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網站不用不授權可以獲取哪些信息

網站不用不授權可以獲取哪些信息

發布時間:2024-09-17 05:54:40

1. 網路安全威脅有哪些

第一、網路監聽
網路監聽是一種監視網路狀態、數據流程以及網路上信息傳輸的技術。黑客可以通過偵聽,發現有興趣的信息,比如用戶賬戶、密碼等敏感信息。
第二、口令破解
是指黑客在不知道密鑰的情況之下,恢復出密文件中隱藏的明文信息的過程,常見的破解方式包括字典攻擊、強制攻擊、組合攻擊,通過這種破解方式,理論上可以實現任何口令的破解。
第三、拒絕服務攻擊
拒絕服務攻擊,即攻擊者想辦法讓目標設備停止提供服務或者資源訪問,造成系統無法向用戶提供正常服務。
第四、漏洞攻擊
漏洞是在硬體、軟體、協議的具體實現或者系統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從而可以使攻擊者能夠在未授權的情況下訪問或破壞系統,比如利用程序的緩沖區溢出漏洞執行非法操作、利用操作系統漏洞攻擊等。
第五、網站安全威脅
網站安全威脅主要指黑客利用網站設計的安全隱患實施網站攻擊,常見的網站安全威脅包括:SQL注入、跨站攻擊、旁註攻擊、失效的身份認證和會話管理等。
第六、社會工程學攻擊
利用社會科學並結合常識,將其有效地利用,最終達到獲取機密信息的目的。

2. 如何看待微信授權中「獲得你的公開信息(昵稱、頭像等)」

只是一種登錄方式罷了,很多網站,應用在向我們提供服務的時候都需要用戶的個人信息來進行識別,OAuth就是一種很簡單的認證方式,在經過用戶同意的情況下,網站向微信提出請求來獲得一些用戶的個人信息,從獲取的信息類型來看也沒有涉及到很敏感的個人信息。

個人覺得與其擔心這種微信授權信息的安全性,那種需要在網站上注冊賬號的方式其實更危險,因為大多數人習慣用幾個常用的密碼,很可能在注冊網站的時候使用的密碼正是你的銀行卡密碼。相比於這種微信授權的認證方式反而更不安全呢。

2021年3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四部門聯合發布《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關於個人信息收集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規范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個人信息收集行為,保障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App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時,不得收集與所提供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收集個人信息時要以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方式展示個人信息收集使用規則,並經個人信息主體自主選擇同意;不以默認、捆綁、停止安裝使用等手段變相強迫用戶授權,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與用戶的約定收集使用個人信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公民個人信息

閱讀全文

與網站不用不授權可以獲取哪些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6歲下崗男沒技術找什麼工作 瀏覽:354
如何創建新的小程序 瀏覽:672
打開微信信息看不到是怎麼回事 瀏覽:995
oppo手機後台程序運行如何設置 瀏覽:996
程序員和機械工程師哪個更累 瀏覽:184
國家二級證書和程序員哪個好 瀏覽:267
汽車4s店怎麼代理 瀏覽:573
河南鄭州技術學校什麼時候開學 瀏覽:235
招標代理什麼職業好 瀏覽:154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要什麼證書 瀏覽:35
農業如何施肥打葯有哪些新技術 瀏覽:885
武漢哪裡有仿玉批發市場 瀏覽:730
移動業務代理是干什麼的 瀏覽:575
東莞菜市場人多的有哪些 瀏覽:22
技術制圖用什麼筆寫文字 瀏覽:991
大數據游戲軟體開發哪個好 瀏覽:651
處女座男生不回信息怎麼回事 瀏覽:182
工信部機動車合格證信息如何維護 瀏覽:697
浙江旅遊機票代理怎麼聯系 瀏覽:572
回收門店交易多久可以拿到錢 瀏覽: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