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五次信息革命)的時間
第一次是語言的使用,語言成為人類進行思想交流和信息傳播不可缺少的工具。(時間:後巴別塔時代)
第二次是文字的出現和使用,使人類對信息的保存和傳播取得重大突破,較大地超越了時間和地域的局限。(時間:鐵器時代,約公元前14世紀)
第三次是印刷術的發明和使用,使書籍、報刊成為重要的信息儲存和傳播的媒體。(時間:第六世紀中國隨代開始有刻板印刷,至15世紀才進入臻於完善的近代印刷術)
第四次是電話、廣播、電視的使用,使人類進入利用電磁波傳播信息的時代。(時間:19世紀)
第五是計算機與互連網的使用,即網際網路的出現。(時間:現代,以1946年電子計算機的問世為標志)
㈡ 信息技術有哪些發展階段
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IT)是指利用電子計算機和軟體工具處理、存儲、傳輸信息的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機械計算時期(1822-1940年):這是信息技術發展的開伍胡帶端。在這個時期,人類開始使用機械計算機進行計算,例如通過使用計算器、算盤等工具來處理信息。
2、電子計算時期(1940-1965年):在這個時期,人類開始使用電子計算機來處理信息,例如通過使用電子數字計算機、控制器等工具來實現計算。
3、計算機網路時期(1965-1980年):在這個時期,人類開始構建計算機網路做念,使得不同地點的計算機能夠通過網路進行交互。這使得信息的傳輸和共享變得更加方便。
4、個人計算機時期(1980-1990年):在這個時期,個人計算機(Personal Computer,簡稱PC)普及,使得個人能夠在家中或辦公室中使用計算機。這使得信息的處理和分享變得更加便利。
5、互聯網時期(1990年至今):互聯網的出現使得世界各地的計算機能夠通過網路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全球性的網路。這使得信息的傳輸和共享更加方便快捷。同時,互聯網也促進了信息技術的發展,例如移動互聯網、雲腔蘆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出現。
6、人工智慧時期(2010年至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是指計算機和軟體系統能夠實現人類智能的技術。近幾年,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迅速,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例如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機器學習等。
以上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幾個階段,希望對您有幫助。
㈢ 信息存儲技術的發展過程
人類記錄信息、存儲信息方法經歷了以下幾大技術:
1,結繩記事;
2,文字紙張;
3,磁記錄方式(磁鼓,磁帶,磁碟等) 當前比較成熟,
4,半導體電記錄(電路,電量或電容):ROM,RAM等;隨著半導體技術的提升而不斷提升、改進
5,光記錄(光碟,光運算器件) 光計算和光存儲也許會在不久的將來大力發展
㈣ 信息儲存技術的發展過程
,信息儲存技術的發展過程:
1,原始社會,人們用結繩記事,或者把各種信息雕刻在石頭等物體上面
2,在奴隸社會,人們在石頭、陶器、木板、竹片等物體上面雕刻信息,這一時期有了最原始的文字,人們可以在皮革和織物、木板、竹片等上面書寫信息。
3,再後來,發明了紙張,人們用紙張來儲存信息。
4,到了近代,人們發明了照相機,於是可以用膠片來存儲信息。同一時期,人們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開始利用物體電磁感應的規律製造出象磁帶、唱片等來存儲信息。並且在後來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技術。象現在的大容量硬碟、快閃記憶體晶元、優盤等都是基於這一原理。
5,在20世紀70年代,人們發現了使用激光來存儲信息的方式,這就是我們今天常見到的各種光碟了。
信息儲存技術:是將經過加工整理序化後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順序存儲在特定的載體中的一種信息活動。其目的是為了便於信息管理者和信息用戶快速地、准確地識別、定位和檢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