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信息化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機械化戰爭、立體戰爭等用語用 得非常普遍。直至如今,這些用語仍在使用。但是,在海灣戰爭以後,出現了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新的用語,即信息化戰爭(信息戰爭)。用語的變化反映了不同時代的不同的戰爭形態的變化。
信息化戰爭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信息社會以後的必然產物。農業時代的戰爭,有信息但談不上信息技術,信息的傳遞靠自然信道和人體信道,軍隊的指揮靠旗、鼓、鑼、角和人的傳信。工業時代的戰爭,出現了電報、電話、雷達等信息技術,可以用電磁波傳遞信息,為大空間、遠距離作戰開辟了道路。但這是機械化戰爭,並不是信息化戰爭。當戰 爭中使用導彈這種信息化武器時,信息化戰爭就萌芽了;當導彈戰與電子戰結合運用的時候,信息化戰爭的威力已震懾世界軍事領域;當戰場信息基礎設施已經完成,建立了CI系統,建立了信息化部隊(數字化部隊),病毒、黑客這些數字化程序化武器登上舞台並越來越起重要作用的時候,信息化戰爭也就形成了。
什麼是信息化戰爭?簡要地說,廣泛使用信息技術及其物化的武器裝備,通過奪取信息優勢和制信息權取得勝利而進行的戰爭,就可稱之為信息化戰爭。信息化戰爭的基本特徵是:
信息技術在戰爭中大量使用
信息技術,是擴展人的獲取、傳遞和處理、利用信息功能的技術,基本的是感測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
當前戰場上的感測技術十分發達,主要有各種偵察衛星、雷達、偵察機、無人偵察器、竊聽器、地面感測器、海上偵察船、聲納、夜視器材等。構成了外層空間、空中、地面、海上、水下立體的全方位的信 息遙感控制系統。尤其是各種偵察衛星的使用,使戰場空前透明。在海灣戰爭中,美軍使用了各種偵察衛星,如電子偵察衛星,照相偵察衛星,大地測量衛星,氣象衛星,預警衛星等,獲得的信息量約佔全部情報的90%。
從1980年代以來幾場局部戰爭看,通信技術突飛猛進,通信衛星、光導纖維、數據、圖象、傳真通信以及正在發展的智能化通信,構成了當今戰場的多樣化,高速度的信息傳遞體系。海灣戰爭前後90天的通信量超過了全歐洲的40年。高峰期間,一天的電話呼叫達70多萬次,軍事衛星構成了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基本的指揮控制手 段,它不但在戰區間、戰區內發揮了主要作用,而且為精確制導武器提供了高速數據處理系統。美國國防衛星通信提供了所有戰區間通信的75%,導航衛星還為「戰斧」巡航導彈提供了精確的導航數據。
戰爭中大量信息的獲取與傳遞,造成信息泛濫。在信息的浩瀚海洋里,如何整理歸類,分析篩選,去偽存真,綜合推斷,決策處理,就需要藉助於計算機的計算、記憶、檢索、推理和部分思維功能。目前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可完成一個人需要花幾天、幾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完成的運算。計算機技術正在向智能化、網格化發展,已在戰爭中發揮很大作用。海灣 戰爭期間,多國部隊共出動飛機11萬多架次,從不同機場、不同方向、不同高度、不同時間,在同一個伊、科戰場空域作戰,而且還要克服多國部隊的不同語言障礙,基本上做到協同的秩序井然。其中得力於計算機技術,就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這也反映了計算機在處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一個側面。計算機技術虛擬現實、對抗模擬方面,可以提出若干方案的選擇比較,為指揮戰爭(作戰)提供參考。
正是信息技術在戰爭中大量使用,才編織成信息化戰爭之網。
信息與能量相結合形成信息武器系統
信息武器不只是停留在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功能上,而且擴展成為信息進攻和信息防禦、硬殺傷和軟殺傷武器,主要是信息壓制、信息打擊和信息截取、信息擾亂等。如無線電壓制反壓制、雷達摧毀反摧毀、計算機病毒對抗、黑客擾亂與防止、對武器的精確制導反制導等。有的信息技術本身也是武器,計算機不但是一種指揮工具,而且也可以成為一種武器。信息技術與能量相結合,形成了信息化武器裝備系統。包含有:各種信息作戰的作戰平台;各種信息 化彈體,如各種導彈、雷體等;單兵信息化武器裝備,如信息化頭盔、服裝、通信工具和武器等;信息網絡化戰場的基礎設施,如各種衛星、CISR系統等;用於計算網路系統作戰的數字化程序化武器,如病毒、黑客等。上述五個方面,構成了信息化武器裝備系統。
信息化武器裝備較之常規武器裝備是不能等量齊觀的。一架常規的飛機,如果給以安裝信息技術的翅膀,增加機載雷達探測距離,加大遠戰和精確制導能力,敷有隱形塗料,具備夜視功能,則這架飛機的戰斗能量是幾何級地提高了。信息與能量相結合,不但使作戰平台及時獲得信息,發揮效 能,賦予彈體正確的方向,而且彈體能自動吸取信息,命中目標。這就超越了彈體本身的功能和增強了武器原有的功能,形成新型的戰鬥力。所以使用信息武器系統是信息戰爭的重要特徵。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有在戰爭中大量使用信息武器,而且成為影響戰爭勝負的主導武器,才最有力地標志著信息化戰爭的到來。在戰爭中使用武器裝備的形式和狀態,決定了戰爭的形式和狀態。正是由於戰爭中大量使用了高機動性能的機械化武器裝備,才能稱得上是機械化戰爭。同樣,只有在戰爭中使用信息化的武器裝備並主導戰爭的進程,才能稱之為信息化戰爭。
構成信息網路化戰場
信息網路化戰場,主要由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和利用三大系統,在完備的信息基礎設施基礎上,聯結為網路,整體地(不是單獨地)展開工作。遙感偵察系統從信源處獲取信息,通過信道傳遞系統傳遞到達信宿(如計算機處理中心),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加以利用。信息處理利用的結果是要做出決策,定下決心,使用哪些部隊、哪些武器遂行哪種作戰任務,打擊或防護哪些目標等。這就還需要有一個部隊行動和武器打擊這樣一個龐大系統來遂行作戰任務。有時部隊或信息武器系統可以直接 獲取信息,按預先的方案和總的意圖,不需等待專門的行動指令,就可以直接打擊敵方目標或抵抗敵方的攻擊。這是信息化戰場信息共享的一大優點。對目標打擊或防護情況,又被遙感偵察系統獲取,反饋給信息處理中心進行評估。這就是一項重要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和利用的過程。戰場信息網路,除了一般的由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和利用網路系統外,還需要有保障供應系統來保障上述網路系統正常順暢地展開工作。保障供應系統主要是能源供應系統、故障維修系統、電子對抗系統、病毒處理系統以及人員生活供應系統等。其中電子對抗和病毒系統是攻防兼備的,對己是防,對敵是攻。
這樣,就有五大系統組成了戰場信息網路。即:信息獲取系統、傳遞系統、處理和利用系統、部隊行動系統、保障供應系統。連接五大系統的中心環節是CI系統(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和情報)。有了完善的CI系統,就構成了完整的信息網路化戰場。
全時空的制信息權的斗爭
一場戰爭中,敵我雙方的信息斗爭在戰前就開始了,並貫穿於戰爭的始終 ,即使戰爭結束後,信息斗爭仍在繼續。在戰爭中的信息斗爭,從時間上講,從戰爭爆發到終結,日日夜夜、分分秒秒的全部時間都在進行著;從空間上講,從前沿到縱深到後方,有關參戰國的陸、海、空、天的全部空間以及電磁領域和計算機網路空間都在進行較量著。這種信息斗爭,在時間和空間上隨著戰略的需要和戰場情況的差異,雖然也有輕重緩急之分,但總的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所謂制信息權,就是控制戰場信息的主導權,握有戰場信息的主導權,才能獲取戰場行動的主動權和自由權,才能運用信息進攻和信息防禦的各種手段打敗敵人取得勝 利。而這種制信息權又主要表現在三個基本鏈環和五種基本手段上握有優勢。三大基本鏈環,即:信息獲取、信息傳遞、信息處理和利用。只有獲取了信息,才能耳聰目明;只有順暢的信息傳遞,才能指揮自如;只有及時正確的信息處理和利用,才能運籌帷幄,爭取時間,組織力量,壓制、打擊和消滅敵人。嚴格地說,所謂信息斗爭,主要的就是在這三個鏈環上的斗爭。三個基本鏈環上的信息斗爭又可以歸結為偵察反偵察、干擾反干擾、破壞反破壞、摧毀反摧毀、控制反控制五種基本手段。要在信息斗爭中獲取勝利,就要在創建上述五種基本手段的物質基礎,並在實踐中巧妙靈活地運用之。誰能在上述三個基本鏈環和五種基本手段上握有優勢,誰就能掌握制信息權,贏得戰 爭的勝利。
以上說的是信息戰爭的基本特徵。這些基本特徵還可以衍生出一系列其它特徵:如空間擴大,戰爭進程縮短,戰場空前透明,遠距離精確打擊、非線式作戰、天地一體作戰、網路空間作戰、戰爭消耗大等等。
❷ 什麼是信息化戰爭它有那些主要特點
信息化戰爭是一種充分利用信息資源並依賴於信息的戰爭形態,是指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以及信息時代核威懾條件下,交戰雙方以信息化軍隊為主要作戰力量,在陸、海、空、天、電等全維空間展開的多軍兵種一體化的戰爭,依託網路化信息系統,大量地運用具有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航天技術,海洋技術等當代高新技術水平的常規的武器裝備,並採取相應的作戰方法,在局部地區進行的,目的手段規模均較有限的戰爭。
特點:
1.武器系統信息化
武器系統的信息化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智能化.這是一個整體概念.其中包括硬殺傷,軟殺傷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
I.硬殺傷--直接殺傷,破壞直至確保摧毀的以信息技術為依託的精確制導武器與遙感武器(不是傳統武器).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確制導炸彈(JDAM),軍用無人機,新一代巡航導彈.
II.軟殺傷--對敵方信息化系統滲透,干擾,壓制的手段.旨在破壞敵方的信源.信宿.信道.間隔敵方的通訊和指揮系統.對對方的精確制導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計算機病毒.
III.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毀傷機理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術為依託設計的不同於傳統武器的全新作戰單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動能電磁武器微機電納米武器和機器人.
2.指揮自動化、實時化、一體化
擁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級別的系統.可以實時遠程偵察和預警,及時快速更新情報,指揮網路化即時化,一體戰場控制.作戰命令可直達單兵作戰單元.通訊達到近乎無阻礙的標准,可全方位武器平台單兵單元戰場定位.以前那種寶塔式的逐級指揮體制將不附存在
3.信息戰場全維化,網路化
涵蓋海陸空天電的戰術數據鏈連接直至單兵,及時刷新單兵或基層指揮員作戰電腦上的戰場資訊,方便明確的更新戰場時態.確保直接指揮權在特殊情況下的傳遞.傳統的作戰地域概念和習慣已經不管用了.信息作戰是無縫連接,高立體,大縱深,全維度
4.作戰方式多樣化
什麼心理戰,太空戰,機動戰,電子戰乃至虛擬世界的網路戰,一開始就全方位的面臨,沒什麼充裕的准備時間.而且要打,就貫穿整個戰爭的始終.非接觸作戰和接觸作戰同等重要.
所以一場這樣的信息化戰爭是極度考驗一個國家的戰爭意志的。
5.毀滅性武器的高技術化
信息作戰不代表傷亡和戰損小.而恰恰比傳統戰爭殘酷.大面積的毀滅性武器被高技術手段改造,作戰意圖明顯.針對性強。這就是說在戰爭初期就使用這種武器的可能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增加了.如三代核武器中的中子彈,三相彈,中子彈當量都很小,但效果是致命的再如電磁脈沖彈,很可能在戰爭一開始就被使用.四代的反物質彈和再聚變彈更小效果更兇狠也更方便戰術使用.所以我們對戰爭不斷升級之後才會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或核武器的認識一定要改,雖然誰都不願意改
❸ 信息化戰爭
信息戰,就是為奪取和保持制信息權而進行的斗爭,亦指戰場上敵對雙方為爭取信息的獲取權、控制權和使用權,通過利用、破壞敵方和保護己方的信息系統而展開的一系列作戰活動。
美國著名戰略研究員查理斯B.埃弗雷特和另外兩位同行合寫的《信息戰與美國畫家安全的評論》中指出,「世界上最早提出信息戰概念的,是一位非西方人——中國的沈偉光先生。」沈偉光不僅是世界范圍內最早提出「信息戰」概念的人,而且早就出版了世界第一本名為《信息戰》的專著,他是全球信息戰理論的創始人!寫出《信息戰》專著的沈偉光既不是軍人,也不是職業研究者,而是國務院的一名普通公務員。1991年的海灣戰爭後,美國軍方才提出來。1992年美國國防部頒發的《國防部指令》提到了信息戰。
沈偉光理論成果檔案
一、提出信息戰概念。認為從機械化戰爭到信息戰,不是單純的作戰樣式、方式的改變,而是戰爭形態的改變,並帶來作戰指導思想的巨大變化。其要點:戰爭戰略目標的「軟化」;信息威懾成為新的威攝手段;軍隊的行動取決於制信息權;作戰目標的選擇以打亂敵方決策程序為主;火力運用從打覆蓋面轉為「點穴」;指揮體系趨於扁平化;信息戰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全民戰;謀略的運用更加豐富多彩。隨後,又提出「遏制信息戰——知識軍事的時代使命」的重大課題。
二、提出新的戰爭觀。認為「少流血」、「不流血」的戰爭已經出現,戰爭的非暴力屬性已經被揭示;戰爭不僅是政治的繼續,也可能成為非政治群體、甚至個人謀取利益、顯示其存在的一種手段;「消滅敵人,保存自已」的戰爭目的正在變為「控制敵人,保護自己」,尋求利益平衡點;戰爭性質已很難用正義或非正義來區分,帶有多元的色彩。
三、提出建議信息時代國家安全體系。認為軍事威脅不只是大兵壓境,來自網路威脅同樣值得警惕;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應學會利用各種傳媒打信息戰;網路上的經濟打擊應引起高度重視;「文化侵略」、「生轎核態侵略」將成為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早在15年前,他就提出「信息邊疆」的概念,近幾年提出「信息邊界的理論,呼籲建設精神武裝,建立信息警察和信息防護部隊。
四、提出思維戰、領導者戰爭等理想戰爭的設想。認為在可預見的槐帆賀將來,還無法想像戰爭先於人類而消亡,但把握、延緩、遏制戰爭的爆發和升級是可能的。設想把戰爭局限於「信息」和「思維」的范疇,至多以比試、競賽、虛擬的方式,甚至帶有觀黨、警示的作用。
五、提出培養「能夠回家打仗」的軍事人才。認為信息技術的通用性填補著軍與民的鴻溝,信息戰模糊了戰場與社會的界限。那些電子、計算機、信息工程專家,一旦站在軍事戰略的高度上觀察、思考,就可能成為新的戰爭舞台上真正的英雄。因此,他一直在籌劃建立我國第一個信息戰研究所,制定信息戰遏制戰略,完善信息戰理論,培養信息戰研究人才;同時在一些軍內外高等院校開設課程,普及信息戰知識,造就一大批21世紀國防建設的急需人才。
凡是戰爭都離不開信息,現代戰爭是信息主導的戰爭,信息在戰爭中具有十分顯著的地位和作用。信息與作戰武器平台相結合,產生了信息化武器,可極大地提高武器平台的打擊精度和作戰效能;指揮官利用信息,可用多種信息化指揮手段及時指揮和調整部隊,以奪取作戰勝利。
信息戰主要包括情報戰、電子戰、網路戰、心理戰、精確作戰以及信息欺騙、作戰保密等。
信息作戰的實質是以信息能為主要作戰手段,以「信息流」控制「能量流」和「物質流」,剝奪敵方的信息優勢,保持己方的信息優勢,進而鉛派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不戰而屈人之兵」或「少戰而屈人之兵」的作戰效果。
由於信息作戰是「信息起主導作用的作戰樣式」,因此它與機械化戰爭有明顯的不同。
一是作戰目的不同。信息戰把控制「信息流」、打擊對方的指揮控制系統、信息網路和奪取信息優勢作為主要任務和打擊的重心。而以火力打擊為主的機械化戰爭,主要把摧毀和殲滅對方的飛機、坦克、大炮和艦艇等有生力量作為主要作戰目的。
二是作戰力量不同。信息戰是以全員整體力量進行的整體作戰。任何一個懂信息、網路的人都可以成為信息戰戰場上的一名「鬥士」。而機械化戰爭,作戰力量主要是以鋼鐵和火力武裝的陸軍、海軍、空軍、導彈和特種作戰部隊。
三是作戰環境不同。信息戰的戰場空間除傳統意義的陸、海、空、天外,還包括電磁、網路和心理空間,戰場是「無疆態」。而機械化戰爭主要立足陸、海、空、天等有形的物質戰場環境來作戰。
四是作戰的本質不同。信息作戰是以攻擊敵認知能力為本質特徵的作戰,最終影響敵方人員特別是戰爭決策者的思想,使其放棄對抗,停止作戰。而機械化戰爭的本質是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奪占對方的領土和陣地。
信息作戰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是金錢與人才之戰。信息作戰作為現代戰場新秀,被稱為「沒有硝煙的戰爭」,其無形利刃的強大功效不僅使其成為現代高技術戰爭的代名詞,同時也給信息作戰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然而,其涉及民用信息基礎設施之多,對信息技術高、精、尖人才需求之迫切,技術保障要求之復雜,註定了信息作戰對經濟的消耗將更加巨大。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未來的信息作戰打的就是金錢與人才。初露信息作戰端倪的海灣戰爭,美軍及其盟國耗資達600億美元。如此巨大的戰爭消耗,任何一個軍事強國,不經過對國家經濟、信息基礎設施、信息物資裝備、信息技術力量、信息作戰後備力量作充分的動員,要想維持一場信息作戰,並最終獲得勝利是不可想像的。
信息化戰爭是在信息化、全球化和多極化時代,由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諸方面要素變革所綜合構成的新戰爭形態。認識信息化戰爭,需要把握以下四個新概念。
戰略控制
在信息化時代,隨著國家力量和軍事力量的體系化程度極大提高以及心理因素對戰爭的影響增大,戰爭目的不再絕
對追求大規模消滅敵人力量,而越來越趨向於通過破壞敵人的體系和影響敵人的心理來制約其行動、降低其效能。所謂戰略控制,就是指創造一種敵人無法進行有效抵抗的態勢,將敵軍事行動自由度或效果降至不能對己方造成實質損害的程度,迫使其按己方的意志行事。概而言之,就是控制敵人的思想和行動。
從本質上講,戰略控制就是通過「物理—信息—心理」的全領域作戰,取得「物理—信息—心理」的綜合效果。它不是對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否定,但與傳統目的有重大區別:更注重削弱敵組織和進行戰役、戰略行動的能力;更注重創造敵人「有力量但不能行動」或「能行動但沒有效果」的態勢;更注重破解敵軍事體系;更注重在心理上控制敵人、制服敵人。
決策優勢
戰爭不僅是作戰力量的對抗,也是指揮決策的較量。在信息化時代,隨著政治集團對戰爭的態度更加慎重、戰爭本身日益成為由多種要素構成的復雜「巨系統」、人們掌握了先進的情報手段和運籌計劃手段,參戰方越來越重視提高決策質量,奪取決策優勢。美軍《2020年聯合構想》明確要求「利用信息和知識優勢奪取決策優勢」。
決策優勢包括速度優勢、質量優勢和靈活優勢,核心是質量優勢。實現決策優勢的關鍵是精確決策。精確決策就是把戰爭當作「工程」進行規劃、設計和管理。包含三大內容:精確認知、精確籌劃、精確指導。
精確認知,就是全面、准確、詳勁及時地掌握戰爭信息。與傳統的情報搜集和分析相比有三方面的變化:一是信息范圍寬;二是信息項目細;三是信息精度高。精確籌劃,就是對戰爭行動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進行全面、周密的設計和安排。精確指導,就是按照量化的、可操作的指標和要求指揮、指導部隊行動,不僅僅是用原則和思想指導。
精確決策以先進的技術手段為物質基矗主要包括:空地海天電一體、軍方與非軍方結合的偵察控測網路,信息管理與模擬演示系統,作戰模擬系統和輔助決策系統。同時,以完善健全的決策機制為組織基矗要求決策機構具備多部門、多業務領域結合的綜合性,由專門人才和理論構成的專業性,決策權和決策程序高度統一的權威性。
道義主動權
信息化戰爭的新特質不僅僅表現在軍事層面上,同時也表現在政治層面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加強了對發展中國家的強權政治攻勢,強制推行「民主化」進程;國家向國際組織合法讓渡部分主權得到普遍認可,被西方國家利用來作為強權政治的掩護;國際法成為人們判斷戰爭、確定對戰爭的態度的重要標准,構成了任何戰爭都不可迴避的法律環境;傳媒、通信業高度發達,深刻影響人們對戰爭的了解和認識;等等。這些因素造成:在信息化戰爭中,政治領域的較量十分激烈,焦點集中在道義主動權的爭奪上。
道義主動權,是指參戰方「正義形象」所獲認同程度的優勢,是贏得戰爭勝利的重要基矗從20世紀90年代發生的局部戰爭看,道義主動權斗爭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戰爭正義性的認定標准呈現多元化,西方國家經常利用這一趨勢,肆意抬高其他標准,用以否定被侵略國家維護主權的正義性。二是斗爭手段和方法更加豐富。包括:運用精確打擊和「非致命打擊」戰法;盡量避免攻擊平民目標;攻擊對方政權「非法」、「獨裁」和「不人道」;等等。三是戰爭的內在性質和外在展示出現悖意。由於西方國家壟斷傳媒,並採取強大的宣傳攻勢,在多場戰爭中都出現了「得道少助、失道多助」的反規律現象。在未來戰爭中,必須高度重視爭奪道義主動權斗爭,通過多種措施,努力將戰爭的正義性質轉化為道義優勢。
戰略制衡
世界新軍事變革的發展具有絕對的不平衡性。西方發達國家在軍事信息化進程中已經領先一步,造成了發達國家的初級信息化軍隊與發展中國家的機械化、半機械化軍隊「隔代對抗」的局面,而且,還奠定了在未來進一步保持優勢、甚至增大優勢的基矗發展中國家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必須立足於信息化條件下的以弱抗強,確定和實施「戰略制衡」的總體方略。
戰略制衡,是指在與強敵的非均衡對抗中,不絕對追求大規模摧毀敵力量體系、奪取戰場全面優勢,而是著眼於戰略上的勝利和主動,運用有限但有效的力量,積極作戰,制約對手的力量發揮,給敵造成有限但致命的損傷,為政治外交斗爭創造有利的軍事條件,迫使敵放棄敵對企圖,求得戰略上的相對平衡。
戰略制衡概念有三個要點:一是保持和運用有限但有效的抗衡力量,不絕對尋求全面力量優勢,但應達到局部均勢或局部優勢,要有對對手進行有限致命傷害的能力。二是確立限制對手而不是消滅對手的作戰指標,在戰場上主要謀求有限摧毀、癱瘓、壓制、威脅和干擾等效果,最大限度限制敵作戰體系的效能。三是對敵施加「不對等傷害」,不求大規模殲滅敵人,不絕對要求己方損失小於敵人,但堅決給敵造成超過其心理承受底線的損失,並始終保持對敵作戰力量和重要目標的威脅。在必要時,不惜付出比敵更多的損失和代價。
信息時代的戰爭形態將發生根本性變革,稱作信息化戰爭。 戰爭形態是戰爭的形式與狀態。工業時代的戰爭形態是機械化戰爭,而信息時代的戰爭形態將發生根本性變革,稱作信息化戰爭。 一.戰爭概念寬泛化 科學技術在軍事領域里的大量應用,使人類社會的戰爭行為更加復雜多樣,戰爭的概念更加寬泛。 1.戰爭的發動和實施者增多 工業時代的戰爭,是指一個國家或國家集團的軍隊與另一個國家或國家集團的軍隊進行的武力較量,但在未來的信息時代,科學技術普及,信息資源共享,秘密將更難以嚴守,武器製造技術將更容易擴散。此外,計算機病毒和大眾傳播媒介的控制,並成為信息戰的重要手段。所以,未來的信息社會中,國家並不是戰爭的唯一發動者和實施者,戰爭不一定在國家或國家集團之間進行,恐怖組織、販毒集團、工商集團、民族部落、宗教組織、犯罪團伙等團體都可能成為戰爭的發動者和實施者。 2.戰爭也包括非暴力行為 傳統的戰爭理論認為,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是政治的工具,是對暴力手段的運用,是「流血的政治」。戰爭之所以成為戰爭,並且區別於其他社會活動,關鍵就在於它依靠著暴力這一主要手段,具有其他政治手段所不具備的暴力特徵。因此,戰爭始終不能離開暴力而存在。但是,在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中,戰爭未必是一種暴力行為,流血與不流血的戰爭將同時存在。在不流血的戰爭中,交戰雙方將不再是立即投信入大批軍隊和飛機、大炮,而是運用計算機網路對敵指揮控制系統實施攻擊,使對方陷入一場信息災難之中,在不流血的情況下戰爭就有可能決出了勝負。
❹ 什麼是信息化武器裝備對現代戰爭有何重大影響 急!!!!!!
信息化武器裝備是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微電子技術等現代高技術,具備信息探測、傳輸、處理、控制、制導對抗等功能的作戰裝備和保障裝備。
現代化的導彈,與傳統武器的一個根本區別,就是部分地具有了人的思維功能。導彈敏感部件測定自身運動參數和外部信息,經計算機分析處理,即可判斷分形狀態和位置偏差,進行修正後控制導彈飛向目標。以往武器打擊力、機動力的提高,都不過是對人的體力的延伸,只有信息化武器才開始對人的腦力加以延伸。
(4)什麼是信息化作戰武器權威專家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當前,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都在加速新型信息化武器裝備的研發。在這個過程中,軍事技術將有力地加速武器裝備體系的優化,推動武器裝備的信息化進程,並不斷物化出具備新的實戰與威懾能力的裝備,引發作戰方式和戰爭形態的重大變革。
先進的武器裝備是新軍事革命發展的物質基礎和主要推動力,未來武器裝備的發展將在需求牽引下超越傳統思維定勢,從研製到投入戰場的全過程中呈現出一系列新的特點。
❺ 信息化戰爭是什麼
問題一:什麼是信息化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機械化戰爭、立體戰爭等用語用 得非常普遍。直至如今,這些用語仍在使用。但是,在海灣戰爭以後,出現了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新的用語,即信息化戰爭(信息戰爭)。用語的變化反映了不同時代的不同的戰爭形態的變化。
信息化戰爭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信息社會以後的必然產物。農業時代的戰爭,有信息但談不上信息技術,信息的傳遞靠自然信道和人體信道,軍隊的指揮靠旗、鼓、鑼、角和人的傳信。工業時代的戰爭,出現了電報、電話、雷達等信息技術,可以用電磁波傳遞信息,為大空間、遠距離作戰開辟了道路。但這是機械化戰爭,並不是信息化戰爭。當戰 爭中使用導彈這種信息化武器時,信息化戰爭就萌芽了;當導彈戰與電子戰結合運用的時候,信息化戰爭的威力已震懾世界軍事領域;當戰場信息基礎設施已經完成,建立了CI系統,建立了信息化部隊(數字化部隊),病毒、黑客這些數字化程序化武器登上舞台並越來越起重要作用的時候,信息化戰爭也就形成了。
什麼是信息化戰爭?簡要地說,廣泛使用信息技術及其物化的武器裝備,通過奪取信息優勢和制信息權取得勝利而進行的戰爭,就可稱之為信息化戰爭。信息化戰爭的基本特徵是:
信息技術在戰爭中大量使用
信息技術,是擴展人的獲取、傳遞和處理、利用信息功能的技術,基本的是感測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
當前戰場上的感測技術十分發達,主要有各種偵察衛星、雷達、偵察機、無人偵察器、竊聽器、地面感測器、海上偵察船、聲納、夜視器材等。構成了外層空間、空中、地面、海上、水下立體的全方位的信 息遙感控制系統。尤其是各種偵察衛星的使用,使戰場空前透明。在海灣戰爭中,美軍使用了各種偵察衛星,如電子偵察衛星,照相偵察衛星,大地測量衛星,氣象衛星,預警衛星等,獲得的信息量約佔全部情報的90%。
從1980年代以來幾場局部戰爭看,通信技術突飛猛進,通信衛星、光導纖維、數據、圖象、傳真通信以及正在發展的智能化通信,構成了當今戰場的多樣化,高速度的信息傳遞體系。海灣戰爭前後90天的通信量超過了全歐洲的40年。高峰期間,一天的電話呼叫達70多萬次,軍事衛星構成了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基本的指揮控制手 段,它不但在戰區間、戰區內發揮了主要作用,而且為精確制導武器提供了高速數據處理系統。美國國防衛星通信提供了所有戰區間通信的75%,導航衛星還為「戰斧」巡航導彈提供了精確的導航數據。
戰爭中大量信息的獲取與傳遞,造成信息泛濫。在信息的浩瀚海洋里,如何整理歸類,分析篩選,去偽存真,綜合推斷,決策處理,就需要藉助於計算機的計算、記憶、檢索、推理和部分思維功能。目前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可完成一個人需要花幾天、幾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完成的運算。計算機技術正在向智能化、網格化發展,已在戰爭中發揮很大作用。海灣 戰爭期間,多國部隊共出動飛機11萬多架次,從不同機場、不同方向、不同高度、不同時間,在同一個伊、科戰場空域作戰,而且還要克服多國部隊的不同語言障礙,基本上做到協同的秩序井然。其中得力於計算機技術,就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這也反映了計算機在處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一個側面。計算機技術虛擬現實、對抗模擬方面,可以提出若干方案的選擇比較,為指揮戰爭(作戰)提供參考。
正是信息技術在戰爭中大量使用,才編織成信息化戰爭之網。
信息與能量相結合形成信息武器系統
信息武器不只是停留在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功能上,而且擴展成為信息進攻和信息防禦、硬殺傷和軟殺傷武器,主要是信息壓制、信......>>
問題二:信息化戰爭是由什麼戰爭發展而來的 信息化戰爭是由機械化戰爭發展而來的。信息化戰爭最終將取代機械化戰爭,成為未來戰爭的基本形態。
問題三:信息化戰爭,信息化戰爭是什麼意思 信息化戰爭最終將取代機械化戰爭,成為未來戰爭的基本形態。信息化戰爭是指發生在信息時代、以信息為基礎、以信息化武器裝備為戰爭工具的戰爭。信息化戰爭不會改變戰爭的本質,但戰爭指導者必須考慮到戰爭的結局和後果,在戰略指導上首先追求如何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那種以大規模物理性破壞為代價的傳統戰爭必將受到極大的約束和限制。信息化戰爭中的信息是指一切與敵我雙方軍隊、武器和作戰有關的事實、過程、狀態和方式直接或間接地被特定系統所接收和理解的內容。就對信息(數量和質量)的依賴程度而言,過去的任何戰爭都不及信息化戰爭。在傳統戰爭中,雙方更注重在物質力量基礎上的綜合較量。如機械化戰爭,主要表現為鋼鐵的較量,是整個國家機器大工業生產能力的全面競賽。信息化戰爭並不排斥物質力量的較量,但更主要的是知識的較量,是創新能力和創新速度的競賽。知識將成為戰爭毀滅力的主要來源,「計算機中一盎司硅產生的效應也許比一噸鈾還大」。火力、機動、信息,是構成現代軍隊作戰能力的重要內容,而信息能力已成為衡量作戰能力高低的首要標志。信息能力,表現在信息獲取、處理、傳輸、利用和對抗等方面,通過信息優勢的爭奪和控制加以體現。信息優勢,實質就是在了解敵方的同時阻止敵方了解己方情況,是一種動態對抗過程。它已成為爭奪制空權、制海權、陸地控制權的前提,直接影響著整個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當然,人永遠是信息化戰爭的主宰者。戰爭的籌劃和組織指揮已從完全以人為主發展到日益依賴技術手段的人機結合,對軍人素質的要求也更高。從信息優勢的爭奪到最終轉化為決策優勢,更多的是知識和智慧的競爭。信息化戰爭進入信息化社會後,不僅人類社會的生活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就連戰爭的式樣也變得面目全非了。人們普遍地認為,未來戰爭將不再是「短兵相接」,而是信息化戰爭。電子戰是信息化戰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敵對雙方所進行的電磁斗爭。它主要有三種方法:偵察與反偵察、干擾與反干擾、摧毀與反摧毀。所有這一切,都是以電磁波為「武器」,所打擊的目標不是敵方的有生力量,而是敵方的通信、雷達以及計算機網路等電子設備。其目的是使敵方的通信中斷,雷達迷盲,兵器失控,指揮癱瘓。電子偵察是用裝載精密電子設備的偵察衛星群、偵察飛機和進攻性武器中的偵察裝置來探明敵方電子系統的情況,搜集軍事情報。例如,當對方發射導彈時,偵察衛星中的紅外線探測器便能迅速探測到導彈的行蹤。這一信息立即被送到地面雷達網,指使雷達網對導彈進行跟蹤,同時將有關信息送往指揮中心的計算機;計算機很快便分析出導彈的飛行方向,並指揮己方的導彈予以攔截。電子干擾就是通過電子手段來擾亂敵方電子設備的正常工作。這里所說的電子手段是指有意識地發射或反射某種電磁波,使對方的電子設備產生「錯覺」或無法正常工作。根據干擾對象的不同,電子干擾可分為通信干擾、雷達干擾、制導武器干擾和指揮系統干擾等。有干擾,必有反干擾。反干擾的目的是盡一切努力削弱以至消除敵方干擾給己方帶來的不利影響。其手段也是多種多樣的。在現代戰爭中,干擾與反干擾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互不相讓。「摧毀」是一種硬殺傷手段。它是在電子偵察的配合下,通過電子摧毀或力摧毀手段,使敵方重要的電子設備或系統永久失效或徹底破壞。在這方面,除了使用爆炸性武器外,還大量使用電磁能武器(如高能激光器、微波武器)和電子計算機病毒等。「反摧毀」的手段也很多,例如,就通信而言,常常是同時運用多種通信手段,實現多徑傳輸,使得一個系統受到破壞時,能有其他系統可以代替或迂迴。有人認為,在21世紀,類似1942年「珍珠港事件」的突然襲擊,很......>>
問題四:什麼是信息化戰爭?它有那些主要特點? 信息化戰爭的基本特徵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信息技術在軍事上的廣泛應用,以信息為基礎的信息化戰爭,作為一種新的戰爭形態將成為21世紀戰爭打得主要表現形式。信息化戰爭是信息起主導作用的戰爭,是使用信息、信息武器裝備進行的戰爭。
關鍵詞:制信息權 知識化 戰爭目的 精確打擊 一體化 空襲
前言
信息化戰爭的內涵是: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和廣泛運用,特別是建立一個確保包括軍隊成員在內的全體成員使用的、極大容量的信息網路,通過對軍事信息的收集與積累、軍事信息的處理與流通、軍事信息的控制與利用,使部隊的建設、訓練和作戰發生根本性變化,全面提高部隊的軍事素質和戰鬥力。
一、 信息化戰爭爭奪的核心是制信息權
信息是信息化戰爭的基礎,離開了信息就難以掌握戰爭的主動性,更不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實戰證明,信息已成為影響戰爭全局的重要戰略資源,信息技術已滲透到戰爭的各種要素之中,上升到戰爭的主導地位,信息對抗、爭奪制信息權,已成為信息化戰爭的核心。
從一定意義上講,爭奪信息控制權的斗爭,在深層次上表現為信息技術力量間的斗爭,信息技術發展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到制信息權的爭奪。爭奪制信息權的激烈斗爭更表現在計算機網路空間中。信息化戰爭中制信息權的掌握與否關繫到戰爭全局。在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中信息權的爭奪將異常激烈。
二、 信息化戰爭中,「不戰而屈人之兵」將成為可能
由於信息時代的到來和信息技術的進步,「文明的」信息化戰爭作為一種新的戰爭形態,一改過去追求殺傷力的作戰指導,是更加註重效益的戰爭,技術手段為戰爭指導者,通過兵不血刃而達到戰爭的可能,這是使「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爭思想可能在信息戰爭中成為可能。 在信息化戰爭中,由於信息化裝備主宰戰場,距離將不再是戰爭的障礙,「戰爭迷霧」將被驅散,火器的命中率將極大提高,因而可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或將「附帶破壞」減少到最低程度,使從古至今無法實現的願望真正變成現實。
三、 信息化戰爭是知識化的戰爭
信息化戰爭作為21世紀的戰爭,戰爭的較量主要是知識之間的較量,當然也包括智謀的驕較量。信息化戰爭不是不要物質力量和物質基礎,他不僅需要物質基礎、物質力量的支持,而且對於物質基礎、物質力量的需要所表現出來的強烈的慾望,超過任何一個時代的戰爭。 信息化戰爭將是一種知識力量之間進行較量的新型戰爭;信息化戰爭是信息和知識制勝的戰爭;信息化戰爭是通過信息和知識實現國家行為,達到國家目的,奪取戰爭勝利的戰爭。
四、 信息化戰爭是目的有限、過程短暫的戰爭
由於受到國際政治、經濟、技術等諸多因數的影響,以及信息技術在軍事上的廣泛運用和信息武器的出現,信息化戰爭是呈現的一個特點。
一、信息化戰爭目的有限。
二、信息化戰爭過程短暫。
五、 信息化戰爭是遠程與精確打擊的戰爭
信息化遠程打擊與精確打擊,是信息化戰爭的又一個突出特點,它既不受距離的約束,又實現了真正意義的精確打擊。
一、繼續增強遠程打擊能力。
二、不斷提高精確打擊效果。
1/2
六、 信息化戰爭是全方位一體化戰爭
信息化戰爭形態與機械化戰爭形態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戰爭的戰場環境全方位、戰爭力量的組織形式一體化。在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不論其規模大小、地域差異、條件不同,戰爭形態都將表現為以網路化信息技術為支撐,由多維戰爭空間力量和多個戰爭力量單元共同參與的聯合行動。
一、信息化戰爭戰場空間一體化。
二、信息化戰爭軍事力量一體化。
三、信息化戰爭作戰指揮扁平一體化。
四、信息化戰爭必須堅持對敵實施整體化打擊。
七、 信息化戰爭中的空襲與反空襲地位突出
在未來的信......>>
問題五:信息化戰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望採納)!
信息化戰爭的發展趨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息力量的競爭將愈演愈烈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信息作為戰略資源的地位將更高,圍繞信息資源獲取、信息化軍隊建設和佔領信息優勢高地的競爭將愈演愈烈。
二、作戰方式和戰爭形態將不斷變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新軍事變革的深入和政治戰略需求的變化,信息化戰爭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催生新的作戰方法。
三、人類的戰爭能力將持續提升
信息化戰爭的發展使戰爭體系的效能不斷提高,人類的戰爭能力呈現持續提升的趨勢。
四、對經濟和科技的依賴性將越來越強
信息化戰爭對科技實力和經濟實力有很大的依賴性。
五、戰爭的不對稱表現日趨多樣
在目前發生的信息化戰爭中,作戰雙方往往在戰爭體系、戰爭力量、戰略資源、作戰方式、軍事理論和戰爭結局等方面具有多側面的不對稱性。
問題六:信息化戰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信息化戰爭的發展趨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息力量的競爭將愈演愈烈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信息作為戰略資源的地位將更高,圍繞信息資源獲取、信息化軍隊建設和佔領信息優勢高地的競爭將愈演愈烈。
二、作戰方式和戰爭形態將不斷變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新軍事變革的深入和政治戰略需求的變化,信息化戰爭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催生新的作戰方場。
三、人類的戰爭能力將持續提升
信息化戰爭的發展使戰爭體系的效能不斷提高,人類的戰爭能力呈現持續提升的趨勢。
四、對經濟和科技的依賴性將越來越強
信息化戰爭對科技實力和經濟實力有很大的依賴性。
五、戰爭的不對稱表現日趨多樣
在目前發生的信息化戰爭中,作戰雙方往往在戰爭體系、戰爭力量、戰略資源、作戰方式、軍事理論和戰爭結局等方面具有多側面的不對稱性。
問題七:信息化戰爭以什麼為目的 減少傷亡,打贏戰爭。
問題八:什麼是信息化戰爭 信息化戰爭最終將取代機械化戰爭,成為未來戰爭的基本形態。信息化戰爭是指發生在信息時代、以信息為基礎、以信息化武器裝備為戰爭工具的戰爭。信息化戰爭不會改變戰爭的本質,但戰爭指導者必須考慮到戰爭的結局和後果,在戰略指導上首先追求如何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那種以大規模物理性破壞為代價的傳統戰爭必將受到極大的約束和限制。
問題九:什麼是信息化戰爭,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信息化戰爭的基本特徵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信息技術在軍事上的廣泛應用,以信息為基礎的信息化戰爭,作為一種新的戰爭形態將成為21世紀戰爭打得主要表現形式。信息化戰爭是信息起主導作用的戰爭,是使用信息、信息武器裝備進行的戰爭。
關鍵詞:制信息權 知識化 戰爭目的 精確打擊 一體化 空襲
前言
信息化戰爭的內涵是: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和廣泛運用,特別是建立一個確保包括軍隊成員在內的全體成員使用的、極大容量的信息網路,通過對軍事信息的收集與積累、軍事信息的處理與流通、軍事信息的控制與利用,使部隊的建設、訓練和作戰發生根本性變化,全面提高部隊的軍事素質和戰鬥力。
一、 信息化戰爭爭奪的核心是制信息權
信息是信息化戰爭的基礎,離開了信息就難以掌握戰爭的主動性,更不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實戰證明,信息已成為影響戰爭全局的重要戰略資源,信息技術已滲透到戰爭的各種要素之中,上升到戰爭的主導地位,信息對抗、爭奪制信息權,已成為信息化戰爭的核心。
從一定意義上講,爭奪信息控制權的斗爭,在深層次上表現為信息技術力量間的斗爭,信息技術發展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到制信息權的爭奪。爭奪制信息權的激烈斗爭更表現在計算機網路空間中。信息化戰爭中制信息權的掌握與否關繫到戰爭全局。在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中信息權的爭奪將異常激烈。
二、 信息化戰爭中,「不戰而屈人之兵」將成為可能
由於信息時代的到來和信息技術的進步,「文明的」信息化戰爭作為一種新的戰爭形態,一改過去追求殺傷力的作戰指導,是更加註重效益的戰爭,技術手段為戰爭指導者,通過兵不血刃而達到戰爭的可能,這是使「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爭思想可能在信息戰爭中成為可能。 在信息化戰爭中,由於信息化裝備主宰戰場,距離將不再是戰爭的障礙,「戰爭迷霧」將被驅散,火器的命中率將極大提高,因而可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或將「附帶破壞」減少到最低程度,使從古至今無法實現的願望真正變成現實。
三、 信息化戰爭是知識化的戰爭
信息化戰爭作為21世紀的戰爭,戰爭的較量主要是知識之間的較量,當然也包括智謀的驕較量。信息化戰爭不是不要物質力量和物質基礎,他不僅需要物質基礎、物質力量的支持,而且對於物質基礎、物質力量的需要所表現出來的強烈的慾望,超過任何一個時代的戰爭。 信息化戰爭將是一種知識力量之間進行較量的新型戰爭;信息化戰爭是信息和知識制勝的戰爭;信息化戰爭是通過信息和知識實現國家行為,達到國家目的,奪取戰爭勝利的戰爭。
四、 信息化戰爭是目的有限、過程短暫的戰爭
由於受到國際政治、經濟、技術等諸多因數的影響,以及信息技術在軍事上的廣泛運用和信息武器的出現,信息化戰爭是呈現的一個特點。
一、信息化戰爭目的有限。
二、信息化戰爭過程短暫。
五、 信息化戰爭是遠程與精確打擊的戰爭
信息化遠程打擊與精確打擊,是信息化戰爭的又一個突出特點,它既不受距離的約束,又實現了真正意義的精確打擊。
一、繼續增強遠程打擊能力。
二、不斷提高精確打擊效果。
1/2
六、 信息化戰爭是全方位一體化戰爭
信息化戰爭形態與機械化戰爭形態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戰爭的戰場環境全方位、戰爭力量的組織形式一體化。在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不論其規模大小、地域差異、條件不同,戰爭形態都將表現為以網路化信息技術為支撐,由多維戰爭空間力量和多個戰爭力量單元共同參與的聯合行動。
一、信息化戰爭戰場空間一體化。
二、信息化戰爭軍事力量一體化。
三、信息化戰爭作戰指揮扁平一體化。
四、信息化戰爭必須堅持對敵實施整體化打擊。
七、 信息化戰爭中的空襲與反空襲地位突出
在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中,有目的、......>>