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安信息化三個一主要內容是什麼
三個一」的具體內容是:搭建一組教育平台。組織專班人員、行家裡手、典型榜樣,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業務、不同側重點,定期進行集中學習、演示和講解警務信息化知識。在縣局網站主頁開辟警務信息化專欄,將警務信息化建設文件精神、經驗典型、心得體會、戰果戰例、知識技巧等信息發布到網上,供全局民警學習交流。開辟「每周一課」模式,組織民警利用周五下午、工作日晚上或周末等業余時間集中學習,重點抓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培訓;組織一串技能考核。對各單位的基礎信息採集錄入、執法辦案質量、警務平台信息質量等情況,每周進行一次梳理,及時發現問題,督促及時整改。對信息化建設重點項目、重要內容的完成情況,以及階段性工作進度情況,每月進行一次考評,每月進行一次通報;完善一套運作制度。從全局民警中挑選一批計算機基礎好、信息化本領強、肯學肯鑽肯乾的民警擔任技術骨幹,作為推進信息化進程的中堅力量。合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建立領導帶頭、深入一線抓推進,專班督促、強化手段抓推進的常態化督導工作制。對考評考核排名連續靠後的單位、責任人,因信息錄入不全、不準造成負面影響的嚴格落實考核獎懲制度,並對推進信息化工作突出、成效明顯的個人及時兌現獎勵。
2. 什麼是公安信息化包括哪些
全國公安機關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
■ 由拉網式摸底排查、滿天飛追捕抓人、長時間高強度審訊「三板斧」偵察向網上排查、網上串並、網上追逃破案轉變
■ 由「民警下班、小偷上崗」轉變為「貓鼠同步」、警力跟著警情走
■ 大力推行網上辦案,設置辦案程序「防火牆」,規范了民警執法程序
拉網式摸底排查、滿天飛追捕抓人、長時間高強度審訊,這是過去公安機關偵查破案的「三板斧」。然而,近年來,隨著犯罪的動態化、智能化特徵日趨明顯,職業犯罪、高科技犯罪不斷增多,「李逵」式的「三板斧」已日漸「老邁」。
全國公安機關進行一場公安信息化的現代警務新變革,已成為必然趨勢。全國公安廳局長座談會9月23日至25日在江蘇南京召開。會議提出,全國各級公安機關要大力推進公安信息化建設,必須堅持向信息化要警力、要戰鬥力,以信息化帶動基層基礎工作,以信息化推動警務機制創新、提升警務工作效能,全面提高公安機關的實戰能力。
信息化主導案件偵破:輕點滑鼠、坐在「家」中就可以千里緝兇
「李逵」式的「三板斧」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網上排查、網上串並、網上追逃,實現精確打擊。
8月25日晚,江蘇省江陰市城區發生一起入室搶劫命案,江蘇警方迅速利用「天網」省級警務平台,根據物證調查定方向、車蹤碰撞定車輛、技防監控定形象、旅館信息定身份,8天內將4名長途奔襲而來、作案後四散逃匿的湖南、江西籍犯罪分子全部抓獲。
據介紹,「天網」平台作為高端統籌階段的核心,是江蘇公安信息化的拳頭產品和亮點。依託省級警務平台,運用信息化手段,構建一張覆蓋全社會各個角落的信息防控網路,實現對在逃人員和違法犯罪活動軌跡進行跟蹤管控,有效提升了打擊犯罪的能力。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說起破案方式的改變,江蘇省公安廳指揮中心有關負責人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過去破案追逃協查信函滿天飛,民警「大海撈針」。如今在網上自動排摸比對,坐在「家」里輕點滑鼠,犯罪分子就可能在千里之外被成功抓獲。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記者獲悉,截至目前,江蘇警方的「天網」已比對各類違法犯罪線索25.9萬條。去年,全省利用網上信息直接破案佔22%、協助破案佔27.5%,共抓獲逃犯3.9萬名。
公安信息化不但能快速破案,而且可以實現有效防控。廣東警方在全省特別是珠三角洲地區建立覆蓋重點區域、重點部位的視頻監控網路,實現了對社會治安的動態掌控和對違法犯罪的精確打擊。
「我們強化視頻輔助指揮能力培訓,推動指揮模式的可視化。」廣東省委常委、省公安廳長梁偉發說,通過組織視頻監看民警與路面巡邏民警進行聯合作戰演練和輪崗培訓,提高了協同作戰的效能,推動指揮調度與路面警力「無縫對接」,實現了打擊現行犯罪的可視化指揮。
以廣州市為例,通過視頻監控系統與路面便衣偵查支隊民警之間的聯動,有效打擊了火車站廣場地區的違法犯罪,去年該區域刑事案件零發案275天。珠三角八市「兩搶一盜」等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其中盜竊案下降35.2%,「兩搶」案下降34.8%。
滑鼠輕點,兵不血刃,是今天公安民警打擊犯罪的生動寫照。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小的代價抓獲犯罪分子,幾代公安人夢寐以求的理想,正在通過公安信息化變為現實。
記者獲悉,在信息化條件下,指紋、DNA等刑事技術手段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通過聯網應用在偵破跨區案件、認定犯罪嫌疑人等方面的作用進一步增強,一些地方通過信息化手段破案已佔到破案總數的30%甚至40%以上。
信息化引領機制改革:警力跟著警情走、變坐等處警為「貓鼠同步」
多年來,基層民警「早八晚五」的作息時間早已習以為常,「警察下班,小偷上崗」,一些違法犯罪分子趁虛而入。「群眾上班我上班、群眾下班我下班」的傳統警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公安機關整體效能的發揮,與新形勢下的治安形勢不相符合。
運用信息化引領警務機制改革,打破坐堂辦公、坐等處警的傳統勤務模式,實行動態與治安相適應的24小時實戰勤務。
「2005年底,我們經深入調研,全面部署開展了社會面巡防機制改革,要求市縣公安機關組建專業巡防隊,實現巡防工作四班三運轉和『紅橙黃綠』四色布警。讓警力跟著警情走,做到『貓鼠同步』,對違法犯罪分子露頭就打。」江蘇省省長助理、省公安廳長黃明介紹說。
2007年4月27日18時許,朱某駕駛摩托車,在南京市中山北路與陳某駕駛的計程車相擦,雙方發生爭吵,朱某突然從隨身攜帶的夾包里掏出一把手槍,對陳某連開三槍。朱某還沒來得及逃跑,就被巡邏至此的交警當場抓獲,繳獲仿五四式手槍一把。
記者獲悉,在常態情況下,江蘇省每天投入巡防的警力達1.8萬人、保安員4萬人、巡邏車1.5萬輛,見警率、管事率、抓獲率和群眾滿意率均明顯提高。每到夜幕降臨,江蘇各地的街頭里弄,都能見到閃著警燈的警車緩慢經過。
公安信息化要求警務圍繞信息轉,警力跟著警情走。浙江警方通過科學調整勤務方式,促使民警走出辦公室,走向街面變辦公室為更衣室,把街面、路面作為民警的主要工作場所,變「全時警務」為「實效警務」,因時、因地、因發案規律推行彈性工作制、錯時工作制,將警力向案件多發段傾斜。
以浙江省安吉縣公安局為例,安吉縣公安局根據工作量,將派出所分為三類,分別實行主副班工作制 、彈性工作制、錯時工作制度。一類派出所接處警工作劃歸巡特警承擔,使派出所從大量的接處警工作中解脫出來,實行以「白天和上半夜並重」的主、副班制。二類派出所對民警實行主副班錯時工作制,由主班領導和民警負責當日接處警工作,上半夜副班民警配合主班工作,開展重點區域、場所的巡邏工作。三類派出所在輪流值班情況下,實行民警下社區工作制度。
「通過調整作息時間,使警力投放更加符合警情實際,工作更加主動,既有效保證了民警休息時間,又有效遏制了各類案件的發生。」浙江省公安廳有關負責人說。
信息化推進執法規范化:設置辦案「防火牆」不符合程序「寸步難移」
「信息化的基本特徵就是標准化,如今我們就是用信息化把各項執法活動的標准和程序全部固化下來。」江蘇公安廳有關負責人介紹。
記者了解到,江蘇警方大力推行網上辦案,90%以上的公安業務實現了網上流轉,13個市局目前全部依託警務綜合平台建立了網上辦案系統,每一起案件從接處警開始到辦理結束都在平台上操作,做到了「證據網上展示,程序網上流轉,手續網上辦理,結果網上公開」。
「民警辦案如果不符合程序就寸步難移,工作不符合標准也能及時發現。」 黃明認為,通過信息化的運用,規范了民警的執法程序,堵塞了執法的漏洞。
雙擊滑鼠,打開警務綜合平台,記者在江蘇省公安廳網站看到 「網上法律學校」。這是江蘇公安利用信息化推動隊伍建設的又一重要舉措。通過組織專家開展網上會診案件、遠程教學等活動,實行民警網上學法分級管理,推行網上執法資格認證,組織民警深入開展網上法制練兵活動,有效提高了全警執法能力。
執法質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線,通過信息化規范辦案流程,可以大幅度提高執法水平。浙江警方在2003年依託全省打防控信息主幹應用系統,研發推廣了執法辦案平台,實現了行政案件從立案、審核審批到開具法律文書和統計分析的全稱網上運行,既減輕了基層工作負擔、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大大節約了辦案成本。
「我們特別注重利用計算機系統管理執法辦案程序,一方面對程序違法案件設置了『防火牆』,民警只有將案件信息准確錄入計算機系統,才可以順利完成案件的辦理。」浙江省委常委、省公安廳廳長王輝忠告訴記者,另一方面,全面梳理案件代碼名稱,只要案件名稱正確,系統就會自動默認適用法律條款,避免了民警因適用法律錯誤而產生執法問題。
信息化為公安工作插上了翅膀,一場既影響深刻又波瀾不驚的警務變革正在全國公安機關深入推進。可以相信,我國警方必將以信息化為支點,不斷推動公安機關的觀念更新、機制變革和效能提升,在破案打擊、規范執法、勤務改革等方面不斷創造公安工作的新業績,譜寫公安工作的新篇章。
3. 公安信息化是什麼
公安信息化即警務信息化,指在警務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信息資源和環境,建立信息應用系統,使信息採集、流轉、傳輸、利用集中高效和信息資源優化配置,不斷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和水平。
公安信息化的主要包括:高效便捷的信息查詢系統、數據傳輸渠道、實時監控網路等以科技手段。
以網路應用為平台、以服務實戰為宗旨,多渠道匯總、多角度接觸、多領域應用、多層面管理的警務信息化戰略模式。警務信息化對構建現代警務機制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警務信息化是現代警務的重要性標志,也是一個動態的建設過程,警務信息化建設需要合理評價其建設水平,使其健康發展。
(3)公安科技信息化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大數據為公安基礎工作信息化帶來新的機遇。大數據產生大信息,大信息產生大價值,大價值才能有大服務、大實戰;大數據為基礎工作信息化提供支撐,而基礎工作信息化又不斷催生新的大數據。
自1998年「金盾工程」實施以來,公安信息化建設迅速發展,各警種各部門都建立了相應的管理系統,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人口信息、出入境信息、交通管理信息、在逃人員信息、各類案件信息等大量基礎數據為公安信息化建設步入高速發展通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2014年全國公安廳局長座談會上,公安部黨委作出大力推進「四項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明確指出:基礎信息化是支撐,警務實戰化是方向,執法規范化是基準,隊伍正規化是根本,四者相輔相成。
這標志著公安信息化迎來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對此,必須以創新的理念和思維,把深入實施科技強警戰略,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力實施警務大數據戰略,作實公安基礎工作信息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警務信息化
4. 公安信息化應用支撐體系有以下哪些
基礎設施層、數據層、支撐平台層、應用系統層。
1、基礎設施層:基礎設施層是公安信息化的底層支銷檔撐,包括網路、伺服器、存儲、資料庫等設備,以及操作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等軟體資源。
2、數據層:數據層是公安信息化應用的核心,包括各類數據、圖片、圖像信息的採集、接入、傳輸、匯集、整合,融合「大情報」、「大平台」及其他公安信息系統資源,建立分布存儲、相互關聯的信息資源庫和專題庫。
3、支撐平台層:支撐平台層以警用地理信息系統為支撐,以實戰應用為核心,通過對各類數據、圖片、圖像信息的採集、接入、傳輸、匯集、整合,融合「大情報」、「大皮陸平台」及其他公安信息系統資源。
4、應用系統層:應用系統層面向各類用虧握亂戶提供可視化、智能化的綜合信息實戰應用支撐。
5. 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標志
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標志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
在信息化時代,公安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為了更好地履行職責、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社會安全,公安部門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將信息技術與公安工作深度融合。這種融合體現在多個方面,成為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標志。
首先,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是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設的核心。隨著計算機、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公安部門逐漸實現了辦公自動化、信息化和網路化。例如,通過建設警務綜合平台,實現了案件管理、情報分析、指揮調度等工作的信息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確性。同時,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公安部門可以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睜哪吵,為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穩定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也是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標志。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需求的不斷提高,公安部門對信息化的投入和建設力度也在持續加大。從最初的計算機基礎設施建設,到後來的網路化和數據化建設,再到現在的智能化建設,公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斷提升。這種提升不僅體現在硬體設施的完善上,更體現在軟體應用、數據管理、安全保障等多個方面。
此外,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設還體現在與其他部門的協同合作上。信息化手段使得公安部門能夠與其他政府部門、企業和社會組織實現更加緊密的合作和信息共享。例如,通過與交通、教育、醫療等部門的合作,公安部門可以獲取更加全面和准確緩此的信息,為打擊犯罪、服務群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是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標志。這種建設不僅提高了公安工作的效率和准確性,還為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也促進了公安部門與其他部門的協同合作悉侍,推動了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
6. 公安信息化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哪些
公安信息化的核心是對數據的採集與應用。在數據採集方面,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智慧城市等項目建設了大量攝像頭等。
我國公安信息化發展較快,但受傳統觀念、資金投入、工作機制等影響,公安信息化建設仍存有較大發展空間。
1、基礎網路實現地域的全覆蓋基本的通訊網路建設是公安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是衡量公安軟硬體建設水平的基本要素,更是保證公安信息化資源有效傳播和共享的根本。未來,在通訊網路、監控視頻以及智能交通設施等方面將實現地域的全覆蓋。
2、治安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公安信息化建設下一步應以完善升級人口管理信息系統、配合警用地理信息系統三期建設和省級「情指一體」指揮調度平台建設、整合建立治安綜合業務應用系統為主線,進一步深化治安管理基礎信息化的應用水平,提升信息化條件下治安「打防管控」的警務實戰化能力水平。
3、信息共享更加透徹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信息的整合和處理要依靠大數據的處理方式,簡單依靠傳統的警務處理模式已經無法完成大量信息資源的處理,單純依靠人力處理、篩選信息作用會越來越小,藉助大數據整合和雲計算各項工作會更加輕松、高效、便捷,通過城市間、國際警務間資源共享,實現信息資源的智能化高端應用,打造信息化的「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