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理解出廠價,含稅價,不含稅價
出廠價:是某產品在工廠完成之後運出工廠,各公司拿到剛出產的產品的價格。 含稅價:是某產品已經按照國家的規定算上了一定需要交納的稅費之後的價格。 不含稅價:是某產品還沒有算上了一定需要交納的稅費之後的價格。
出廠價一般都是產品的成本價,這個成本價是需要算上生產產生的物料價格、人工成本、廠房成本等各種成本之後平均的價格。
通常產品都是需要在享受等環節進行納稅的,因此需要有含稅價格進行銷售。這部分納稅的價格最終是需要消費者來買賬的。
不含稅的價格一般都是通過不正當的途徑拿到的物品,比如說蘋果手機,按照正常的途徑進行銷售都是需要納稅的,但是如果在香港等地偷運到內地之後進行銷售,就躲過了納稅的環節。那麼銷售的價格就是不含稅價的價格。
拓展資料
含稅價和不含稅價的計算方式是什麼
比如報不含稅價100元,稅率13%,含稅價就是113元。報的是含稅價100元,稅率13%,不含稅價就是100/(1+13%)。
出口利潤=FOB*匯率-含稅價+退稅款-費用=FOB*匯率-不含稅價-不含稅價*(增值稅稅率-退稅率)-費用 不含稅價*(增值稅稅率-退稅率)就是財務上說的進項稅額轉出。比如你征稅率13%,那麼退稅率可能是5%,100元的不含稅價,要征13元的稅,可退5元的稅,還有8元不能退要計入進貨成本。那麼你的實際成本就是108元。 退稅計算:
(1)28,000打以FOB價成交,每打200美元,人民幣外匯牌價為1:8.2836元;
(2)2,000打以CIF價格成交,每打240美元,並每打支付運費20元、保險費10元、傭金2元,人民幣外匯牌價為1:8.2836元。當期實現內銷鞋19,400打,銷售收入34,920,000元,銷項稅額為5,936,400元,當月可予抵扣的進項稅額為10,800,000元,鞋的退稅率為13%。
Ⅱ 工程造價中,材料費取信息價的含稅價,還是不含稅價進行組價。原因是什麼呢。謝謝!
還是含稅價,營改增後都是不含稅進行組價,因為後面要乘以10的增值稅率,如果按含稅價計入,就是重復計稅了。
含稅價是包含稅金在內的計稅價格,價格由成本、利潤和稅金組成,稅金內含於價格之中;實行價內稅時,商品交易價格即為含稅價格。如果商品價格為不含稅價格,就要按組成計稅價格計算含稅價格。
實際操作
在實際業務操作中,報價一般多為含稅價,因為這就好像是默認的潛規則一樣。至於把含稅價再分離為不含稅價和稅金,多半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和企業會計在對收入入賬時應該處理的事情。過程也比較簡單。三者的關系如下所示:
含稅價=不含稅價*(1+適用稅率)。
銷項稅額=不含稅價*適用稅率。
含稅價=不含稅價+銷項稅額。
Ⅲ 含稅價與不含稅價是什麼意思
首先,構圖不同。
1、價格包括稅收。
含稅價格是含稅的應稅價格,價格由成本、利潤和稅組成,而稅包含在價格中;實行價內稅時,商品交易價格為含稅價格。
2、扣除稅的價格。
不含稅的應稅價格。
它包括兩個因素:商品的成本和利潤。
二是應用計算不同。
1、價格包括稅收。
含增值稅即零售價格,有些消費稅的貨物在含增值稅的基礎上還包括消費稅,但不包括非價格費用,如包裝、裝卸費用等,賣方開具的普通發票上的金額就是含稅價格。
零售、小規模銷售、個人納稅人、額外收入和商品包裝保證金都是含稅價格。
2、扣除稅的價格。
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含稅價,不含稅價=含稅價/(1 +適用稅率)。
一般稅率有16%、10%、4%、6%、25%,最常見的是16%的增值稅。
拓展資料:
發票開具時,都是含稅的,沒有不含稅的。無論是增值稅專用發票還是增值稅普通發票。不含稅是指不含稅銷售收入,不是指不含稅發票。含稅一般是指價款和稅款合計的銷貨金額,而不含稅是指不含增值稅稅款的銷貨金額,與發票無關。
按稅法規定將增值稅納稅人,劃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其劃分的基本標準是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的大小。二者在開具發票、計算稅金的主要區別:
1、一般納稅人企業在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時,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按照價稅分離的原則,企業在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時,在發票上分別列示銷售貨物的價款、稅金和價稅合計。
在計算應納增值稅時,按抵扣制計算稅金,即當期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進項稅。
如:企業銷售貨物一批,含稅銷售額1130萬元,其中銷售款1000萬元,銷項稅130萬元。因此企業在開具發票時,就需要在發票上分別列示銷售數量、單價、銷售金額、稅率、稅額和價稅合計。
2、小規模納稅人企業銷售貨物和提供應稅勞務時,只能使用增值稅普通發票,不能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而且在購進貨物時,即便是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也不可以在計算應交增值稅時進行抵扣。
在計算應交增值稅時,將含稅銷售額換算成不含稅銷售額再乘上稅率。即應繳增值稅=銷售額/(1+適用稅率)*稅率。
如:企業銷售貨物一批,含稅銷售額51.5萬元,將含稅價格換算為不含稅價格,則不含稅銷售額為51.5萬元/(1+3%)=50萬元,應交增值稅=50萬元*3%=1.5萬元
企業在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時,也需要在增值稅普通發票上分別列示銷售數量、單價、銷售金額、稅率、稅額和價稅合計。
總之,發票沒有含稅和不含稅之分,銷售額有含稅和不含稅之分。且企業在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時,無論開具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還是增值稅普通發票均是含稅的,都需要在增值稅發票上分別列示銷售貨物的價款、稅金和價稅合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