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當代大學生可以為實現「打贏信息化戰爭,實現強軍夢」做些什麼
首先,樹立文化國防的大教育觀,大力普及和廣泛傳播大學與國防相互需要的國防教育理念,倡導建立國防社團,促進高等教育體系與國防體系互動融合。
積極普及文化安全意識,為軍民融合發展厚植文化土壤。其次,積極探索軍民融合的新形式新途徑。例如,努力把服務地方發展的技術研發轉變為服務軍地兩用的技術革新,讓先進技術既發揮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又起到強化軍事力量的作用。
(1)面對全球信息化應該怎麼愛國擴展閱讀
能不能貫徹落實好強軍目標,關系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局,關系我軍有效履行使命任務,關系我軍在世界軍事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實現這個強軍目標不可能輕輕鬆鬆、順順當當,而必須經過艱苦努力。
要正確認識這三句話的內在聯系,全面准確把握強軍目標。在這里,聽黨指揮是靈魂,決定軍隊建設的政治方向;能打勝仗是核心,反映軍隊的根本職能和軍隊建設的根本
指向;作風優良是保證,關系軍隊的性質、宗旨、本色。這三者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統一於強軍夢的偉大實踐,與我軍一以貫之的建軍治軍指導思想和方針原則是一致的,與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相統一的全面建設思想是一致的。任何一方面做得不好,都會影響整個目標的實現。
❷ 當代大學生為打贏信息化戰爭應做什麼准備
首先應該具備的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有價值觀,其次在於正直、善良以及有責任心、有上進心。
大學生要將自己的所學知識轉化成軍隊的戰鬥力,大學生頭腦靈活思想先進,再加上自己的專業水平,結合部隊現有裝備,或新信息化裝備,一定會發揮出不小戰鬥力,能動的意識對事物有著促進的作用。
21世紀是信息網絡時代,網路技術的發展給軍事理論教學提出了新問題、新要求;我們應當適應新形勢,創新傳統教學觀念,樹立教育工作新理念,增強國防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以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最終目標。
高校國防教育是鞏固國防建設和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國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全體在校大學生進行以針對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防禦外來侵略顛覆和威脅,增強民族情感和愛國熱情的教育。
在信息時代進一步做好高校國防教育工作,是培養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保衛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實現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樹立大學生愛國理念,提高綜合素質,提升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促進的作用。
信息產業化和信息基礎設施的發展推動了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運用;將系統集成和信息控制為主導,信息化武器裝備為主要戰爭工具和作戰手段,在全維空間內通過精確打擊、實時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進行的癱瘓和震懾作戰,是發生在信息時代的信息化戰爭。
(2)面對全球信息化應該怎麼愛國擴展閱讀
時代背景
20世紀70年代以後,以微電子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並在社會各領域廣泛應用,人類社會逐步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型。與此同時,信息化也成為軍事技術發展的重要內容。美、蘇等軍事強國在70年代基本上實現了指揮自動化,武器裝備也向信息化方向發展。
1972年,美軍在越南戰爭中首次使用激光制導炸彈,顯示出巨大威力,引起軍事界的極大關注。1976年,美國軍事理論家T.羅那首次提出「信息戰」概念。1982年英阿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初步顯示出精確制導導彈、預警機、電子干擾機等高技術武器裝備在作戰中的重要地位。
1991年的海灣戰爭,信息化武器裝備在戰爭中發揮出整體性作用,制信息權成為繼制海權、制空權之後新的軍事爭奪制高點。隨著以信息化為核心的世界新軍事革命的全面展開,發達國家軍隊信息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中,信息化武器裝備使用比例大幅度提高,爭奪制信息權成為贏得戰爭主動權的關鍵。戰爭實踐使人們進一步深刻認識到,人類戰爭形態正在由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