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哪些個人信息屬於隱私

哪些個人信息屬於隱私

發布時間:2022-04-18 16:12:21

㈠ 個人隱私包括哪些謝謝!

隱私一詞源自西方。在西方法學界,一般都認為「隱私」和「隱私權」概念是由美國人沃倫(Samuel D. Warren)與布蘭代斯(Louis D. Brandeis)最早提倡的。他們二人曾共同執筆寫了一篇題為《隱私權》(The Right to Privacy)的文章,發表在1890年12月出版的《哈佛法律評論》上。這篇論文首次提出了保護個人隱私、個人隱私權不容侵犯的觀點,其中的許多論點對於後來侵犯隱私案件的審判及隱私權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隱私權》中,沃倫和布蘭代斯二人把隱私權界定為「生活的權利」(right to life)和「不受干擾的權利」(right to be let alone)。他們認為,隱私權本質上是一種個人對其自身事務是否公開給他人的權力,保護個人的隱私權就是保障個人的「思想、情緒及感受」(thought,emotions,and sensations)不受他人打擾的權利,保護自己人格不受侵犯的權利(inviolate personality)。在界限上,他們指出「公共利益」和「同意」是兩項主要的限制:一、隱私權不能阻止有關公眾利益事務的公布。二、隱私權本質上是屬於私人的。三、如個人加以公布或同意公布,隱私權即不存在。

很顯然,從理論上判斷,生物特徵作為一種私人化的身體數據,應當屬於法律隱私范疇。因此,目前國際慣例中關於隱私的界定,均體現出向「個人信息」概念擴展的趨勢,並且大都明確地將生物特徵,如指紋等納入了保護之列。如美國的《個人隱私權法》、《隱私權法案》、《隱私權保護法案》均對隱私權有所規定,其中對保護的客體則定義 「有關個人的任何單項性、累積性或集合性的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教育、財務、醫療、犯罪或職業經歷等,以及其姓名、識別號碼、象徵或其特定表徵如手指指印、聲音或照片等資料」。而英國在1998年實施的《數據保護法》中,也明確地指出個人信息包括生物信息均受到法律的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儲存、使用個人信息,都必須經過責任部門批准和本人同意。

相比之下,日本在將生物特徵納入隱私保護的演變史上,則更加具有殖民背景和政治色彩。據了解,二戰之後,日本以規定留在日本的朝鮮人、台灣人等必須執行按押指紋的義務,由於帶有視同「罪犯」、「奴隸」的強烈歧視意味,該做法曾在國際間遭至了長期的反對和抗議行動。具有代表性的轉折點是1986年,在一則在日居住的韓國人辦理居留手續時拒按手印的案件中,法院判決指出,「指紋屬於人人不同的、終生不變的身體特徵,是識別個人最為可靠的手段,因此,其信息本應當由個人加以自由管理,而且,由於按手印在犯罪偵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被強制按手印自然會令人產生不快、屈辱感,基於個人尊重理念而享有的私生活上的自由,公民享有不被違背意志強制按手印的自由。」

而在我國,有關隱私保護的法律制定還相對落後,因為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只是零散地在憲法、民法通則以及相關的司法解釋中有所體現。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1月1日實施的新版《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中,首次將個人隱私作為一項單獨的權利加以保護,指出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如姓名、性別、職業、學歷、聯系方式、婚姻狀況、收入和財產狀況、指紋、血型、病史等將作為隱私權納入人格權范疇。而2005年初,國務院正式啟動《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立法程序,則標志著我國在公民隱私保護課題上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很顯然 你老總好像做的過分了

㈡ 個人隱私包括哪些內容。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
隱私權包括個人生活安寧權,個人生活情報保密權,個人通訊保密權。
《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憲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㈢ 哪些屬於公民個人隱私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並非法公諸於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於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願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3)哪些個人信息屬於隱私擴展閱讀

隱私權的保護方法有三種:

(1)直接保護方法。法律承認隱私權為一項獨立人格權,當公民個人隱私權受到侵害時,受害人可以以侵害隱私權作為獨立的訴因尋求法律保護與救濟。這就是隱私權的直接保護方法。如美國、德國。

(2)間接保護方法。法律不承認隱私權為一項獨立人格權,當公民個人隱私權受到侵害時,受害人不能以侵害隱私權作為獨立的訴因尋求法律保護與救濟,而只能將這種損害附從於(或稱「寄生」於)其他訴因(如名譽損害、非法入侵等)尋求保護與救濟。這就是隱私權的間接保護方法,如英國。

(3)概括保護方法。在民法或相關法律及判例中籠統地規定保護人格權或人格尊嚴,不列舉具體內容,在實踐中仍然保護個人隱私權,如日本。

㈣ 個人隱私有哪些都什麼算個人隱私

個人隱私是指公民個人生活中不願為他人(一定范圍以外的人)公開或知悉的秘密。隱私權是自然人享有的對其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不願讓他人知道的個人生活的秘密,這個秘密在法律上稱為隱私,如個人的私生活、日記、照相薄、生活習慣、通信秘密、身體缺陷等。自己的秘密不願然他人知道,是自己的權利,這個權利就叫隱私權。
個人隱私范疇很廣,具體地說,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包括公民有保留姓名、肖像、住址、住宅電話等秘密的權利,未經本人許可,不得加以刺探,公開或傳播;公民的儲蓄、財產狀況不得非法調查或公布;公民的個人活動,尤其是在住宅內的活動不受監視、監聽、窺視;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公開;公民的通信、日記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得刺探或公開;公民的社會關系(含親屬、朋友),不得調查或公開;公民的個人檔案材料,不得公開或擴大知曉范圍;公民不願向社會公開的過去或現在的純屬個人的情況;公民的其他純屬私人內容的數據,不得加以搜集、傳輸、處理、利用。

㈤ 個人隱私包括哪些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不願讓他人知道的個人生活的秘密,這個秘密在法律上稱為隱私,如個人的私生活、日記、照相薄、生活習慣、通信秘密、身體缺陷等。自己的秘密不願讓他人知道,是自己的權利。

不願讓他人知道自己的個人生活的秘密,中國公民依法享有不願公開或不願讓他人(一定范圍之外的人)知悉的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秘密,都屬於個人隱私。

保護我們的個人隱私的方法有:要管理好含有自己隱私的物品;發現有人披露自己的個人隱私,要依法制止,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隱私權;我們還要尊重他人的隱私。


(5)哪些個人信息屬於隱私擴展閱讀:

侵犯隱私的行為有: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㈥ 身份證號碼屬於個人隱私嗎

公布身份證是侵犯個人隱私,構成侵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
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

㈦ 哪些屬於我們的個人隱私 10個以上

一般認為隱私就是私人生活秘密,是指私人生活安寧不受他人非法干擾,私人信息保密不受非法收集、刺探和公開等,從而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陰私」. 隱私權的內容包括: 1.個人生活安寧權.權利主體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從事或不從事某種與社會公共利益無關或無害的活動,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壞或支配. 2.個人生活情報保密權.權利主體有權禁止他人非法利用個人生活情報資料.諸如身體缺陷、健康狀況、生活經歷、財產狀況、婚戀、社會關系、信仰、心理特徵等. 3.個人通訊保密權.權利主體有權對個人信件、電報、電話等內容及方式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竊聽或竊取.只要本人不願意透露的信息 就屬於隱私

㈧ 什麼是隱私它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隱私是一種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當事人不願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個人信息,(只能公開於有保密義務的人)當事人不願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個人私事,以及當事人不願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個人領域。隱私是個人的自然權利。從人類抓起樹葉遮羞之時起,隱私就產生了。

隱私包括的內容:

隱私的內容即客觀方面是指特定個人對其事務、信息或領域秘而不宣、不願他人探知或干涉的事實或行為。隱私的內容是隱私主體的主觀意志作用於客體及客觀世界,即主客觀因素相統一的過程和結果,也就是隱私中「隱」的表現。

(8)哪些個人信息屬於隱私擴展閱讀:

1995年10月美國商務部電訊與信息管理局發布的關於隱私與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的白皮書中認為隱私權至少包括以下九個方面:

1、關於私有財產的隱私;

2、關於姓名與形象利益的隱私;

3、關於自己之事不為他人干涉之隱私;

4、關於一個組織或事業內部事務的隱私;

5、關於某些場合不便露面的隱私;

6、關於尊重他人不透露其個人信息之隱私;

7、關於性生活及其他私生活之隱私;

8、關於不被他人監之要求的隱私;

9、私人相對於官員的隱私。由此可見,在現行美國法律體系中,隱私已涵蓋了個人及個人生活的幾乎所有環節,已成為現代社會保護個人利益之最全面、最有力的「借口」和「手段」。

㈨ 個人隱私包括那些內容

所謂個人隱私,就是指所有屬於個人的,與公共利益或他人沒有任何關聯且不願告人或不便告人的私事,其范圍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人空間。

閱讀全文

與哪些個人信息屬於隱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葫蘆島連山市場門市多少錢一平 瀏覽:677
寶馬n20爆震感測器數據流在多少 瀏覽:649
鄉鎮加盟代理費多少 瀏覽:169
圖像信息用多少比特 瀏覽:404
程序保護是什麼 瀏覽:348
技術是用什麼練成的 瀏覽:394
哪裡能看免費的數據 瀏覽:355
大街網怎麼發招聘信息 瀏覽:570
公告程序需要提供什麼 瀏覽:274
ok交易所合約如何加倉 瀏覽:79
如何控制不良產品往下流 瀏覽:24
沙門氏菌在哪些產品中常見 瀏覽:727
美容院排毒養顏產品有哪些 瀏覽:729
西寧年貨市場有哪些 瀏覽:354
西瓜數據線怎麼收納 瀏覽:309
華中集團有哪些產品 瀏覽:541
明日之後槍械交易時間是多少 瀏覽:25
農行網銀預約交易怎麼取消 瀏覽:527
雙流哪裡有魚市場 瀏覽:799
為什麼dota2交易不了 瀏覽: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