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息概括與提取專題技法講解
信息概括與提取專題技法講解
一、考查能力
此類試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審題能力、信息的概括能力、對信息的分析篩選能力、語言的表達能力。
二、題型
此類試題主要以主觀題形式呈現,試卷位置主要在積累與應用部分、現代文閱讀部分(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均有可能)、古詩文部分。
題型: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以上三則信息內容,字數不少於15個字。
(2)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記敘文)
(3)概括本文說明對象的特徵(第3-5段介紹說明對象的哪些特點?)(說明文)
(4)概括本文的觀點。(議論文)
(5)乙文中的……觀點在甲文也有同樣的表達,請在文中找出來。(文言文)
三、答題規律
1.閱讀理解類文本
(1)分析文章(段落)結構,如是總一分-總結構,需要概括的內容極大可能性在總說部分,如是分說結構,答案要麼在上下文的過渡句中,要麼把幾個分說的關鍵句整合在一起,形成答案。(不分文體)
(2)如果用分析文章結構的方法找不到答案,則需用「什麼人做了什麼事,結果怎樣」進行歸納,不同文體的「什麼人」指向也不同,記敘文指敘述對象(人、物或事),說明文指說明對象(事物或事理),議論文指議論對象(人物、事理或論題)
2.非連續類文本
(1)文段類
A.獨段類:不分文體,判斷方法同和上述(1)(2)。
B.多段類:先看各段內容(對象)是否相同(相關),如相同則找到幾段內容的共同點;若不同,則需要分別概括,再進行整合。
(2)新聞類。用找導語的方法判斷(新聞的組成部分: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導語往往在新聞稿的第一、二句話(獨立成段新聞稿)或第一段文字(多段新聞稿)
A.獨段新聞稿:答案判斷首先是有標題找標題,無標題找導語,再遵循「什麼人在什麼時間哪兒做了什麼事,結果怎樣」的規律提取,然後看有無字數要求進行增減。
B.多段新聞稿:前三步同A,最後查驗各段內容,尤其是第一段後的各段內容與概括內容是否相符,如不相符,則需要添加,再進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