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目前我國信息化教學環境一般分為哪四大類
目前,應用於教育的信息技術主要有:數字音像技術、衛星廣播電視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網路通訊技術、虛擬現實模擬技術等。信息化教學環境就是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的能實現教學信息的獲取途徑和呈現方式多樣化、有利於自主學習及協作學習的現代教學環境。信息化教學環境有利於學習者獲取廣泛的教學信息和相關資料。
Ⅱ 什麼是信息化教學環境它相對傳統教學環境有何優勢
首先,是教學內容的變化。教育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利用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將過去靜態的、二維的教材轉變為由聲音、文字、動畫、圖像構成的動態的、三維甚至四維教材。網路教學的運用,又將教學內容從書本擴展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這樣,豐富和擴展了書本的知識,學生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可以學得更多、更快、更好。
其次,是教學過程的變化。教育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由傳統的知識歸納、邏輯演繹式的講解式教學過程轉變為創設情境、協作學習、自主學習、討論學習等新的教學過程。
再次,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教育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學習知識,通過信息技術,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去主動建構知識。學生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掌握「如何學」的能力。學生必須有獨立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協作能力、協調能力等。學生將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學習過程中真正的認知主體。
最後,表現在教師角色的變化上。教師由傳統的知識講解者、傳遞者、灌輸者變成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促進者。教育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設計,教師不再是唯一的知識源,教師不能再把傳遞知識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學生「學」的方法上,為建構學生的知識體系創設有利的情境,使學生「學會學習」。指導學生懂得「從哪裡」和「怎麼樣」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得知識的工具和根據認識的需要處理信息的方法。
總之,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主導,講授型的教學,學習環境相對貧乏。而信息化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自主、探索、交互型的教學,學習環境非常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