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安門有哪些別名
天安門是皇城正門,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建,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起初,它僅是一座三層樓式的木坊。明英宗時被燒毀。憲宗時工部尚書白圭主持修復,建城樓。寬五楹,深三楹,明末又毀。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為寬九楹、深五楹的重檐歇山頂城樓,改名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解放後曾多次修繕,樓原高33.7米,1970年2月重修後,為34.7米。天安門前的華表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華表承露盤上的小獸叫「」,頭向南方,也叫「望君歸」。西華表上有一處殘缺,是八國聯軍炮轟的罪證。天安門前的河為外金水河,河上共有七座漢白玉石橋。當中一橋是御路橋,為帝後專用;兩側是皇族橋;再外為品級橋,三品以上大員行走;四品以下官吏,只能走最外側的公生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