種類 直接或間接行動 例
利用信息 信息利用的運作—獲取、傳輸、存儲及信息的變換,藉以加強對軍事力量的部署 直接 截獲對方通信以確定或提取其它信息
間接 偵察、監視並附以有關的情報分析
攻擊並防禦信息 心理戰—利用信息去影響敵方的理智 直接 在對方媒體中引入視頻或音頻信息
間接 分配視頻及音頻信息到公眾媒體
軍事欺騙—對敵人誤導我們的能力與意圖 間接 進行軍事行動的誤導
安全措施—使敵方不了解我方的軍事能力及意圖 直接防禦反措施 信息安全(INFOSEC)反措施,用以阻止直接訪問計算機網路
間接防禦反措施 物理防禦、物理安全、加固,作戰安全(OPSEC)通信安全(COMSEC)及反情報
電子戰—利用電磁頻譜壓制敵人獲得准確信息 直接 利用電磁能量,直接把假信息注入信息系統
間接 干擾或通過發射波形給接收機去欺騙雷達探測器
物理破壞—通過把存儲能量變換成破壞力去影響信息系統的組成要素 直接 用定向能(例如電磁)武器去打擊信息系統
間接 用炸彈機導彈去摧毀物理基礎設施,從而攻擊信息中心
信息攻擊—污染信息而不改變信息所在的物理實質 直接 用惡意邏輯滲入有關網路的安全措施以獲得非法訪問從而攻擊信息系統

五、 信息作戰概述

1、作戰指揮
目的:進行決策,實施領導,鼓舞士氣。
內容:

(1) 預見當前和未來的情況
(2) 形成以最小代價逐一完成任務的行動方案
(3) 指派任務,確定優先順序,分配資源
(4) 選擇關鍵的行動地點和時間
(5) 指揮明確在戰斗過程中進行調整的時機和方法
信息作戰的指揮
由於信息戰通常不是作為一種獨立的作戰樣式,信息作戰使多種作戰樣式的組合,因此信息作戰是在聯合(或合成)指揮員指揮下進行的。
在現代新型戰爭中,指揮權是不同程度分散的。

2、信息作戰活動
•在軍(兵)種中建立信息戰中心去領導訓練及制定條令,確定研究開發的需求並提供作戰指揮的保障
•建立作戰單位
•進行對策模擬

3、指揮控制戰

指揮與控制包括:信息網、作戰空間的理解、有效的兵器管理;
反C2包括:心理戰、欺騙、電子戰、網路戰、物理摧毀;
C2保護包括:作戰安全、信息安全、反情報;
情報包括:情報收集、情報分析、分發、反情報、支持隱蔽活動。

4、網路戰
網路攻擊
功能:利用信息武器作用於信息基礎設施,意在滲透其安全與應用,從而獲取、降級或破壞基礎結構的過程或信息;
應用:偷竊保密信息、盜竊電子商務金融手段、破壞計算機服務、篡改數據、通過計算機進行欺騙、破壞基礎結構的組成部分。
網路保護
功能:採取行動保護信息基礎結構,抗禦對網路的攻擊;
應用:控制對計算機的訪問(信息訪問及物理訪問)、保護計算過程及信息的完整性。
網路支持
功能:採取行動去搜索、勘測、識別、表徵,並定位信息基礎結構的部件,或採取行動去截獲並利用信息。
應用:外部網路掃描、分析、捕獲安全訪問的信息(如口令)、密碼分析及密碼攻擊。

5、指揮關系
IO作戰單位在聯合部隊指揮員的領導下利用信息作戰系統進行C2W戰,根據平時和戰時的交戰規則進行工作。

⑨ 信息戰是強有力的干預方式,可以獨立作用,對嗎,判斷題

應該可以的吧。也可以配合其他的方式作戰。

閱讀全文

與信息戰和傳統戰哪個破壞性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才市場同意落戶證明如何開具 瀏覽:163
閑魚交易保存多久 瀏覽:615
企業營銷渠道數據來源是哪裡 瀏覽:902
拓野怎麼看信息 瀏覽:759
怎麼上線抖音小程序 瀏覽:196
預售樓盤列表信息灰色代表什麼 瀏覽:757
活羊怎麼進入市場 瀏覽:595
四川長虹主要什麼產品 瀏覽:231
qq怎麼發布租房信息 瀏覽:536
如何留住代理的心 瀏覽:601
益陽得雲茶樓有哪些代理公司 瀏覽:702
技術好怎麼形容子 瀏覽:202
環境感知技術屬於哪個領域 瀏覽:23
海爾產品怎麼連接小京魚 瀏覽:519
韓國代理化妝品需要做什麼 瀏覽:56
聯通有欠費卡要多久會刪除信息 瀏覽:428
原始技術發明什麼 瀏覽:505
代理快遞一般怎麼收費 瀏覽:982
菊花燈具市場屬於哪個街道 瀏覽:919
青雲在大數據中如何保持領先優勢 瀏覽: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