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金投資】回測的指標有哪些如何看有哪些收益指標和風險指標
基金投資中,回測指標分為收益指標與風險指標兩大類。收益指標包括區間收益、年化收益、總回報率、阿爾法、夏普比率、信息比率、索提諾比率、特雷諾比率、詹森指數與M2,風險指標涵蓋最大回撤、最大回撤區間月份數與修復日期、年化標准差、貝塔、下行風險與跟蹤誤差。此外,歷史VaR與歷史CVaR提供更深入的風險評估。這些指標幫助投資者評估投資策略的業績與風險。
區間收益是指特定時間段內基金凈值的增長率,用以反映投資組合在該時間段的表現。年化收益則將總回報率轉化為每年的平均回報率,考量長期持有情況下的表現。總回報率包括凈值增長與分紅再投資收益。阿爾法衡量投資組合相對於市場表現的優劣,夏普比率則評估超額回報與風險之間的關系。信息比率判斷主動管理能力,索提諾比率強調單位風險的超額收益。特雷諾比率則衡量系統性風險與超額利潤的關系。詹森指數評估基金相對於基準的超額收益。M2指標適用於多基金業績評價,反映目標規避與預期敞口。勝率則是周期性收益率超過基準的概率。
風險指標中,最大回撤反映歷史上基金凈值的最大跌幅,最大回撤區間月份數與修復日期提供更詳細的回撤時間信息。年化標准差衡量收益率波動性,貝塔值反映與市場走勢的相關性。下行風險關注股票價格下跌時的損失控制能力,跟蹤誤差衡量被動型基金與目標指數的偏離程度。歷史VaR與歷史CVaR提供風險損失概率的評估。
綜上所述,這些回測指標為投資者提供了全面的業績與風險評估工具,幫助決策者在基金投資中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B. 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在哪裡看
對於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在哪裡看很多朋友都想了解,今天小編根據自己的經驗為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在哪裡看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覺得有用的朋友記得收藏本站哦!
一、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是什麼
指數基金是一種基於特定指數的投資工具,其投資組合完全或部分復制指數的成分股。跟蹤誤差是指指數基金的表現與其所追蹤的指數不同的程度。例如,如果一個指數基金的表現跟蹤的指數相比落後了2%,那麼它的跟蹤誤差就是2%。
二、跟蹤誤差的原因
跟蹤誤差的原因分為兩類: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內在因素包括基金管理費用、現金管理、成分股選擇、權重分配等。基金管理費用是指管理基金的費用,這是指數基金必須支付的費用,可影響基金收益率。現金管理是指基金在買賣成分股時,可能需要一定量的現金來支付交易費用和清算費用。成分股選擇是指基金經理的選擇股票的能力和選擇股票的方法。權重分配是指基金如何分配資金以反映指數中各個成分股的相對權重。
外在因素包括市場環境、股票價格波動、指數重構等。市場環境是指市場的整體表現,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商品市場等。股票價格波動是指股票價格的波動幅度,這將影響到指數基金的表現。指數重構是指指數的成分股發生變化,這可能會對指數基金的表現產生影響。
三、如何評估跟蹤誤差
評估跟蹤誤差的最常用指標是跟蹤誤差率,即指數基金的年度收益率與其所跟蹤的指數年度收益率之間的差異。跟蹤誤差率越低,表明指數基金的表現越接近它所追蹤的指數。另一個指標是信息比率,它是指數基金的超額收益與跟蹤誤差的比率。信息比率越高,表明指數基金的表現越接近它所追蹤的指數。
四、如何降低跟蹤誤差
降低跟蹤誤差的方法包括:
1.降低管理費用:管理費用是指數基金必須支付的費用,因此降低管理費用可以降低跟蹤誤差。
2.優化現金管理:現金管理是指基金在買賣成分股時可能需要一定量的現金來支付交易費用和清算費用。優化現金管理可以減少現金持有量,從而降低跟蹤誤差。
3.優化成分股選擇:優化成分股選擇可以提高基金經理的選擇股票的能力和選擇股票的方法,從而提高指數基金的表現。
4.優化權重分配:優化權重分配可以提高基金分配資金以反映指數中各個成分股的相對權重的能力,從而提高指數基金的表現。
跟蹤誤差是指數基金的表現與其所追蹤的指數不同的程度,評估跟蹤誤差的最常用指標是跟蹤誤差率和信息比率。降低跟蹤誤差的方法包括降低管理費用、優化現金管理、優化成分股選擇和優化權重分配。投資者應該仔細評估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並選擇跟蹤誤差較低的基金。
C. 不搞清楚這五問,買基金一定虧本
對任何投資者而言,賺錢當然是非常重要的目標,但是,人貴有自知之明,並不是所有的錢你都能賺到。人的財運有限,市場變化無常,所以將能賺到的錢賺到手就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那麼如何知道哪些錢是適合自己賺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有個專業說法叫用戶畫像。不過,目前的畫像方法是有偏差的,機構普遍的做法是有針對性地對客戶情況進行了解,並劃分出不同的維度進行打分,從而實現對客戶的相對位置進行錨定。
但經過深入地分析和實踐之後,我個人認為,模式化的用戶畫像並不適合指導投資定位,包括所謂的用戶需求診斷也不能確切地了解到客戶的真實需求。
因為一套問題不可能適合所有的投資者,如果投資者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情況,機構又憑什麼對投資者進行診斷呢?
為了不至於出現過於糟糕的偏差,一般的用戶畫像方法會關注風險承受能力和資金的可投資期限兩個維度,並將測試結果作為投資方案的約束條件,再結合收益要求為客戶提供合適的投資方案。所以,大部分的客戶畫像是基於風險偏好和流動性角度來進行分析的。
這個流程其實存在漏洞,因為對於有些客戶的風險收益要求,市場可能根本無法提供投資方案。但是,市場上並沒有哪家的產品能夠給出「無法提供方案」這樣的答案。最後的結果自然是「滿懷希望而來,心存怨恨而去」。
我們接下來的問題,都是自省性質的,需要摸著良心回答,你可以不告訴我答案,但是一定要記住結果,因為這才是你下注的底氣。
一
我適合基金投資嗎?
什麼樣的人適合進行基金投資呢?從兩個層面來回答。
一是你是否認為組合分散投資優於集中投資。 組合投資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雞蛋」就是錢,「籃子」就是我們准備投向的資產。如果你認為分開合適,就應該選擇「組合」。錢多的話,可以自己構建組合,錢少的話,可以直接購買組合。基金,就是組合。
二是你是否認為基金經理比你擅於構建組合。 當資金達到一定額度時,投資者可以自己進行組合投資,這時,你需要考慮的問題是自己構建組合的能力是否卓越。如果你本身就比較厲害,當然可以選擇自己來做,但恐怕並沒有足夠多的精力,所以就更需要選擇購買基金了,而且對基金的優選要求也更加嚴格。
不過,對於一般的普通投資者而言,自然是既沒有多到需要分散投資的閑錢,也沒有精力進行專業的分析,自然是選擇讓基金經理來打理了。
總體而言,「大富大貴」和「小富即安」這兩類人最適合進行基金投資。
二
我是否了解基礎的基金評價指標?
評價投資策略的好壞,至少需要兩個維度:收益率維度和風險維度。
(1)收益率維度
運行一年以下的產品看累計收益率,運行一年以上的產品,看年化收益率。累計收益率是從開始投資到現在,產品賺了多少錢;年化收益率是將產品的收益換算成投資期限為一年時的收益。比如,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26日,中證100指數的累計收益率為1.43%,而年化收益率卻為0.93%。
有一點需要提示,運行時間少於一年的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沒有參考意義。
舉個例子:某隻產品一天的收益率是0.2%,那麼直接年化就是0.2%×243(交易日)=48.6%。這里邊存在一個迷惑性的假設,就是每天都能賺0.2%。俗話說,做對事情不難,一直做對卻很難。這里進行「年化」的含義就是一直做對,而實際上是難以做到的。
(2)風險維度
波動率是常見的風險度量指標,它能基於平均收益錨定最終收益的大概范圍。但是,我們實際上關注的還是買入之後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這個指標叫「最大回撤」。就是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從高點到低點之間的最大虧損幅度是多少。
特別是對於開放式基金,如果不想成為站崗的接盤俠,一定要注意最大回撤。注意,最大回撤是一個累計凈值的概念,需要重視,因為這個值就是你可能面臨的損失。
(3)風險調整後的指標
夏普率,公式比較復雜,不過一般的組合都會提供。其表達的含義是組合在 歷史 上每承受1%的風險,會平均獲得多少收益。通常這個指標可以用來作為組合的管理能力考查指標。
信息比率,這個指標比較復雜。我們購買的每個基金都有業績基準,簡單的理解就是標桿。特別是指數基金,其對標的就是某個指數。指數基金的收益主要是跟業績基準比,而不是和市場比。
信息比率反映的是超越基準的能力,首先一定要大於零,其實要越大越好。不過遺憾的是,這個指標不是很好查到,需要計算。簡單的理解就是投資經理的產品業績穩定超越基準組合的能力。
三
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基金?
在決定買基金的前提下,你需要從兩個維度來對自己進行判斷:擇時和擇標的。
一是你在行業的判斷方面是否有專長。 如果你是實體行業的從業人員,自然對所在的行業了解得比較透徹。如果你又認為自己對行業選擇比較擅長,這個時候你應該考慮選擇行業指數基金。一般的行業基金都是被動型的指數基金,這個時候我們主要看信息比率。
二是你並不了解任何行業,也對「高拋低吸」這樣的操作沒有信心,那麼你應該選擇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這個時候應該看的指標是夏普比率,不過,需要提醒的是,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的夏普比率是不能進行比較的,只有相同類型的基金進行內部比較才有意義。
三是如果你認為在自己的投資年限內,市場才是最厲害的,那麼你應該選擇投資「寬基基金」 ,比如滬深300指數基金、中證500指數基金。你需要看的指標是夏普比率(與無風險收益對比)、信息比率(與基準組合進行對比)。
四
我的可投資期限和風險承受度?
可投資期限越長,意味著你在市場中的掙錢機會越多,那麼即使初期的投資中有一定的損失,也有翻盤的機會。因此,如果你的資金可投資期限較長,那麼您投資於股票型基金的比例便可以更高一些。
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從長期而言,股票型基金的整體收益要高於債券型基金,因為經濟 社會 發展總體上是增長的。雖然股票市場炒的是預期,但是決定估值中樞的仍然還是企業的盈利。
風險承受度越大,股票投資基金的比率也要越大。因為債券型基金的收益相對穩定,不足以獲取向上的彈性,而股票型基金則可以獲得較好的向上的彈性。
五
看一個策略的好壞,主要看什麼?
一是有效性。 簡單點,就是一個策略能不能賺錢,這個主要看收益指標。
二是可靠性。 通俗點講,就是運氣成份越少越好。舉個例子,3年投資期限,同樣是賺50%,一個組合的3年收益分布是[14.47%,14.47%,14.47%],另一個組合的3年收益分布是[0,0,50%]。你覺得哪個好呢?
顯然是第一個,因為這個組合每年都在賺錢,每年都做對,而第二個組合則只有第三年做對。
總結為一句話:正確,且大概率正確。
D. 中歐基金的「醫葯女神」葛蘭
葛蘭,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基金的管理人,被業界譽為「醫葯女神」。本文對葛蘭的管理能力及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基金進行量化分析,探討其投資策略與風險收益表現。
從收益特徵看,葛蘭的基金在近三年內的業績表現不佳,主要原因是醫葯主題基金在2020年底市場高位後,長期處於下跌通道。基金波動風險較大,風險特徵顯著,包括最大回撤幅度超過同類平均、波動率高於同業平均水平和貝塔系數高於平均水平。這反映基金的波動風險較高。
夏普比率和信息比率顯示,基金的性價比和主動管理能力在近三年表現不佳,不具投資價值。基金規模與換手率之間關系顯示,隨著規模擴大,換手率下降,2022年後年化換手率不足一倍,處於低換手狀態。基金集中度較高,前十大持倉佔比約60%,高於同類基金。
投資能力方面,葛蘭在醫葯領域擁有深厚的投研能力。她的基金收益與醫葯生物行業走勢高度相關。基金前十大持倉中,2020年前就開始重倉的個股佔比80%,涵蓋創新葯、CRO、醫療器械等,近一年增加了中葯和醫療服務的倉位,以適應政策導向和分散投資風險。
從收益風險比分析,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基金不具備長期投資性價比,且由於其能力圈單一,只適合在醫葯行業出現右側行情時買入。基金規模過大,醫葯行業所能承受的容量有限,使得管理超過700億規模顯得過量。此外,中歐阿爾法基金的發行嘗試多元化失敗,顯示擴展能力圈的挑戰。
針對市場對葛蘭的兩個常見偏見,有必要進行簡要分析。第一個偏見認為葛蘭不具備擇時能力。事實上,她在市場高位通過自購基金和清倉自己名下份額的方式表現出對市場走勢的敏感性。第二個偏見認為葛蘭不具備投資能力。這似乎並不準確,因為在規模較小的時期,她的業績在與基準和同行相比時表現出明顯超額收益。然而,近年來,受宏觀環境和行業因素影響,大基金規模限制了其操作靈活性,導致業績表現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