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信息課是什麼課

信息課是什麼課

發布時間:2022-03-31 05:12:33

『壹』 信息課有什麼用,怎麼上說具體點

你應該是高中生吧,信息課會參加畢業考試,而且對以後工作有基礎幫助

『貳』 初中信息課上什麼

初中的時候如果真的會上信息課的話,那也只是對計算機的操作而已.最要命的是,計算機的操作系統是windows.其實這個東西,就像是安卓手機.我第一次用安卓手機的時候那真的顫顫驚驚,不太會操作,但是沒兩天就上手了.windows其實也可以自己上手,而且windows相比起mac和linux,更接近於傻瓜式操作.

還有可能接觸到e語言,雖然很多的職業程序員會把e語言當成玩具,但e語言當成編程的入門級語言是再好不過了,而且e語言比想像中的要強大很多

『叄』 小學信息課主要教什麼

小學階段的教學目標是:

1、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在使用信息技術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

4、能夠在他人的幫助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

5、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及軟體,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簡介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是通過教師採用正確科學的教學方法策略,合理運用教材,指導學生手腦並用地參與信息技術的學習與體驗。

其目標是讓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應用技能,理解信息技術在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並能夠積極嘗試和合理應用信息技術於實踐生活,進一步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不過有些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只會按部就班地跟著老師所講的內容機械化操作,不能正確理解所學的知識,導致學習效率不是很高。

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實施有效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是目前教學工作的重點。

『肆』 信息技術的課程本質是什麼

信息技術課程的本質與目標

關於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一般認為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稱之為「計算機課程」(或「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這一階段大致從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進入第二階段以後(即從90年代中期至今),才改稱之為「信息技術課程」。
「計算機」(或「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一門課程在中小學開設,並非偶然,它與「計算機文化」(computer literacy)的興起密切相關。國際上有關「計算機文化」的提法最早出現在80年代初[1]。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開的第三次世界計算機教育大會上,前蘇聯學者伊爾肖夫首次提出:「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是第二文化」,這個不同凡響的觀點如同一聲春雷在會上引起巨大反響,幾乎得到所有與會專家的支持,從此以後,「計算機文化(computer literacy)」的說法就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以學習程序設計語言為核心的計算機課程(主要內容是BASIC編程),也就隨之在世界發達國家的中小學逐步開設起來。我國出席這次會議的代表也對此作出積極的響應,並向我國政府呼籲應在中小學逐步開展計算機教育。根據這些代表的建議,1982年原教育部作出決定:在清華、北大和北師大等5所大學的附中試點開設BASIC語言選修課,這就是我國中小學計算機課程和計算機教育的起源。到80年代中期以後,國際上的計算機教育專家逐漸認識到掌握計算機這種工具比掌握程序設計語言更為重要,因此植根在其基礎上的「計算機文化」的提法曾一度低落。進入90年代以後,隨著多媒體技術、校園網路和Internet的日益普及,「計算機文化」的說法又重新時髦起來。但是這時的「計算機文化」不論是其社會背景還是內涵和80年代初相比都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在原來的提法以外,又出現了「網際網路文化(Internet literacy)」或「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racy)」這類與「計算機文化」有所不同但又密切相關的新提法,而且這類新提法(即「網路文化」或「信息文化」),事實上正在迅速取代原來的老提法——這是一個令人矚目的變化。因此,探討一下這種變化的實質,深刻理解當前「網路文化」或「信息文化」的真正內涵,對於我們認清信息技術課程的本質和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進一步迎接21世紀的挑戰,是富有啟迪意義的。
在人類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能被稱作「文化」的事物是不多的。語言文字的誕生使人類逐漸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種各樣的文化,不同的語言文字必然產生不同的文化。反之,若使用共同的語言文字則總可以找到共同的文化淵源,因此「語言文字」被人們公認是一種「文化」,而且是最基礎的文化。
如上所述,隨著計算機的誕生和日益普及,從80年代初開始已逐漸形成一種新的文化──計算機文化。世界上的許多發達國家都把「計算機教育」引入了中小學的必修課程。為什麼?就因為計算機是一種文化,是每一個人從小就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文化。那麼,什麼樣的事物才能稱得上是一種文化,或者,要具備哪些屬性才能看作是一種文化現象呢?
所謂文化,通常有兩種理解:第一種是一般意義上的理解,認為只要是能對人類的生活方式產生廣泛而深刻影響的事物都屬於文化,例如「飲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電視文化」、「汽車文化」……等等。第二種是嚴格意義上的理解,認為應當具有信息傳遞和知識傳授功能,並對人類社會從生產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到生活方式都產生廣泛而深刻影響的事物才能稱得上是文化,例如語言文字的應用、計算機的日益普及和Internet的迅速擴展,即屬於這一類。也就是說,嚴格意義上的文化應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基本屬性:
第一,廣泛性。這種廣泛性應體現在兩個方面:既涉及全社會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又涉及全社會的每一個行業、每一個應用領域。
第二,傳遞性。這種事物應當具有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功能。
第三,教育性。這種事物應能成為存儲知識和獲取知識的手段。
第四,深刻性。這種事物的普及應用給社會帶來的影響極為深刻,即不是帶來社會某一方面、某個部門、或某個領域的改良與變革,而是帶來整個社會從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工作方式到生產方式的根本性變革。
按照上述觀點來考察文化現象,就不難明白,為什麼無線電廣播與電視(尤其是電視)盡管社會上也有一些人稱之為「廣播文化」、「電視文化」,但是作為一種「文化」,並沒有像計算機那樣被全世界各階層的人所認同,也沒有一個國家,把這兩種文化作為中小學必修的基礎課程。其原因就在於,它的廣泛性只涉及到每一個人和每個家庭,而不象計算機那樣還涉及到全社會的每一個行業和每一個應用領域;它的深刻性也主要涉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而不象計算機那樣將帶來整個社會從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工作方式到生產方式的全面變革。因而,廣播和電視還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文化。
現在,再來看看「程序設計語言」是不是一種文化。顯然,作為計算機的某種程序設計語言,它並不具有文化的上述四種基本屬性(廣泛性、傳遞性、教育性、深刻性),因此它肯定不是一種文化。當然,通過學習程序設計語言的知識,我們可以掌握編程即程序設計的能力,這種語言知識與編程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一個人的計算機知識與水平(甚至是比較高的水平)。但是,根據目前國內外大多數計算機教育專家的意見,衡量「信息文化」或「網路文化」(如上所述,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計算機文化」的老提法已被這類新提法所取代)素質高低的依據,應當是與「信息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關的基礎知識和實際能力(而不是「程序設計語言知識與程序設計的能力」)。其中:
信息獲取包括信息發現、信息採集與信息優選;
信息分析包括信息分類、信息綜合、信息查錯與信息評價;
信息加工包括信息的排序與檢索、信息的組織與表達、信息的存儲與變換以及信息的控制與傳輸等;
信息利用則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來解決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例如能不斷地自我更新知識、能用新信息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案、能適應網路時代的新生活等)。
這種與信息獲取、分析、加工、利用有關的知識可以簡稱之為「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相應的能力可以簡稱之為「信息能力」。這種知識與能力既是「信息文化」水平高低和信息素質優劣的具體體現,又是信息社會對新型人材培養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達不到這方面的要求,將無法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生活與競爭的需要,就會被信息社會所淘汰。體現這種文化的知識與能力(即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信息能力),在信息社會中已和體現傳統文化的「讀、寫、算」方面的知識與能力一樣重要,不可或缺。換句話說,「讀、寫、算、信息」已成為信息社會中文化基礎的四大支柱。從這個意義上完全可以說,缺乏信息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就相當於信息社會的「文盲」。
——這就是「信息文化」的真正內涵。可見,最充分地反映信息文化的這種內涵就是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本質;努力培養學生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識與能力,為學生打好全面、扎實的文化基礎就是在中小學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的根本目標。

『伍』 請問:小學生信息課教什麼內容

進入二十一世紀信息時代,以電腦、網路為特徵社會。各國都在大力發展信息技術。我國也是高瞻遠矚,從小學開始普及了信息技術課。這是無可厚非的,本人雙手贊成。但是小學信息技術應該學什麼呢?翻開課本,你會發現,現在的孩子主要學打字、畫畫、WORD排版、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動畫製作、FRONTPAGE網頁製作、LOGO等等。對一些家裡有電腦,這些課程還是比較簡單,容易上手的,但是對一些小孩子一周一節的課,你能希望他學會多少呢?這些課程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其實信息技術是一門基礎課程,最重要的是培養小孩子的興趣。所以小學還是希望讓孩子多玩,培訓興趣為主,讓他們知道,電腦好玩,而且用處很大

『陸』 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有哪幾種課型

信息技術課程常見的幾種課型:
1、示範教學課
在信息技術教學的課堂上,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在一個可控制的網路環境里,通常有「多媒體電子教室」軟體,教師啟動「廣播教學」功能,所有學生計算機的顯示內容與教師計算機顯示的內容完全一樣。教師說:「請同學們注意,現在開始上課了……」,然後教師演示要教授的內容,如「單擊[開始]/[程序]……」。最後關閉「廣播教學」,學生進行模仿練習。有些信息技術教材里還包含「跟我學」、「跟我做」等內容,學生按照教材的描述一步一步地操作。這就是示範教學法。
這種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是一種重要且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其應用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指操作姿勢的示範,如操作計算機的坐姿、操作鍵盤的指法和操作滑鼠的指法;另一方面是指計算機軟體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驟的示範,如講Windows操作基礎時,講文件夾的創建,其操作步驟為:(1)進入到指定位置;(2)單擊滑鼠右鍵,選文件——新建——文件夾;(3)轉換輸入法;(4)把滑鼠移到「新建文件夾」,點右鍵,選重命名;(5)輸入文件夾的名字;(6)確定。教師可以藉助計算機投影儀或網路教學系統進行一步一步地演示。這種教學法能夠很直觀地讓學生從教師的示範操作中學到操作方法,從而完成學習任務。對於這種教學方法,學校在計算機房的投入較大,必須要有一套能夠進行演示的教學系統,其中包括計算機投影儀,網路教學系統,較大尺寸的電視機,帶TV輸出的計算機等。
適當地運用示範法是必要的,我們也應看到過多地採用示範法則會使學生陷入被動學習的困境,對教師產生嚴重的依賴性,不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示範法總是與其他教學方法結合使用,僅採用示範法教學的情況是很少的。
2、講解法教學課
(1)講解法要點。創設情景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在正式講解前,要喚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學習興趣。例如,進行簡短的復習、提出激發好奇心的問題以及進行某種演示等。
(2)講解的技巧。通過陳述定義、比較、類比、舉例等多種方法進行有效的解釋,要將講解的內容與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聯系起來。以文字、圖片、圖表、動畫、音像資料、數字媒體等多種形式呈現教學信息,促進學生對內容的理解。
(3)保持學生注意。在講解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通過提問等師生交互作用手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理解教學內容,保持注意力。呈現材料時,要提示學生所要注意的對象。
(4)進行總結。須對所講內容的要點進行總結,引導學生理解各要點間的關系。
3、探索式教學課
探索式教學法就是針對某一特殊的教學內容,教師先進行簡單提示或不作講解,只是給學生一個任務,然後讓其自己完成,即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探索知識,完成學習任務。應用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教師應扮演好引路人和鼓手兩個角色,多鼓勵學生去探索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多去給學生創造一些讓學生去探索和發現解決問題的條件,多去啟發後進生,引導後進生的思路,使所有學生探索過程順利地進行下去。當然,在教學時所用的時間較多,但能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自學能力,使學生主動求知,活躍課堂,促進學生間的相互學習,有利於學生智力的開發,是一種值得研究和推廣的教學方法。
4、討論式教學課
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採用討論的情況是很多的。
由於某種原因,討論法在一段時間里沉寂了,直至近來對教育提出深刻的反思與批判,討論法才又重新浮出水面,受到人們的關注。
一次完整的討論式教學由三個階段構成:准備、實施和總結,每一階段都是由師生雙方共同活動完成的。教師作為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一方,其任務是設計討論主題、組織討論和幫助學生總結評價。
如何設計討論主題是關系討論式教學的全局問題,應從以下幾方面把握主題設計。首先是主題必須有意義,是健康的有價值的命題,並且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聯系。其次主題要能創設有利於討論學習的情境,本身應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且有利於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第三,討論主題要符合最鄰近發展區理論,要與學生的已知知識相關聯。學生用現有知識結構能夠理解主題,明確討論任務並能通過努力完成任務。第四,主題本身要盡量具有開放性,使討論結果呈現多樣性,以有利於學生通過討論獲得成功的體驗,形成成就動機。最後,主題必須能滿足所有學生參與討論的願望,並且教師在設計主題時,應根據對學生的了解,對主題進行細化,以使學生能從多個側面有選擇地切入主題,參與討論。

『柒』 什麼是信息課

就是電腦課

『捌』 信息技術學哪些課程

南理工可能會偏重反入侵,你要學的話做好心理准備哦、電磁場與天線,學這個很苦很累、通信原理、C4I原理及對抗,所以才有點了解、光源電源與對抗、微機原理與系統設計,一般來偏重硬體電子的有有、計算機軟硬體對抗技術、信號與系統、GPS原理與對抗。
我就是學這個的、計算機病毒原理等必修課與30多門選修課:電路分析理論、信號截獲與分析、計算機語言與程序設計,這和學校本身的領先學科有關系。
這個專業各個學校不同、網路對抗原理、信息網絡基礎。
如果是網路安全方向還有資訊理論與編碼理論基礎,西安電子科大會偏重密碼學、信息戰與信息對抗技術、網路安全與保密、遙感遙測等必修課程及30多門選修課程。比如像北理工、計算機網路、雷達原理、入侵檢測技術原理、信號估值與檢測理論、信息站導論、常見黑客技術原理及防止、C4I原理及對抗技術、模擬電子線路基礎、隨機信號處理、數字電路及系統設計、網路對抗技術、網路安全理論與技術這個專業各個學校的偏重點不同、電子對抗原理、現代通信網路、資訊理論與編碼理論基礎、數字信號處理、軟體技術基礎、通信原理,要看很多的書
學信息安全都要學什麼專業?: 這是我們專業課~加星是重點~!其實把幾個特色學好就很NB了~****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及應用...
信息安全與管理要學什麼課程?: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習的內容涵蓋計算機學科和管理學科的核心課程。管理學科方面有 會計學、經濟學、...
大學信息安全專業學生應學好的課程及掌握的技術有哪些: 信息安全專業是計算機、通信、數學、物理、法律、管理等學科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確保信息安全的科學與技術...
學信息安全都要學什麼專業: 學信息安全都要學什麼專業 liuhua 我有更好的答案 1條回答 這是我們...***信息安全理...
信息安全技術有哪些: 大二:離散數學 信息安全數學 計算機網路 數據結構 密碼學 信安概論 和其他...2009-08-2...
計算機信息技術專業有哪些課程: 庫技術、數據挖掘、JAVA程序設計、計算機圖形學、多媒體技術、信息安全技術等...網友都在找: 信息...
如何自學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安全技術、網路信息安全、計算機網路組成原理等等計算機基礎的知識。網路 ...2009-08-24...
哪個學校的信息安全技術專業好: 天津冶金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的信息安全好一些,在天津市都是有名的,今年...2009-08-24...

『玖』 信息技術課是什麼專業

信息技術現在每個專業都有,和英語一樣,都是公共必修課程。當然了,它應屬於信息工程專業。

『拾』 計算機課和信息技術課有什麼區別

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學的課程有很多都一樣,電子信息技術多了電子方面的課,計算機技術多了計算機硬體的課,軟體工程多了語言和《軟體工程》等一些專業課

閱讀全文

與信息課是什麼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評委打分程序在哪裡 瀏覽:481
內江市老城區菜市場有哪些 瀏覽:369
凱爾在哪裡代理 瀏覽:18
保險代理公司怎麼考核 瀏覽:651
去哪裡可以免費開放技術資源 瀏覽:319
給孩子發信息有哪些方法 瀏覽:524
小區攝像頭錄像數據在哪裡 瀏覽:640
為什麼重卡市場競爭激烈 瀏覽:664
武理工電子信息和機設哪個好 瀏覽:917
為什麼看好碳交易 瀏覽:321
boss小程序如何屏蔽公司 瀏覽:291
微商代理怎麼下單發貨 瀏覽:279
減肥產品的代工廠有哪些 瀏覽:825
佳琦直播間秒殺產品什麼時間 瀏覽:631
銷售信息技術服務費計入什麼科目 瀏覽:523
光儲存技術用於哪些領域 瀏覽:860
深圳怡寶總代理怎麼樣 瀏覽:419
c程序輸出如何四行星號 瀏覽:661
實型數據關鍵字有哪些 瀏覽:737
aiot上哪些交易所 瀏覽: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