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讓信息技術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怎樣讓信息技術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信息技術悄然進入各個在學校的多媒體教室,教師已經在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這一教學手段,這一手段的運用不僅充分體現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而且促使教學任務更好地完成。總結起來,信息技術的應用在教學中的重大意義至少表現在:
一、 用信息技術幫助教師備課
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教師備課,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網路中搜索、整理所需的教學材料,處理軟體以及教學內容等。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備課可以使教案更詳細、更具體、更科學。例如:牛津英語7上第二單元,是關於學校生活的知識,教師如果按照書本去講也許不會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這時,教師可以利用電腦網上下載的相關課外知識、圖片,並把這些內容納入備課之中,然後呈現給學生,學生會產生極大的興趣,不僅使他們學到書本知識,更能學到豐富的課外知識。利用信息技術備課還有一個更大的優勢就是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備課中出現不完善的地方,可以隨時更正,無論修改多少遍都不會凌亂,更不會影響學生學習效果,不像平時教師用的紙質教案那樣只限於死板的文字、圖形,以後想重新利用其中內容時,只得重新抄寫,既耗時又耗力。
二、 用信息技術實現對教學信息的組織與管理
有了信息技術可以把包含不同信息的圖、文、音、像等各種教學內容組成一個完美的教學課件,在教學中用到哪些內容可以隨時播放、提取,不用其他設備,而且操作起來非常方便。例如:在傳統的一節英語課中,部分教學內容的呈現非常費時間、無趣味,還有一些英語教學內容如自然災難,通過多媒體課件給學生演示,學生能真正理解這部分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為人類戰勝自然災難刻苦奮斗,用這樣的課件組織的教學必然是特別的、有趣味的,進而能更生動地展示知識的要領,使抽象的圖形、數字、呆板的文字,變成豐富多彩的畫面,有利於創造一種生動的教學環境,使教師教著省力,學生學著輕松。
三、 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學生的興趣激發起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因之顯著提高,為學生創造性學習奠定基礎。如何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許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時常思索的問題。而信息技術在各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難題,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使難懂的知識變得有趣、易學,因此能大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刺激學生興趣的發展,喚起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中積極投入到每節課的學習。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望,教師應經常展示自己的「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課,使每一節課變成一種妙趣橫生的學習活動,寓情趣於知識教學之中,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教學生掌握語法知識時,可以把教學過程做成演示文稿,然後一步一步呈現給學生,如果學生沒有看明白,教師可以反復演示、指導。這樣讓學生看得更清晰、更明白,同時又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激發了他們想學習知識的興趣,很自然地學到當堂課知識內容。
四、 用信息技術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陣地,教師如果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精心編制多媒體課件,就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因為信息技術可提供極為豐富的信息,任學生自由地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使他們的想像力無限地發揮。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把需要學生想像的「結果」設置為:點滑鼠後「棋盤式進入」,這樣學生事先看到的只是供學生思考的問題,而當學生思考完以後,教師點滑鼠將思考結果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棋盤式進入」,讓學生們去驗證自己思考的對與錯。如果此題非常重要,可以在「棋盤式進入」結果時插入聲音效果,用以加強知識的重要性,還可以將其用動作路徑中的「繪制自定義路徑」設計「固定路徑進入」,這樣不僅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而且能引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在這樣的課件引導下,學生們不僅可以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還會積極地探索發現問題,認識規律,提高思維創新的能力。
五、讓信息技術的應用成為教師教學演示的工具
學會了信息技術的教師,在使用這一工具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各種信息技術完美地融合到課程之中,使信息技術的應用代替粉筆、黑板以及教師動手製作的傳統教學工具,讓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常用工具,利用信息技術編寫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體課件,把那些用語言無法形容的變化、用想像難以理解的奇觀異景等知識,形象地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出來,使師生從粉塵中走出來,在數塊黑板所容不下的知識海洋中漫遊。總之,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讓信息技術成為師生教與學非常好的工具。
除此之外,信息技術還有下列優點:
一、 用信息技術的應用突破書本知識的局限性
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豐富教材的內容,不斷擴充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接觸的知識面更廣、更新穎。例如:外地景觀、繁瑣數據、歷代歷史史事等,很多是課本所容納不了的。然而利用信息技術對各學科知識進行擴充後,各學科教學就能囊括天文、地理等方面無限豐富的資源,這樣的資源被開發利用,各學科教學的手段和條件都將發生巨大變化。例如:在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了解語言知識,可以讓學生在網路中無限度地讀英語文章,看英語短片,這樣讓學生去親自感受,比教師把歸納好的東西呈現給學生要好得多,而且還會極大地豐富學生課本中有限的知識,從而擴大學生的視野。
二、 用信息技術的應用獲取有利於知識
利用信息技術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使教學具有形象生動的演示,動聽悅耳的音響效果,給學生以新穎的感覺,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神經。可見信息技術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這對於知識的獲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獲取的信息,比單一地聽老師說教強得多。這就是說,如果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讓學生間討論、交流,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於傳統教學的效果。
三、 用信息技術的應用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講課只靠一本書,一支粉筆,既耗時費力,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如果在教學中廣泛使用信息技術,就能有效地減少教師在課堂上的板書量,把學生從單調的學習中解放出來,同時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地理老師在教授外國的氣候特點、建築結構、地理位置等時,如果教師一味地說教,學生可能半知半解,這時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師生,教師可以把這些難於理解的內容製成課件,並配上大量的教學圖片,還可以適時放映異地影片,幫助學生理解、識記。這樣,學生理解得快,掌握得牢固,課上學到知識容易,而且學的知識多,從而提高速記能力,達到容量大、負擔輕、教學效果好的目的。
四、 用信息技術的應用幫助教師評價、管理學生
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在電腦中建立學生檔案、成績單、心理健康調查、典型個案等,還可以根據這些數據、資料對學生進行跟蹤調查、案例分析等,使教學與管理更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學科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成績建立表格進行量化分析,從表格中可以分析哪些同學進步了,哪些同學退步了,哪些同學成績一直不錯,哪些同學學習不見起色等。教師可以從這些有形的數據中更了解這些學生。再如:為了做到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負責,班主任可以建立心理健康跟蹤調查,如果班主任在新的學期不再跟班的情況下,可以把這些資料交給新的班主任,使這些學生在教師科學的教育下更健康地成長。
總之,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教學之中,這不僅需要教師們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具有良好的信息技術駕馭能力,我相信只要努力、不斷實踐,並且耕耘,我們的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將會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