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齡怎麼認定
關於工齡認定,可以持相關證據材料,向當地人社局申請認定,各地具體程序有所不同,但都須人社局確認。現在計算各項社保待遇都是按繳費年限,認定工齡已無多大實際意義。工齡是職工在某企業中從參加工作起第一天,連續工作至現在的時間。一些企業在職工薪金中增加了「工齡補貼」,有的是按工齡(年)計算,有的是按工齡(月)計算。補貼的標准也各不相同,都是各企業根據自身情況自定的。職工工齡認定主要依據職工檔案,檔案材料齊全的,工齡認定沒有異議;檔案材料不齊全的,情況非常多,依據文件也非常多,無法一一列舉,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現就一般原則作如下說明:
一、企業工人、幹部的工齡認定:工人要有招工表,幹部要有招干表。
假設1:如招工表、招干表丟失,勞動部門認定該職工要以轉正定級表作為參照依據,普工一年轉正定級,特殊工種三年轉正定級,企業幹部一年轉正定級,均以該職工轉正定級審批表的時間作為參照,向前推一到三年,作為該職工的參加工作的起始時間。
假設2:如招工表、招干表、轉正定級表同時丟失,而工資檔案保存較好,勞動部門認定該職工參加工作時間,以該職工第一次調資審批表和其參加工作時領取工資的工資表為依據,從參加工作之年到其第一張調資審批表的時間止,工資表每年要復印兩張一頭一尾,可作為認定該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參考依據。缺點是無法確定其職工份身,如其原系國有固定工還大集體工等等。
假設3:如該職工整個檔案丟失,勞動部門認定其參加工作時間的依據,要以該職工歷年來領取工資的工資表為依據,從其參加工作之日到其所在企業改制破產或其離開企業的時間為止,工資表每年要復印兩張一頭一尾,可作為認定該職工參加工作的時間。缺點是無法確定其職工份身,如其原系國有固定工還大集體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