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社區工作人員把我身份證號,姓名發到群里怎麼辦
先聯系網路機構刪除侵犯權利的信息,向人民提起民事訴訟,以侵權人為被告,如果網路機構沒有刪除,可以一起,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個人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屬於個人隱私信息,發到群里屬於泄露個人信息,可以要求社區工作人員及時進行補救措施,如果造成損失的可以追究其責任。
法律分析
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如因此造成經濟或其他損失,可以主張進行賠償。隱私是一種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當事人不願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個人信息,當事人不願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個人私事,以及當事人不願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個人領域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被不法分子獲悉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和姓名後,可以偽造身份證,再用身份證去辦理汽車租賃,銀行貸款,房產抵押等業務。個人信息一旦泄露,應該報警。報案的目的一來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來也是可以備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四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
第一千零三十八條 信息處理者不得泄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儲的個人信息;未經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個人信息,但是經過加工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信息處理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存儲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丟失;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個人信息泄露、篡改、丟失的,應當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告知自然人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