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古代是如何傳遞信息

古代是如何傳遞信息

發布時間:2022-01-30 23:23:17

A. 在古代人們是怎樣傳遞信息的

古人傳遞信息主要用以下方法:飛鴿,烽火,快馬,暗號,手語,書信,旗幟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信息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傳遞就已見諸記載.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信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信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古代信息傳遞的出現離不開「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的長城.「長城」一詞始見於戰國時代的文獻記載.在古代不通朝代有著不同的修築形式,所以對這種防禦工程的稱謂也有所不同,如:列城、方城、塞、暫洛、界壕、邊牆等,實際上均指「長城」,其實廣義的長城是對中國古代所有的巨型軍事工程體系而言.
在歷代長城修築過程中都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因地制宜、據險致塞」.一是根據地型來構築工程.二是充分利用地理天險防禦敵人.長城以垣牆為主體,包括了城障、關隘、兵營、衛所、墩台、烽堠和觀察、通訊等綜合功能,形成了古代最為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其中,設於長城內側的烽火台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西周時期,為了防備敵人入侵,採用「烽隧」作為邊防告急的聯絡信號.在古史書《周禮》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在各國從邊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離,築起一座烽火台,接連不斷,台上有桔槔,桔槔頭上有裝著柴草的籠子,敵人入侵時,烽火台一個接一個地燃放煙火傳遞警報.每逢夜間預警,守台人點燃籠中柴草並把它舉高,靠火光給領台傳遞信息,稱為「烽」,白天預警則點燃台上積存的薪草,以煙示急,稱為「燧」.古人為了使煙直而不彎,以便遠遠就能望見,還常以狼糞代替薪草,所以又別稱狼煙.周朝規定:天子舉烽燧各地諸侯必須馬上帶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敵人.由此可見,烽燧制度的實施,意味著早在周時就已出現了龐大而又完善的軍事信息聯系網路.我國考古工作者於1972年至1976年在居延通過發掘獲得了漢代木簡三萬余枚,並發掘了烽燧遺址,對我們了解漢代烽燧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據木簡可知兩漢時代,從河西四郡(今甘肅省武威、張掖、酒泉、敦煌)一直到鹽澤都有烽燧設置,而且規模很大,管理極嚴,號稱「烽燧萬里相望」,據說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舉放烽火,晝夜不同,白天放煙,夜晚舉火.此外,還採用各種不同的暗號表示進犯敵人的多少,敵人在五百人以下的放一道烽火,在五百里以上的放兩道烽火等等.在出土的《塞上烽火品》中記載了當時朝廷制定的臨敵報警和舉放烽火的條例,即「聯防公約」.該條文規定了在匈奴侵擾的不同部位、人數、時間、意圖、變動以及天氣異常等情況下,各塞舉放烽火的類別、數量、傳遞方法以及發生失誤如何糾正等細則,就連燧長有病請假都要經上級批准.這種信息傳遞方法,對防守邊疆、抵禦敵人曾起過一定的作用.
烽火傳遞信息是非常快速的,在公元前119年大將衛青和霍去病率領幾十萬大軍分路出擊,以舉放烽火作為進軍的信號,僅僅一天的時間,這一信號就從河西傳到幾千里外的遼東.由於烽燧報警的迅速及時,直到明、清時代仍然沿用不衰.山東省的煙台市就是因為明朝在那裡設置狼煙台,以防倭寇入侵而得名的.
烽火傳遞軍情固然迅速,但它不能完整地表達深刻復雜的軍事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的需要,依靠畜力傳遞信息的通信方式逐漸占據了支配地位,形成了傳遞官府文書的更為嚴密的驛傳制度和烽燧報警配合使用.
西周時期,為了適應周王同諸侯之間聯系需要,在大道上每隔30里設一個驛站,備良馬周車,專門負責傳遞官府文書,接待來往官吏和運送貨物等.孔子曾說:「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意思是說,他所提倡的道德學說,比郵驛傳送命令傳播得更快.可見當時的郵驛通信不僅已相當完備,而且速度也已相當快了.
秦漢時期,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次序、時間傳遞.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註明時間,以明責任.
隋唐時期,驛傳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唐代的官郵交通線以京城長安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大致30里設一驛站.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二萬多人,其中驛兵一萬七千人.郵驛分為陸驛、水驛、水路兼並三種,各驛站設有驛舍,配有驛馬、驛驢、驛船和驛田.
唐代對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陸驛快馬一天走6驛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馳500里;步行人員日行50里;逆水行船時,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順水時一律規定100到150里.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詩中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幕及隴山頭」.在這里他把驛騎比做流星.天寶十四載十一月九日,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這一消息,傳遞速度達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見,唐朝郵驛通信的組織和速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宋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系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驛站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許傳遞官府文書.除宋朝准許高官顯宦附寄家信之外,都不準附寄私人信件,私人書信只能託人捎帶.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一處秦代墓室中發掘出兩件木牘家信,第一封信是「黑夫」和「驚」聯名寫給一個叫「中」的人;第二封信是「驚」寫給「中」的,這是我國現知最早的家書實物.據估計這兩封信是由同在軍中服役期滿後返鄉的同鄉捎往家中的.古代人民通信之困難,由此可見.
到了明朝,才出現了專為民間傳遞信件的通信機構——民信局.在明永樂年間湖北麻城縣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移民,由於思念故鄉,相約每年推選同鄉代表回鄉幾次,來往帶送土特產和信件.久而久之建立了固定的組織稱「麻鄉約」.後來就形成了專業的民信局.
郵驛通信在邊防和經濟、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進步作用,成為我國古代信息傳遞的主要形式.歲月流轉,那些古老的信息傳遞方式已被今日方便、快捷的現代化通訊方式所取代

B. 關於古代人們如何傳遞信息

用養的信鴿或是鷹

C. 古代是怎麼傳遞消息的

古代傳遞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說烽火信鴿,驛站,直道等等。其中烽火是最原始的傳遞信息的方式,這個平時不做,傳遞信息用,只是在有外敵入侵的時候才會點燃烽火,通知自己的友軍敵人來入侵了,趕緊做好准備集結兵力,准備迎戰。

而且在直道上不管是騎馬還是飆車,都不用太大的心思,可以全力的提高速度,又一步的將馬力提升了一個檔次。

D. 古代是怎樣傳遞消息的

在沒有汽車、火車,沒有無線電的古代,人們怎樣傳遞消息呢早在2700多年前,我國就出現了用於傳遞軍情的烽火台。

烽火台是一種約高出地面7米左右,用磚砌成的呈方形的檯子。平時烽火台上堆滿了柴草和干狼糞,柴草點燃後火光沖天,狼糞點燃後濃煙滾滾,如遇外敵人侵,就將該地的烽火台上的柴草點燃,鄰近的烽火台看到火光或狼煙後,也相繼點燃,軍隊看到烽火,便可立即出征,迎擊敵人。

聞名中外的萬里長城,就是這一歷史的真實記載者,它每隔十里一個烽火台,綿延不斷地跨越了8個省、市、自治區。烽火通訊到了西漢時期日趨完善,具備了「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的規模。

據甲骨文記載,商代已有乘馬車傳遞的活動。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更為嚴密的郵驛制度出現了。「郵」就是步行傳遞,「驛:就是利用馬匹傳遞。當時的郵驛主要用於傳遞軍情和官府書信,民間甚少。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築馳道,興水運,使郵驛遍布全國。到了西漢時期又有了較大的發展,驛程可達2萬多公里。據《後漢書·輿服志》記載,漢朝的驛卒戴紅頭巾,穿紅袖衣服,背的信袋為紅、白兩色相間,為的是叫沿路車馬、行人遠遠看到就能趕快讓路。宋代對郵驛進行改革,遇有緊急情況時,用「急腳遞」,日行200公里。最快的叫做「金牌急腳遞」,可日行250公里。郵驛制度一直沿續到光緒年間設立郵傳部為止。

E. 古代人是怎麼傳遞信息的

一個是信件,由郵差來發放,騎馬到每個驛站,再換馬,最後把信送到
還有就是飛鴿傳書,就是用信鴿,將信綁在信鴿腿上,再放飛,信鴿就會回到原來的地方,往哪寫信就用哪個地方帶來的信鴿
還有些比較不正規的就是傳言,說書等等,人們相互傳言將信息傳播
或者說書的先生將某些事編成書詞,用說書的方式唱出來,也算是信息傳播.古代: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信息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傳遞就已見諸記載。

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信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信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秦漢時期,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次序、時間傳遞。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註明時間,以明責任。

隋唐時期,驛傳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唐代的官郵交通線以京城長安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大致30里設一驛站。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二萬多人,其中驛兵一萬七千人。郵驛分為陸驛、水驛、水路兼並三種,各驛站設有驛舍,配有驛馬、驛驢、驛船和驛田。

唐代對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陸驛快馬一天走6驛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馳500里;步行人員日行50里;逆水行船時,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順水時一律規定100到150里。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詩中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幕及隴山頭」。在這里他把驛騎比做流星。天寶十四載十一月九日,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這一消息,傳遞速度達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見,唐朝郵驛通信的組織和速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系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古代信息傳遞的方式:
1.用候鳥,特別是鴿,雁等作傳輸工具
2.作內餡的方式,如藏在魚肚,餅類,包子等
3.以特殊聲音,如鍾聲,鼓聲,鞭炮聲等
4.以燈光,火光,如孔明燈.烽火台等
5.還有其他記號,擺設等,如誘敵的記號

另外還有鍾鼓、煙火、鴿子、旗語、狼煙等方式傳遞信息

F. 古代人們是怎樣傳遞信息的

一個是信件,由郵差來發放,騎馬到每個驛站,再換馬,最後把信送到
還有就是飛鴿傳書,就是用信鴿,將信綁在信鴿腿上,再放飛,信鴿就會回到原來的地方,往哪寫信就用哪個地方帶來的信鴿
還有些比較不正規的就是傳言,說書等等,人們相互傳言將信息傳播
或者說書的先生將某些事編成書詞,用說書的方式唱出來,也算是信息傳播
另外還有鍾鼓、煙火、鴿子、旗語、狼煙等方式傳遞信息

G. 古人是怎樣傳遞信息的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情報傳遞系統的國家之一,據甲骨文記載,在商朝已經有了郵驛,主要是利用人力攜帶密信然後騎馬送信的通信方式。從西周開始,中國的通信組織不斷完善,逐漸形成了兩套有組織的通信:一是烽火為主的早期聲光通信系統,二是以步行乘車為主的郵傳通信系統,郵驛制度在當時已經比較完善。

當今學者對成書年代和作者仍存有爭議的《六韜》是古代著名兵書,它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的對話形式來討論軍事。在其中一卷《龍韜》中提到了「陰符」,即打造一套符,用不同尺寸代表不同的含義。它是我國較早在軍事中用象徵符號來秘密通信的方法。

後來古人認為「陰符」所能傳遞的東西有限,遂發明了「陰書」。《六韜》中記載了姜太公對「陰書」用法的介紹:把一封書信分為三個部分,派三個人送其中一部分,即使送信人也不知道完整的內容。

到了秦始王時期,圍繞以咸陽為中心的驛站網大肆修建馳道、驛道,建立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郵驛制度,普及了在傳遞文書時應加封印泥來保密的方法。

宋代由於內外戰爭的頻繁,有一種秘密通信叫「字驗」,軍隊中約定重要事情按不同意思列編號,如「1請弓」、 「2請箭」、 「3請糧料」、「4請添兵」、「5請移營」、「6被賊圍」等40個帶編號的詞語,記錄這40條詞語正確對應編號的本子只在軍隊的主帥手中,再選40字的古詩,將編號數字對應在古詩中的某些字上面,將對應的字編入普通公文里。這樣即使敵方收到信也很難知道其中的真正含義。

到了唐朝,發明了一種「蠟丸書」又名「蠟彈書」的東西,即把密信封在體積小便於攜帶的蠟丸里,防止被泄露。

南宋時期則發明了一種「隱寫術」(該詞來源於約翰尼斯.特里特米烏斯所著的一本講密碼學與隱寫術的一本書《Steganography》)將明礬水寫在信紙上,等水干後,紙上一片空白,等送到收信人手中,用水將信打濕,字就慢慢浮現了出來。

到了現代,人們對秘密通信的需求不僅體現在軍事上,還有日常每個人的生活中。

2007年美國計劃開展的「棱鏡計劃」被揭露後讓全球用戶為之震驚的同時也開始對自己的隱私感到擔憂,紛紛開始尋求可靠的、加密的、安全的聊天軟體,由此應運而生的加密聊天軟體也特別多。

在中國,「蝙蝠」滿足了普通大眾對於加密聊天的需求。該軟體採用了一人一協議,一人一密鑰的非對稱加密方式,私鑰僅存放用戶手機端可手動更換。協議加密的方式是基於橢圓曲線演算法和自有演算法進行密鑰協商,並通過ECC加密演算法對消息和文件進行加解密。

使用ECC,可以用更簡短的密鑰獲得相同的安全強度,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已獲得大面積使用。如國家密碼局頒布的SM2演算法就是基於ECC演算法實現的。

蝙蝠的安全性還體現在端到端加密信息,自行協商密鑰,消息不經過伺服器,也就是說後台無法抓取用戶的聊天記錄。同時,為了防止數據恢復,蝙蝠設置了消息可雙向刪除撤回的功能,且沒有時間限制,刪除時採用了多次覆蓋刪除防止數據恢復。

目前中國市場,採用端到端加密的安全聊天軟體還很少,但是互聯網下人們的隱私已經不復存在,類似蝙蝠這樣的軟體在以後勢必大量湧出,順應時代的發展。

H. 古代是怎樣傳遞信息

我國最早關於通信的記載,是來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代,亦稱殷商。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清光緒年間,在此掘得龜甲獸骨,上刻文字,後稱甲骨文。甲骨文中記載著殷商盤庚年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邊戌向天子報告軍情的記述,有「來鼓」二宇。經考證,「來鼓」即類似今天的偵察通信兵。在古書《待經》中,也有「簡書」的記載,『簡書」就是用獸骨刻上文字,由通信兵傳遞的官府緊急文書。「簡書」出於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紀一11世紀),這也就是郵驛的前身。
郵驛與烽火台通信,都源於奴隸制國家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對通信的需要。據歷史記載,在兩千七百年前的周幽王時代,就有了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方法。關於烽火通信有個叫「千金一笑」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說:周幽王有個愛妃褒姒,她雖長得很美,但輕易不肯一笑。為此,周幽王使出了 個賞格:「誰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賞他一千斤金子」(當時把銅叫金子)。於是有人想出了一個點起烽火戲諸侯的辦法,想換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帶著愛妃褒姒登上城樓,命令四下點起烽火。臨近的諸侯看到了烽火,以為西戎(當時西方的一個部族)來犯,便領兵趕到城下救援,但見燈火輝煌,鼓樂喧天。一打聽才知是周幽王為了取樂於娘娘而乾的荒唐事兒,各諾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氣憤地收兵回營。襲姐見狀,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來犯, 雖然點起了烽火,卻無援兵趕到。原來各諸侯以為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演。結果被西戎攻下城堡,殺了周幽王,從此滅了四周。這個歷史故事不僅生動的描繪了當時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情況,同時也告戒後人,不企是什麼人和什麼時候,都不能拿通信當兒戲。

利用烽火台傳遞信息,雖然較快,但只能起到報警的作用,很難滿足掌握敵情,指揮作戰的需要。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上的需要,從殷商時代的「來鼓」到了周代已逐步形成了傳送官府文書的更加嚴密的郵驛制度,並與烽火台互為補充,配合使用。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21年),在全國修馳道,「車同軌、書同文」,建立了以國都咸陽為中心的繹站網,制訂了郵驛律令,如竹簡怎樣捆紮、加封印泥蓋印以保密;如何為郵驛人馬供應糧草;郵驛怎樣接待過往官員、役夫等,形成了我國最早的郵驛法。

漢代郵驛繼承秦朝制度,並統一名稱叫「驛」。規定五里一,十里一亭,三十里置驛。郵驛還隨著「絲綢之路」的形成而通達印度、緬甸、波斯等國。到了唐代,郵驛大大發展,全國共有陸驛、水驛及水陸兼辦郵驛1600多處,行程也有具體規定,並訂有考績和視察制度,驛使執行任務時,隨身攜帶「驛卷」或「信牌」等身份證件。
宋代由於戰爭頻繁,軍事緊急文件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將由民夫充任的驛卒改由士兵擔任,增設「急遞鋪」,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金牌一晝夜行五百里,銀牌四百里,銅脾三百里。實行每到一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遞。到了元代,由於軍事范圍和疆域擴大,僅在國內就有驛站1496處,並將郵驛改稱為驛站。
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於海上交通日漸發達,隨著部和七下西洋,還開辟了海上郵驛。清初有官辦驛站1600餘處,驛卒七萬余名,驛馬四萬多匹,歸兵部主管。19世紀中葉以後,驛站經費多被官吏貪污中飽,驛政廢馳。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郵政逐步興起,驛站的作用日漸消失,於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銷驛站。
郵驛制度起源於奴隸制度的國家,盛行於封建社會,並隨著封建制度的衰亡而告終結。郵驛與烽火台通信雖系歷代封建王朝的御用工具,但同時也是我國進入有組織的進行通信工作的開始。它不僅在我國郵政通信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同時也為促進社會的進步、人類的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驛站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傳遞官府文書。一般老百姓傳遞信息,只有託人捎帶,然而輾轉傳遞,緩不濟急,且易延誤遺失。我國古書中記載著不少有關「鴻雁捎書」一類的故事,可見古代人民通信多麼艱難。而今天人們依舊把鴻雁作為郵政通信的象徵,又可見人民群眾對郵政通信所寄於的厚望。

民間通信組織的形成,大約始於唐朝。當時主要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經商貿易的需要。首先在長安與洛陽之間,有了為民間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所得的錢,存入各地方政府駐長安的辦事機構,然後再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如教取回,這也就是今天匯兌業務的萌芽。到了明朝才出現了專為民間傳遞信息的民信局。在西南各省也曾有「麻鄉約」探親帶信的出現。相傳湖北麻城縣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農民,由於思念家鄉,相約每年推派代表回鄉探望,往返時帶些土產和信件,而後逐漸形成民信局。

民信局開始出現於交通方便、貿易發達的沿海城市,以後逐漸發展到內地。民信局由私人經營,以謀利為目的。他們一方面是哪裡有利就在那裡辦,偏僻地區無人管;另一方面,他們為了招攬生意,相競為主顧提供方便,如派人上門收取信件、匯款,收費也可以記帳,等等,促使民信局得到了迅速發展。到了清同治年間(公元1821年到1874年)是民信局的最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已達數千家之多。有的在商業中心上海設總店,各地設分店和代辦店,民信局之間互相聯營,構成了民間通信網。

自宋、元以來,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一帶的貧苦人民,有的為了謀生,被拐騙國外做苦工,這些旅居國外的僑胞,要與祖國親友通信,或將物品和匯款寄回祖國,「僑批局」便應時而生。「僑批局」 實際上就是僑信局,因為福建方言把「信」 叫「批」,所以把為華僑通信服務的僑信局習損稱為僑批局。由於僑批局對華僑服務周到,信譽卓著,幾乎壟斷了華僑寄信和匯款的業務。

鴻雁傳書 雁是信使。鴻雁傳書的故事源於《漢書·蘇武傳》,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拘於北海。後來,漢匈和好,漢求放蘇武等人,匈奴詭稱蘇武已死,蘇武屬下官吏常惠,夜見漢使,教漢使對匈奴稱漢天子在上林射獵時,得從北而來鴻雁,雁足系有帛書,說蘇武等人困於某澤中。單於得訊後大驚,不得不放回蘇武。由此後人就將書信與來去有時的鴻雁聯系起來,雁作為傳遞書信的使者屢屢出現在文人墨客的詩文中。如「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五代·李煜《清平樂》)「魚書不至雁無憑,幾番欲作悲秋賦」。(明李開先《寶劍記》) 不僅如此,古人,郵寄書信時,還用竹木或絹帛等製成雁的形狀,中間夾著書信,以資郵寄。古人還用驚鴻代指美女。曹植在《洛神賦》中形容洛神宓妃:「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李善注:「翩翩然若鴻雁之驚」。「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南宋陸游《沈園二首》)這里用驚鴻來形容陸游的前妻唐婉之美。

閱讀全文

與古代是如何傳遞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代理化妝品需要做什麼 瀏覽:56
聯通有欠費卡要多久會刪除信息 瀏覽:428
原始技術發明什麼 瀏覽:505
代理快遞一般怎麼收費 瀏覽:981
菊花燈具市場屬於哪個街道 瀏覽:919
青雲在大數據中如何保持領先優勢 瀏覽:437
消防產品確認函是什麼 瀏覽:960
車險代理和分公司有什麼區別 瀏覽:869
千牛信息提醒怎麼顯示詳情 瀏覽:813
荊州職業技術學院佔地面積是多少 瀏覽:953
淘寶代理工資怎麼計算 瀏覽:235
研磨石如何和產品分離 瀏覽:526
東莞航天電子廠做什麼產品 瀏覽:963
金融交易是個什麼行業 瀏覽:902
中國核電池技術有哪些 瀏覽:833
勞斯萊斯中國總代理商有哪些 瀏覽:971
ic燒錄產品如何不燒錄有啥後果 瀏覽:130
深圳技術大學在河南招多少學生 瀏覽:48
網簽數據員是做什麼工作的 瀏覽:255
5月份市場上都有哪些菜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