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信息作戰是指什麼
21世紀軍事變革的焦點在於信息戰,其核心是從機械化向信息化戰爭的轉變。
信息戰,沒有傳統戰場的硝煙,卻是一場關乎信息與認知的較量。軍事專家預測,未來戰爭將以信息戰為主導,成為21世紀的獨特戰場形式。
信息戰,又稱為指揮控制戰、決策控制戰,其主要武器是信息。目的在於打擊敵方的認識系統和信息系統,影響並制約敵方決策,進而影響敵方行為。在軍事層面,信息戰是指雙方通過控制信息流動,掌握戰場主動權,利用情報支持,實施軍事欺騙、作戰保密、心理戰、電子戰,同時破壞敵方信息系統的功能,阻斷信息流通,製造虛假信息,削弱敵方的指揮控制能力,同時確保自身指揮控制系統的安全。
信息戰的實質,是信息的爭奪與利用,它改變了傳統戰爭的模式,將戰場擴展到網路空間,影響決策、指揮、情報收集與分析等關鍵環節,是未來戰爭中的關鍵一環。
未來,信息戰將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只有深入了解、掌握並有效運用信息戰的策略與技術,才能在未來的戰場中占據優勢,實現從機械化到信息化戰爭的轉變。
⑵ 什麼叫信息化戰爭 ,它對國防的影響
信息化戰爭是一種充分利用信息資源並依賴於信息的戰爭形態。信息化戰爭對傳統國防觀念形成挑戰,對國防信息化產生深遠影響。
信息化戰爭是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以及信息時代核威懾條件下,交戰雙方以信息化軍隊為主要作戰力量,在陸、海、空、天、電等全維空間展開的多軍兵種一體化的戰爭,依託網路化信息系統,大量地運用具有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航天技術,海洋技術等當代高新技術水平的常規的武器裝備,並採取相應的作戰方法,在局部地區進行的,目的手段規模均較有限的戰爭。
所謂信息化國防,是為適應現代戰爭特別是信息化戰爭發展需要,而建設的國防信息體系,即要實現軍隊信息化。軍隊信息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軍隊的核心戰鬥力——信息力和結構力。結構力是軍隊因大量採用信息技術而使其武器裝備、軍事人員、體制編制和軍事理論實現科學合理的整合後產生的1+1〉2的作戰能力。這里,我們可把結構力分解為功能結構力和組織結構力。功能結構力是指目標探測、跟蹤識別、指揮控制、火力打擊、戰場防護、作戰機動和毀傷評估等作戰功能實現一體化後產生的作戰能力;組織結構力則是陸、海、空、天、電等各作戰單元和各種部隊一體化、網路化後生成的作戰能力。 軍隊信息化建設是建設信息化軍隊的過程,信息化軍隊是軍隊信息化建設的最終結果。信息化軍隊,是信息時代的主要軍隊形態,是規模小、質量高,裝備信息化武器裝備體系,由新型軍事人員構成,以信息力為作戰力量最重要構成要素,適於打信息化戰爭的網路化、知識化、一體化武裝集團.
火力、機動、信息,是構成現代軍隊作戰能力的重要內容,而信息能力已成為衡量作戰能力高低的首要標志。信息能力,表現在信息獲取、處理、傳輸、利用和對抗等方面,通過信息優勢的爭奪和控制加以體現。信息優勢,實質就是在了解敵方的同時阻止敵方了解己方情況,是一種動態對抗過程。它已成為爭奪制空權、制海權、陸地控制權的前提,直接影響著整個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當然,人永遠是信息化戰爭的主宰者。戰爭的籌劃和組織指揮已從完全以人為主發展到日益依賴技術手段的人機結合,對軍人素質的要求也更高。從信息優勢的爭奪到最終轉化為決策優勢,更多的是知識和智慧的競爭。
⑶ 35.什麼是信息戰
信息戰是一種奪取信息優勢的作戰手段和綜合性策略,是一種全新的具有里程碑性質的作戰模式。
當今社會,信息已成為國家的經濟命脈,如何能佔取更多的信息資源,控制和限制別國的信息,將成為和平時期各國競爭的重要內容和戰爭時期的重要作戰手段。
信息戰已成為陸、海、空三維空間戰爭之後的第四維戰線,在這種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交戰雙方都要在保護己方信息系統安全的前提下,去設法破壞或摧毀敵方信息系統,從而取得戰爭的主動權。
信息戰的概念大體上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用電子信息裝備強化和改變傳統戰術,進行有信息裝備輔助的軍事戰斗,包括微波雷達制導、激光制導、紅外線成像制導、GPS制導等信息戰電子裝備的運用。
第二層次:信息領域中的直接戰爭。現今的監視技術、高速運算的電子計算機、功能強大的信息系統及高精度制導系統的運用,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戰爭的形態。
第三層次:從軍事戰場上的信息戰演化為全社會的信息戰。隨著現代社會對計算機和信息系統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網路系統將變得越來越容易受到信息攻擊,信息戰已成為包括從指揮控製作戰、恐怖和反恐怖活動到保衛國家經濟命脈的高技術系統的所有作戰行動。
信息戰的主要作戰手段和武器包括計算機病毒、電磁脈沖武器、電子生物武器和黑客等等,其中病毒對抗是信息戰的重要作戰方式。
總參通信指揮學院的沈樹章教授是我國最早進行信息戰理論領域研究的專家。日前,記者就信息戰領域的相關問題對沈教授進行了專訪。
問:如果用最簡潔的話來表述,什麼是信息戰?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是由誰提出的?
答:信息戰,就是為奪取和保持制信息權而進行的斗爭,亦指戰場上敵對雙方為爭取信息的獲取權、控制權和使用權,通過利用、破壞敵方和保護己方的信息系統而展開的一系列作戰活動。
信息戰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後,是由美國軍方提出來的。1992年美國國防部頒發的《國防部指令》提到了信息戰。
問:對於信息戰中的「信息」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它主要包含哪些內容?
答:《資訊理論》的作者美國人申農認為,信息是用來消除隨機不定性的東西。
信息的含義很廣泛,語言、文字、數字、符號、圖形圖像、電磁波、音響、顏色、光亮、氣味以及世間乃至宇宙萬物的動靜、人類的行為和思維動向,都可用來表達信息。
凡是戰爭都離不開信息,現代戰爭是信息主導的戰爭,信息在戰爭中具有十分顯著的地位和作用。信息與作戰武器平台相結合,產生了信息化武器,可極大地提高武器平台的打擊精度和作戰效能;指揮官利用信息,可用多種信息化指揮手段及時指揮和調整部隊,以奪取作戰勝利。
信息戰主要包括情報戰、電子戰、網路戰、心理戰、精確作戰以及信息欺騙、作戰保密等。
問:那麼,對於「信息戰」及其相關理論的研究始於什麼時候呢?
答:在1991年海灣戰爭前,沒有信息戰的提法和系統的理論研究,對信息戰理論的研究基本上是個別行為,由各國個別的軍事理論專家分散進行,研究的內容主要是基本概念和可能的發展方向。而海灣戰爭之後,出現了世界性的信息戰理論研究的熱潮,中國和美國走在了世界各國軍隊的前列。
問:在信息戰之前還有哪幾種戰爭形式?其主要武器是什麼?
答:在以信息戰為主的信息化戰爭之前有3種戰爭形態:
冷兵器戰爭:交戰雙方實施殘酷的面對面搏殺。主要以長矛、刀、劍和盾作為進攻及防禦的武器。
熱兵器戰爭:火葯的發明,使戰爭的形態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交戰雙方主要以槍、炮、火力和工事作為進攻和防禦的武器。
機械化戰爭:鋼鐵、機械動能和火力的發展,使戰爭形態又發生了新的變革。作戰雙方主要以機械的動能和火力作為進攻和防禦的武器,投入機動力和火力極強的飛機、艦艇、坦克、火炮於戰場,以決定戰爭的勝負。
問:信息戰開始的標志是什麼?
答:信息戰開始的標志,是在戰爭的先期廣泛進行信息攻防作戰,並貫穿於作戰的全過程。
如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先於「沙漠風暴」行動5個半月,就開始了情報戰,戰前23小時就開始對伊軍實施戰略通信干擾,戰前5個小時就開始對伊軍雷達預警系統和情報通信系統進行干擾,並在伊拉克和科威特散發了幾千萬份傳單,實施心理戰。
開戰後,使用精確作戰武器對伊拉克的指揮控制、通信系統和發電廠等信息、能源設施發起了猛烈的火力打擊,並採取了佯動、欺騙和作戰保密、網路戰等信息戰行動。
美軍
問:信息戰和以往的戰爭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答:信息作戰的實質是以信息能為主要作戰手段,以「信息流」控制「能量流」和「物質流」,剝奪敵方的信息優勢,保持己方的信息優勢,進而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不戰而屈人之兵」或「少戰而屈人之兵」的作戰效果。
由於信息作戰是「信息起主導作用的作戰樣式」,因此它與機械化戰爭有明顯的不同。
一是作戰目的不同。信息戰把控制「信息流」、打擊對方的指揮控制系統、信息網絡和奪取信息優勢作為主要任務和打擊的重心。而以火力打擊為主的機械化戰爭,主要把摧毀和殲滅對方的飛機、坦克、大炮和艦艇等有生力量作為主要作戰目的。
二是作戰力量不同。信息戰是以全員整體力量進行的整體作戰。任何一個懂信息、網路的人都可以成為信息戰戰場上的一名「鬥士」。而機械化戰爭,作戰力量主要是以鋼鐵和火力武裝的陸軍、海軍、空軍、導彈和特種作戰部隊。
三是作戰環境不同。信息戰的戰場空間除傳統意義的陸、海、空、天外,還包括電磁、網路和心理空間,戰場是「無疆態」。而機械化戰爭主要立足陸、海、空、天等有形的物質戰場環境來作戰。
四是作戰的本質不同。信息作戰是以攻擊敵認知能力為本質特徵的作戰,最終影響敵方人員特別是戰爭決策者的思想,使其放棄對抗,停止作戰。而機械化戰爭的本質是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奪占對方的領土和陣地。
問:沈教授,現在有不少人有這種看法,認為在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軍人只需要會操作機器、按幾個按扭就行了,對體能的要求沒那麼高了。您同意這種觀點嗎?
答:這種觀點是不對的。即使在信息戰的情況下,軍人也必須要有好的體能。
信息化條件下的戰爭,戰場范圍急驟擴大,部隊高速機動,作戰時間縮短,戰場環境異常復雜,敵我對抗異常激烈,沒有好的體能是難以適應信息戰需要的。
從當今世界上來看,美國軍官最怕「胖」,因為美軍對軍官晉升有嚴格規定,其中身體素質和體重是關鍵要素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譽、被認為是美國軍官搖籃的「西點」軍校,在體能訓練方面也獨樹一幟。該校開設了8門體育課程,設置了25項校際體育比賽和26項校體育運動項目,要求「每個學員都是運動員」。同時,學校還組織對新學員進行甚至是非人道的「獸訓」,安排學員冬天到北極、夏天到非洲進行嚴酷條件下的訓練,其學員4年的總淘汰率高達30%左右。
問:在信息化條件下,對軍隊建設有哪些新的要求?
答:一是更新軍事理論,把創建適應信息戰需要的信息作戰理論作為軍事理論研究的主攻方向,積極搶占當今世界新軍事革命的「制高點」。
二是改革編制體制。把減小軍隊規模,建設數字化部隊和信息化戰場,建立「扁平化」、「網路化」的指揮控制體製作為軍隊編制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
三是研發新型信息戰武器。把用信息技術改造現有武器裝備和發展信息化武器裝備擺到軍隊建設的重要位置,大力發展新的電子對抗系統、電磁脈沖彈、石墨炸彈、新型心理戰系統和軍事信息系統、精確制導武器系統等,並對現有武器系統進行信息化改造,提高軍隊的信息作戰能力。
四是變革軍事教育訓練。信息作戰的出現要求世界各國推動軍事教育訓練方式的變革,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訓練平台和創新訓練方法,把培養適應信息戰需要的指揮與技術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作為本國軍事教育訓練改革的著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