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息化教學更注重學生哪方面的培養
摘要 您好,培養多往化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以計算機和網路為核心的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把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學科教學中,已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隨著素質教育在學校的全面展開,對學生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兒童在思想品德、智力、能力、心理等方面要獲得全面發展才行。同樣,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❷ 信息化教學模式有哪幾種
互聯網+時代教育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有哪些
愛教研 2018-03-25 10:36
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互聯網加越來越成為生活常態,而我們學校的教學活動也離不開信息化教學的手段。國家教育部門還成立了專門的電教館,過去電教館主要是從事教師計算機培訓之類的,但是現在這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小,而是越來越多的重視信息化的教學運用,中央電教館專門進行了教育信息技術規劃課題,讓老師進行研究信息技術在多媒體教學中的運用。經過多年的發展,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課題成果,促進了一線教學信息化教學的發展。
一、多媒體教學
在信息化教學手段當中用的最多的是多媒體教學,現在很多學校都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可以利用這些設備進行課件展示、視頻播放等操作,這種方式利用了多媒體設備的優點,圖文並茂、資源豐富,並且能直觀感受,這種方式在信息化教學當中為老師們所喜愛。
二、在線課堂
在網路發達的今天,信息化教學比較突出的就是在線課堂。很多商家也紛紛投入在線課堂的研究,並聘請一線優秀教師錄制大量的課堂視頻,然後進行在線教育。在線教育相比傳統課堂有很大的優點,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不受學校作息時間的限制,可以聽全國各地名師教學,資源也十分豐富,但是在線課堂往往是收費的,免費的在線課堂比較少。
三、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的發展也只有十幾年的十年,但是引起了很多教師的興趣。這種課堂把主動權留給學生,而老師在課前錄制短視頻,把教學的核心內容進行精講,學生在課前提前預習教學內容,觀看老師講解視頻,在課堂上老師就不再專門進行講解教學內容,和過去傳統授課模式不同,教師重視對學生的輔導和交流,做到因人施教。學生課下可以利用網路進行討論也可以和教師進行交流。這種方式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教學視頻製作短小精悍,學生學習互動性強,教學和學習時間重新構建,復習測試方便靈活等,國內很多學校在研究如何進行翻轉課堂以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慕課
慕課在網路發展的今天,更有其特色,慕課和傳統課堂不同,慕課參與的人數比較多,甚至可以達到16萬人。慕課是一種大規模的在線教學模式,老師和學生都可以來自世界各地,沒有地域限制,參與的人數比較多。慕課強調興趣導向,願意學習的都可以參與進來。
現在信息化教學手段越來越多樣,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教學會日新月異。
查看全文
❸ 信息化教學設計具有哪些特點和基本原則
特點: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強調新型教學模式的構建;教學內容具有更強的時代性和豐富性;教學更適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特點。信息化教學是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對教學媒體和手段的改變,也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整體的教學體系的一系列的改革和變化。
基本原則:以學為中心,注重學習者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是作為學習的促進者,引導、監控和評價學生的學習進程;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以「任務驅動」和「問題解決」作為學習和研究活動的主線,在相關的有具體意義的情境中確定和教授學習策略與技能;
強調「協作學習」。這種協作學習不僅指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協作,也包括教師之間的協作,如實施跨年級和跨學科的基於資源的學習等;強調針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評價。
(3)信息化教學哪個方面好擴展閱讀
應用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環境,獲取、利用信息資源,支持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優化教學效果。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具體成果形式不僅僅是一篇傳統意義上的教案,而是包括多項內容的教學設計單元包,
主要由教學情景問題定義、教學活動設計規劃、教學課件以及可以鏈接與嵌入的多媒體網路資源組成。教學設計內容:教學設計方案;多媒體教學課件;學生作品規范/範例;學習參考資源;活動過程模板(如實驗報告模板、信息調查模板);活動過程評價量表。
❹ 在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之前,應做好哪一個方面的工作
信息化教學設計強調發揮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其核心包括四個方面:教學目標分析、問題情境設計、學習資源設計和教學活動過程設計。
1. 教學目標分析
在傳統的教學設計中(以教為中心),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的出發點和歸宿,即教學就是以教學目標為起點,以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為最終目的。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育評價等環節都必須圍繞教學目標展開。
在信息化教學設計中,教學設計不是從教學目標開始,其最終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達到特定的教學目標,而是實現對知識的意義建構。這導致在信息化教學設計中不提教學目標,只提意義建構的現象,似乎建構主義環境下沒有必要談教學目標,容易導致教育的虛無主義。我們認為,對所教內容不加區分地一律要求學生完成「意義建構」是不適當的。正確的做法是在教學目標分析的基礎上選出當前所學知識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過程做為當前所學知識的「主題」,然後圍繞主題進行意義建構。
❺ 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優缺點有哪些
1、傳統教學
優點:保障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導地位,利於其對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與控制。同時,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很少會走入學習的死角和誤區,學習較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缺點:削弱了學生的中心主體地位,不利於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傳統課堂中注重的是學生對教師講授的內容的熟記和掌握的知識量,把學生當作灌輸的對象和知識存儲器。
2、信息化教學
優點: 首先,信息化教學充分利用了計算機、互聯網路等現代教學媒體的優勢,帶來了傳統教學媒體所無法比擬的優勢,調動了更多的教學媒體、信息資源,從而構建一個信息量大、知識豐富的學習環境。再加上算機交互性、多媒體特性、超文本特性的特點更容易創建情景式的教學環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探索知識,而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信息。
這種模式下的課堂,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和課堂的主宰。其次還實現了一對一教學,有利於因材施教;互助互動,培養協作式學習。
缺點: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信息化教學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更加高,如果教師在操控信息技術的能力上欠佳,對課堂上突變的情況准備不足或隨機應變能力稍差時,就有課堂上就可能出現無法控制的局面。
教學信息化,是指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使教學的所有環節數字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在信息化教學中,要求觀念、組織、內容、模式、技術、評價、環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
信息化教育,是以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為重要目標的一種新的教育方式。
❻ 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表現在哪些方面
1、教師的信息意識。
在差不多過去二十年,我講得最多的幾句話,恐怕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谷歌之」。畢竟,以搜索引擎使用為核心的信息檢索,實際上就是教師信息素養的基礎。因為,在今天這樣一個開放的教育世界,我們根本就不缺少資源。在信息時代,我們缺少的是具有較高信息素養的一線教師。
2、教師的信息能力。
教師的信息素養的第二層,是教師的信息能力,也就是教師藉助各種信息技術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者說是和信息打交道的能力。比如,信息檢索、信息獲取、信息加工、信息評價、信息分享、信息表徵等具體的處理信息和加工分享信息的能力。
3、教師的信息倫理與文化。
教師的信息素養的第三層,是教師的信息倫理與文化,也就是教師和信息打交道的倫理和信息文化。
在過去這些年,有關信息倫理和信息文化方面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於是,各種肖像侵權、在網路上出現的知識產權糾紛、網路謠言的傳播、創用共享版權的應用、個人隱私的保護等等。
教師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必要性:
全球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蓬勃發展,開放課程和在線課程的風起雲涌,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每一個人,包括我們的教師,都提供了一個藉助網路,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的管道和機會。
在過去的差不多十年間,大規模開放在線教育課程,為每一個能夠接入互聯網的人,提供了學習的契機。今天,我們每一個可以接入互聯網的人,都擁有了面向全球,向其他任何人學習自己想要學習的幾乎任何東西的機會。其中,就包括信息能力、信息倫理和信息文化相關知識與技能的機會。
其實,教師的學習,除了向同行學習、在實踐中學習之外,一個越發重要的途徑邊是在實踐社群中的學習。透過網路,在實踐社群中,我們可以向全世界的同行學習,學習他們的學科知識、學習他們的教育教學法的知識、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提升我們的信息素養。
❼ 信息化教學研究方向
http://www.hnlxyz.com/ReadNews.asp?NewsId=440
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面臨的問題和思考
❽ 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表現在哪些方面
信息技術在當今社會各領域的應用已十分廣泛,而教育信息化對學校教育所產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尤其對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促進教學改革、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等都能起到顯而易見的作用。那麼,作為一名教師,如何在教育信息化面前應對自如、如何通過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來促進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使之更能切合課堂教學的實際與學生的需求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必須進行深入的思考。
教育信息化是將信息作為教育系統的一個基本構成要素,並在教育的各個領域廣泛地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現代化的過程。教育信息化的技術特點是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基本特徵是開放、共享、交互和協作。教育信息化旨在把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應用於教學過程,其目的是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促使教育和教學在已有的基礎上不斷跨越新的台階。當然,教育信息化對傳統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教學形式、學習方式等也會產生巨大的沖擊,而且這種沖擊已經形成。但它又是一種有利於教育健康發展和進步的沖擊,因為我們的學校教育已從中初步嘗到了甜頭。
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教育信息化離不開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由此也可以看出,教師又是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力量。在信息化時代,一個教師如果不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沒有現代人必須具有的信息技術,難以立足於三尺講台,也談不上稱職,更會貽笑大方。因為在如今的社會里,人人已經置身於信息化所覆蓋的環境之中,從舉手投足到待人接物,假如沒有一些相關的信息技術知識和能力,恐怕會處處遭遇難堪。而校園更是信息化普及的先遣之地,教學大樓、教室、實驗室、圖書館、辦公室等等,哪一處沒有信息化的痕跡?只不過程度有高有低而已。當然,我們的教師要完全適應教育信息化,也需要有一個過程。
那麼,在教育信息化時代,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應該有怎樣的實際表現呢?首先,要樹立現代化教育觀念。教師應從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協調者,即對學生的多種學習活動進行指導、計劃、組織、協調,注重培養學生自我學習及獲取信息和知識的能力。其次,要有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這就需要教師熟練掌握相關的電腦知識和有關的操作技能,了解和學習必需的軟體,培養自己設計和製作課件的能力,做到能進行單機教學和網路教學。
❾ 語文課的信息化教學特色有哪些
(1)教材多媒化:教材多媒化就是利用多媒體,特別是超媒體技術,建立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動態化、形象化表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教材和工具書變成多媒體化,它們不但包含文字和圖形,還能呈現聲音、動畫、錄像以及模擬的三維景象。例如有一個關於英語詞彙的兒童多媒體學習軟體,有一幅畫面把常用的動作名詞和圖片匯編在一起,當你選擇chase (追逐)一詞,電腦會用聲音告訴你「追逐」就是在某人或某物後面run(奔跑)的意思,如果你還想知道奔跑的確切含義,你再在run上面點一下,電腦又會呈現關於run的聲音解說和動畫。在這樣的多媒體學習材料中,各畫面之間好像有無形的鏈條互相串聯,這種無形的鏈條被稱為超鏈,這種帶超鏈的多媒體又稱為超媒體。俗話說,書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有了超媒體「電子書」,活人讀死書的時代將一去不返,因為多媒體教材本身就是活的書。如何把「活書」設計好?如何把「活書」學好?這是信息化時代的教師和學生面臨的新問題。
❿ 信息化教學可以從哪三個層面理解
1、一個學校的信息化水平受制於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程度。應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並逐步轉變觀念,樹立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觀念。使信息技術為學生學習服務,為學生發展服務。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具體工作:
① 度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確保學生信息技術考試及格率、優秀率在達到規定要求的同時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② 加強信息技術競賽的輔導工作,不斷積累輔導經驗,及早發現苗子,爭取在近年內能在省級競賽中取得一定的成績;
③ 開展學生電腦小製作活動,每學年開展班級網頁製作比賽、電腦設計比賽,爭取在各級比賽中取得較突出的成績。
④ 組織成立「電腦愛好者協會」,做到有輔導老師,有活動安排,有協會主頁,並以此為輻射點,提高全校學生參與信息技術學習的熱情。
2、努力建設一支信息化的教職工隊伍。一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隊伍是一個學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努力建設一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隊伍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重心。應深入調查與研究,探索更為有效的培訓方式,重點應立足「以用促學」的方針,分層次、有步驟地開展信息技術培訓工作。為此應努力開展以下幾項工作:
①以NIT考試為切入點,長期堅持對教職工進行信息技術全員培訓。但應逐步改變培訓的方式,提高校園網在培訓方面的作用,為教師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同時逐步更新培訓內容,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面向全體教師開展網路安全和病毒防護、學校管理系統應用的培訓。目標:三年內,規定年齡內的教師全部通過NIT考試。
②組織部分基礎好的教師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培訓與學習。強調以用促學、自主學習,加強過程的監督,加強交流與研討;除了過程的監督還應重點考核學習的效果,要求參與學習的成員每學年都應開一次有關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討課,每人每學年應撰寫一篇有關的教學設計或論文。
3、加大力度建設學校的資源庫及其平台。建設「數字化校園」的基礎工程是教育資源的數字化。為此,建設一個資源充足、種類齊全、使用方便的校本資源庫是重中之重。經過多年的努力,學校的資源庫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資源種類與學校教學實際不相適應,資源內容沒有校本化、管理無序,可利用性較小,使用效率較低,不能真正實現資源庫本應發揮的效用。為此,應著重做好以下工作:①加強管理,注重調查研究,徵求廣大一線教師的意見,特別是應著重研究校本資源的目錄結構,構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資源庫系統。目前應加大工作力度,爭取在半年內完成原有的資源庫的結構調整。
②應逐步開展案例、課例庫建設,應著重理清現有的各類文本資源、課件資源、音像資源的管理目錄,在此基礎上新增案例、課例庫。目前,我校的校本視頻資源非常缺乏,應著力開展此項工作,為建設「國光網校」做好前期的准備。
③著重資源庫與教師的介面、平台建設,以實用、易用為原則,做到每一類資源都有相應的用戶界面。著重加強校內資源「點對點傳輸」研究與建設,爭取在兩年內完成此項工作。
④應進一步加強資源庫使用的培訓,做到人人會用資源庫,天天使用資源庫,真正發揮資源庫的效用。
⑤ 入開展調查、研究,精心設計,逐步建設學生學習資源庫、學生自主學習網上討論區、學生網上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